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時,紅軍主力改編爲八路軍,下轄第 115 師、第 120 師、第 129 師,每個師爲二旅四團制,所以數字番号團總計是 12 個。
除此之外,第 115 師有獨立團、第 120 師和第 129 師有教導團,八路軍總部還有特務團,所以最早的團數總計爲 16 個。
到 1940 年百團大戰時,八路軍經過整軍之後,幾大戰略區部隊加上陝甘甯留守部隊,總計是編成了 160 到 170 個團。
而且這些團的番号是按照各大戰略區爲單位進行統一整理的,大部分正規團都有了數字番号。
當然,具體各區的旅、團情況又不一樣,比如第 129 師系統的部隊除了兩個老旅外,都是建新編旅;晉察冀軍區則是在各軍分區之下建團;第 115 師則建教導旅,然後再依次整編各團。
以第 115 師爲例,最早整編出了 6 個教導旅,總計 18 個團;後來又将第 129 師部分部隊整編成教導第 7 旅。
這些教導旅中的各團情況不一,以教導第 3 旅爲例,轄第 7 團、第 8 團、第 9 團。
上述三個團各有來源:
第 7 團是一個紅軍團,前身爲 " 模範紅五團 ",該團在全面抗戰初改編爲第 685 團第 2 營,平型關大戰後該營獨立活動,對内稱 " 五支隊 ",對外稱 " 永興支隊 "。
這支部隊轉戰的地域十分廣泛,從山西到冀西再到晉東南、冀南,後來又到冀魯邊,後又轉至魯西,與山東縱隊第 6 支隊合編爲運河支隊,所部爲第 5 團。
在第 115 師的整軍中,第 343 旅旅部和運河支隊合編爲教導第 3 旅,其中原第 5 團改爲第 7 團。
這種由原老紅軍部隊發展而來的團隊,是我軍當時的頭等主力團。
在運河支隊編成時,原山東縱隊第 6 支隊改爲第 4 團,這個團在後來的改編中,改爲教導第 3 旅第 9 團。
由于是地方遊擊隊改編升格,所以其戰鬥力不如第 7 團,但升格爲主力後戰鬥力在持續提升。
而第 8 團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它的來源是八路軍晉西支隊。
第 115 師第 343 旅在全面抗戰後不久,抽調骨幹和建制連隊成立了補充團,在該旅所屬的兩個主力團先後執行東進、南下任務後,補充團留在了晉西南。
組建晉西支隊後,原補充團改爲第 1 團,又将幾支遊擊部隊合編并加強紅軍幹部組建了第 2 團。
這個第 2 團,就被劃到了教導第 3 旅中,改爲第 8 團;由于組建時間較早,而且有老紅軍骨幹的加強,所以這個團的戰鬥力也不錯。
按照八路軍整編主力團時的原則,基本上是以 2000 人到 2500 人爲一個标準團,也就是說一個旅的編制數大約在 6000 人到 7500 人,然後再加上數額不等的旅直屬隊。
實際上這種三團制的旅跟國民黨軍當時的三團制步兵師也差不多,隻是在技術兵種單位的配置不如後者。
第 115 師完成教導旅的整編後,就到了 1941 年初了,當時抗戰進入到最艱難階段,八路軍的軍區和部隊隸屬關系也不斷發生變化。
1941 年中,魯西軍區跟冀魯豫軍區合并,湖西分區則劃歸山東軍區,全區主力部隊歸八路軍第二縱隊領導。
當時統計了教導第 3 旅的實力數:全旅總計有 5647 人,長短槍 2696 支,輕重機槍 94 挺。
從該旅當時的人員數量來看,顯然每個團的平均兵力是到不了 2000 人的,大概隻有作爲主力的第 7 團兵力超過了 2000 人,其餘兩個團可能就是 1500 人上下,其餘爲旅機關和直屬隊。
這主要是因爲 1941 年上半年的曆次大戰,所造成的減員。
而在長短槍方面,2696 支的數量其實在當時不算少,畢竟當時國民黨軍的三團制步兵師标配的步槍也不過 2500 支。
教導第 3 旅作爲主力,在當時長短槍的配備數量上,接近于國民黨軍的三團制步兵師。
當然,在槍械的型号、質量、完好度,以及迫擊炮等技術兵器方面,我們肯定要差些。
在輕重機槍的裝備量上,其實也是如此。
按照國民黨軍三團制步兵師的配備情況,重機槍要有 54 挺,輕機槍要有 162 挺,全師輕重機槍超過 200 挺。
教導第 3 旅的實有機槍數爲 94 挺,隻有前者編制數的不到一半。
但是在八路軍部隊中,一個旅能有近 100 挺機槍,其實已經不錯了,畢竟平均下來每個團還有輕重機槍 30 餘挺。
其大緻可以做到主力第 7 團的每個步兵連有 3 挺輕機槍,其餘兩個團的每個步兵連有 2 挺輕機槍,另外各團機炮連還有數挺重機槍可用。
在八路軍中,這已經算不錯的配置了。
在對日軍的作戰中,主力第 7 團具備在一個方向集中 10 餘挺機槍作戰的實力,也曾有全殲鬼子一個加強中隊的戰績(潘溪渡戰鬥)。
在随後冀魯豫八路軍精兵簡政後,輕重機槍的集中度會更高,基本上保留下來的步兵連裏每個排會有輕機槍,團依舊直接掌握重機槍,在小部隊作戰中,這些少有的技術兵器還将發揮出大的作用,直至赢得抗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