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下午《滿江紅》票房,已破 40 億。
可官博卻靜悄悄,不似以往連發票房喜報了。
或許,是被罵怕了。
前幾天,滿屏都是 " 滿江紅翻車 " 的熱搜。
新年檔的最大赢家,遭到了網友的狂批。
何至于此?《滿江紅》究竟怎麼了?
不解的「質疑」
" 好像一個絕望的文盲說出來的話。"
" 這種降智言論,就是在誤導小孩。"
網友們痛罵的,并非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是《滿江紅》官方微博的 " 文盲行為 "。
點開熱搜詞條,早有博主将網友們的質疑彙總,洋洋灑灑竟有十幾條之多。
其中有很多離譜的低級錯誤,的确本不該發生。
票房破 21 億的喜報配文為:" 不忘靖「康恥」,忠義「猶未」盡。"
或許,官方想借用《滿江紅》裡," 靖康恥,猶未雪 " 一句。
卻獨獨框起了 " 康恥 ",讓人不免質疑," 靖康作為宋欽宗年号,代指’靖康之恥‘這一史實,怎麼能分開表述?"
無論是 " 有心 " 還是無意,網友們都接受不了。
茲事一爆,輿論發酵,網友順騰摸瓜,又發現了另一篇票房喜報文案:"「踏破」山河,恭「賀」新春。"
踏破,在語境中本就帶有掠奪之意,而 " 山河 " 在日常語境中代指的是祖國疆土。
本是一則喜慶的新春祝福,卻寫得 " 不倫不類 ",語義模棱兩可,看得人更是滿頭問号。
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進詞條的讨論,好像開啟了一場 " 全民來找茬 " 的行動。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在萬達電影發布的海報中,書法呈現竟然有着明顯的低級錯誤。
把 " 怒發沖冠 " 的 " 髪 " 錯寫為 " 發 ",盡管繁化簡後都是一個字,但字義卻大不相同。
更是直接把 " 沖 "" 憑 "" 欄 " 等十餘字寫作簡體,如此繁簡混用,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還有細心的網友指出了電影中的邏輯錯誤,說瑤琴唱的小調 " 流光容易把人抛,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來自南宋末年詞人蔣捷的《一剪梅 · 舟過吳江》。
這首詞寫于故事背景發生後的一個世紀後,盡管詞曲裡家國小愛的情懷無比貼切,可基本的時間邏輯錯了,就會讓人感到不适。
評論區裡,有人質疑也就有人解釋。
他們覺得,如此 " 苛責 " 一部電影,實在是小題大做了。
有人說," 靖「康恥」" 隻圈出來後半部分,屬于工作室的 " 巧思 ",是要在票房喜報中連出一首完整的《滿江紅》。
選用《一剪梅》,也無非是看中了 " 紅了櫻桃 " 這句詞,對得上情節。
可無論如何解釋,有關史實,不可容下半點錯,這絕不是小題大做。
" 靖康恥 " 就是「靖康」恥,是舊國度之難,是前人血淚屈辱的教訓;
" 踏破賀蘭山缺 ",是嶽飛征戰一生的恨,是古人家園盡毀不忘哀唱的 " 國破山河在 ";
書法文明,更是綿延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 ......
這樣的錯誤,真的不該被錯寫。
消失的「匠人」
有人說,這種過度解讀是一種 " 發難 "。
可要說發難,中國網友又是在向誰發難?
是春節檔中合家歡的電影嗎?是奉為 " 國師 " 的張藝謀嘛?
我想,都不是。
而是向在這些在電影行業裡,逐漸消亡的對待藝術的匠人精神。
如今,國潮當道,或多或少我們總能從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所謂 " 文化 " 的影子。
它們打着高帽的噱頭,卻不知販賣的又是什麼裡子?
去年,一部主打 " 搞笑、甜寵 " 的古風劇《我叫劉金鳳》在影視平台上播。
圖源:豆瓣
開播之初就引發了大量的争議,影視劇更是被網友舉報到做下架處理。
女主李嘉琦(原藝名:辣目洋子),劇中所着華服上出現了大量的 " 小紋車輪 "" 櫻花 "" 雛菊 " 花樣。
作為一國之主,衣服不再是影視劇中君王常見的龍紋黃袍,而是藍底菊紋。
這花紋樣式,沒有半點中華傳統服飾該有的大氣,反而透出滿滿的日式風味。
我國從古以來,時至今日,都從未有過在衣襟衣袂上推崇繡制過這樣的花式。
劇中,在男女主擡手間,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肩部、腋下有做 " 缺口 " 的斷開設計。
這是日本獨創的 " 身八口 " 與 " 振八口 "。中華民族,泱泱文化,真的沒有可以借鑒的服飾造型了嗎?
如此 " 以倭代華 ",這是實打實的 " 毒劇 "。
反觀,《甄嬛傳》裡華妃頭戴大鳳點翠,盡顯威儀;
圖源:《甄嬛傳》
《清平樂》為最大程度還原大宋傳統,邀請到《國家寶藏》的服飾顧問陳詩宇老師參與禮服考證。
圖源:《清平樂》
在影視劇裡,對于服飾我們一向有着強烈的 " 認同感 " 和 " 排他性 "。
不止為了觀賞,更是為了在潛移默化的傳播中,彰顯出屬于我們一朝一代的天資風貌和人文之美。
可是這些,統統都在被消磨。
不止是服飾,更有影視作品亂改史實,為了劇情編排曆史結局。
就曾有《大明風華》,醜化朱元璋," 吓壞 " 網友。
圖源:《大明風華》
一代帝王枭雄,白手起家,創偉業奇功。
可以評價他的多疑、心狠,獨獨不該僅僅因影視劇中的外形,而被網友定性為 " 猥瑣 "" 駭人 "。
在後面的劇情中朱棣與建文帝和解,可曆史上的皇權争鬥又如何能單單一笑就泯了恩仇?
影視作品本就是放大在熒幕上傳播、讨論的,不講邏輯、沒有态度容易贻笑大方。
縱觀影視劇史,那些被留名傳唱的好片,無一沒有做到細節考究、宣發得當。
87 版《紅樓夢》之所以每每提起就被奉為經典,就是做到了高度還原、細節必究。
圖源:《紅樓夢》
在 12 集裡薛蟠請客,鏡頭裡餐桌上呈現的暹豬、鮮藕、鲟魚,每一道菜都按原著還原。
在 " 中順王府來人找賈政,問賈寶玉琪官下落 " 的片段中,原文寫 " 大紫檀雕螭案上,設着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着待漏随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蜼彜,一邊是玻璃盒。"
圖源:《紅樓夢》
畫面中道具擺放,景緻錯落,無一與原著有二。
更别說,整部劇用了 2500 多套服裝,隻為力求忠于原著。
單單是金陵十二钗的妝造、服飾,就無一雷同。每一襲都盡顯女子性格,更是以極繁襯出了這曲沒落貴族的悲歌。
戲中究細節,戲外磨口碑。
為了拍好這部劇,央視專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進行了紅學探讨,前面忠于原作,後面則是根據前 80 回的伏筆,重構故事,留下更耐人尋味的篇章。
有道是 " 近紅樓,遠紅學 ",倘若影視劇都沒有如此匠人精神,那麼這些有關中華傳統中的美與文學,又該由誰來傳播呢?
好的作品是如此,它們敢于在細節上見真章。
我們之所以如此苛責《滿江紅》,是它以曆史做基底,極盡渲染了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
那麼,理應做到基本的宣發正确。
明明多一次審校、多一點細節糾察,就會少很多的誤導,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
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正視。
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它存在于每一處細微點滴。
消磨的「傳統」
泱泱華夏,承千年古韻。
中華傳統文化有太多的美值得流傳、歌頌,我們想看到的絕不是那些流于表面的淺薄。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僅是衣裳一隅,就足有說道,一襟一袂都承載了時代演變最鮮亮的底色。
" 燕趙多佳人 , 美者顔如玉。被服羅裳衣 , 當戶理清曲。"
秦漢時期,女子們上衣下裳,以曲裾裙為代表的深衣,質樸又端莊。
"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盛唐時期,随着文化的交融盛放,前衛的抹胸儒裙搭配半透的披帛成為流行。
春光嬌顔色,美人膚如脂。雍容華貴,在衣衫中盡顯。
在那些有關美、有關大膽的描述中,盛唐總能占據一席。
"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宋元時期,程朱理學的發展讓人們的穿衣風格變得保守。
襦裙内束圍裙,外加對襟長衫,濃豔嬌媚開始變得素雅清淺。
自古以來,人的衣冠人的禮。
上衣下裳,意喻天地陰陽;圓袖交領,又意天圓地方;中縫垂帶,則指人道正直。
在那些一步一搖曳的旖旎時光裡,炎黃子孫又豈曰無衣?
隻是有些東西,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漸被簡化了,但這絕不代表着,它們的消亡。
在《與世界說》中,華服文化傳播者在用自己的力量向我們展示華服之美。
華服文化傳播者 @千裡塵,用時 8 年,走遍我國的山川大河,将那些磅礴的、秀美的風景繡于華服之上。
《敦煌》取景于白雪覆蓋的鳴沙山,那裡有着敦煌深處的鳴唱。
陽光穿越雲層,打在黨河之上,有着佛光初顯般莊肅;
《火焰山》借用神話故事裡的傳說,講述着西域佛國古老的繁盛。
下裙由橙漸變至深青,繡有蓮台、寺院與雲霧,還原千年前令人神往的秘事;
《玉門風》采自玉門關外,在戈壁殘垣之上,是對疆土的守望。
上衫似黃沙,下裙為夜空,披帛則是白天的蒼穹,華服着身凝望東方神采。
千裡塵說," 出生于 90 年的我,從小就是是看着日本的動漫、美國的電影,聽着歐美和日韓的流行音樂長大的。
在一次次文化沖擊的同時,時常在想,我們的文化又是什麼?"
禮儀之邦,衣冠上國——衣冠不僅僅是美的延展,更承載着千古流傳的動人傳奇。
可歎,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真慶幸,在這樣的快時代裡,還有很多人在為 " 華服複興 " 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文化的傳播與輸出,靠的就是這些默默低頭的趕路人。
有位中國女生 @周寶寶,在社交平台上發布自己在海外邀請外國人體驗漢服文化的短視頻。
圖源:@周寶寶
她邀請到形形色色的外國友人,親手為她們簪上發髻,圍好特色華服。
不同的骨骼面龐演繹中國傳統服飾的不同韻味,有人新奇地駐足,有人啧啧地稱贊。
圖源:@周寶寶
在那些華夏之美與異域風情的碰撞中,我看到那些屬于東方的大氣與包容。
中國傳統之美不僅有華服之博大,甚至,小到女子眉形都滿是妍麗與講究。
" 懶起畫蛾眉 ",用墨勾勒出來的如蠶蛾觸須般細長的眉形是古代女子的鐘愛;
" 長眉入鬓 ",自蛾眉演變而來的,長而闊,盡顯貴氣;
" 眉如遠山含黛 ",遠山眉宛色淡如水墨,若秋水連山;
還有闊眉、卻月眉、青黛眉、桂葉眉、倒暈眉、一字眉,光是從字面就足以能想象出那些含笑的風韻。
我們真的有太多的文化之美可以被記錄、被傳播了,怎麼如今的影視作品卻成了如此模樣?
折子裡婉轉的悲歌不見了,曲子裡傳頌的深意丢失了,就連那些被世界所驚歎的東方美學都在流失。
是文化真的在消亡,還是有心人太少?
我們隻好大聲呼籲,試圖喚醒沉默的、刻在骨血裡的華夏大美。
我們要看的,絕不是能猜到結局的平仄,也不要拉扯不清的情愛。
我們要的是月下西樓,春閨夢裡;要春風得意,少年風流。
要山河醉意,馬背秋風;也要登科折桂,天下第一流。
要博古通今,長風泱泱;更要九原大流,千年華章!
監制:視覺志
編輯: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