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4 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宣布,在一次軍事行動中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大型登陸艦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
據稱,這次任務由烏克蘭國防情報局第 13 特種部隊實施," 凱撒 · 庫尼科夫号 " 在克裏米亞阿盧普卡附近海域遭到烏方無人艇的襲擊,随後該艦左舷出現破洞并開始下沉。
▲烏方打擊俄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登陸艦的畫面
而據俄羅斯此前發布的消息,"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很可能在烏軍的新一波攻擊中被擊中,截至目前,俄國防部沒有發布任何消息,也不清楚軍艦受損的具體程度。不過,就烏軍公布的視頻信息來看,"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應該是兇多吉少了。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是俄羅斯 775 型 " 蟾蜍級 " 登陸艦,由蘇聯 20 世紀 70 年代設計建造,共有 2 個子型号,其中第一型建造了 25 艘(無防空能力,但有 2 座雙聯裝 57mm 炮),二型艦隻建造了 3 艘(有 SA-N-5" 杯盤 " 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導彈 32 枚)。
經過 90 年代的兵力削減,俄烏沖突前俄羅斯海軍中尚有 18 艘在役,在叙利亞戰争中,許多俄軍和叙利亞政府的重型地面裝備,都是依靠 " 蟾蜍級 " 登陸艦運送到目的地的。
▲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艦長 112.5 米,寬 15 米,吃水 3.7 米,标準排水量 3450 噸,滿載排水量 4080 噸,在世界坦克登陸艦中屬于中等體型,相當于中國的 072 型。
登陸作戰時,該艦最多可以搭載 10 輛主戰坦克和 190 名登陸士兵,或 24 輛裝甲戰鬥車和 170 名士兵,裝載能力比較可觀。除投送人員裝備," 蟾蜍 " 級坦克登陸艦還可以搭載 90 多枚水雷,執行近海防禦布雷任務。
以現在的标準看,該艦的性能已經全面落後,但由于俄羅斯海軍實在窮酸,所以仍是黑海艦隊少有的大型主力登陸艦。
在俄烏沖突之前,黑海艦隊本來擁有 9 艘大型登陸艦,其中包括 6 艘 " 蟾蜍級 " 登陸艦和 3 艘 " 鳄魚 " 級登陸艦。
經過兩年的戰火,現在已經被烏克蘭炸毀或擊沉 3 艘 " 蟾蜍級 " 和 1 艘 " 鳄魚級 ",這回的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就是俄羅斯黑海艦隊被擊沉的第四艘大型登陸艦,而且這也不是烏軍無人艇第一次取得戰果。
早在 2022 年 10 月 29 日,烏軍就使用了無人艇襲擊了塞瓦斯托波爾,造成包括 11356M 型 " 馬卡羅夫海軍上将 " 号護衛艦和 266M 型遠洋掃雷艦 " 伊萬 · 戈盧别茨 " 号在内的多艘俄軍艦艇受損。
2023 年 5 月 24 日,俄海軍 " 伊萬 · 庫爾斯 " 号電子偵察艦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北遭遇無人艇襲擊,6 月 11 日,黑海艦隊 " 亞速海沿岸 " 号偵察艦遭烏軍六艘無人艇偷襲。8 月 4 日,俄黑海艦隊的 775 型坦克登陸艦 " 奧列涅戈爾斯克礦工 " 和 1 艘民用油輪又被烏軍無人艇襲擊遭到重創。
今年 2 月 1 日,烏克蘭又使用無人艇在多努茲拉夫湖,成功擊沉了毒蜘蛛 3 級導彈艦伊萬諾維茨号。這烏軍搞無人艇襲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俄軍怎麽就不長點記性呢?
盡管烏克蘭海軍在這次俄烏沖突爆發之初就損失殆盡了,但是無人艇卻戰果頗豐,并借此在黑海掌握了一定的非對稱優勢,從目前情況來看,烏軍的無人艇大緻可以分五種。
第一種是名爲 " 海上無人機 " 的自殺式無人艇,艇長 5.48 米,最大載荷達 181.5 千克,最高時速約爲 80 千米,作戰半徑約 40 千米,航程約 80.5 千米,自主運行最大時長 60 小時,每艘标價爲 25 萬美元。
該艇整套系統包括一個地面自主控制站、一個數據處理中心和一套運儲系統,可能能使用衛星 / 慣性導航、地面控制站遙控,通過具有夜視功能的視頻系統進行觀察并遙控攻擊。
其最早露面是在 2022 年 10 月 29 日對塞瓦斯托波爾的一次襲擊中,被發現有擱淺在岸邊。
第二種是 " 海上寶貝 " 無人艇,它是由 SBU(烏克蘭安全局)自主研制的,該艇采用低能見度的灰色塗裝與快艇艇型,艇首安裝有撞擊引信和戰鬥部,可以配備 860 千克的戰鬥部,艇體中部配有光電轉塔和光學傳感器,後部則是一個圓形的天線罩,内有衛星通信陣列,允許遠程控制。
該艇于 2023 年 7 月 17 日投入使用,曾嚴重損壞了刻赤大橋,逼着俄羅斯不得不在克裏米亞刻赤大橋一側布置了 7 個浮箱,用于懸挂防無人艇的網。
此後," 海上寶貝 " 還在 2023 年 9 月份襲擊了俄軍 " 薩穆姆 " 号導彈護衛艦、和另外一艘 21630 型導彈護衛艦,10 月份襲擊了 " 帕維爾 · 德爾紮文 " 号俄軍巡邏艦。
後來烏克蘭方面又發布了該艇發射火箭彈的視頻,視頻顯示該艇有 2 個、4 個、6 個火箭筒的不同配置,雖說擴展了無人艇的适用範圍,但實用性存疑。
第三種是這次襲擊 " 凱撒 · 庫尼科夫 " 号的 V5 型海上自主警衛無人艇(MAGURA V5),該艇由烏克蘭特種技術進出口公司研發,曾在 2023 年 7 月份土耳其舉辦的國際國防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該艇長 5.5 米,寬 1.5 米,水面以上高度 0.5 米,巡航速度每小時 41 公裏,最高速度每小時 78 公裏,作戰半徑約 400 公裏,航程約 800 公裏,有效載荷 320 公斤,制導方式爲 GPS、慣性制導和目視,最多可以傳輸 3 路高清視頻流。造價爲 27.3 萬美元。
該艇還配備有自動駕駛系統、視頻子系統,包括夜視、冗餘通信模塊和作戰單元外,它還包括地面自主控制站、運輸和存儲系統以及數據中心,可選用帶中繼器的網狀無線電或衛星通信,确保與指揮中心的可靠和連續通信,不但能執行監視、偵察、巡邏、搜救任務,還能執行水雷戰、反水雷戰、艦隊護衛和作戰任務。
該艇曾在 2023 年 8 月 4 日襲擊了俄軍奧列涅戈爾斯基 · 戈爾尼亞克号登陸艦,并将其擊傷進水傾斜,24 日夜還擊中俄羅斯商業油輪 SIG 号,使其油輪機艙大量進水無法航行。
第四種是 Toloka 系列無人水下潛航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Toloka TLK-150,它船體長 2.5 米,射程 100 千米,配備電動發動機,彈頭 / 有效載荷容量 20 至 50 千克。
TLK-150 小型翼面頂端安裝有兩個推進器,彈身上部安裝有桅杆,上面裝有攝像機和通信設備,可以當潛望鏡偵察敵方海岸,它還可能允許 " 人在環路 " 導航并瞄準進行攻擊。
它還有兩款放大型号,一個是 TLK-400,船體長度爲 4 至 6 米,射程爲 1200 千米,彈頭 / 有效載荷 500 千克,另一個是 TLK-1000 船體長度爲 4 至 12 米,射程爲 2000 千米,彈頭 / 有效載荷容量 5000 千克。不過以上均處于 PPT 階段。
第五種是烏克蘭的一個 " 工程師志願者 " 團隊(AMMO UKRAINE)利用外界捐款自行研制的 " 馬裏奇卡 " 無人艇,它比 Toloka TK-150 大得多,長 6 米,直徑 1 米,航程超過 1000 千米,約合 43.3 萬美元。
依靠這幾款無人艇,烏克蘭可以說是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打得俄軍哪怕是龜縮在港内也是提心吊膽的,這是不是意味着很快就将會是無人艇的天下了呢?
誠然,防禦無人艇顯然要遠比防禦無人機更困難,這是因爲海上的環境遠比陸上複雜,海浪對無線電波多路徑反射、海水對紅外輻射的抑制、海霧對可見光信号的屏蔽等,都爲無人艇的突防提供了便利條件。
而且海上畢竟太開闊了,不可能像陸地那樣利用多種雷達、光學觀察設備構成立體交錯的預警體系,本來半潛的無人艇就很難發現,這探測能力又受限,那就更發現不了了。
再就是防禦無人艇也面臨着成本難題,艦載武器與彈藥的價格,普遍高于地面裝備,地面裝備打無人機都破不了攔截率越高,破産速度越快的怪圈,那海上打擊無人艇就更難打破了,所以對于烏克蘭這種資源有限的國家來說,成本低廉、研發周期短的無人艇顯然有很強的吸引力。
而烏克蘭能夠多次成功利用無人艇對俄羅斯進行打擊,還有三個有利因素,一個是黑海本身風浪就小,适合這些小型無人艇用,而這些小艇由于體型小,對複雜海況的适航性本來就差,所以要是在太平洋上的話,就壓根兒遭不住。
另一個就是烏克蘭的背後有北約國家的支持,由于烏克蘭無人艇出發陣地距離克裏米亞地區海域較遠,要想準确獲得俄軍軍艦情況,必然離不開已經開了 " 天眼 " 的北約情報支持。
此前,有報道披露,在烏軍無人艇襲擊俄軍艦艇的時候,就有一架美軍 RQ-4B" 全球鷹 " 無人機在克裏米亞西部出沒,與烏軍襲擊時間高度吻合。
再一個就是俄軍确實比較菜,對于黑海控制能力和電子幹擾手段還很弱,缺乏對無人艇攻擊行動有效反制手段,除了轟炸烏軍無人艇出發陣地和制造工廠外,其他手段能有效果的并不多。
對于這種無人艇,其實海上力量稍微強大一些的話,且不說其攻擊效果怎麽樣,無人艇的生存能力恐怕都成問題。
因爲無人艇普遍防護性能較差,很容易就能被配備無線電近炸引信和電子時間引信的大中口徑炮彈,以及小口徑速射艦炮甚至大口徑機槍消滅。
像 2023 年 6 月 11 日,俄軍 " 亞速海沿岸 " 号電子偵察船,在塞瓦斯托波爾東南 300 千米處遭 6 艘烏軍無人艇圍攻時,就使用艦炮和機槍攔截,結果将無人艇悉數擊毀。
随後,在 7 月 25 日,俄 " 謝爾蓋 · 科托夫 " 号巡邏艦在執行巡邏警戒任務時,也遭到 2 艘烏軍無人艇襲擊,結果無人艇又都被機槍擊毀,在 8 月 1 日的另一次襲擊中," 謝爾蓋 · 科托夫 " 号又和姊妹艦 " 瓦西裏 · 貝科夫 " 号一起摧毀了 3 艘烏軍無人艇,自己毫發未損。
所以說,隻要能提前發現無人艇,在預有準備的情況下,哪怕是火力偏弱的輔助艦艇,依然能有效攔截無人艇,這對于俄軍效率低下的偵察體系來說,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對于有些強國來說卻并不是難題。
實際上,像無人艇這種玩低成本 " 狼群戰術 " 的裝備并不鮮見,像我軍 22 型導彈艇就是一個最佳例子,當年也是想着靠這個戰術構建近防禦,但是随着裝備的發展,中國很快發現這東西根本不可能當作海軍作戰主力,大噸位的水面艦艇才是真香。
▲中國某型軍民兩用無人艇蜂群
這也正是美國等國也在發展這種小型無人艇發展,但卻沒有重大投入的原因,就目前情況來看,無人艇的技術水平尚且不能支持大國海軍作戰,也就隻能是俄烏戰場或小國海軍低烈度有限條件下使用。
▲ 2022 年中國某型百噸級無人艇試航
▲中國軍用無人破障艇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無人化肯定是下一場戰争的趨勢,雖然無人艇不大可能一蹴而就取代現有艦船,但是新事物總是會螺旋上升的,随着無人 + 有人作戰模式的推廣和應用,相信總是會成爲戰場上的主角的,就中國目前在無人艇方面的研究,應該正處于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