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經常聽到 " 你個老六 "" 我真的會謝 "" 尊嘟假嘟 " 等網絡黑話梗呢?
據《南風窗》10 月 23 日報道,一位初二的語文老師每次批改周記時,總能看到 " 芭比 Q""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 而每次看到這種網絡用語或黑話,她總要批注一下,并再三告誡學生們不要在書面用語中摻雜網絡梗和流行語,但都沒有效果。" 現在這些網絡梗,對學生的影響太大了。" 該老師認爲,有必要對這種泛濫的梗和網絡黑話采取一定措施。
學生在作業裏使用網絡用語、黑話 (圖源:《南風窗》)
青少年習慣使用網絡黑話梗,有諸多原因。其一,網絡黑話梗存在一定的社交屬性,也代表着新鮮感、刺激感,青少年身心發展未完全成熟,容易被誇張、幽默的網絡梗 " 吸引 ";其二,未成年人成長于數字世界,沉浸在互聯網中,難免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網絡表達;其三,部分網紅博主刻意制造網絡黑話梗,而平台隻顧流量,不顧消極影響,這無疑加劇黑話梗的流行傳播。
網絡時代,網言網語的存在是正常現象。但是,網絡用語并不等同于奇特怪異的言辭,也不等同于随意亂說的廢話,更不是指那些污穢不堪的言語。一旦網絡用語超出特定範圍,不分場合、不分人群、不分社交目的地濫用,便會産生諸多問題。
一方面,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的發展,加速了網絡黑話、爛梗的傳播,扭曲了語言文字的本義,若是出現在學生的作文、作業中,久而久之,便會影響他們養成規範的語言表達和習慣,對其健康成長也會産生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語言不隻是語言,它與思維密切相關。頻繁使用網絡黑話、爛梗,青少年會缺失邏輯思考能力,甚至還會出現 " 文字失語症 ",沒有能力用豐富的語言将所看所思清晰地表達出來。
由此可見,确保網絡語言文字規範使用,既是維護并傳承漢語文化的必要之舉,也是爲青少年提供健康網絡空間的迫切需求。
10 月 11 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 " 清朗 · 規範網絡語言文字使用 " 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部分網站平台在熱搜榜單、首頁首屏、發現精選等重點環節呈現的語言文字不規範、不文明現象,重點整治歪曲音、形、義,編造網絡黑話爛梗,濫用隐晦表達等突出問題。可以預見,相關部門積極主動作爲,網絡語言文字的使用将會愈加規範。
的确,語言文字是用來表情達意的,每個人也有獨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但切記 " 有話要好好說 ",這不僅限于青少年群體。過度追求個性、新鮮感,不利于真誠交流、真情交融。(正觀評論員 任思凝)
版權聲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版權歸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本文,請後台聯系取得授權,并應在授權範圍内使用,同時注明來源正觀新聞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給任何第三方。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