财聯社 4 月 26 日訊(記者 梁柯志)财聯社記者近期從行業内了解到,信貸市場需求低迷持續之下,部分銀行出現了貸款最優惠利率與同期理财收益率倒挂或接近倒挂的罕見現象。
" 我們個貸最低已經到年化 3.65% 左右了,但投放依舊比較難。房貸和前十年比那都是放不出去的。"4 月 25 日,中部一家大型城商行相關負責人對财聯社記者說。
這種情況并非個案。4 月 26 日,财聯社記者向興業、廣發等多家銀行了解到,當前抵押貸款最優惠利率區間爲 3%-3.85% 之間。與一季度情況相比,貸款利率水平仍在進一步下滑。
而普益标準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 月 17 日 -4 月 23 日)全市場共新發了 661 款理财産品,環比增加 22 款,其中 86 款爲開放式産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 3.46%,環比下跌 0.07 個百分點;575 款爲封閉式産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 3.66%,環比下跌 0.02 個百分點。
4 月 26 日,一家頭部銀行理财子負責人對财聯社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貸款利率要高于理财收益,否則會形成套利空間。近期出現的收益率倒挂的情況的确多年來少見。這種情況本質上反映實體經濟需求不足,資金可能在金融市場空轉的信号。
走低的貸款利率 VS 走高的理财收益率
4 月 23 日,央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對外表示,人民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了很多措施做好金融支持穩外貿工作。首先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22 年,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 34 個基點,僅 4.17%,這在曆史上是比較低的水平。
而上周,央行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3 月份銀行體系新發企業貸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 29BP,達到 3.96%。
但如央行所表述,3.96% 系 3 月份銀行體系新發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水平,并沒有考慮區域差異。财聯社記者注意到,在部分資金充裕的一線城市利率水平下沉更快,比如央行營管部早在 2 月份即表示,去年 12 月份,北京地區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爲 3.09%。
海通國際最新報告分析認爲,一季度的貸款需求非常好,央行今年一季度公布的貸款需求指數飙升,達到 78.4,還是 2012 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值。但最近貸款需求有下降趨勢,如近期票據轉貼現利率下降,表示銀行貸款需求較差,需要購買票據來填充貸款額度。
與新發放貸款市場當前的不景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季度理财市場的收益率卻在節節回升。普益标準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1 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續理财産品 14892 款,占全市場存續理财産品的 44.03%。理财公司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财産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産品)的近 1 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爲 4.00%,環比上漲 5.81 個百分點。
國金固收最新數據顯示,4 月 24 日封閉式理财平均基準利率 3.81%,已恢複至去年 12 月水平;3 月以來 6M-1Y 封閉式理财基準利率與 1 年期 AAA 級中票、存單利差走闊。
即便與新發理财産品收益率相比,當前銀行新發貸款的利率也不占優。普益标準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 月 17 日 -4 月 23 日)全市場新發理财産品中,開放式産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 3.46%,封閉式産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 3.66%。
業内:要警惕資金出現空轉套利可能
多位受訪金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新發貸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之間出現倒挂是多年來罕見的情況。部分人士認爲,應該警惕當前非對稱利率政策之下,貸款、存款和金融市場之間出現收益 " 套利 " 空間的可能。
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财聯社記者表示,理财産品收益率超過銀行貸款利率,可能會給部分客戶鑽空子的機會,從銀行那裏獲取的低息貸款沒有投入實際經營,而是拿去購買收益率更高的理财産品,導緻資金空轉,前幾年結構性存款市場曾存在這種現象。
不過劉銀平認爲,目前理财産品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率,淨值是不斷波動的,不會一直上漲,實際上,理财産品向淨值化轉型之後對企業的吸引力有所減弱。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财聯社記者表示,理财收益與金融市場利率相對應,出現倒挂的情況主要是即期的貸款利率與發行當期定價的理财收益率的差異,在市場利率快速下行的時容易出現這種收益率不同步的脫節現象。
曾剛認爲,如果銀行貸款利率繼續下行,意味着當期發行的理财産品的收益率會同步下降。從這一個角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的理财産品收益率會進入下行通道。
這一判斷得到銀行業内人士的認同。4 月 25 日,某城商行廣州分行負責人對财聯社表示,該行已經關注到理财收益和存貸款利差的情況,理财與貸款利率差距過大必然引發資金空轉套利,這與貨币政策初衷不符。估計下一步理财産品收益水平要降低到 3% 以下。
一家頭部銀行理财子負責人對财聯社記者表示,考慮到理财産品底層資産大多數爲債券,而債券市場發行人大多是大型企業,理論上其收益率比個貸是要低一個等級。
" 道理很簡單,個人的信用等級比大型企業要低,所以個貸的定價理論上要比理财收益率高才對。現在出現個貸定價和理财産品持平,甚至出現倒挂,這隻能說明個人部門當前的信貸需求不足,沒有什麽人想貸款,導緻資金空轉,這也是近年來比較罕見的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
該人士同樣認爲,如果貸款定價持續下行未來新發理财産品收益率也會回落。" 市場對利率走勢的預期是一緻的,新發的收益率未來會下來,近期整體的趨勢也是這樣。一些存量的産品年化收益率近期大幅上行,主要是因爲底層資産是去年利率高位時候拿的,在利率走低預期下,其淨值表現就會向上拉。"
息差承壓将推動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行
受訪銀行人士對财聯社記者稱,當前貸款端定價疲軟的現狀,也是有關方面不斷出手規範存款利率的核心動因。
4 月 25 日,前述中部地區大型城商行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貸款定價上不去的情況下,未來存款利率持續下行應該是大趨勢,否則銀行淨息差承受的壓力将是巨大的。" 現在各行儲蓄又多,之前理财波動的影響還沒完全消除,很多客戶的資金還沒有出來,都壓在儲蓄裏。"
有市場觀點認爲,一旦第二季度貸款需求走弱得到确認,意味着貸款利率依然有下降的可能性和空間,銀行息差水平面臨更艱難的局面。
4 月 25 日,蘇州銀行一季度顯示,截至 3 月末,該行淨利息收益率和淨利差從去年末的 1.87%、1.93% 進一步下降到 1.77%、1.84%。
光大證券王一峰團隊最新研報認爲,未來存款市場成本管控仍有後手牌," 類活期 " 存款是重要抓手。其預計,後續對于存款定價自律管理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創新類活期存款有可能将納入自律機制管理。現階段,對核心定期存款而言,同時有 EPA 和 MPA 進行約束,但 " 類活期 " 存款缺少政策指引,未來或将對這類産品比照活期存款進行規範;其次,同業存款套殼協議存款需繼續糾正;最後,期權價值過低的 " 假 " 結構性存款仍須規範,後續或将結構性存款的(保底收益 + 期權價值)合計同時納入自律機制上限,進一步壓降結構性存款利率。
王一峰團隊測算認爲,如果全部企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 2013-2018 年 0.70% 左右的平均水平,則上市銀行企業活期存款成本率加權平均降幅在 30bp 左右,将提振息差 5.5bp 左右,影響上市銀行營收增速 2.3p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