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站在 200 萬年銷量的節點上,吉利全新的新能源時代,由此開啓。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陳心南
每年那麽多款新車上市,這一次吉利罕見将銀河星艦 7 EM-i 的上市放到了台州,意義非凡。這裏是吉利夢開始的地方,銀河星艦 7 EM-i 産自台州,上市于台州,不僅是回歸,也是從造車的起點和初心再出發。
而上市發布會上,銀河星艦 7 EM-i 給出的 9.98 萬元價格,不僅重創了整個 A 級 SUV 市場的價格體系。同時全新 GEA 原生架構下的首款電混 SUV 銀河星艦 7 EM-i,開創的安全、節能、空間、駕控、智能五大價值第一标杆,更是将 10 萬元級家用 SUV 的價值感帶向了更高維度。
還有一個重大節點則是,吉利汽車一直想要沖擊年銷 200 萬輛的目标,已經在銀河星艦 7 EM-i 上市之際實現了(前 11 個月累計銷量 196.65 萬輛,星艦 7 EM-i 上市這一刻應該邁過了 200 萬輛大關)。因此星艦 7 EM-i 這款車,不僅是吉利年銷 200 萬輛的新起點,更是吉利在新能源大勢下造車迎來的新轉折點。
其實,無論是從發布會上吉利汽車 CEO 淦家閱、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易新宇給出的 " 五大價值标杆 " 和 "A 級電混 SUV 現象級産品 " 這些強定義的标簽,還是銀河前兩款車銀河 E5、吉利星願創行業紀錄的交付量,再結合星艦 7 EM-i 頂配僅 13 萬元出頭的價格,締造又一個爆款應該是沒跑了。
核心點就在于産品、價格和市場需求、行業走勢形成了非常一緻的匹配。
先來說一下産品,在 10 萬元級購車預算的消費者,他們究竟需要什麽樣的産品?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造型好看、空間卓越、配置碾壓、用車成本夠低、駕駛和性能過關、安全性到位。
看上去幾個簡單的詞,但要真正組合到一台 10 萬元級的車上,而且還要随着消費者和時代的需求不斷更新叠代,這并不容易。畢竟技術叠代是很快的,怎麽樣把更新的技術控制在合理的成本範圍之内給到消費者,需要車企強大的消費洞察和技術的積累。
作爲與銀河 E5 同源設計理念的銀河星艦 7 EM-i,其展現出來的精緻、品質已經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驗證,特别是内飾簡約、科技、居家式風格,确實切中了當前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家用車另一個核心的需求就是空間和舒适。爲什麽在日系和合資式微之下,軒逸這樣的 " 公路閃電 " 依舊可以月銷好幾萬,除了價格有優勢外,其帶來的空間和舒适是其最大的亮點,沙發不是白叫的。
銀河星艦 7 EM-i 的空間不用說,GEA 原生新能源架構與傳統的燃油平台改進而來的相比,吉利對星艦 7 EM-i 的空間做了很多革命性的提升。比如同級最長前 R 點到後 R 點的距離,帶來了超 84% 的得艙率,讓 A 級車的尺寸也有 B 級車的後排體驗。
34 處儲物空間考慮周到、純平底闆也适合中國多人家庭第五人的乘坐體驗。特别是後備箱,除了常規的容量和後排座椅放倒之後帶來的超 2000L 的容量,528L 的後備箱容量下還有 100L 的隐藏空間,對于家庭日常出行的儲物需求非常友好。
另外還有家用車最在乎的經濟性。過去吉利造車确實有一些軸,認爲性能很重要,加速要快,畢竟超車安全,但性能提上去後,必然帶去能耗的提高,這在燃油車時代和早期的混動車時代,都是這樣的,所以上一代雷神混動采用了 3 擋混動變速箱,極速也做到了 265km/h,安全冗餘做得有些過分了。
但這一次吉利想明白了,日常城市出行,車速并不快,消費者需求的還是經濟性。所以這次吉利推出了新一代雷神 EM-i,特别升級了全球熱效率最高 46.5% 熱效率的專用電混發動機,還有效率最高到 92.5% 的智能 11 合 1 無極電驅,還将碳化矽技術運用到了混動系統中,讓星艦 7 EM-i 的百公裏虧電油耗做到了 3L 級别。
要知道油耗很給力的日系普混,也才到 4~5L 左右,這無疑成爲消費者最看重的點。再加上有了插電混動的可選性,日常城市出行用電,經濟性就更加友好了。
當然還有更多智能化和舒适體驗,比如 16 揚的自研音響,有運行流暢絲滑、口碑好評的 Flyme auto 車機系統、媲美百萬豪車的 14 點腰臀浮點按摩,還有很多消費者雖然不是第一需求,但非常在乎的安全品質方面。吉利架構造車那麽多年,這次專門爲了新能源産品開發了原生 GEA 架構,把油路、高壓電路、煙路等 5 大系統都做了隔離,還有 " 六橫四縱 " 框架式保護結構,安全冗餘考慮得相當到位,這是新能源安全的責任和使命;而安全驗證做得非常充足的神盾電池,給到消費者電混産品安全方面的信心。
所以這款車放在 A 級 SUV 乃至同級插混 SUV 中,産品力都是碾壓級的存在,不僅彌補了過去很多傳統 SUV 的體驗痛點,就算是放在當下同級銷量最大的插混 SUV 中,也更具安全和品質實力,星艦 7 EM-i 的競争力一目了然。
其次是價格,原本在這款車亮相時,結合銀河旗下還有一款 L7,尺寸大小都屬于 A 級車,售價來到了 11 萬 -15 萬元區間。按照常規思路,就算銀河 L7 改款,那麽更新的産品售價應該更貴才對,畢竟星艦 7 EM-i 還有全新的架構,全新的動力和油耗水準,更好的空間表現和智能化等。
但最終星艦 7 EM-i 給到了一個非常驚喜的 998,确實超出了很多人的期待。按照淦家閱的說法,這個價格是按照市場法則的定價原則,當下的競争環境下,隻有給出這個價格才有競争力。确實,目前插混和整個市場的老大是比亞迪,吉利隻有做出比比亞迪更好的産品,給出更有競争力的價格,才會在競争中取得後發優勢。
這就不得不讓人想起,2015 年吉利在推出 3.0 時代的博越之際,也是遇到哈弗和長安 SUV 領跑市場,不過吉利當時依舊以這招打法,首次将家用原本競争對手都定位在 10 萬元以上的價格,直接拉到 9 萬元的區間,奠定了後來吉利博越在 SUV 市場後來居上式的領先。
包括在銀河 E5 和星願上也一樣,吉利更多時候并非一個市場率先的開拓者,但在洞察到更多消費痛點,待友商們的短闆暴露之後,吉利跟上來的産品,一定會以更加極緻的要求和表現,最終實現更大的殺傷力。
當然更有競争力的價格背後,是吉利在技術上的能力和沉澱。在上市發布會當晚的媒體溝通會上,現場也問到了市場競争殘酷之後,企業面臨的降本問題,這是所有車企都會面臨的難題。但對于深谙供應鏈和采購環節的淦家閱來說,他認爲靠供應鏈的降本,根本無法形成競争優勢,核心技術才是終極競争力。
有時候看到如今的市場格局,确實也挺費解的,吉利作爲民營汽車企業的開創者,也是曾經自主的領頭羊,爲什麽現在離如今的冠軍卻有着一倍的差距。吉利在 2015 年就提出了新能源轉型,爲什麽到現在才逐步見到卓越成果?
但仔細拆解吉利這些年的規劃和動作,以及在技術上的落地和應用,包括這些技術賦能産品之後,确實又給人看到了這家車企無限的活力和希望。因爲,吉利最看重的就是技術、品質、安全,以及背後帶來的高質量、高價值發展。
别人用油車平台改改,将就将就,或者打打補丁,搶得了市場先機。堅持長期主義的吉利,則選擇了從底層邏輯上去創造全新的技術和基底,比如最喜歡的就是從架構做起。要賣好油車,就做了 CMA 架構;要賣好電車,就研發了 SEA 架構;看到混動市場和多元新能源的機會,就推出了 GEA 架構。
這個過程,這條道路,一定會比同行花更多的時間,見效慢,但放棄了急功近利,先發機會,換來的一定是厚積薄發之後的綻放,如今的事實就已經證明。
舉個例子,CMA 架構下的 " 中國星 " 星瑞和星越 L,即便是燃油車市場下滑那麽厲害,但是他們自上市以來也實現了 115 萬輛的銷量積累。特别是今年 11 月份,在新能源那麽強勢切走燃油車市場蛋糕時,中國星的市場份額依然還在不斷增長,當月還實現了 4.8 萬輛的銷量表現,其中星越 L 更是成爲燃油 SUV 的頭号選手。
比如說 SEA 架構,雖然吉利不是新能源賽道上首個做純電架構的,但 SEA 架構一旦成型,就可以形成 " 後發先至 " 的能力,爲吉利純電市場跑出了一條全新的賽道,成爲中國品牌高端純電品牌的代表。
極緻、從用戶需求出發,不斷深挖造車的底層邏輯,就是吉利以技術核心競争力攻克市場的終極手法。就像是吉利爲什麽可以将一流的智能化水平下放到銀河系列甚至是星願這樣 6 萬元級的産品上,其核心除了規模化效應帶來的成本均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智能化技術底層邏輯思考後,收購 TI 和交互領域專家魅族并深入布局的結果。
從 CMA、SEA 再到 GEA,整車架構上的開發經驗,在收購沃爾沃之後帶來安全方面的理念和經驗的提升,在 2021 年龍灣行動後布局的雷神混動,在芯片、AI 雲等算力時代的前瞻安排下,這些前瞻技術紛紛落地到産品,進入消費者視野,也非常順利地開花結果了。
最後就是混動這條市場需求和行業走勢帶來的廣闊前景了。如今純電降溫,混動開始成爲新能源市場的主角。再加上中國市場的汽車消費結構和消費理念,純電一定不會是僅有一台車的普通家庭的首要選擇。如果說像入門級的星願這樣的 A0 級産品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純電,那麽主流家用 SUV,混動才是最優解。
一方面過去燃油車的用戶會置換新能源車,混動成爲這一階段過渡的最好選擇。而對于廣大首購用戶,在新能源市場和輿論的培育之下,無焦慮、可油可電的混動亦是更多消費者會選擇的産品形态。
所以有了産品、價格和市場趨勢的加持,星艦 7 EM-i 一定會成爲銀河系列非常重磅的支柱性産品,成爲吉利銀河推動吉利汽車邁向下一個裏程碑的核心助推器。而有了更多積累、參透造車底層邏輯的吉利,在推一款爆一款的産品道路上,也注定會走得更加順暢,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杜餘鑫|
幹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鹹魚有什麽區别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