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榮耀》的爆火把 " 爽劇 " 倆字的身價都擡高了。
爽出豆瓣 9.0+,放在整個類型片市場裏都是很炸裂的存在。
不過我覺得,與其說《黑暗榮耀》擡高爽劇身價,倒不如說是爛劇将爽劇污名化了。
" 假爽 " 的邏輯是覺得爽劇 = 大壓制 + 大翻身的組合拳,具體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 " 大 "。
好比楊幂《二八定律》裏面寫職場性别歧視,頂級律所的合夥人就那麽赤裸裸,明晃晃告訴你未婚女性不得入職,把歧視單身女性寫臉上。
笑死,wuli 小太妹樸妍珍搞霸淩都還知道清個場子呢。
後續翻身仗也一樣,楊幂每一幀都一幅英姿飒爽臉,乍看上去每一個畫面都帶風,但實際就和表情包似的,你以爲打得有多激烈,走近一看是兩個 Hip Hop 初學者面對面 battle,刺激程度全靠路人狂喊 " 你們不要再打啦!"
拜托,爽劇是什麽低級的東西嗎,每個人都要來摻一腳?
真能讓人振臂過瘾,不算容易的。
那證明觀衆至少能充分代入主角情緒,而不是看着主角受難然後疑惑 " 這世上真有如此膚淺的暴行嗎?"
爽劇是爽在先抑後揚的大方向設定,主角往往被賦予超人的能力與意志力,且時常開一些如有神助的金手指。
但代入感是需要在劇情、人物的細節上去雕琢的。
這就是《黑暗榮耀》甩劣質爽劇幾條街的原因。
大量戳心細節,讓你知道這個編劇對她筆下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有真正的認知。
細聊幾個我最喜歡的。
傷疤
即便喬妹的怼臉鏡頭依舊如此扛打,但你仍會發現很難用常規的 " 美 " 去形容《黑暗榮耀》裏的文東恩。
其中一大顯性原因是她滿身的傷痕。
我很少在電視劇的主角身上見到真正可稱 " 醜陋 " 的元素了。
同樣複仇爽劇題材的韓劇《夏娃》,女主李拉艾同樣受盡欺淩,但歸來複仇時,卻把傷痕紋成一幅美圖。
你很難說這是一種涅槃,還是一種掩飾。
對待疤痕的不同态度,其實象征着兩種女性複仇的途徑。
李拉艾的複仇猶如那幅紋身一樣,是以芭蕾舞的姿态展開的,她處處散發性誘惑,甚至直接讓仇家的丈夫目睹自己颠鸾倒鳳的情形,以求暗中接近獵物的機會。
但文東恩不一樣。
傷疤帶來的視覺效果,一方面象征了她強烈複仇欲的根源,另一方面,也徹底斷滅了這一角色在傳統意義上的性吸引力。
那種弱柳扶風,軟玉溫香,主打的就是一種柔弱不能自理之 " 美 ",文東恩是沒有的。
她拒絕醫生替她療傷的請求,刻意地将傷痕保留下來,警醒自己時刻不忘複仇使命,甚至不允許自己笑,以免忘記痛苦。
過于常人的目标感與鋼鐵意志,足以說明她在任何時候都不具有 " 被掌控性 "。
這也是文東恩的複仇爲什麽格外 " 爽 " 的原因。
她把自己形塑成了《三體》裏那枚徹底光滑的水滴,沒絲毫的雜質、毛邊,讓想捕捉她的人無處下手,且核心密度極大,堅不可摧,每一次沖向敵人的撞擊,都手起刀落,穩、準、狠。
現在互聯網很崇尚 " 以獵物的方式出現的獵人 " 叙事,但其實大多數時候,需要僞裝獵物,就證明手中握有的兇器還不夠尖利。
真正的強者,并不屑做小伏低。
文東恩就是打明牌的獵人。
哪怕因需要幫助而刻意接近男主,也是依靠周身散發的故事感,輔之時不時閃現又迅速消失的神秘氛圍,而非什麽媚态。
堪稱色誘界的姜太公。
微博前幾天有一個熱搜叫 " 爲什麽我不敢讓我媽看《黑暗榮耀》",網友說害怕親媽看到文東恩進廠打工還能考上大學,一邊同霸淩組周旋一邊還能考公上岸,會嫌棄自己太菜。
這就是文東恩的最大魅力點,你知道通往複仇的每一步路都是她踏實踩出來的。
她沒有後台,便想盡辦法抓住上層人的軟肋給自己換一個後台,順理成章地威脅校長,讓自己成爲了樸妍珍孩子的老師,擁有了可以拿剪刀直接架在仇人命門上的機會。
所以她隻需輕輕一句 " 妍珍呐 ",就能把對方吓至腿顫。
這類女性複仇者的臉上,可能有蒼老,有疲憊,但絕無軟弱,動搖。
有一種野性,粗粝的美。
像《夏娃》那樣被文成美圖的 " 傷疤 ",往往最終不過淪爲一個 " 故事起源處 " 的路碑。
整部劇下來的展現,可能也不過三場戲:
一場用于開頭,給觀衆說明身份——這就是當年被欺辱那個孩子。
一場用于高潮,給仇家說明身份——我就是當年被你欺辱那個孩子。
一場用于結尾,做一個殘忍又美麗的 ending 符号。
但文東恩的野生傷疤不一樣,它有生命,在呼吸。
它有自己的故事情節——曾想要自殺的文東恩,發現雪花落在傷痕上,有一絲緩釋作用,便開始在下雪時把自己埋進雪裏,而後又因此得上了痛經的毛病。
血肉結成疤,傷害卻在持續擴大。
傷疤無時無刻的瘙癢,提醒着她牢記仇恨,又同時,成爲被她利用的武器。
複仇中的文東恩有兩次對外展示傷疤的鏡頭。
第一次,是面對男主周汝正。
文東恩需要周汝正的财力與智力支持,成爲與她共舞的劊子手,當發現僅僅依靠語言叙事還不足以激起周汝正足夠的憤怒,文東恩便褪去外衣,将體無完膚的身軀展現眼前。
成功促成了周汝正的加盟。
而第二次,是面對妍珍老公河道英。
爲了讓河道英知道自己老婆年輕時究竟犯下何種罪行,文東恩接受河道英共進晚餐的邀請,并在衆目睽睽下,漫不經心地脫下外套。
給河道英來了一個小小的瞳孔地震。
雖說終究是高估了河道英這種頂層利己者的善心,沒能直接達到策反的目的,但也爲倆夫妻後續的徹底割裂埋下隐患。
最重要的是,當文東恩以兩臂傷痕坦蕩示人的時候,你能清晰看見她化傷痛爲利刃的決心與魄力。
也能真實感受到,這一身傷痕,是在紮紮實實的疼。
夕陽
大嬸是我全劇最喜歡的配角。
她是學校領導家的家政阿姨,也是一名家暴受害者,爲了拯救自己和女兒,與文東恩達成同謀。
她替文東恩複仇,文東恩助她殺夫。
關于大嬸的細節其實有許多,口紅是被讨論最多的一個。
那是文東恩在大嬸内憂外患的至暗時刻,托人贈與她的一個禮物。
女孩應該很容易 get 到口紅的意涵,化妝既是一種武裝,又象征一種女性重拾正常生活的勇氣與決心。
很動人,不過類似橋段其實影視劇不算罕見,所以相較而言,我更想聊另一個的細節。
夕陽。
那是大嬸在跟蹤反派的時刻,上一秒還在緊張刺激地按快門,下一秒發動車子準備離開時,擡眼便看見窗外一片橘紅色的落日餘輝。
然後她喃喃自語到:
" 什麽破晚霞,還美成這樣。"
當然,有網友已經指出,此處台詞的韓語原文并沒有那麽詩意,翻譯功勞其實更大。
對,這個翻譯的确到位。
但我不覺得它的妙處在于提升了原文的檔次,反倒在于精準地傳達了這句感歎背後的情緒。
這處閑筆,本身就有着超越措辭的深意。
最字面的,自然是大嬸對世界的一股恨意。
這抹夕陽像一個冷眼旁觀者,任光輝下發生着多少苦難,它隻是 " 照舊美麗 "。
這也映照着文東恩複仇成功後,祝賀自己迎來 "19 歲 " 的那句生日快樂。
傷害凝固了受害者的時間,但世界仍不管不顧地一天天繼續。
但若全然的隻有恨,那便不可能存在 " 美 " 字。
在隻剩絕望的人眼裏,再美的夕陽,也不過是殘血。
更深一層的情緒,讓我想到《非自然死亡》一處類似情節。
經曆了男友去世又被大規模網暴,女孩馬場與女主坐在河堤上發呆避世。
女主給她遞上 " 非常好吃 " 的豆餡面包,沒胃口的馬場再三拒絕,卻拗不過執着的女主。
咬下面包那一刻,馬場輕笑出聲,又落下淚來,說到:
" 爲什麽這種時候還覺得好吃。"
同美味的面包一樣,破夕陽的埋怨背後,其實是大嬸的一句自我嗔怪。
嗔怪 " 爲什麽,這種時候還能感覺‘夕陽好美’。"
這句嗔怪中,包含着苦難者對片刻歡愉的負罪感,因自覺那意味着對痛苦的一種背叛。
卻也同時包含着,發現自己或許比想象中更堅強的一份驚喜。
" 原來我還有感知美的能力。"
美麗的破夕陽,是絕望,也是希望。
這處閑筆看似和劇情毫無聯系,卻把大嬸與文東恩之差勾勒得明明白白。
同樣是複仇者,文東恩是決計不會感慨夕陽之美的人。
她是徹徹底底的絕望者,堅毅的面孔下面其實是死寂,是廢墟。
大嬸的複仇有明确 " 向未來 " 的目的,要同女兒過上 " 好好吃飯 " 的生活。
但文東恩不一樣,她沒有下一步的展望,因爲眼前的黑暗太深邃,根本不允許她去想。
男主前期并不答應共舞的邀請,也是因爲早早預見了文東恩複仇後走向滅亡的道路。
某種程度上,大嬸這一角色象征的便是文東恩想要保護的東西。
是未來,是希望,是重建内心秩序的可能性。
文東恩贈與大嬸的是寓意力量的口紅,而大嬸贈與文東恩的,是代表 " 日常 " 的雞蛋。
她希望文東恩除卻複仇外,仍有保持生活的能力。
而文東恩一次次的拒絕,也暗示了她可能的結局。
但這并不影響大嬸的樂觀成爲了她複仇路上爲數不多的精神調劑,讓她沒有過早被黑暗吞噬。
互爲救贖,是大嬸與東恩間最深的羁絆。
學車與夢想
最後再說一個關于大嬸的吧,我實在是喜歡這個角色。
其實上面提過了,關于大嬸的夢想。
她希望 " 和我們家善雅一起吃晚餐,不是急急忙忙吃的那種,而是可以又煮雞蛋,又煮湯,慢慢吃。"
要知道,台詞分字面和内涵兩部分。
而翻譯充其量隻是在字面上做變化,對内涵則要盡量無損傳達。
你會發現,許多優質韓劇的台詞,盡管受限于語彙量和文化底蘊,卻往往能做到更簡練精準。
其實是很能窺見編劇對生活的觀察力與文學功力的,也是翻譯幾回都改變不了的真正精髓。
它不華麗,但足夠具體,具體到你順着字的流淌,就能展開畫面。
同那些一看就是把網絡口号照抄照搬的 " 金句 " 是雲泥之别。
韓劇挺擅長書寫這種将大概念具象化的語句。
好比前不久也小火一陣的《小小姐們》,裏面描畫貧窮的句子包括但不限于——
" 冬裝很容易看出一個人貧窮與否。"
" 我想要毫無用處的東西,想買那些不必爲錢操心,才能買的瑣碎小物。"
" 你家境很貧困嗎?因爲你太會隐忍了。"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寄生蟲》裏,将 " 氣味 " 作爲階級差距之展現的筆法。
當然,回到《黑暗榮耀》,大嬸這個夢想打動我的也并非隻是在文學上筆觸動人。
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同一處小劇情結合,構成了一個十分真實的東亞母親。
學車。
爲了完成跟蹤收集情報的任務,文東恩安排大嬸學習開車。
這處看似沒必要的情節設置,顯然是有更多的象征意義。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 get 到中年女性學車這件事的觸動點,這其實是關于出走的一種隐喻。
我身邊有許多阿姨們,活到退休的年齡,莫名就萌生了學車的念頭。
你問她爲什麽,她也隻說得出 " 這樣方便呀 "" 可以自駕遊呀 "。
但有些人的丈夫其實是個任勞任怨的司機,且自己也熟稔掌握各式打車軟件,這都不算很充分的理由。
她們真正想要的,大約是那種握在手中的,對自己路途方向的掌控感。
就好像自駕遊的蘇敏阿姨一樣,中年女性和房車,你永遠能被這種組合中那股千帆過盡後的自由打動。
圖源水印
學車是大嬸開展特務工作的第一步,也意味着她反抗家暴丈夫,施行 " 出走 " 的第一步。
但也和自駕遊阿姨屢次不離婚試圖與丈夫解決問題一樣,這種 " 出走 " 在真實生活中,它更多隻是一種有限的,潛意識的覺醒。
所以你看大嬸的夢想,終究還是關于家庭,關于洗手做羹湯。
可比起部分電視劇裏張口就談 " 星辰大海 " 的精英女性,我反倒覺得這樣的矛盾更真實動人。
大嬸就是你身邊最常見的那個媽,會告訴你 " 女孩還是要有個一技之長 ",也會說 " 那不結婚還是不行吧。"
她有她的局限,但同樣的苦痛總歸能将我們連接。
大嬸連夜帶女兒逃離家中那場戲,她滿腦焦慮,臉上每一個褶皺都藏着愁容,匆忙拽着女兒駕車離開,不知情的女兒在一旁連連發問,她隻能安撫:
" 先不要問了,就按我說的做吧。"
明明是疲于應付,但女兒讀出的卻是:
" 媽,你真的帥爆了!"
随後便掏出手機,放起了音樂。
大嬸釋懷一笑,倆母女就在逃亡路上開起了 party。
這是唯有母女間才能存在的心照不宣,一種流淌在同困境弱者間的默契。
這種時刻也超越了母與女之間傳統的權力關系,隻是兩個惺惺相惜的亡命人。
那麽平等,所以那麽理解。
聊了許多細節,不難發現好劇的本質其實永遠相通——
不把觀衆當傻子。
即便同是爽劇,人們也分得清藏在劇情下的是真摯還是雞賊。
《黑暗榮耀》的編劇金恩淑,寫過《鬼怪》這種公主王子的傳統童話,也寫過《太陽的後裔》這樣的成人愛情。
時過境遷,如今又寫出了《黑暗榮耀》這樣充滿現實主義,摒棄性凝視的女性複仇。
永遠爆火,永遠把握時代脈搏。
她不玩晦澀難懂的理想主義那一套,但也不東拼西湊高流量碎片糊弄觀衆,就是在一個老套的大框架下,紮實地縫制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
每一個針腳背後都有觀察與思考。
觀衆未必讀到了每一個細微的點,但肯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誠。
而感受到被尊重,是 " 接納 " 永遠的前提。
這大約是爛劇的制作者們永遠學不會的一個道理。
也抑或是根本不想學。
我由衷喜歡《黑暗榮耀》這樣既尊重娛樂,又尊重觀衆的熱劇。
因爲它戳穿了那些恰爛錢的業内人 pua ——
所謂 " 爛劇有流量得賴觀衆 "。
明明是因爲市面全是劣等品,我們隻好矮個子裏拔高個。
但隻要
金恩淑這樣的編劇還活躍在市場上。
觀衆們永遠都會做出正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