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7歲的劉純燕,參加了一檔節目訪談。
在節目中,劉純燕與丈夫王甯聊起女兒的婚姻,兩個人哈哈笑着,分享着自己的"半退休生活"。
說來感慨,小朋友們的好朋友"金龜子",轉眼間也來到了做嶽母的年紀。
歲月在變化,但時間似乎在她身上凝固——鍋蓋頭,娃娃臉,連聲音都沒有變化,一如往常的清脆。
她認真守護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夢,妥善保管着每一顆童心。
在這檔節目中,她認真地說,隻希望女兒的孩子出生後,叫自己"燕兒姥姥",一定不要叫"金龜子姥姥"。
她說:"金龜子不能長大。金龜子永遠是個小朋友。"
當全世界都在問你飛得多高時,劉純燕一句"你快樂嗎"落下,惹出一片眼淚。
前不久,好久不見的劉純燕出現在電視鏡頭前。
她舉着一個大風車,風車吱呀吱悠悠地轉,她的背影像個小孩子,蹦蹦跳跳。
主持人介紹她,說"金龜子"陪伴了80、90後等幾代人的童年。
劉純燕接過話來,突然說了一句:"那時候看節目的你們都長大了,我更多地想問問你們現在過得還好嗎,是不是壓力很大。
"你們現在是不是有娃了,有自己的開心和不如意,但是我覺得都不重要,特别想讓你們還像小的時候那樣的快樂。"
這個片段被網友截取出來,發到了社交平台,在某條微博下面,足足2萬多條評論分享着如今的生活,"我過得不是很好,我很想念當初的自己"。
曾經看少兒頻道的孩子們,如今陷進了柴米油鹽,童真被丢失,生活的壓力占據上風。
其中,有一條評論被頂到了前列:"金龜子她還是和以前一樣,就像小朋友的夢一樣,永不褪色。"
金龜子寄語80、90後
事實上,劉純燕帶給我們的童年記憶,遠不止"金龜子"這一角色。
她是《機器貓》中哆啦A夢的配音,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中米妮的配音,是87版《紅樓夢》中襲人的配音,還是94版《三國演義》中貂蟬的配音。
更知名的是,她的聲音賦予了《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中的大頭兒子以生命,她爲這個動漫角色配音了20餘年。
她形容自己很幸運,是擁有最長童年的幸運兒。
如果可以選擇自己出生的時間,劉純燕會選擇在一個清涼的早晨。
花園裏濕漉漉一片,一隻綠色的螞蚱從草叢裏蹦了出來,吓掉了小草頭上的水滴。
"在這個濕濕的、綠綠的、充滿躍動生命的早晨,‘金龜子’誕生了。"
但這隻是想象,在1966年的北京,她隻是個普通的小娃娃,距離她成爲"金龜子",還要好多年。
劉純燕童年照
劉純燕小時候有個外号,叫"喳啦燕兒"——嗓門大,又愛笑,成天"唧唧喳喳"說個不停。
媽媽把她送進了少年宮的舞蹈班,想着能讓孩子文靜一點,沒曾想,老師反倒是相中了她的大嗓門,直接把她領到了朗誦班。
再之後,她考入了中央電視台少年電視演出隊(現銀河少兒藝術團),劉純燕清晰地記得,自己當時的考試題目是《手握鋼槍保祖國》,考試結束之後,老師說了一句:"這孩子聲音真純、真亮!"
9歲時,她開始參加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錄制,還被挑中爲一部巴基斯坦的故事片《生命》配音。
彼時,她根本不懂配音是什麽,還需要老師在背後提醒。
拽一下衣服是念詞,擰一下衣服是閉嘴,中間老師去做别的事了,忘了給劉純燕"信号",錄音師疑惑地問:"那小孩怎麽不說話啊?"
劉純燕理直氣壯:"老師還沒拽我呢。"
兒時劉純燕演出舞台劇(右)
1983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開始錄制,17歲的劉純燕與另一位團員被選中作爲小觀衆,老師告訴她:今天隻有一個任務,就要笑,要開心地笑,盡情地笑,要放開聲音地笑。
這對"喳啦燕兒"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當王景愚的啞劇《吃雞》出現在舞台上,劉純燕在台下捧腹大笑,被攝影師捕捉到,這個片段還用到了春節晚會的宣傳片中。
她清晰地記得,劇組還給了她一串冰糖葫蘆,"吃着那串糖葫蘆,我笑得更開心了"。
1983年,春晚現場的劉純燕
1984年,18歲的劉純燕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
她剛做完自我介紹,老師就問她有沒有成年,又讓她念了即興朗讀和普通話測試,最後,讓她唱首歌試試。
劉純燕問老師:"唱首兒歌行嗎?"老師還沒來得及回答,她就不管不顧唱起來,沒唱幾句,被老師打斷:"行了,回去等通知吧。"
等到出了考場,劉純燕才意識到自己的格格不入:怎麽周圍的學生都是字正腔圓的播音腔,就自己是個娃娃音。
怎料,因爲嗓音可塑性強,再加上臨場表現落落大方,她被播音系錄取,作爲特殊人才培養。
多年之後,劉純燕說:"很感謝當時的老師能這麽尊重個性,給了我機會。"
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劉純燕
1986年,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的劉純燕,如願被分配到了中央電視台的譯制部,做配音工作。
也是在這一年,中央電視台少兒部引進了美國迪士尼的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這也是新中國第一部引進的美國長篇動畫片。
作爲迪士尼的經典故事,這部動畫片風靡全球,甚至登上了美國辭典,但在彼時有着十億人口的中國,卻隻有極少數人看過這部影片。
八十年代中期,電視機都還是個新鮮物件,爲了讓更多人體會到動畫片本身的樂趣,就要将動畫片譯制成普通話播出。
但迪士尼十分嚴格,要求中央電視台必須根據原角色的感覺安排配音,尤其是米老鼠與唐老鴨兩個角色。
後來,幾百個配音演員試音過後,米老鼠的配音演員敲定了董浩,唐老鴨的聲音由李楊演繹,動畫片中還有一些"小不點"——小花栗鼠、唐老鴨的搗蛋侄子以及米老鼠的女朋友米妮,角色戲份不多,但同樣不可忽視。
一來二去,就全都落在了劉純燕身上。
劉純燕(右)與任志宏一起配音
迪士尼原片中,所有的配音都經過了電音處理,但在當時,中國還沒有這樣的技術,配音演員們隻能用"肉嗓子",憋着氣演繹每一句台詞,"那是很痛苦的。"導演王明玉說。
在一個8平米的錄音間内,他們每天配音到深夜,嗓子紅腫發炎,配音一集隻有15塊錢的工資,就這樣配完了104集的動畫長片。
後來,央視給這部動畫片的評價是:譯制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1986年10月份開始,每周日下午六點半,《新聞聯播》之前,無數小朋友們圍坐在電視機前,翹首期盼着,等待着那句:"哦,演出開始了。"
本來是一個遠道而來的朋友,在譯制組的努力與配音演員們出色的表演下,奇迹般地走進了孩子們的童年。米老鼠與他的朋友們,仿佛就是孩子自己,與童心一起長大。
總導演徐家察說,當時要用麻袋來裝孩子們的來信,"像雪片一樣",還有很多家長來信說,因爲孩子學校活動錯過了播出,懇求能不能再重播一次。
同時,因爲有很多小朋友來信,強烈要求中國可以出自己的動畫片,中央電視台因此決定專門分出人手,制作動畫片,再到1991年,動畫部正式成立。
1986年版《米老鼠和唐老鴨》片頭
在這期間,作爲譯制部的專業配音演員,劉純燕有一個外号,叫"棚蟲"。
從早上八點鍾到晚上十點鍾,她一直待在錄音棚裏,從早配到晚,有時候配譯制片,有時候配國産電視劇。
1987年,她爲國産電視劇《紅樓夢》中的襲人一角貢獻聲音,後來,她的聲音出現在《三國演義》的貂蟬身上。
1989年,23歲的劉純燕爲秀蘭·鄧波兒主演的美國影片《小歌星》配音,并憑借該片獲得了"飛天獎"優秀女配音演員獎。
劉純燕配音角色片段
1991年,日本動畫片《哆啦A夢》被引進,當時的中文譯名爲《機器貓》。
因爲原版的哆啦A夢是一個男聲,譯制組找到了董浩來配音,但配了三十集之後,董浩覺得太費嗓子,導演想到了劉純燕:"台裏有一個專門給小孩配音的配音演員,要不找她來試試吧。"
就這樣,劉純燕配完了後來的80多集《機器貓》,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哆啦A夢"就是劉純燕的聲音。
劉純燕配音角色片段
1991年底,劉純燕正式調進少兒部,台裏主任問她,想給自己起個什麽名字,"燕兒姐姐"還是"純燕阿姨",讓她回去好好想想。
恰好台裏給她準備了一套衣服——一件帶着黑色圓點的紅棉襖和一頂有觸角的毛線帽子,她穿上這套衣服在台裏走,台裏同事的兩個孩子看見了,興沖沖地喊她:"瓢蟲!"
劉純燕若有所思,她與同事們一起商量了一下,确定了一個名字:金龜子。
1993年,"金龜子"正式登上了電視屏幕,與"鞠萍姐姐"一起,在少兒節目《七巧闆》中出現,這也是中國第一位角色主持人。
初代"金龜子"形象
1995年,中央電視台來了一個21歲的大學生,給節目《綜藝大觀》寫小品。
他寫了一個電台主持人爲女性朋友服務的故事,塑造了5個來電人,覆蓋了從5歲到80歲不同的年齡段。
本來,他需要找5個人來完成角色,結果導演看完劇本,對他說:"隻需要聲音的話,我認識一個人,能幫你全搞定。"
于是,劉純燕來到了現場,一人分飾5角,大學生震驚到五體投地。
1995年,何炅、劉純燕、龍丹妮合作小品《女性熱線》
1995年底,劉純燕恰好需要一個節目搭檔,她找到了這位學生,問他:"何炅,你願不願意?"
何炅自然點頭同意,兩個人湊在一起,商量給他起個什麽名字,何炅想了想,豎起了大拇指。
于是,"大拇哥"成爲了何炅的代稱,爲了與他匹配,劉純燕改名爲"小角丫"。
"小角丫"與"大拇哥"
但因爲"金龜子"的形象太過于深入人心,每次主持節目,台下的小朋友還是習慣稱呼劉純燕爲"金龜子",沒過多久,"小角丫"就被迫"趕走"了。
這次,爲了與"金龜子"匹配,何炅順勢改名爲"毛毛蟲",出現在了《大風車》節目的《聰明屋》欄目中。
"毛毛蟲"(左)與"金龜子"(右)
二十年後,劉純燕做客了何炅主持的節目,當她的聲音遠遠地傳來,何炅就急匆匆跑下了台階,高興地擁抱了她。
他至今仍記得,在他第一次錄制節目時,劉純燕就對他說:"你要做你自己,我沒有什麽要教你的,但是我會幫你。"
劉純燕并沒有像普通的前輩一樣,規訓後輩成長爲自己認可的模樣,反而對何炅說:"我希望你是你自己的樣子。"
何炅與劉純燕
20年時間流逝
何炅說,正因爲如此,才讓他這個學外語的大學生轉行成爲主持人,沒有一點畏懼,也沒有絲毫顧慮。
在節目中,同樣做客的毛不易悄悄地對劉純燕說:"感謝你們給了我們這麽好的童年,因爲您,我們長成了相對比較好的大人。"
毛不易與劉純燕
實話講,做一個少兒節目主持人,并不容易。
1993年,在設計"金龜子"時,中央電視台就明确了這個角色的概念:孩子們的同齡朋友——"熱情、好動、不知疲倦,它喜歡探索,但又不時惹禍,呈現出陽光般的可愛、不知所措的尴尬和永不言敗的執着"。
這不僅意味着劉純燕要保持無限的精力,永遠洋溢着活力,還要與角色合二爲一。
1993年,"金龜子"與"鞠萍姐姐"錄制《七巧闆》
剛開始诠釋"金龜子"時,台裏給劉純燕準備的衣服是棉質的,外邊裹了層不透氣的漆皮,有時出完外景回到車上,她都能從衣服裏擰出水來。
又因爲金龜子的形象設定爲戴着帽子,劉純燕不敢留長發,一直剃着闆寸頭。
有人因此問她:"是不是特别不适應,多沉呢。"
劉純燕脆生生地回答道:"還行哎,不管你是演小貓、小狗,還是其他的什麽,這些都是要裝扮上的,沒關系的。"
相反,她甚至更享受自己作爲"金龜子"出現的樣子,"一扮上,就身在其中了"。
1997年,《大風車》節目片頭
後來角色升級演變,"金龜子"的帽子摘了下來,劉純燕心想,該怎麽讓小朋友還記得"金龜子"呢。
她幹脆給自己設計了一個"蓋蓋頭",帶着觸角發卡,手裏套着一個金龜子玩偶,保留了角色特征。
這個發型看上去簡單,但剪起來卻十分複雜,每次剪發時,她都要在鏡子前坐上一個多小時,等待造型師一層一層地修剪她的頭發。
她還需要時刻帶着一把梳子,閑着沒事就梳梳頭發,保持發絲的柔順。
後來,她維持着這個造型,直到現在。
"金龜子"第五代造型
1998年,劉純燕到海南錄制節目,40多度的天氣下,她依舊穿着那身密不透風的衣服,節目錄制完,董浩抓緊把她拉到一邊:"不行了,臉都紅了。"
他們拉開了劉純燕身後的拉鏈,"就跟揭了籠屜的包子似的,呼一下子,一股熱氣(散了出來)"。
很少人知道,那時她已經懷孕了。
這一年,劉純燕32歲。
金龜子是很多人的童年,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金龜子在生活中的一面。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她的丈夫王甯,以及那段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愛情故事。
王甯與劉純燕
1964年,王甯出生在山東青島,比劉純燕大兩歲。
因爲聲音條件好,王甯夢想着成爲一個歌唱家,爲此做了很多努力。
1983年,山東音樂學院在青島招生,一位教授也看好了王甯,承諾他隻要文化課分數過了,就可以免試上學。
而就在等待考試期間,青島電視台第一次向社會公開招聘播音員,老師建議王甯去試一下:"藝術考試,一通百通。"
誰也沒想到,2000多個報名的人裏最後隻留下了1個人,就是王甯。
王甯在青島電視台
1984年,20歲的王甯考進了北京廣播學院的播音系,彼時他的身份是青島電視台的委托代培播音員,帶薪上學。
因爲已經工作了一年,氣質上又老成持重,一位女同學給王甯起了個外号,叫"王科長"。
"王科長"不苟言笑,無意間卻撩動了許多芳心。
班上一個姑娘暗戀王甯,但不敢表白,成天躲在蚊帳裏哭,課也不去上。
劉純燕是她的舍友,看不下去這副癡情樣:"改天我幫你問問人家,人家要是有女朋友你就别惦記了呗。"
劉純燕順勢把王甯約了出來,說:"XXX(女同學的名字)對你挺好的,你在青島有沒有女朋友?"
王甯開口就是播音腔:"已經有女朋友了。"——王甯撒了謊,因爲來上學之前,台裏的領導曾囑咐過他,不要在北京談女朋友。
領導知道,在一個交通并不發達的年代,異地戀注定是一件互相折磨的故事。
但劉純燕長得可愛,人又熱情,更别說"王科長"這個外号也是她給起的,兩個人因此變得熟悉,大學過了半年,還是走到了一起。
兩人大學時期照片
王甯(後排左一) 劉純燕(前排左三)
從一開始,這場戀愛就充滿了坎坷。
因爲學校裏有規定,不允許學生之間戀愛,兩個人隻好談起"地下戀"。後來劉純燕的父母意外得知這段戀情,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反對。
母親一遍遍地勸說劉純燕:"要珍惜能回中央電視台工作的好機會,不能因爲談戀愛而耽誤了将來的前途。"
話說得冷酷無情,母親的擔憂卻不無道理。
1986年,兩人大學畢業,王甯回到了青島電視台做播音員,劉純燕被分配到了中央電視台。
這一年,劉純燕第一次跟着王甯回青島見家長。
半夜,綠皮火車停靠到了德州,他倆下車買了兩隻扒雞,不舍得全吃完,想帶回家給父母嘗嘗。
結果夏天天熱,扒雞不知不覺間變了質,回家第一頓飯,王甯全家人就集體食物中毒,"一進家門,把全家人先放倒了,這以後咋辦"。
但王甯很快就知道了,惆怅的不隻是這一頓家宴,還有往後幾百天的兩地離愁。
劉純燕與王甯在青島
從前火車慢,日子也慢,身處兩地的兩個人,隻能靠書信遙寄相思。
他倆在信封上标着号,平均兩天寫一封,一封封地寄出去,收回來。有空的時候,劉純燕也會坐上幾個小時的火車,去青島找王甯。
在青島電視台,王甯住在一個六平米大小的宿舍,旁邊就是播音室,宿舍的牆上貼滿了劉純燕的照片。
等到王甯下了班,兩個人就沿着電視台附近的海邊一路走,向大海訴說着分離的痛苦。
下午四五點鍾的海邊,他倆就坐在棧橋旁的礁石上,看着夕陽緩緩落下。王甯說自己經常對劉純燕唱一首歌,齊秦的《尋》:"一個人在路上,我獨自思量……"
有時候還唱《大約在冬季》:"沒有我的歲月裏,你要保重你自己。"
劉純燕與王甯
1987年,21歲的劉純燕報名參加了中央講師團,到山區支教了一年。
彼時她已經是譯制部的骨幹,前景大好,本沒有支教的打算,但是中央電視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去支教的人,台裏都會或多或少地幫助解決一些生活上的難題。
台裏領導找到了劉純燕,劉純燕說:"我隻有一個要求,把我愛人調過來。"
1988年,他們步入了婚姻。
又過了一年,王甯終于被調進了中央電視台,成爲了《新聞聯播》的播音員。
至此,兩個人守得雲開,見月明。
王甯剛進《新聞聯播》時
劉純燕的家中擺放着兩個金話筒獎杯,這是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以及主持人的最高榮譽。
它們一個來自于劉純燕,憑借主持"金龜子陪你過大年"獲得;一個來自于王甯,憑借播報"卓琳同志訃告"獲得。
一個是大喜,一個是大悲。
一個鬼馬活潑,一個嚴謹克制。
劉純燕與王甯
作爲《新聞聯播》的播音員,觀衆很難看到王甯除了淡定之外的其他表情,他的個性被職業模糊,仿佛一個讀稿機器,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王甯曾說,自己當播音員時,經常做噩夢,"誤班了,或者播着播着說不出話來了,經常驚醒,我的同事們都有這個毛病"。
2009年,《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因病逝世。
播音的26年來,羅京從未有過失誤,康輝将他視作偶像,王甯稱他爲良師益友。他的訃告出現在《新聞聯播》上,正是王甯爲羅京播報的悼詞。
正式播音之前,王甯在錄音室裏待了20分鍾,泣不成聲,最終克制着自己的情緒,爲觀衆傳達了這一消息。
"高興的(時候)不能得意忘形,不高興了你得努力克制,就這麽多年形成了一種傳統。"
王甯播報羅京悼詞
2017年,《新聞聯播》永遠沒有大結局,53歲的王甯卻迎來了他的終場詞。
退居幕後之後,王甯偶然會在電視上看幾眼《新聞聯播》,他看着年輕同事們在屏幕前正襟危坐,有時還會替他們感到緊張。
與此同時,劉純燕也在漸漸淡化自己的主持人身份,更多地轉向配音的幕後制作。
迄今爲止,她爲1000多部譯制片配過音,她說,我的生活一刻都沒有離開過小朋友。
多年與孩子打交道,她深谙如何獲得孩子的信任,成爲他們的"好朋友",無外乎兩個字:尊重。
劉純燕、王甯與女兒"娃娃"
1999年,劉純燕生下女兒"娃娃",女兒長到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追星,喜歡當時的當紅偶像組合"飛輪海"。
劉純燕知道後,非但沒有阻止女兒,還會在采訪時主動請求主持人,能不能在下次請"飛輪海"來的時候,讓女兒也來現場見一見偶像。
她說,她也曾在年輕時追過星,喜歡的是法國男演員阿蘭·德龍。
劉純燕與女兒開玩笑,說如果她的偶像出一個動畫形象,自己可以爲他配音,就怕到時候孩子年紀大了,不想看了。
女兒很認真地回答她:"不會的,喜歡一個人是會喜歡一輩子的,就像你喜歡我爸爸一樣。"
聽罷,劉純燕大驚失色:"娃娃,這可不一樣。"
女兒反駁:"一樣的。"
最終,劉純燕選擇尊重孩子的意見:"好吧。"反正,時間會告訴孩子們答案。
時間也像個小偷,偷走了我們的童年。
王甯父母與劉純燕一家三口
今年,劉純燕57歲了。
她依舊打扮得童趣活潑,與女兒走在街上時,自己更像是一個娃娃。
生活中,王甯永遠不會對劉純燕的着裝提出質疑,也不會勸說她要裝扮得成熟或者優雅。
劉純燕每次換了新的衣服,王甯還會在旁邊捧哏:"你這都哪兒淘的這些衣服,太适合你了,穿别人身上都不行,隻有你穿最合适。"
她在家裏養了狗與貓,王甯說劉純燕每天早上和寵物們能說半個小時的話,他模仿着劉純燕的聲音:"這是你的(食物),不許搶它的。"
每到這時,劉純燕就笑着敲他的胳膊:"那都是我管轄的範圍好不好。"
左起:劉純燕、王甯、女兒"娃娃"以及女婿與其父母
她在社交平台上寫:不去想别人怎麽看,留我最愛的發型,做永遠的金龜子。
她将小朋友送給自己的明信片珍藏,還在網上發起過"尋找20年前的小夥伴"活動。去參加節目時,她随手拿出了20年前的台本,嶄新的仿佛是昨天錄制的一般。
當被現實捶打的成年人想要追尋童年的痕迹,會發現你的童年被她路過,妥善地安置留存。
劉純燕保存的小朋友合照與來信
在網絡上,一位網友分享了她的故事。
十五年前,她與劉純燕在線下相遇,合了影,還購買了她寫的書籍,彼時,劉純燕問她的夢想是什麽,她說自己想成爲大人。
那一天,劉純燕在她的書上寫下了一行字:"希望你能成長成快樂的大人。"
十五年後,這位網友寫道:"很抱歉,金龜子姐姐,我隻變成了大人。"
小鯉魚躍過了龍門,葫蘆娃打敗了蛇精。孫悟空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了真經;黑貓警長破獲了一個個案件,守衛着森林的安甯。
又有多少人,變成了真正快樂的大人呢?
小時候真傻,竟盼望長大……
從左至右:花姐姐,董浩叔叔,鞠萍姐姐,金龜子
部分參考資料:
1、《嗨!好久不見》|劉純燕·童心比野心更難得
2、《魯豫有約一日行》|王甯·劉純燕:觀衆朋友們 大家好
3、《魯豫有約》|金龜子的多彩世界
4、《非常靜距離》|永遠的金龜子
5、劉純燕著|《金龜子來了》
圖片來源:網絡、劉純燕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