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丹書戰史 ,作者經理小小
英國在 1915 年首次将 Mark I 坦克投入戰場,盡管它取得了成功,不過英軍也發現這個笨重的菱形鋼鐵盒子防護力并不高,尤其是面對大量存在的 65 毫米、75 毫米步兵炮、山炮等火炮,榴彈可以較爲輕松轟碎坦克薄薄的鋼闆,即便沒有造成緻命傷,崩飛的鉚釘也會在坦克内亂飛,殺傷力同樣不低。
設計師威廉 · 特裏頓也清楚這一設計缺陷,他在 1916 年 4 月打算設計一種防護力更高的重型坦克,可以抵擋中口徑火炮的打擊。但威廉 · 特裏頓并不知道裝甲到底多厚才夠用,于是他找到繳獲的德軍火炮對英制 2 英寸(51 毫米)鋼闆進行射擊測試,還測試了英軍自己的 13 磅炮和 18 磅炮,從而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新坦克的設計經過多次變化,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擁有很長的寬履帶,這是爲了應對惡劣的戰場地形,大概在 10 月提出了最終設計方案,并将坦克命名爲 " 飛象 ",它的尺寸很大,車長 8.36 米,寬 3 米,高 3 米,初步估計坦克重量約 100 噸。需要 8~10 人操作。
" 飛象 " 坦克與很多早期坦克一樣,它并沒有明确的分隔駕駛艙、作戰艙和動力艙,而是在底盤上安裝了頂棚狀的裝甲盒子提供保護,其中正面裝甲厚度爲 3 英寸(76.2 毫米),兩側和頂部的裝甲厚度爲 2 英寸(51 毫米),以一戰時的水平來看相當可觀,可以有效抵擋當時陸軍裝備的 75 毫米口徑級别的山炮、野戰炮,畢竟當時還沒有爲這些火炮配備專門的反坦克穿甲彈、破甲彈。
坦克動力爲 2 台 105 馬力的戴姆勒發動機,行走裝置爲 4 條履帶,其中外側的主履帶寬 61 厘米,在坦克腹部後方還有另外 2 條短履帶,它的離地高度約 15 厘米,短履帶隻是作爲越野時的輔助。每台發動機有各自的變速箱和傳動裝置,分别驅動一側的履帶,而内側短履帶則有單獨的離合器,不使用時可以斷開動力連接。
坦克的主武器爲一門安裝在車頭内的 75 毫米炮,也有一些消息稱是 57 毫米 6 磅炮或其他型号,另外在車體兩側、尾部等位置還計劃在球形座内安裝 4~6 挺機槍,整個就是一移動裝甲堡壘。
" 飛象 " 坦克的研制工作在 1916 年年底停止,它貧弱的動力毫無疑問是最大技術難題,其單位功率大約 2 馬力 / 噸,就算在 #2 月圖文動态激勵計劃 # 平整的公路上機動都非常勉強,更不要說越野作戰了,據稱當時已經開工建造原型車,設計師曾打算把裝甲厚度減半以削減重量,但都沒有打動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