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用車就找 SUV 大咖
一說到合資純電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 雜牌電動車 "。不過在 2025 年,合資純電車吹響了反攻的号角,其中的代表車型之一就是東風本田 S7。該車共有兩個版本,指導價分别爲 25.99 萬元和 30.99 萬元,趁着此次試駕的機會,大咖也來看看這台車定價的底氣所在。
駕控質感有驚喜
都說本田是 " 買發動機送車 ",如今到了電動化時代,本田的純電車在動力上依舊沒有落下風。新車提供單電機後驅(200kW/420N・m)與雙電機四驅(綜合 350kW)兩種版本,其中雙電機四驅版本零百加速 4.6 秒。

本次我們試駕的車型爲雙電機四驅版本,從實際體驗來看,東風本田 S7 的動力性能自然不存在任何問題,即便是在高速狀态下依舊有着充足的動力儲備。
我更爲關心的還是這台車對于動力的掌控能力,從電門踏闆的調校來看,東風本田 S7 電門的初段還是保留了一定的虛位,輕踩油門會感覺這台車有些慵懶,在城區駕駛的時候比較舒适,不會出現輕點油門竄出去的情況。

而從電門中段開始,這台車也展露出了性能的一面,動力開始源源不斷湧出,而且整個電門與動力的配合比較線性,算是繼承了本田油門調校的良好基因。

底盤方面,新車基于本田雲馳純電 W 架構開發,底盤采用前雙叉臂 + 後五連杆獨立懸架,搭配本田 ADS 自适應減震系統。
以往本田車型的底盤都是偏向于運動性,對于舒适性方面有所欠缺。而東風本田 S7 也補齊了這塊短闆,該車對于地面的細碎振動過濾得還是比較徹底的,而且在經過減速帶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有太生硬的感覺。

此外,懸架的中後段也保持了足夠的韌性,像是在高速過彎的時候,整個車身姿态都保持得比較好。甚至遇到大坡的情況下,這台車甚至可以完成高速飛坡,俯仰角的控制都比較到位,車内也不會有太多餘的晃動。

在電池方面,新車搭載了甯德時代 89.8kWh 的三元锂電池,CLTC 工況下單電機版續航 650km,雙電機版 620km,同時支持 800V 高壓快充。從三電系統也可以看出,東風本田 S7 在技術層面已經跟上了國産新能源的步伐。
設計跟上了時代
說完了動态部分,東風本田 S7 的靜态部分其實也有不少的亮點。首先設計方面,新車的前臉采用的是比較前衛的設計語言,半封閉式格栅有着比較強的棱角感,大燈組采用了垂直布局的三角形設計,看起來運動感還是很強的。

側面造型方面,車頂帶着點小溜背造型,雙色車身還營造出了懸浮式車頂。門把手采用了彈出式布局,能夠起到降低風阻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采用了電子外後視鏡,後視鏡的顯示範圍并不比普通外後視鏡差,并且在雨霧天氣的顯示效果要更出色。

尾部造型方面,車頂配備有小尺寸的擾流闆以及高位刹車燈,熏黑的尾燈組采用了貫穿式設計,有點和前大燈組相呼應的感覺。

内飾部分,東風本田 S7 設計比較簡潔,配備有 9.9 英寸懸浮式液晶儀表盤和 12.8 英寸豎向布局的中控屏,空調控制屏爲 10.25 英寸。
在合資車傳統弱項的車機這一塊,新車也并沒有拖後腿,除了車機流暢程度還算不錯以外,新車也内置了不少的應用。此外,東風本田 S7 還搭載了 AI 語音助手 + 智能 AI 大模型,可以實現很多高難度問題的回答。

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别爲 4750/1930/1625mm,軸距爲 2930mm。得益于長軸距,新車的後排空間也表現不錯,而且座椅填充十分柔軟,有點 " 大沙發 " 的感覺。

在配置方面,後排配備座椅通風 / 加熱、28 度靠背角度調節、頭枕側翼角度可調,舒适性有所保證。而且有意思的一點是,該車後排門闆處各配備了一塊觸摸闆,可以控制後排座椅加熱 / 通風、語音喚醒、車内照明燈等功能。
大咖總結
總體看下來,東風本田 S7 打破了很多人對合資純電車的固有印象,讓人們見識到了合資純電車也能做到駕控與智能并駕齊驅。如今新車也已經上市,如果想買一台三電技術領先的合資純電車,也不妨多關注一下東風本田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