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
# 女子湖邊打卡遭無人機撞臉 #
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
引發廣泛關注

12 月 7 日
當事人袁女士在接受采訪時
講述了她在青海湖邊打卡
遭遇無人機撞臉受傷的經曆
彼時
在碧水藍天下
袁女士正美美地擺造型
等待男朋友給她拍照
突然就有無人機撞了過來
直接撞到她的臉上
幸好有帽子和眼鏡攔了一下
但無人機還是刮到了她的鎖骨位置
傷口見血


據報道
袁女士聯系到了無人機公司
找到了放飛的人
因爲這件事
她到現在對無人機的聲音還有點害怕
袁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
在袁女士的評論區
很多人曬出被無人機傷到的照片

而在袁女士受傷的同樣位置
另一個網友曬出了
險些遭無人機毀容的視頻
對此
網友們議論紛紛
認爲無人機
應該實名制、有駕照
那麽
無人機可以随意飛嗎?
我國關于無人機的法律法規
如何規定?
無人機傷人
飛手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無人機傷人後飛手一直沒出現
屬于肇事逃逸嗎?
若遇到無人機傷人
受害者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起來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炜衡律師事務所刑事律師劉瑤的專業解讀。
1、無人機能随意飛嗎?我國關于無人機的法律法規如何規定?
劉瑤:操控飛行無人機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根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無人機必須實名登記、持證飛行。無人機所有者必須依法進行實名登記,不分類型和重量,都應在飛行前通過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台爲所屬無人機進行實名注冊登記,并将登記後生成的二維碼打印粘貼在無人機機身顯眼處。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人員應當取得操控員執照。未取得操控員執照操控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門處 5000 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 1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條例還規定了無人機的适飛空域與管制空域。微型無人機适飛高度不超過 50 米,輕、小型無人機适飛高度不超過 120 米,在适飛空域内飛行微、輕、小型無人機,飛手不用進行飛行活動申請。但組織微型、輕型、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在适飛空域内的飛行活動,如存在通過通信基站或者互聯網進行無人駕駛航空器中繼飛行、運載危險品或者投放物品等 5 種情形的,也應當提出飛行活動申請。真高 120 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區、空中限制區以及周邊空域、軍用航空超低空飛行空域、機場及周邊區域等爲管制空域。未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批準,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實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未經批準操控微型、輕型、小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飛行的,屬違法行爲,公安機關有權責令停止飛行,可以處 500 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實施違規飛行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并處 1000 元以上 1 萬元以下的罰款。
2、無人機傷人,飛手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無人機傷人後飛手一直不出現,屬于肇事逃逸嗎?
劉瑤:無人機傷人,飛手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需要視情況而定。
若無人機受到他人或者組織的惡意幹擾或幹擾不當導緻墜落傷人的,由幹擾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若飛手經過合法合規的報備,且在報備的時間、空域内正常操作,但受到強風、鳥類撞擊等意外導緻墜落傷人的,按照意外情況處理,但是飛手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若屬于機身性能故障且飛手不知情,則由廠商和飛手共同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
若僅由飛手操作不當引發的墜落傷人,不存在上述情形的,由飛手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若飛手違反實名登記規定、飛行資質許可或者在禁飛區域飛行的,還需要承擔行政責任(拘役、罰款等),若造成地面人員傷亡等惡害的,甚至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對于無人機傷人後逃逸的行爲,法律尚未有明确的、專門的界定,無人機傷人後的逃逸不能機械地按照肇事逃逸處理,但在判處相應的刑事責任時可能會成爲加重處罰因素。
3、若遇到無人機傷人,受害者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劉瑤:若能第一時間确定飛手且飛手主動承擔民事賠償,雙方可以自願協商進行處理。協商不成或者無法确定飛手甚至飛手對賠償責任存在異議時,受害者應當在第一時間内選擇報警,并保留墜落的無人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機體、現場環境等進行拍照、錄像,按照法定程序追究飛手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法治日報微信公号)
責編:馬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