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病發病率高、隐匿性強,涉及多個器官系統,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包括靜脈血栓、動脈血栓、毛細血管血栓等。
靜脈血栓最常見的是肺動脈栓塞和深靜脈血栓,是同一疾病不同階段、不同部位的兩種表現形式。動脈血栓主要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心房顫動、動脈缺血和卒中。毛細血管血栓也被稱爲毛細血管動脈瘤,好發于顔面部。
那麽,血栓究竟是怎麽來的?血液在靜脈血管裏流動,就像流水在河道裏靜靜地流淌。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細胞;河道有大壩攔截,血液有瓣膜控制開關。如果水流緩慢,極易導緻泥沙俱下,河床堵塞,就會使河水四處闖蕩,泛濫成災。同理,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細胞自然會大量堆積黏合到一起,最終凝結成血栓。
靜脈血栓往往發生于腿部和肺部,并以腿部血栓爲多見。下肢靜脈血栓在人群中覆蓋面最大,占所有血栓類型的 80% — 90%。特别是長期癱卧在床、有手術或骨折創傷、有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者,以及年齡大于 60 歲且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卒中、肥胖、抗凝血酶缺乏的人,往往自身血流減慢,血液變得黏滞,就更容易産生靜脈血栓。
臨床上,深靜脈血栓主要表現爲患肢腫脹、疼痛、壓痛、發紅、水腫、靜脈曲張、皮膚潰爛,乃至 " 老爛腿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深靜脈血栓?可以試試兩個簡易方法:一是在膝蓋下方 10 厘米處用卷尺測腿圍,當兩側腿圍相差大于 3 厘米時,說明患側已經出現肢體腫脹,提示可能是靜脈血栓在作祟,要盡快就醫,以明确病因;二是對小腿後側的腓腸肌進行按壓,如壓痛明顯,表明有血栓的可能。
要想遠離血栓病,必須從源頭抓起。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和其他相關基礎疾病的人,應盡快降低血液黏稠度,服用抗凝藥物,并針對原發病進行同步治療,徹底鏟除滋生血栓病的土壤。同時,若是連續幾小時靜止不動,就會使靜脈血栓的風險上升,而動起來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每天不能久站或久坐,最好一兩個小時起來走走、散散步,舒展腰肢,或者進行腿部活動,包括趾屈、背伸、環繞及屈伸膝關節等動作,盡力保持幅度最大。長期卧床的患者必須定時更換體位,同時擡高下肢 20 至 30 度,并積極進行下肢的主動或被動訓練,如足背屈、膝踝關節的伸屈、舉腿、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等活動。家人或護工要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按摩、推拿,以促進和加快肢體血液循環,不讓關節畸形,也不給血栓 " 萌芽 " 的機會。
在秋冬季,務必注意防寒保暖,呵護血管健康。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而緻腹壓增高,阻礙下肢靜脈回流。提倡清淡、低脂且富含纖維素的飲食,如新鮮果蔬、雞肉、魚蝦,忌食濃茶、咖啡、可樂及肥肉等辛辣油膩的食物。同時,可以穿戴彈力襪,增強靜脈回流,延緩下肢靜脈曲張的進程。
(作者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