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導演新片《第二十條》,來了!
雷佳音、馬麗、趙麗穎、高葉、張譯、範偉、于和偉 …… 每個演員在他的電影中都拿到了最合适的角色,呈現出了最精彩的一面。
國師不愧是國師。更重要的是,看電影的過程中你根本不會注意到演員本身,而是全程被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所吸引。
爲角色的言行而哈哈大笑,也爲角色的命運而挂心流淚。
這部現實主義喜劇适合每個人去看,太好哭了!
《第二十條》
不同于常規以案件推動情節發展的劇情走向,影片是把重心放在了 " 人 " 身上,以人來推動故事叙事。
從一開始就擺明了态度,這并不是隻存在于社會新聞中的案件,而是會發生在每一位普通人身上,屬于每個普通人的故事。
影片主角名叫韓明(雷佳音 飾),是個檢察官。
韓明最近春風得意,自己挂職到了市檢察院,兒子也如願轉到了市重點高中。
但,沒得意多久,事兒就找上門來。
兒子韓雨辰(劉耀文 飾)在學校把同學打傷了,好巧不巧,打的還是教導主任(張譯 飾)的兒子。
張主任一怒之下報了警,要求韓雨辰道歉。韓雨辰聲稱自己是見義勇爲才發生了沖突,因爲張主任兒子在校園霸淩同學。
韓明和太太李茂娟(馬麗 飾)又是給張主任說好話,又是給張主任送禮品,但對方态度卻沒有緩和 .....
生活的事讓人頭大,事業更是一頭亂麻。
韓明剛挂職,就接手了一件備受矚目的大案子——王永強反殺案。
王永強刺死劉文經,監控錄像記錄下了他刺人的全過程,證據确鑿,但在殺人之前,劉文經以王永強欠自己高利貸爲由,多次對其妻郝秀萍(趙麗穎 飾)實施強奸。
此外,王永強自述,當時劉文經要去車上拿刀,自己出于恐懼才回身拿剪刀刺人。
被害人劉文經家大業大,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其家人動不動圍堵檢察院,給檢察系統制造了很大壓力。
領導的意思是盡快結案,消除影響,但搭檔呂玲玲(高葉 飾)誓要找到那把不翼而飛的刀,不願草草結案。
與此同時,三年前處理過的 "公交車性騷擾案" 也沒消停。
公車司機看到流氓在車上對女孩性騷擾,上前制止,因毆打過程中對流氓造成傷害,以故意傷人罪被判入獄。
司機出獄後不服判決,堅持上訴。
作爲當事檢察官,韓明生怕他一不小心就跑去上訪了,隻能不斷勸他簽署不再上訴的保證書。
韓明一個頭,兩個大。
他唯唯諾諾,幾頭讨好,不想得罪任何人,隻想踏實過日子。
可是呀,日子怎麽那麽難。
影片以韓明的視角,帶我們走入韓明的日常,看他左右逢源,幾處不讨好,分外好笑。
在嘻嘻哈哈的氛圍中,三條線自然交織,在情緒上來個急刹車,指向了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議題——
正當防衛。
這樣的結構,不可謂不巧妙。
以小見大,在沉重案件中夾雜生活的雞毛蒜皮,這是張藝謀導演的高明之處。
如果沒有李茂娟和韓明的插科打诨,我不敢想象這部電影會有多沉重。
馬麗真的很百搭,她和雷佳音太有夫妻相了!
從倆人吭哧吭哧一路小跑到鏡頭前開始,有她出現的畫面,我的嘴巴就沒合攏過。
中年夫妻,一點就着,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引發一連串口角,誰也别想把話落地上。
而且啊,這倆人畫風一緻,誰也别嫌棄誰,越吵越親,越吵越是一家人。
現場效果就是,倆人一開口,全場觀衆就嘎嘎樂。
倆人有種在電影中演小品的即視感,春晚沒能給的笑點算是在這兒給補上了。
如果說馬麗承擔了影片的大部分笑點,那麽趙麗穎就是承擔了影片大部分的淚點。
女人難,殘疾的女人難,貧窮的殘疾的漂亮的女人就更難。
從她出現在電影中第一幕,這個單薄的身影就始終牽挂着我的心。
這個世界上會有韓明李茂娟那樣普通但卻溫馨的家庭,能遮風擋雨,也能衍生關于未來的美好期待。
這個世界上也不乏王永強郝秀萍這樣的夫妻,屋漏偏逢連夜雨,看不到希望,隻看得到無盡夢魇。
趙麗穎讓我很意外,她在天台上無聲嘶吼的一幕看得我倒吸一口氣。
這絕對會是她演技生涯的高光時刻。可能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内,我都會記得這一幕。
代入她飾演的郝秀萍,不難理解她的絕望。
她是聾啞人,比誰都知道聾啞人在這世上寸步難行,和丈夫砸鍋賣鐵借高利貸也想給女兒治病,這才因此惹上了劉文經。
劉文經對她的侮辱,不是一次,而是半年。
這半年是怎樣的痛苦和折磨啊?她忍了下去。
但總有忍無可忍的那一天,丈夫殺了劉文經,痛快!但随之而來的是另一場噩夢。
她帶着女兒東躲西藏,不怕劉家人逼自己颠倒黑白,隻怕女兒被人綁架,丈夫含冤而死。
這個時候就能深切理解,法律就是她最後的、唯一的救命稻草。
如果不是這根稻草,她可能早就撐不住了,而如果法律連她這樣的人都不能給予保護,那麽還談何公平與正義?
看電影的過程中,有很多現實案件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比如" 昆山龍哥案 "" 于歡案 "。
這些都是曾經轟動全國的案子,而之所以轟動全國,就在于 " 故意傷人 " 和 " 正當防衛 " 之間那道看似清晰,但一度十分模糊的界限。
影片片名《第二十條》,指的是關于 " 正當防衛 " 的法律條文。但與 " 正當防衛 " 相伴存在的往往還有 " 見義勇爲 "。
不過,讓我歎服的是:
張藝謀導演非常巧妙都選擇了底層小人物身上所發生的遭遇。
爲什麽選擇小人物?
因爲小人物代表着普通大衆。因爲每個芸芸衆生都可能會面臨這是否是 " 正當防衛 " 的法律困境。
在電影中他把關于公平與正義的探讨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把 " 正當防衛 " 的宏大社會議題以小見大,給寫實了。
片中的三條故事線有着三種不同時态,耐人尋味。
韓雨辰爲保護校園霸淩的受害者而陷入打了校主任兒子,案子如果不撤案,影響考大學。
王永強一家長期被欺淩,他爲了保護老婆孩子而被迫殺人,案子正在取證調查中。
公交司機爲保護被性騷擾的女孩而獲得牢獄之災,案子已經結束了,但對遭遇不公待遇的當事人來說,隻要沒有還自己清白,案子就不會結束。
雖然這的電影中的故事,但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甚至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普通人息息相關。
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對和公平正義最簡單樸素的情感追求,通俗易懂的說就是 " 懲惡揚善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我們想一想:
公交車上有流氓調戲婦女。她反抗了,流氓不但沒有停止,還對她拳打腳踢,羞辱痛罵。這時候司機見義勇爲制服對方。他有錯嗎?
當有人在學校廁所霸淩欺負你的同學,不但脫光他的衣服還拍下視頻威脅羞辱,這時候有人出手制止。他錯了嗎?
我們再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被調戲被霸淩的是你,有人路過卻裝看不見,你絕望嗎?如果你見義勇爲最後卻被判有罪,下次遇見社會的不公平,你還敢出手嗎?
我想,如果這樣下去,惡人就會越來越多,好人就會越來越少。
在《刑法》中《第二十條》中有寫明:因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爲,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
但 " 正當防衛 " 這四個字,明明法律有規定,但在現實的法律判決中,卻還有很多讓人不服的判決,爲何?
答案不在于法律也不在于司法制度,問題的根源是由于思想觀念的束縛和司法慣性的影響,正當防衛的制度在一段時期内沒有得到全面的适用。
所以,當雷佳音飾演的檢察官在聽證會上,他決定呼籲改變這種不公平不公正的司法慣例判決,用一連串密集,金句頻出的大段台詞講述着法律是什麽?講述着 " 正當防衛 " 對于普通人的意義。
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條河流,一次錯誤的裁決,污染的是整個水源!
什麽是公平?什麽是正義?在老百姓那很簡單就是公不公平!
......
這一刻太震耳發聩了,太催淚了!
我偷偷看了一下旁邊的觀衆,不少都在默默流淚。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第二十條》的蘇醒,韓雨辰、王永強都會付出慘痛代價。他們以及家人則會像公交車司機一樣走在不斷尋求公平和正義的路上。
電影中有句台詞這麽發問到:
我們究竟要把怎麽樣的世界,交到他們(孩子)的手裏?
我們是希望他在看到校園霸淩的時候,出手相救還是視而不見?我們是希望他在步入職場時,保持自我還是屈服順從?我們是希望他在遭遇不公待遇時,忍氣吞聲還是據理力争?
電影在情與法的探讨中,回應着我們普通人對于公平正義的簡單訴求。
什麽是法律 ?
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二十條》是一部相當提氣,結局讓觀衆非常痛快的電影。
說實話,我也沒有想到:
現在的導演都會選擇安全範圍内的題材去創作,但張藝謀導演這次卻選了一個這麽敏感的題材。
并且還拍的這麽好,在本應該悲涼,沉重的故事中,拍出了不一樣的氣質。好笑,好哭,但卻不挺輕佻,笑過哭過之後,讓你對現實進行深刻的反思。
所以,也請大家——
你所堅持的真善美是對的,請務必一直堅持下去。
這個世界就是因爲你的堅持,才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