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的 " 帶資通脹 " 膨脹得太快,以前富一代們一咬牙一跺腳,就能給孩子換來一個安穩的工作,現在求一個安穩的工作,得年年咬碎後槽牙啊。
文 |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鐵馬
金融圈一直都是資源型員工的聚集地,例如前兩年一家村鎮銀行發布招聘公告,表示先存 1500 萬才有入圍資格,還有人擠破頭搶着去。
最近八妹卻聽到一個新消息,有銀行放出了新的資源型員工招聘計劃,但是沒人願意去了。主要是第一年存一千多萬,第二年這八位數的資金,還不知道縮水成多少啊?
/ 富二代開始逃離金融圈了? /
有在銀行後台崗位上工作的小夥伴告訴八妹,22 年她所在的部門曾經空降過一個小朋友,據說家裏完成了 5000 萬 + 的任務,這個小朋友年後要離職,因爲據說這 5000 萬 + 縮水至少 20%。
近兩年,不僅是銀行的資源型員工沒人擠破頭了,金融圈整體都開始被富二代 " 嫌棄 " 了。
現身說法的富二代朋友告訴八妹,首先,是因爲金融圈的考核越來越高了。
以前許多富二代進入金融圈很簡單,家裏給錢完成任務就行。坊間傳聞,社招進入券商的中後台是明碼标價的,一些頭部券商需要拉來 3000 萬 -5000 萬不等的資金,這 3000 萬 -5000 萬的資金隻需要放一段時間即可,沒有什麽特殊要求。
但是現在,這幾千萬的資金,需要購買券商很多看起來就比較坑、回不了本的産品,導緻富二代的父母開始不認可這份工作。畢竟人家隻是想用錢讓孩子不吃太多苦,而不是 " 人傻錢多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就有許多人吐槽富二代進去券商後,家裏幫忙沖業績的錢虧得太多。
我們來算一筆賬,一個輕型的券商營業部,2 個後台、3 個營銷、一個領導,就算 6 個人,在二線城市一年的開支大概 150 萬,其中人力開支約 80%,起碼需要 3 億 -5 億元左右的客戶資産才能盈虧平衡。特别是這幾年頂層各種降費,券商的許多産品都不好賣,所以富二代帶來、撬動的幾千萬資金,已經不算什麽了。
至于銀行,考核目标就更高了,之前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 " 攜帶日均存款 3000 萬,能和支行行長聊進銀行工作嗎?"
這個問題的回答很有意思,2020 年的回答基本都是 " 可以 " 或者 " 國有大行不行,三線城市、地方城商行可以 ",但是越往後的回答就變成了 "3000 萬不可以 "。讓人有一種錯覺,在金融圈帶資進組方面,通脹跑得這麽快?3000 萬已經不算錢了?
有資深銀行人對八妹說,他所在的西部地區某城商行,在 2015 年之前,别說日均資産 3000 萬了,日均資産 1500 萬都可以要一個網點的小領導當當(隻要學曆能過關)。這幾年存款已經不是什麽最要緊的指标了,還有各種七七八八的貸款任務。
而且銀行的要求是每年增長,例如今年是 3000 萬、明年就是 3500 萬、後年就是 4000 萬,你的資金還不能都買定期,還得買看起來就會跌的基金,這種增長速度,家裏再有錢也不能當大冤種啊。
投行就更不用說了,以前許多富二代進投行,是因爲他們的背後有定增、可轉債、企業債、企業并購這些新項目,還不包括短融、中期票據這些銀行間市場的業務。做債的投行人圓圓說,以前 VIP 同事從來不和大家搶項目,甚至可以說是看不上他們手裏的仨瓜倆棗,現在也在動用關系和他們搶了。
其次,是金融圈的富二代現在太多了,近幾年畢業進入金融機構的小夥伴可能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家裏面有背景的同事越來越多了," 蘿蔔 " 太多," 坑 " 不夠用。
有銀行人告訴八妹,去年他所在的二線城市城商行,同一批進行十來個人,其中有兩個是明面上的二代(大家心知肚明家裏很有背景的孩子),以前二代都是留城區,不去下面鍛煉,現在二代太多了,全部要拉去地縣鍛煉。
無獨有偶,某券商人對八妹說,以前他們對 VIP 同事的學曆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是雙非本科然後國外混一個 QS 前 50 就能進來,今年要求本科 211 以上、還不能是藝術體育類專業,QS 前 50 還不能是英國澳洲的水校。
總的來說,金融圈的 " 帶資通脹 " 膨脹得太快,以前富一代們一咬牙一跺腳,就能給孩子換來一個安穩的工作,現在求一個安穩的工作,得年年咬碎後槽牙啊。
/ 金融圈 " 太太團 " 難躺平,
連美容都沒時間聊了 /
在金融圈見過許多富二代的 HR 小梅,把金融圈的富二代分爲了三類:
第一類,真正有項目資源背景有資金,人家根本不屑于去金融圈搞資源賣命,都是像王校長、何猷君一樣,自己成立一家投資機構,或者直接進入一級市場的頭部 PEVC。
第二類,家裏面資産在九位數上下的富二代,不介意花八位數給孩子找到一個工作,家裏不需要他做什麽,隻需要他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即可,完全可以爲他一時的業績買單。
第三類,家裏在當地是比中産财富稍微多一點的富二代,需要孩子進銀行、進券商去換取一些資源。例如前些年很多小房企、工程公司、土方公司老闆的孩子和太太,特别喜歡進金融圈。
現在,上述的三類富二代們都覺得混金融圈越來越不值得了,第一類本就不屑,第二三類富二代,家裏可以爲他們的業績買單,但也不能次次爲業績買單,更不代表家裏的親戚朋友也可以随時爲他們的業績買單。
例如江湖上傳說的 " 太太團 ",就是某些老闆們把老婆、兒媳、兒子塞進了銀行等機構,她們有統一的名字——客戶經理。
曾經有許多金融圈小夥伴們給八妹吐槽過 " 太太團 " 那是一點兒活兒都不幹,也不會幹。琳琳說,她所在的銀行曾經就有這樣幾個人物,支行長見了都得熱情稱呼她們 X 姐(年紀大點的),或者親昵地疊稱名字最後一個字。這些姐姐們曾經不簡單,動動嘴皮子,吹吹枕邊風,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存款就輕輕松松拉進來了,或者某個大的對公戶突然就開了。
但是現在這些人也不能安心呆在辦公室裏了,天天跑出去攬客戶哪有這麽容易?她曾經看到過一個老闆的兒媳,幾年前的辦公室三件套是喝咖啡、聊醫美、吃水果。現在咖啡機也不用了、美容也不聊了,天天出去跑客戶,到了年底考核位列末等,績效被扣得所剩無幾。
領導念着點情分的,可以讓你轉行幹内勤,做做報表、統計數據、整理資料、外拓抽調你你也不能不去。但是每天忙得灰頭土臉,金融圈工作一點也不輕松體面,還不如回自己家裏交個養老保險呢。
/ 富二代也被 PUA,反手炒老闆? /
在富二代不願意來金融圈以後,金融圈也開始不待見富二代了,現在不僅普通員工被 PUA,富二代也被各種畫餅 PUA。
小梅在銀行裏和一個富二代女生(咱就叫她小富)關系挺好;小富經常吐槽,領導天天給她畫餅。想通過她去結識更多的對公用戶。想讓她家裏牽頭行業會議,把領導都帶上,然而口頭給小富許諾了網點的副行長好幾年也沒有兌現過。
在券商、投行等學曆要求更高的地方,都改 PUA 了,阿蘇的同事在投行負責承攬,是個小富二代(咱就叫他阿富吧)。阿富說,今年 IPO 上市閘口更緊了,IPO 業務進展緩慢,投行承攬的項目不多。領導開始各種嫌棄阿富,說阿富的 TOP10 美本不如同事的複旦含金量高;說阿富的個人能力不行才攬不到活兒;說阿富資質太一般腦袋也不靈光。阿富已經打算拿到年終後就辭職了,遞延的獎金也不要了。
甚至這種 PUA 都傳遞到了審計頭上,有一個内資八大所的審計小夥伴說,這回年審,富二代同事都被派到客戶那裏駐場了。
一般富二代來當審計的少,這個富二代的父母是大 par 的大學同學,學曆不是特别高,本意是來團隊鍍個金跳投行券商,曲線救國。以前富二代的任務,就是跟着大 par 到處跑跑吃吃喝喝見客戶,派給他的活基本上都不是需要加班的活,不久前聽說他拉來的客戶撤了 IPO 材料(說明 IPO 計劃擱淺,審計收不到錢了),所以他在團隊内很尴尬。
大 par 手下的小 par 就在各種陰陽富二代同事 " 組裏新來的小妹妹都可以帶來新三闆項目和一些專項審計,有些人還躺在功勞簿上睡覺,這個經理還要不要做了,不要做可以讓賢。"
今年剛從某券商投行部跳槽到企業的阿明說,金融圈真的很看人下菜碟,曾經投行的承攬崗,很多就是公司的客戶、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小孩,來投行主要是體驗生活,不幹 " 髒活累活 ",下班準時走人。這類人一般就是來投行學習兩年,後面就去做投資或者直接接手家族企業,投行作爲一個曆練的平台,很有價值。但現在行業整體的蛋糕都變小了,二代小孩又拉不來增長,所以就開始各種 " 陰陽怪氣 " 人家,把人家逼走。
甚至金融圈的小夥伴們一緻認爲,讓富二代們離職更簡單,隻需要時不時給 TA 一些小鞋,讓 TA 覺得工作不值得、這個破班再也不想上了,他們就能反手炒掉老闆。而且人家一般也懶得和機構扯皮,這下連賠償都不用給,簡直是 " 一舉兩得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