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文娛 Talk,作者 | 咩咩咩,編輯 | 阿筆
春節檔已經完結,但春節檔的影響力還在持續——這廂,《滿江紅》宣布将起訴大 V 引起熱議,那廂,《流浪地球 2》周邊斷貨。根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兩部電影仍然保持着每天一億以上票房的增量。
但對于同樣屬于春節檔的非頭部電影來說,則是另一句話—— " 熱鬧都是他們的 "。雖然票房仍有增量,但互聯網的話題已經鮮少有另外幾部電影的身影了。
不過,電影《無名》并不想錯過後春節檔的熱度,# 無名是王一博轉型電影演員的第一步 # 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敏銳的資本市場捕捉到了想要的信号,樂華連日下跌的股價終于回歸溫暖的紅色。截止昨日收盤,樂華股價小幅上升至 4.88 港元,相較于剛剛開盤時的 6.03 港元,除了顔色變化之外,并不能改變什麼。
曆經千辛萬苦上市還不到一個月,樂華經曆了大起大落。
資本市場的喜憂
春節檔,資本市場同樣熱鬧——上映前,本屆春節檔一度被稱為史上最豪華的春節檔。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檔電影共有超 170 家影視公司(未去重)參與到出品、發行環節,而去年春節檔制作方 60 多家公司。港股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1 月 26 日),春節檔票房的火爆帶動影視股集體走強,歡喜傳媒大漲 10.42%,IMAX CHINA 漲 6.44%,貓眼娛樂漲 3.31%。
随着春節假期的結束,AH 股影視闆塊已經集體跳水。
1 月 30 日早盤,光線傳媒、萬達電影、中國電影等參與出品發行本次春節檔影片的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均出現下跌。截至午盤,港股歡喜傳媒大跌 10.14%,貓眼娛樂跌 9.42%。A 股光線傳媒、金逸影視、博納影業、橫店影視、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幸福藍海等紛紛走弱。
檔期結束後,影視公司的股價回落是正常的規律,大部分影視公司的股價在電影上映前、上映初期,在票房反饋良好的情況下會出現飙紅。随着檔期結束,市場會選擇性持有或抛售,也就出現了正常回落。
但在這些與電影相關的上市公司裡,樂華卻顯得有些特殊。
1 月 26 日,一邊是春節檔好戲開場,樂華的股價卻開始了一輪暴跌,一直延續到春節檔結束。根據統計,樂華股價由上市 6.03 跌倒 5.03 港元,市值也從 52.46 億縮水到 43.76 億。此時,距離樂華上市還不足半月。
首先,作為新貴,19 号才剛剛上市的樂華,春節檔開盤,是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另外,對于樂華來說,春節檔後的股票則有着更為重要的意義——公司特殊的股東,王一博主演的電影《無名》上映。
據招股書顯示,2019 年、2020 年、2021 年。樂華娛樂的營收分别為 6.31 億元、9.22 億元、12.9 億元,其中藝人管理帶來總收入的 84%、87.7%、91%。而王一博又是樂華娛樂的頂梁柱,2019 — 2021 王一博因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收入的 16.8%、36.7%、49.5%,在 2022 前三季度樂華實現的 7.53 億營收中,王一博的占比則進一步上升至 59%。
樂華四闖 IPO,從新三闆到 A 股,再輾轉至港股,募資縮水近一半。2022 年 9 月的上市計劃中,樂華計劃全球發行 1.3256 億股,發行價 6.80 — 8.50 港元,按此計算,募資金額約為 9 — 11.27 億港元。
最終,1 月 19 日,經曆了 " 八年長征 " 的樂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公告顯示,樂華全球發行 1.2006 億股,每股 4.08 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 3.913 億元,約為計劃發行價的一半。顯然,資本對于樂華并不看好。
要說原因,樂華旗下的三大業務闆塊:藝人管理、音樂 IP 制作及運營、泛娛樂業務。2019 — 2021 年,樂華娛樂的藝人管理收入占比分别達 8.0%、87.7%、91.0%。也就是說,除了藝人管理之外,樂華的其他項目基本并不能為公司賺錢。
藝人管理的營收基本上又全靠樂華王一博一個人撐起來,換句話說,靠王一博粉絲的能量。對無情的資本市場來說,在朝夕更替極快的内娛,僅靠流量無法獲得穩定而強大的變現能力。
與其他影視發行公司不同,《無名》更像是樂華孤注一擲的一次豪賭。
獨木難支
對樂華來說,想要證明自己概念股的變現能力,最快的渠道或許是讓王一博轉型大熒幕去撬動票房成績。但顯然,《無名》的票房成績并不能作為強有力的論據。
根據燈塔專業版,到 1 月 30 日,《無名》最終突破了 6 億票房,如果是文藝片,或許這是個不錯的成績了,但作為春節檔,顯然這個成績是不夠的。春節檔期間,樂華股價持續的下跌實際上隻說明了一點,《無名》的票房并不符合市場的預期。
但這并不是 " 粉絲經濟 " 出了大問題。
春節檔,王一博的粉絲在表現出了驚人的組織能力——定檔開始,王一博官方後援會聯合完美世界影城和博納影業集團,進行了大規模的包場活動;并聯合 300 多家媒體門戶構建了全方位的宣發矩陣;後援會當先,接下來就是其餘大粉進行包場、填場的活動,再到細枝末節的散粉自發前往影院。
實際上,春節檔剛剛開始之前,《無名》的上座率曾一度高達 18.2%,遠超其他影片,随着春節檔的進行逐漸被超越。這一規律也同樣出現在更早的時間節點,春節檔開始前,《無名》曾多次占領預售榜首,但随着票房超過 5000 萬後,逐漸被《滿江紅》和《流浪地球 2》反超。
本質上,春節檔仍舊是一個依賴大衆需求的大檔期,粉絲的組織能力再好,再人群的浪潮中,始終隻是一小部分人群。
《無名》所在的春節檔,卻暴露了王一博粉絲所謂 " 商業價值 " 的短闆——卻是有組織有紀律有實績,但對于電影票房這樣更依賴大衆口味選擇的商業環境來說,卻是無法适用的。
對樂華來說卻不是個好消息,相當于扯下了粉絲經濟神秘的面紗,當招股書裡漂亮的數據并不能實現資本期待的變現時,或許樂華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珠玉在前,想要複制一個 " 王一博 " 來證明樂華的藝人管理路線是可持續的,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随着選秀綜藝和耽改劇的雙重隕落,王一博這樣的 " 偶像 " 經濟,顯然已經痛失土壤。
不過對樂華來說,好在短期仍然是穩定的。一方面是王一博剛剛續約樂華娛樂與王一博的藝人管理合同已續期至 2026 年 10 月。不用擔心王一博是否在新合同中獅子大開口提高分成比例,如果王一博不塌房的情況下,至少樂華在今後幾年的發展中,王一博始終能撐起樂華的營收。
另一方面,雖然已經錯失春節檔良機,目前,王一博還有 3 部電影存貨,分别是《長空之王》《熱烈》《維和防暴隊》,至少還有票房神話來重新證明自己商業價值的機會。
但從長遠來看,樂華好不容易走過獨木橋成功敲鐘,但前路依然是岌岌可危的獨木橋。頂流到底能支持一個上市公司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