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5 年的臨近,國内新能源汽車領域風波再起," 極越汽車 " 這一新興勢力突然宣布面臨重大調整。作爲百度與吉利聯手打造的品牌,極越近日被曝出将 " 大規模裁員 ",公司内部消息稱股東方已決定停止投資,整車業務即将關閉。此前,生産部門已啓動裁員程序。
12 月 11 日,極越 CEO 夏一平在與全體員工的視頻會議中坦承公司遭遇困境,需立即進行戰略調整。他提出了四項主要措施:堅持核心技術長期投入、強化銷售與服務能力、合并重複部門與崗位、削減非盈利項目,标志着公司進入 " 創業 2.0 階段 "。同日,極越公開表示新車交付雖受影響但仍在繼續,同時正積極調整财務,确保供應商款項有序支付。
然而,次日極越上海總部卻上演了員工 " 圍堵 " 夏一平的一幕,員工們要求解決社保、醫保、公積金及工資等問題,并擔憂公司高層 " 跑路 "。據悉,部分部門已宣布解散,部分門店暫停營業,員工賠償方案雖已提出但時間表不明。
12 月 12 日,極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發文回應,直言公司面臨資金困境,正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徐繼業強調,盡管面臨挑戰,但極越在自動駕駛推廣上的努力與成就不可磨滅。對于外界對産品質量的質疑,徐繼業表示強烈不滿,并承諾将繼續緻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龐大,但新能源車企數量卻在逐年減少,從 2021 年的 300 餘家降至 2024 年的不足 50 家。專家預測,汽車市場價格戰将提前打響,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之間的競争将愈發激烈。預計到 2025 年或 2026 年,汽車市場企業競争格局将趨于明朗,優勝劣汰加劇,未來 5 年内 80% 的新勢力品牌可能退出市場。
汽車業内人士表示,極越的困境不僅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殘酷競争,也促使資本市場重新審視該領域。投資者從追逐 " 概念 " 轉向 " 盈利至上 ",更加務實和審慎。極越的遭遇爲行業敲響了警鍾,提醒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穩健經營與風險控制。
來源|羊城晚報 · 羊城派綜合第一财經、澎湃新聞等
主持人|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