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歌隐婚、當爹這一新聞爆出後,互聯網上誕生了一大奇觀——
自曝「罪行」的胡歌不僅沒引來罵聲一片,相反,網友和粉絲都像坐在親友席一樣真心高興,說一些祝福的話,争相發紅包、問候和慶祝。
一個疑惑擺在這兒:隐婚生育的男星中,為啥隻有胡歌被人祝福?
有人說胡歌 41 歲了,終于成家,挺好;有人解釋作為明星,胡歌足夠安靜、專注、低調,路人粉多。
但比起流量明星的身份,胡歌似乎更接近一個好演員。
這個「好」指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名利場中稀有的三好學生。
《仙劍》或許是胡歌人生最大的好運。
18 年後的今天,《仙劍》的豆瓣評分達到 9.1,32.3 萬人為它做出評價。随着胡歌結婚、生子的消息傳開,數據還在一路攀爬。一位豆瓣網友留下評論:「像是小時候做的一場美夢,一見逍遙誤終身。」
在出演《仙劍》前,胡歌在讀大二,剛拍完人生中的第一部戲《蒲公英》,收視率慘淡。
他原來對《仙劍》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當時演李逍遙的據說是從港台請來的明星。
在試姜明老年和少年妝時,胡歌被走進化妝間的仙劍遊戲之父姚壯憲看到,從人堆裡一眼就挑出了他,又高又帥,看人賊賊的,「跟李逍遙一個年紀」。
于是,2004 年春節後,劇組開機,胡歌獨自坐上春運火車。
2005 年,《仙劍》首播,李逍遙踏上十裡桃花盛開的仙靈島。
多年後,胡歌在微博中寫道:「那時候還搞不清楚演戲是怎麼回事,但内心是飽滿的,那個時候的眼神,再也演不出來了。」
姚壯憲認為,李逍遙代表着台灣的「阿土仔」文化,一個不知名的少年奮鬥,得到成就,然後再失去什麼。
同樣的劇本再次降臨。美貌和時運讓胡歌擁有了前半段順遂的人生,更多古偶劇本堆在胡歌面前,《神話》中的易小川,《少年楊家将》中的楊六郎,《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 …… 每一部都是男主角,都是俊朗小生,每一部也都讓他「古裝偶像」的标簽更加鮮明。
但運氣是一個難以捕捉的怪物。
你很難不感受到命運的「諷刺」——就在車禍發生之前,他們剛剛在内蒙古草原拍攝完《射雕》大漠的戲份。袁弘過生日,8 月 23 号,大家在一塊喝酒。繁星、草原、60 度的烈酒、朋友,他們都認為那是大家最快樂的一個夜晚。
等再回到複拍的《射雕》劇組,胡歌的右眼睑上多了一道傷疤,永失了朋友張冕。
車禍後,胡歌想退到幕後,或許也是一種逃避。但當時唐人還是一個小公司,可能這部戲完不成,對于唐人來說就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所以,他不得不将這張破碎的臉修複如初,重回聚光燈下。
最終,《射雕》在浙江象山影視城的海邊殺青。最後一個鏡頭拍完,胡歌還沒換下衣服就跑了,「瘋狂地跑,跑,跑,跑着,跑着,眼淚就流下來了」。
現在回過頭看,不禁讓人想起劉慈欣在《三體》英文版後記裡寫的:「每個時代都給生活于此的人戴上了無形的枷鎖,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戴着鐐铐起舞。」
對于胡歌來說,《琅琊榜》是一次漂亮的翻身。
梅長蘇這個角色和胡歌相似,劉奕君、劉敏濤、劉濤、王凱、陳龍、黃維德等人作配,正午陽光出品,最頂尖的創作力量彙聚在一起,集體為胡歌做了一次高級裁縫。
胡歌又火了,達到巅峰,從偶像派成功轉型為實力派。流量、聲望、名利向他席卷而來。
同時,他被塑造成一個經曆毀滅後「涅槃重生」的英雄,一個神話裡才會頻繁出現的角色。
觀衆沒有盼着他轉型,相反,他擅長的古裝玄幻題材才是原本受衆喜聞樂見的。
但胡歌選擇了激流勇退。他拒絕被困在古裝少俠這一角色類型中,積極尋求轉型,沒遇上突破熒幕形象的戲,「我甯可停一停,不接」。
直到等來《南方車站的聚會》。導演刁亦男,前作《白日焰火》。《南方》的故事發生在某座南方城市中,主角周澤農是當地一名地痞小頭目。
在《南方》中,胡歌為了演好周澤農,确實很努力了。
大雨裡騎摩托、泥地上爬坡、深夜拍攝落水戲,為了達到最佳效果,一條一條地重來,從不抱怨一句。
冷水坑的泥漿戲,不怕髒不怕冷,敬業程度絕對是典範。
但努力就有用嗎?
《南方》中有一場吃面的戲。亡命之徒周澤農自知逃生無望,躲進面館要了一碗牛肉面吃。這時候的他,所有的求生欲望都盛在了這碗面裡。
本該傷、痛、餓極了的胡歌端起面,一口一口嚼着吃,一邊吃還一邊眼神放空,若有所思。胡歌在映後會上解釋過他這樣演的用意,「我相信在吃最後一碗面時,周澤農腦海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畫面,有對世界的留戀,對生命的留戀 ……」
一個正在被追殺的悍匪,連命都不要了還要吃碗面,是為啥?自然是餓狠了。
張譯在《一秒鐘》裡也演過一個逃犯。
他把碗圈起來,帽檐遮住了大半張臉,隻能看到狼吞虎咽的模樣,像一隻護食又兇猛的獸。
在《南方》中,胡歌是優質偶像,但舉手投足間都沒有太多「戲」。
在大部分情況下,所謂的表演質感,都是演員用過往人生中真實經曆的難堪、窘迫、掙紮、苦痛置換來的。
胡歌也是如此,他并不是天才,而是一位很勤奮的笨學生,所以胡歌演藝生涯的最高峰停留在了《仙劍》《琅琊榜》,這兩部作品都是他把自己活成角色,然後收獲掌聲。演不好周澤農,是因為胡歌沒「餓」過,而能耐是要餓出來的。
他年少成名,大多數時候都活在真空中,但算得上十分自省:
胡歌:居安思危,我不想被淘汰,我也不想吃老本,我也不甘心做一個膚淺的演員。
我永遠是活在一個公衆人物的生活狀态裡,始終沒有一個特别真實的生活體驗。點外賣,不能和送外賣的人面對面交流,我永遠是說你把那個東西放在門口就好了。包括也很少能在街上溜達,好不容易找了一種騎摩托車的方式,戴着頭盔也沒用(笑)。類似這樣的,所以我就想換一個環境看看。
想演好戲,胡歌隻能從自我出發,生活在角色的情境裡。即「真聽、真看、真感覺」,用自己已經經曆的所有生活,來塑造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于是,胡歌出逃了。2017 年,在自己聲名鼎盛時,他選擇離開,前往美國留學。
去美國留學,并不是胡歌第一次做出「出逃」的舉動。
2016 年,在胡歌官網成立 12 周年時,胡歌發布如下長文:「身邊的人做得比我多得多,我的經紀人、我的團隊、我的老師、我的長輩、我的親人、我的胡椒,是你們把我擡到了今天的位置,我出色地扮演了一個成功的藝人 …… 如果,我能夠變成我想象中的自己 …… 我願意放下眼前的所有。」
在之後《人物》的采訪中,胡歌說那原本是打算宣布退出娛樂圈的文章,後來忍住了。
因為,哎,就是有人一直拽着我說你有什麼決定,能不能不要老是宣布呢,你不想幹了你就不幹不就行了嗎,你為什麼老是要對大家說,不給自己留退路呢?我說因為我做事老是虎頭蛇尾,我不給自己留退路,我就隻能這麼做了,(她說)那你不是傻嗎,你做不到又怎麼樣呢?
而赴美留學,遠離名利場,在校園裡經曆生活的那次「出逃」,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在騰訊時尚的采訪中,胡歌說他在兩個月内上了兩所學校,每所平均三周,因為學校裡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了,導緻他無法正常上學。
在這段失敗的經曆中,他反複地審查了自己。
我在國内的時候總喜歡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借口,不是我想要這樣的生活,而是沒有辦法。但到了國外我才知道,這些借口都不成立了,還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懶,是自己執行力差,是自己沒有毅力。
這次出走(失敗),是不是我偶像包袱還是沒有放下呢?如果我不在乎那些(被認出)的話,可能也 ……
面對熱度,「輿論需要造一個人」,而這個被制造的人,或許會将胡歌身上的一點無限放大。
眼下,胡歌依然是演藝圈和名利場中稀有的存在。在形容胡歌時,人們最常用的描述是「完美明星、轉型楷模、勵志偶像」。
他又将矛盾對準了自己。
胡歌身上似乎背負了太多符号。在三好學生的完美角色底下,他内心敏感又糾結,但至少現在他找到了命運的新答案。
祝胡歌的小孩健康成長就完事了。
設計 / 視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