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到初八才去看了賈玲的電影,雖然在春節期間狂轟濫炸之下,劇情早已經熟悉到台詞細節都了如指掌,但到最後還是徹底破防。一直到電影結束,眼淚都還停不下來。
電影上映之後,我一直看到的都是 " 賈玲瘦了 100 斤 "" 賈玲瘦下來好美 " 之類的話題。但看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電影裏确實有減肥,但它的内核和減肥并沒有太大關系,它真正想要講述的是,一個女人,要怎樣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有劇透,介意勿看)
很多人說樂瑩的困境不真實,我其實覺得,樂瑩的困境不過是女性困境的放大。作爲女性,或多或少都可以共情。
片中的樂瑩,肥胖,宅。她已經 32 歲,畢業 10 年,就在家宅了 10 年。她不工作,不與外界接觸,封閉自己,毫無尊嚴地在家 " 啃老 "。
她如何變成這副樣子的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到的就是,她身邊的所有人,幾乎都對她不屑一顧。
被 " 啃 " 了十年的父母,還能想着給宅在家的女兒炖排骨,已經算得上偉大。但父母其實也多多少少看不起女兒。他們幫助女兒的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地把她推出去,讓她參加一個求職節目,哪怕是坐在景區,毫無尊嚴地當一尊 " 佛 " 也可以。
妹妹樂丹鄙視姐姐,她自己離了婚,淨身出戶帶着孩子住回娘家,已經算不上什麽世俗意義上的 " 成功 " 者,但她依然看不起姐姐,甚至想讓姐姐把學區房過戶給自己,都要得理直氣壯,絲毫不覺得這是姐姐的付出,反而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
喬杉飾演的前男友出軌了樂瑩的閨蜜,她一下子失了戀,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前閨蜜不想被大家當 " 小三 ",還要求她出席兩人的婚禮。
所有人都是這樣對待她,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她越是給出善意,越是受到傷害。像陷入沼澤的人,越是掙紮,境況反而越是糟糕。
後來樂瑩在新男友昊坤面前,卑微得令人心疼。她幾乎沒講過幾句話,全程隻是崇拜的眼神,和不停地付款,無底線地迎合,甚至連自己的喜好都不敢講。片中一個讓我很心酸的細節是,昊坤體重達标後,回到樂瑩的出租屋裏,興奮地抱起她轉圈圈的時候,樂瑩的腿磕了好幾次桌腿,但她還是咬着牙,跟着昊坤一起笑,生怕自己掃了興。
旁觀者清,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戀愛。昊坤隻不過把樂瑩當成聽一個傾訴的耳朵和發洩欲望,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工具。他甚至壓根就不願意承認樂瑩是自己的戀人。
最後給她緻命一擊的,還有表妹豆豆。爲了轉正,不惜讓姐姐在衆目睽睽之下丢人,刻意讓她被網暴。
樂瑩一次又一次在别人身上燃起希望,又一次一次熄滅。如片中的影像隐喻,樂瑩參加完表妹的節目後,一級一級走上樓梯的時候,燈光亮起來,又在她身後熄滅了。
到最後,隻剩下她自己,隻身一人走進茫茫的黑暗。隻有她自己的那一間小屋,爲她亮着燈。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甯和幸福。所謂女性困境,其實大多數都還沒有涉及能力問題,而是她們不敢自己面對世界,永遠要在世界和自己之間,樹一道屏障。
迎合别人,讨好别人,其實也有隐蔽的期待,就是 " 你要對我好,你要保護我 "。直到有一天,所有屏障都碎裂,她才突然發現,能替自己面對世界的,隻有自己。
當一個人真正意識到人生隻有,也隻能 " 靠自己 " 的時候,就會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和決心。
樂瑩到最後也沒有真正地 " 赢了 ",甚至比賽後,她和雷佳音相遇,聲音還是小小的,弱弱的。但你知道這個人真的變了。她開始專注地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屏蔽掉一切外界的聲音,不管别人怎樣想,她有自己的路要走。
電影最後十幾分鍾,所有人都覺得 " 很燃 "。燃在哪裏?不是最後的那個結果,而是日複一日的堅持,日複一日的挑戰自我,一點點相信自己 " 能行 " 的過程。眼神從懦弱的,渙散無力的,變成堅定的,充滿力量的;從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到後來被打倒無數次,依然堅持 " 不結束 ";從勉強自己陪别人吃不愛吃的牛蛙,到坦然拒絕 " 看心情 "。
認爲她減肥是爲了美,爲了取悅别人,就完全理解錯了。片中樂瑩開始打拳的時候,樂丹不屑地說 " 瘦下來嫁個好男人,也算是赢了一次 "。
不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樂瑩減肥,完全與男人無關。
她不是爲了 " 嫁個好男人 ",她要赢過的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當樂瑩上賽場前,和曾經的自己相視一笑的的時候,我徹底破防,眼淚止都止不住。
從過去到現在,那是一條漫長的,黑暗的路。那些黯淡的日子,那些得過且過,支撐不起自己的時刻,那些一個人與自卑艱難地搏鬥,艱難地拯救自己的時刻,和着血和淚走過來,終于重新獲得了對人生的掌控力和主動權。
回望過去,隻想給曾經的自己一個微笑。
當一個人擁有了屏蔽外界雜音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麽,并有足夠的專注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的時候,她的困境不攻自破。
必須承認,做爲女性,在内心力量這方面是有欠缺的。需要後天有意識的學習和反複的練習才能獲得。憑本能或者約定俗成的道路,一般來講,結局就是前半部分的樂瑩。
賈玲其實恰恰是打破了這個 " 約定俗成 " 的人。她一直是一個内心有力量的狠人。
剛畢業的時候她很瘦也漂亮,但爲了搞笑,她刻意把自己吃胖。在舞台上爲了效果,她一口氣喝完一瓶啤酒。舞台上别人是 " 女神 ",她是 " 女漢子 ",坦然承擔别人的調侃和異樣的目光。她形象沒了,但也成了知名的喜劇演員。
從瘦變胖,也是狠。換一個姑娘,恐怕不敢這樣犧牲自己的美貌,換一個未知的前途。
到現在她現在已經成爲了導演,完全可以停留在舒适區,不必減肥。何況減了肥,票房依舊是一個未知數,恐怕還會傷害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同樣是前途未蔔。
但她去做了,身體力行完成了這個一般人都無法完成的挑戰。她或許并不是完全爲了身體健康,或者轉型,因爲那樣可以慢慢來,而不至于如此拼命。她之所以要短時間内,堅持自己完成,更多的是爲了讓每一個人都相信這個勵志故事。
一個人真的可以短時間内有如此大的改變。一個人真的可以脫胎換骨。一個人真的可以通過一件小事的改變,達成人生的改變。
她可以,我同樣也可以。
無論胖了瘦了,她還是那個溫柔的賈玲。這部電影,是她給所有女性打的一劑強心針。作爲女性,她了解女性的不容易。她也知道給女人的解藥,就是 " 愛自己 "。
像那天她穿着晚禮服,梳着大波浪,與過去的 " 自己 " 隔空對唱的視頻,一個說 " 都來不及了 " 一個說 " 一切都來得及 "。一個說 " 可是我就這樣渾渾噩噩,人生已經過了一半了 ",一個說 " 親愛的,還有另一半呢。"
這首歌的視頻,節奏被帶偏成 " 穿晚禮服的賈玲好美 ",但其實它每一句歌詞都是真誠,非常戳人,比電影還好哭。
賈玲是真的想要告訴每一個女性,人生一切都來得及,隻要你找回内心的力量,好好愛自己。
就算打不赢,也要努力給生活來一記左勾拳反擊。這無關于輸赢,有關于一個人内心力量的重建。
2024 年,用這部電影開場,是有意義的。當然它肯定摻雜了商業,營銷的因素,但電影主要想表達的沒毛病:人生就算糟糕透頂,隻要内心還相信自己,就一定會發生奇迹。抓緊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否則就辜負了導演的一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