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别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路遙《人生》
這是路遙筆下的原話,也是改變馬雲的一句話。
18 歲的他還在蹬三輪車,如果不是路遙的小說,他的人生或許未必會變。
在另一邊,小說改變了山西省汾陽市的少年賈樟柯,他在中學時偶然看到路遙的書,這影響了他後來的電影世界觀,從小人物的裂變和執拗中探尋人生之路,。
這部小說,就是路遙的成名作——《人生》。
時隔 38 年後,這部巨制再次被改編成電視劇《人生之路》在央視開播,主角變成了陳曉、李沁,剝離掉偶像光環後的素面朝天,也投射出 " 人生 " 的改變。
38 年後,故事有了新走向
1982 年,《人生》被刊登發表後,路遙也跟着被大衆熟悉。
也因此有了《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困難的日子裏》這三部曲。
2015 年,《平凡的世界》被搬上熒屏,王雷、佟麗娅、袁弘等演員因此橫掃各大頒獎禮。
路遙的成名作《人生》則顯得和年輕人有些距離。
其實,這部小說是最早被影視化的,1984 年,吳天明導演将其改成電影搬上銀幕。
周裏京出演高加林,而吳玉芳出演劉巧珍。
電影瞄準那個黃土高坡上躊躇滿志的青年,最終進城工作抛棄未婚妻,最終失去一切的過程。
相較于路遙筆下的高加林和劉巧珍在人生際遇裏的輾轉和選擇,電影更瞄準了這段感情。
在當年的影壇,周裏京因爲這部戲成爲了最紅的小生,至今口碑分都高達 8.5。
在《平凡的世界》開播前一年,其實《人生》還被改編過一版電視劇。
當時的導演是如今因爲《夢華錄》正紅的楊陽,主演是王雨、缪婷茹。
雖然楊陽導演在大結局爲高加林做了一個浪子回頭的設定,也給劉巧珍拍下了開放式結局。
但,從表演的呈現到畫面的質感都并不算尤爲出彩,最終都并未有太大水花。
時間過去 9 年後,這一版隻有剛過千人評分,口碑穩定在 7.7。
2023 年,從路遙的《人生》到劇版的《人生之路》,這也決定了這部作品會有不同。
曾拍出《中國地》、《于處無聲》,導演閻建鋼在拍攝期就感慨,他是路遙的鐵粉,準備了 40 年才等到了《人生之路》。
在這部戲的制作特輯中,強調隻是部分内容取自于原小說。
這也意味着改編和翻新已經是醞釀已久,從現有内容來看,這幾個點很搶眼。
1、路遙筆下的高加林高考落榜後回村當了一位小學代課老師,三年後,這個工作被人代替,這才有了他再度陷入低谷,也因此恰逢機會進城當了記者。
陳曉版的高加林是全村唯一考上大學的學生,卻被高雙星頂替入學,這讓他萬念俱灰,接受了去當了代課老師。
2、原著中的黃亞萍對高加林最初的好感并不濃烈,因爲當其當上記者在城裏重遇時,才有了愛情的火花,最終讓高加林甘願辜負淳樸的劉巧珍。
陳曉飾演的高加林和張嘉倪飾演的黃亞萍從高中就有了彼此欣賞,黃亞萍對高加林的好感不是因爲他進了城,而是一早就埋下了種子。
3、原著中的劉巧珍在高加林最困難的時光與他相依相随,當被辜負後,最終含淚嫁給了馬栓。
陳曉飾演的高加林和李沁飾演的劉巧珍從目前已經曝光的片花來看,最終各奔東西成定局,但是時間推移 38 年後的劉巧珍并不是徹底委身于感情,預告中的她最終也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這是曾經路遙沒有提及的,也被認爲是劇版的續寫。
這番改編是爲何?
《人生之路》原名《人生路遙》,在開播前改名上檔。
改名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感覺出的是,劇組還是希望和路遙保持一定的距離。
劇組将場景選在路遙的家鄉——清澗縣
但從改名也可以看出明晰的改編和續寫思路,因此并不缺争議。
一邊是,認定看出了 " 宿命感 "。
另一邊則認爲經典之作過度改編,則失去了本意。
關于改編是否得當,這見仁見智。
可以肯定的是,刊登《人生》時的路遙才三十出頭,而如今時間過去了 41 年,許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認知。從個人的角度上,真的不認爲劉巧珍應該繼續服從于命運,她可以承受過往,也可以繼續出發。
如同,當下的很多人已經難以對翠翠式的愛情故事共情,那是當時時代的美好愛情,因爲一場邂逅,于是等過無數個秋,最終也始終沒有等來傩送。
此刻,應該加入張韶涵的 BGM,高唱:" 親愛的,可那并不是愛情 "。
自認準備了 40 年的閻建鋼在這番改編的處理并不算大女主的設定,而是将《人生》裏的小人物和命運搏鬥放大。
《人生》給讀者最深處震撼并不是情愛中沉浮,而是每個人物在命運裏的抉擇。
路遙筆下的高加林 " 負心 " 背後,是被命運數次蹉跎後的不甘和妥協。
恰如原著裏的那句話:
" 人生 , 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 , 無關對錯 , 僅僅在于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并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路遙《人生》
當欲望密布的人生要如何突圍,這便是高加林的難題。
按照當時的思維,路遙原著中也有很劉巧珍的金句。
"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隻好聽命于生活的裁剪,這不是宿命,而是無法超越客觀條件。"
路遙《人生》
沒讀過書,甚至不識字,劉巧珍面對高加林的自卑,以及被辜負後的失落,讓她最終含淚對生活低頭。
時光荏苒,用如今的眼光再看劉巧珍,除開歎息之外,亦可以說這樣純摯勤勞的女性爲何不能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
時代帶來的審美變化,也讓這些改編并非沒有緣由,但是否願意接受,這也是個人選擇。
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差 41 年," 人生 " 的許多觀點都已經變化,在苦難裏尋找專輯和解脫,也許是新的注解。
演員陣容暗藏野心
《人生之路》并未延續《平凡的世界》采用正劇演員王雷搭配佟麗娅、袁弘的模式。
陳曉、李沁、張嘉倪、郭曉婷等正當紅的年輕演員,比較多出演正劇的唐曾也隻是演到了男三号。
用劇組的話來說,啓用年輕演員,是希望将這個故事推向青年人。
從前五集的表現來看,近年來一直努力逃離偶像劇路線的陳曉這次算是蓬頭垢面的上線,全部使用原聲台詞。
李沁爲了靠近劉巧珍,将整個臉都塗黑了至少三個色号。自帶一腔對高加林的欣賞上線,這個淳樸女孩的每個角度都在閃光,很動人的一點是幹活時的利落,輕松可以看出演員做過的功課。
但是,這部戲的配角則更有學問,全員戲骨也是在負責塑造質感。
林永健出演的高雙星的父親高明樓,小眼睛一轉就有了自私的主意。
《大江大河》裏宋運輝的父親變成了如今高加林的父親,李寶安岣嵝的身軀從出鏡就自帶了莊稼人的真實感,走出了《甄嬛傳》的趙千紫不再是 " 靜白 ",成了高加林的娘。
此外,《幸福到萬家》裏的萬善堂變成了如今的劉立本,這也是劉威繼《平凡的世界》後又出演《人生之路》。
李光複成了高家村裏格外清醒的德順爺。
周野芒成了黃亞萍的爸爸黃滬生。
何賽飛、嶽紅、黃梅瑩這些 " 影後 " 都甘願在其中當綠葉。
從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來說,外界一眼最先看到的是陳曉、李沁、張嘉倪這些名字,但在其身後的這一群戲骨,才是分量紮實。
這個組合的形式也可以窺見整部劇的架構和野心,推向年輕人的路線裏,也有一群戲骨的護航。
人間不是隻有不值得
2022 年初,《人世間》的爆紅之後,外界一直都在期待《大江大河 3》的出現。
目前,第三部才剛開拍,而此時出現的《人生之路》也成了特别的存在。
将一部經典巨作翻新擺上熒屏,這個的确有冒險之處,但從整體架構和創思來說,這不僅僅隻是一次翻拍,而是有意将曾經的故事翻新。
不難看出劇組極力在尋找這部作品與當下觀衆們的 " 人生 " 有更多共情的契合點。
當總在感慨 " 人間不值得 ",或者 " 人生實苦 " 時,或許也應該适當有人記得路遙曾經寫過:
"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爲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路遙《人生》
人生這條河,一直都這樣流淌着,隻是你何去欣賞,如何去過河,看你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