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歲的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此前頻頻因直播帶貨登上熱搜,而最近卻有些不太順。
先是她的 " 麻六記 " 酸辣粉被中國食品安全報 3 · 15 特别報道組直接點名批評含有 20 餘種添加劑,其中的硫酸鋁铵類似于明礬,過量攝入容易引起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情況。
接着,張蘭近日又被曝在國外欠債金額巨大,其名下的豪宅也被執行了,此事迅速引起網友熱議。
據報道,美國聯邦地區法院近日公布的判決書,張蘭仍拖欠 CVC 基金 1.42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9.8 億元)及其利息。張蘭海外家族信托被擊穿,其用家族信托基金購入的一套紐約公寓也即将被執行還款,相關消息引發熱議。
圖片來源:SG Courts 網站
消息一經傳出,家族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也受到質疑。境外家族信托爲什麽被擊穿?境内家族信托是否也存在被擊穿的可能?家族信托用于資産保護究竟靠不靠譜?
所謂家族信托,根據《關于規範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單一自然人委托,或者接受單一自然人及其親屬共同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爲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産規劃、風險隔離、資産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業等定制化事務管理和金融服務。家族信托實收信托應當不低于 1000 萬元。受益人應當爲委托人或者其親屬,以及慈善信托或者慈善組織,但委托人不得爲唯一受益人。
此外,九派财經 3 月 19 日晚報道,張蘭回應海外欠債 9.8 億稱,她被資本算計,沒欠任何人,在其自傳中對該糾紛有描述。
張蘭回應海外欠債 9.8 億元:
被資本算計,沒欠任何人
據 19 日報道,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公布了 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與張蘭的民事訴訟裁決書,判決張蘭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紐約西 53 街 20 号,39A 公寓出售所得歸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所有。而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實際上是 CVC 爲了收購俏江南成立的,判決書還透露張蘭在 2019 年與 CVC 的訴訟中敗訴,共欠對方 1.42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9.8 億元)及其利息。
而除了獲取出手紐約公寓的資金,CVC 爲追讨欠款還盯上了張蘭的家族信托。
2022 年 11 月 2 日,新加坡高等法院法官認定,張蘭是信托所在銀行賬戶資産的實際所有人,因此同意了 CVC 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請。也就是說,家族信托财産被認定爲是張蘭的個人财産,因此張蘭的債權人 CVC 可以申請對這筆資金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張蘭和 CVC 的恩怨,還要從俏江南上市失敗開始講起。
綜合新民周刊、九派财經報道,張蘭 2000 年創辦了俏江南品牌餐廳。爲了實現上市夢,2008 年,俏江南接受鼎晖創投注資 2 億元人民币。直到 2011 年,俏江南才沖刺 A 股,但未能成功,之後轉戰香港上市依然未果。
由于俏江南當初和鼎晖簽了對賭協定,鼎晖要求張蘭高價回購股份。張蘭沒錢履約,直到 CVC 出現。2014 年,CVC 收購了俏江南 82.7% 的股權。此時,張蘭持股變更爲 13.8%,員工持股 3.5%。
2014 年,CVC 基金爲收購俏江南股權,曾四處借錢将約 2.5 億美金(約 16 億人民币)支付到了張蘭銀行賬戶中。
由于 CVC 收購俏江南的資金也是借來的,迫于銀團貸款壓力,2015 年 CVC 将俏江南股權全部轉讓給香港保華有限公司,張蘭也跟随失去了自己在俏江南的少數股權。2015 年 7 月,CVC 的委派代表和張蘭不再擔任俏江南董事會成員,張蘭徹底失去對俏江南的控制。
CVC 基金與張蘭矛盾不斷升級,雙方打起了貿易仲裁官司。2019 年 4 月,張蘭在仲裁官司中敗訴,被判決支付 CVC 基金 1.42 億美元及其利息。
在這期間,意識到俏江南經營風險的張蘭,爲了實現财産保全和繼承,張蘭于 2014 年 2 月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立家族信托殼公司 Success Elegant Trading Limited(簡稱 "SETL"),并于同年 6 月成立了離岸信托 The Success Elegant Trust,受益人爲她的兒子汪小菲及其子女,托管人爲亞洲信托(AsiaTrust Limited)。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SETL 公司在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分别開立了銀行賬戶(以下統稱 " 兩個銀行賬戶 ")。
收到 CVC 的轉賬後,張蘭很快就把其中 1.42 億美元現金和證券轉到了其家族信托殼公司 SETL,之後又将其中的 0.85 億美元轉到 SETL 在德意志銀行的賬戶中。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目前,SETL 在瑞士信貸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賬戶中分别有約 0.22 億美元和 0.33 億美元的資産。2015 年 3 月,CVC 從香港法院和新加坡法院先後拿到針對張蘭的财産凍結令,SETL 名下的兩個銀行賬戶被凍結。CVC 的理由是支付給俏江南的大筆資金去向不明。
然後,CVC 方面對張蘭提起了仲裁,張蘭輸了。CVC 先是拿着這份裁決得到了香港法院的支持。後來 CVC 又跑到新加坡,瞄準張蘭家族信托架構裏的兩個銀行賬戶。新加坡法院審理了 CVC 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請,并于 2022 年 11 月 2 日作出判決,正是這份判決書,張蘭不爲大衆所知的家族信托才被曝光。
據九派财經 19 日報道,3 月 18 日記者注意到,張蘭在直播中手舉自家品牌涼面,回應粉絲的刷屏提問稱,欠債是被資本算計," 我沒有算計别人,所以不丢人。這說明我做的好,豬養肥了、狼就來了。是 CVC 基金欠我的,我沒欠任何人,怎麽會向黑惡勢力低頭。"
在回應中,張蘭還不忘爲其出版的自傳帶貨,稱其與 CVC 基金的糾紛在書中有清晰描述,具體情況不在直播間中談論。
就在三周前,張蘭攜新書《我的九條命》出現在第三十五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她在現場坦言,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全憑借心中一口氣。
評論區許多粉絲表示支持張蘭,認爲其堅持創業幾十年、每天直播帶貨很勵志。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認爲,"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CVC 要不回錢、都差點破産了,張蘭永遠覺得是别人的錯。"
張蘭家族信托爲何被擊穿?
一直以來,家族信托的重要優勢在于,委托人可以借助信托資産的獨立性來隔離風險,因此可以避免委托人由于企業經營風險、婚姻風險等出現的家族财産分割問題。家族信托也因其風險隔離功能而備受高淨值客戶群體青睐。
令人好奇的是,爲何張蘭的離岸家族信托未能發揮 " 風險隔離 " 功能?
根據新加坡高等法院的判決書,法官認定張蘭爲家族信托項下資金的實際權利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在家族信托成立之後,張蘭仍可自由地從銀行賬戶爲自己轉賬。
第二,在接到中國香港凍結令通知和新加坡凍結令之前,張蘭急于轉出家族信托項下資金。
判決書采用了 "apparent unfettered operation" 一詞。具體來看,第一個證據是 2014 年 9 月和 2015 年 2 月,張蘭未明示原因,直接要求瑞士信貸銀行兩次分别轉移 300 萬美元;第二個證據是德意志銀行賬戶于 2014 年 11 月 26 日有一筆資金轉出,最終被追溯到用于購買上述在紐約的公寓。
第三,張蘭的代理人在向家族信托項下資金所在銀行發送的郵件中明确提到,家族信托項下有關銀行賬戶爲張蘭所有,并要求 " 被及時告知賬戶資産的變化 "。
圖片來源:SG Courts 網站
據此,新加坡高等法院認爲,雖然有關資金在家族信托名下,但張蘭爲該等資金的實際權利人,張蘭設立該家族信托的目的在于規避債權人對其名下财産的執行或索賠。
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官網發文稱,縱觀法院該判決書的論述過程,家族信托是否會被法院擊穿的核心在于家族信托項下财産的實際權利人是否爲委托人,而這個問題本質上其實是對家族信托效力的判斷。
對于一個有效設立的家族信托,其應當具備資産隔離的功能,即委托人通過家族信托将其财産轉爲信托财産後,信托财産将獨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各自的固有财産。因此,即便委托人或受托人或受益人自身出現償債不能的情況,信托财産也不屬于其責任财産,債權人無權申請法院直接對信托财産采取财産保全措施或其他執行措施。
反之,如果家族信托存在無效或被依法撤銷等情形,自然也不應當存在相應的信托财産,即該家族信托項下财産本質上仍屬于委托人的個人财産,委托人的債權人有權申請法院對該等财産采取相應的财産保全及執行措施,因而無法發揮家族信托的資産隔離功能。
北京炜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強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也表示,此家族信托項下财産的實際權利人爲委托人,而非托管人,其實質上并不算家族信托。" 有效的具備資産隔離功能的家族信托,在委托人将其财産轉爲信托财産後,信托财産将獨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各自的固有财産。"
每經記者采訪了大成律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法律中心執行主任王旭律師(TEP),他認爲,應當從兩個層面來看待信托被擊穿的問題。
法律設計層面,當委托人在信托契約或信托架構上保留了對信托财産的過多控制權,且權利保留導緻信托财産能夠被委托人自由支配,信托被 " 擊穿 " 的可能性則會明顯增加。
實踐操作層面,即使家族信托的委托人在表面上沒有保留過多權利,但如果委托人的所有指示,受托人都 " 不假思索 " 的嚴格執行,這種情況就可能屬于實質虛假信托,其資産保護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 這個信托可能在兩個層面均存在問題。從法律設計層面來看,她在 SETL 公司中擔任董事、擁有支配公司财産的權利、其信托契約的設計或許也存在較多權利保留因素。實踐操作層面,她爲 SETL 銀行賬戶的簽字人,曾動用信托項下資金購置房産,且信托運行過程中,其律師還向銀行發出郵件,聲明該賬戶由張蘭維護。從公開信息來看,該家族信托無論從法律層面,還是實踐操作層面都存在一定問題,具備可被擊穿的‘基因’。" 王旭如是說。
境内家族信托也有被擊穿的可能性嗎?
境外家族信托被擊穿,不禁讓高淨值人士擔憂:境内家族信托是否也有資産隔離失效的可能?
王旭認爲,被擊穿意味着債權人可以強制執行信托資産。" 境内家族信托也可能被擊穿,但相對于境外家族信托而言難度更大。"
談及原因,他告訴每經記者,這和境内外信托的法律規則差異、立法基因有關。首先,境内外的法律規則存在差異,境外的信托規則經曆了長期的演變,對委托人的權利保留、虛假(sham)信托、虛幻(illusory)信托等問題存在明确的法律規定。相比之下,在境内想要擊穿一個家族信托,則沒有充足的規則可供援引。
此外,境外信托與境内信托的立法基因也不同,境内信托對家族信托委托人保留權利的态度更加開放,甚至在立法中明确規定了委托人所享有的強制性權利。
" 但這并不意味着境内的家族信托不可能被擊穿。" 王旭補充,這個家族信托架構放在境内,也有被擊穿的可能性。雖然境内法律規則尚未明确規定權利保留對信托的影響,且明确規定了除特殊情況外,信托财産不得被強制執行,但在實質操作層面,如果委托人保留了對信托資産的無限控制權,法院也可能認定委托人對信托資産的支配與其對普通銀行資産的支配權限一緻,進而采取間接執行措施,要求委托人行使自己的權利将信托資産轉移至其本人名下,并用于償還債務。" 雖然間接執行的情況在境内尚未出現,但我們不能忽視這種潛在的可能性。"
王旭進一步強調,諸多信托都存在這樣的共性,即委托人對信托的無限控制權影響了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 一般而言,對信托資産投資的控制權不會對其資産保護功能造成太大影響。但如果控制權體現在信托财産分配層面,比如委托人可以決定信托财産分配給誰,分配多少等,就很容易影響它的資産保護功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淨值人士如何正确設立家族信托?
王旭認爲,首先需要從家族信托的本質出發理解問題。家族信托的本質可以從法律本質和目的本質上進行定性。
家族信托的法律本質是,委托人将資産轉入信托,由受托人持有、管理、分配信托資産,受益人從信托資産中獲益并監督受托人。
家族信托的本質目的在于家族财富的持有、保護和傳承,而非逃避債務、規避納稅義務、隐匿非法所得。" 家族信托的法律本質要求信托設立後信托财産的所有權轉移到受托人名下,委托人不能無節制地支配信托财産;家族信托的目的本質則決定了家族信托不能用于非法避債。"
" 家族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具有社會屬性,是鼓勵高淨值人士财富創造的工具,因爲有這樣的資産保護工具存在,他們才能免去後顧之憂,更大膽地進行财富再創造。" 王旭坦言。
同時他也提到,家族信托雖然是資産保護工具,但資産保護的目的必須合法,不能單純使用家族信托規避已有債務。" 比如企業家在自己經營狀況良好且不具備重大債務風險之時,使用自己名下一半的資産設立家族信托,并對信托機制進行了合理的資産保護設計,假設未來産生經營風險,企業家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放到信托的一半資産則可以免受影響。相比之下,如果企業家在即将面臨可以預見的重大債務風險,或者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态時,仍把個人名下的資金轉移至信托裏企圖規避償債責任,則屬于非法避債行爲。以非法避債目的而設立的家族信托,不論如何設計,也并不具備資産保護效果。"
透過此次家族信托擊穿事件,王旭認爲,中國高淨值人士應當正确理解家族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
第一,并非所有的信托目的都可以享受家族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比如非法避債、轉移夫妻共同财産、隐匿非法所得資産等企圖損害他人利益的目的是不被允許的。
第二,大多數情況下,保留對信托分配的控制權與信托的資産保護功能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高淨值人士需要衡量兩者的重要性,找到信托設計的平衡點。
第三,不同的家族信托法律文件以及法律機制設計會産生不同的資産保護效果,這意味着家族信托的定制化設計十分關鍵,應當依據家族情況和需求對信托文件和法律機制進行針對性設計和調整。
記者 |宋欽章
編輯 |程鵬 陳星 杜波
校對 |張益銘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部分綜合自新民周刊、21 世紀經濟報道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後台申請并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