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說馬自達 CX-50 是馬自達的全新起點,并且它在近年宣布要把自己打造成豪華品牌,将要推出 6 缸發動機、後驅平台以及複活上世紀傳奇般的轉子發動機。作為全新力作,CX-50 也被寄予衆望,不過它或許會給人不少的反差,沒有六缸、沒有後驅,更沒有轉子發動機。
這款 SUV 也已經宣布進入國内,而在正式體驗它之前,我們不妨先看下海外媒體《Motor1》是如何評價它,畢竟它在海外已經正式上市,北美售價為 29.60 萬,也已經有實車可供評測。
點擊回顧馬自達 CX-50 曆代車型資料!
在面對這款新車時,海外媒體稱第一眼不喜歡它的粗犷外觀,但也是因為是與更城市化的 CX-5 相比,不過實際來說,這款全新 SUV 無疑也是好看的代表之一,有着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這在馬自達上是非常獨樹一幟的。而在教授看來,這也确實給到了更多的新鮮感,并且它還營造了不錯的高級感,這對于馬自達要走高端化路線來說無疑是有益的。
新車有着一個更為突出的進氣格栅,以及一塊平坦的發動機蓋,加上方形輪拱設計,使得它顯得非常硬氣,更适合男性消費者,而對于女性消費者來說,這也給到了更多的安全感,雖然暫時是視覺上的。
尾部設計其實非常不馬自達,充滿着陽剛氣息,更像是豐田旗下的産品,這當然是教授的看法,不知道各位觀衆又是如何評價,不過這也确實好看。
内飾方面,空調出風口采用了垂直樣式,還有着不錯的裝飾件進行點綴,外媒編輯形容 " 整個座艙都有着令人愉快的曲線,保持着馬自達慣有的自然、有生命氣息的設計語言,無論内外,這都是同級車中最具吸引力的一款,并且遠超同級 "。所以在這設計這一環節上,他們給出足足 9 分的高分(10 滿分),隻是可能出于北美馬自達工廠的工藝水平,它在關門時天窗會傳來金屬碰撞的聲音,對于這點就留待我們拿到國産實車再做評價。
馬自達 CX-50 實際是脫胎于 CX-5 平台的産物,隻是進行了改良升級,使得它可以油電混用。所以在它雖然有着更硬朗的外觀,但内部實際并沒有太大變化。不過教授也得多說一句,國産版車型相比海外車型有着進一步的優化,以帶來更舒适的乘坐體驗,在近日工信部申報中,國産 CX-50 車身尺寸為 4785x1920x1638mm,并且有着緊湊型 SUV 中最長的 2815mm 軸距,都可以說是中型 SUV 的水平,所以後排空間表現相信會并不差。
另外地,新車所采用的 20 英寸輪毂雖然好看,但這侵占了一部分車廂空間。所以在舒适性環節上,外媒給到分數是 7 分。
在智聯又或者是車機部分,馬自達依然是獨特的,它更傾向于駕駛而非享受大彩電,這是與我國消費者對智聯一塊是相悖的,我們在停車時更願意擺弄車機,并且享受這些新鮮功能。
但是在 CX-50 上,它依然采用了實體按鍵、旋鈕控制,而非觸控。這點其實與寶馬、奔馳的車機是相同邏輯,方便了駕駛時操作,隻是馬自達做得更直接,果斷地舍棄了觸控功能,讓你隻在擋把旁邊的實體按鍵區域控制車機,但教授也想說,加入觸控其實也并無不妥,多一個選擇總歸是好的,這也是外媒編輯的看法。
外媒編輯認為,它操作反應非常迅速,但是 UI 設計、邏輯則是比較糟糕,要想調整平時收藏以外的 FM 電台,你需要的不是一兩步操作,而是足足六個,并且在設置或者調整導航目的地時同樣困難,所以馬自達也該好好向中國品牌學習了,UI 設計得再不方便,有個強大的語音助手其實非常重要,有時候一句話真比在車機上設置要方便得多。
它的操作其實也非常的 " 迷 ",因為在自帶 UI 上它隻能通過按鍵、旋鈕控制,但你若是使用了它的 Carplay 映射,那你就發現,原來這屏幕居然是可以觸控的,隻是這 7 英寸的中控屏也比較 " 迷你 ",在操作上其實并不方便,這也是馬自達在駕駛層面的一種堅持了。總的來說,在車機這一領域,外媒編輯則隻是給出了 6 分的合格分。
對于國人來說,智能當然也包括了主動安全,而 CX-50 則是武裝到牙齒,有着全速域自适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盲區檢測等一些配置,若是選擇 2.5T 車型還加入了後方自動緊急刹車、交通擁堵輔助等配置,整體達到了 L2 級别,而在嚴苛的 IIHS 碰撞測試中,它則是拿到了最高的 TOP Safety Pick Plus 評價,所以在安全領域上它拿到了足足 9 分的高分。
海外版的 CX-50 有着兩款動力可選,分别是 2.5L SKYACTIV-G 發動機以及 2.5T SKYACTIV-G 發動機,均匹配馬自達調校經驗豐富的 6AT 變速箱,前者最大功率為 187 馬力,後者則是 227 馬力,在當下渦輪增壓火熱并且内卷的國内市場,該動力顯得是比較中規中矩了。
更為重要的是,國産版 CX-50 如今僅申報了 2.5L SKYACTIV-G 動力總成版本,油耗則是達到了 7.35L/ 百公裡,性能上表現并不夠 " 卷 ",若是能引入那 2.5T 發動機,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會願意買單。另外作為油電平台産物,它未來還可以加入混動總成,這才是我們最期待的!
而這次試駕中,外媒編輯試駕的是 2.5T 版本,着實讓我們眼饞。它的動力輸出曲線讓他們非常熟悉,依然是那種線性、容易掌控的水平,不同的是它在中高轉速下能有非常痛快的換擋反應,在帶來駕駛樂趣一環上,馬自達還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它的紅區則是 6300rpm,加上 6AT 變速箱,開起來是那麼的平順并且可預測動力輸出,隻不過在低轉速下它反應其實更像是自然吸氣發動機,并不會像是那些渦輪增壓對手那麼拳拳到肉。
點擊回顧馬自達 CX-50 曆代車型資料!
車身反應則是他們所稱贊的一環,馬自達在國内也是有着 " 東瀛寶馬 " 的美譽,底盤自然是一絕,外媒編輯直言這是同級車最好玩的。方向盤直徑小還有着極小的方向盤間隙,配合極短的前懸,車身反應非常迅速,可以說是指哪打哪。懸架也相比此前的馬自達車型更有支撐性,所以你要是一個喜歡 " 侵略性駕駛 " 的消費者,那麼選擇 CX-50 肯定不會失望,因為也隻有它能夠 " 容忍 " 你這種駕駛方式,外媒也是給到了 7 分的成績,相信更多扣分還是在于動力總成上。
不過在燃油經濟上,我們還是别奢望太多,CX-50 2.5T 版本車型綜合油耗為 9.4L/ 百公裡,而本田 CR-V 1.5T 則是 8.11L/ 百公裡,現代途勝 2.5L(海外)則是 9.4L/ 百公裡,其實考慮到稍強的動力水平,教授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它有着相比對手更強的動力輸出,但又以整體情況來看,這 2.5T 動力其實 " 性價比極低 ",需要進口引入、性能也并不突出,所以國内選擇 2.5L 還真并非無道理。
在看完外媒對它的評價後,教授也終于了解到馬自達 CX-50 的意義所在,它更像是馬自達新舊時代交替的表現者,搭載了設計、做工做出了突破,但内核還是 " 老一套 ",未來要肩負承接 CX-30 以上、後驅的 CX-70 以下的市場。在國内市場方面,它定位其實更像是豐田的威飒 / 淩放,所以價格會與它相似,也是高于現有的 CX-5,有望在 22-26 萬左右。而相較于對手,它出色的操控、更大的車身以及空間會是核心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