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 " 防窺膜 " 的新聞曾上過熱搜。大意是:有位流量明星在公開場合被拍到時,手機上的對話内容看得一清二楚。
更好笑的是,評論中有人建議要買防窺屏,但又有評論說,這已經是防窺屏(也就是貼了防窺膜)——
等等,防窺膜到底是個啥?它真的能防止别人看到我們的手機屏幕嗎?
防窺膜:在屏幕上貼一個
微型 " 百葉窗 "
其實,在智能手機普遍使用的今天,你的一切個人信息,無論是工作和家庭明細,還是聊天記錄和感情生活之類的隐私,甚至身份證和銀行卡這些信息,都有可能在一塊小小的屏幕上顯示。一旦手機屏被附近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恐怕會帶來大麻煩。
所以,爲了讓手機屏幕更安全,一個簡單的辦法是:花上幾十元,在上面貼張防窺膜,手機兩側的陌生人就不容易看到顯示的内容了。
圖丨 Pixabay
手機防窺膜爲什麽有這樣的效果呢?奧秘在于它的結構。
這層膜外表看起來是透明的,但實際相當于一個微型 " 百葉窗 ",在比頭發絲還要細的數十數百微米級别的細密光栅結構中,有一排阻擋光線的 " 小栅欄 "。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如果人眼在手機正前方很小的角度範圍(比如 30 度)内觀看,手機屏幕上發出的光可以被正常接收到,而對于手機屏幕的側面的觀看者來說,因爲 " 小栅欄 " 陣列的遮擋,手機屏幕似乎就是 " 一片黑 "。依靠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防窺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手機使用者的個人隐私。
當然 " 可觀看角度 " 的大小并不是一個固定值,與這些 " 小栅欄 " 的寬度、高度和間距都有關系,是可以人爲來設計的。
設計 "可觀看角度" 的大小并不容易。由于手機用戶本人在觀看屏幕的時候,常常也是斜着看的,比如拍照的時候會把手機擡高或者放低,這時用戶本人和旁觀者的觀看角度其實差不多。所以,如果把這個角度設置小了,别人偷看到屏幕内容的幾率小了,但也可能經常阻止自己的正常觀看;如果把這個角度設置大了,自己不必總是 " 正襟危坐 " 地看手機,但也更容易讓别人偷看到。
怎麽辦呢?手機防窺膜設計者也隻能在兩者之間取個平衡,使得 " 可觀看角度 " 處于一個折中的大小,但一些時候還是不能滿足需求,造成 " 該看的東西看不到 " 或者 " 不該看的東西被看到 "。
一個防窺角度的示意丨 @王方玮 / 知乎
另外,凡事都有兩面性。防窺膜上這種 " 百葉窗 " 結構在阻擋偷窺的同時,也會無法避免地讓你正面觀看屏幕時遮擋一部分光線,造成屏幕亮度下降或者耗電增多之類的負面結果。
一個反向腦洞:
把手機變成 " 裸眼 3D" 效果
貼防窺膜,自然是爲了防止你的屏幕被偷窺。不過,還有一些時候,我們也會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阻止側着看屏幕的 " 熱心觀衆 ",還要專門把圖像内容送給他們看,讓他們 " 不想看也得看 "。
那要怎麽做到呢?隻要在手機或者電腦屏幕上貼上另一種膜,膜裏面依然有很多小栅欄,隻是在設計上稍有不同,如下圖這種——
圖丨 Wikipedia
這樣的結果是,從兩個不同角度看屏幕,看到的分别會是屏幕上紅色和綠色的不同位置的部分。
如果把角度設置得小一些,紅色和綠色的區域恰好對應了人的左眼和右眼。我們平時看東西,之所以會有三維立體的感覺,一個重要原因是左右眼由于位置稍微不同,觀看到的同樣物體的畫面也會有分别。
當我們把左眼畫面和右眼畫面分别作爲紅色區域和綠色區域混疊到一起顯示到屏幕上,再通過這層膜把兩組畫面分别投射到左右眼,觀看者大腦中将左右眼畫面相結合,就可以實現裸眼三維顯示的效果。手機屏幕貼上這麽一層膜,外加專門的雙目格式圖像視頻文件,就可以把一個 2D 手機當 3D 手機用。
如果把角度設置得更大一些,通過這層膜,不同角度的兩個觀看者就可以看到屏幕上不同部分的内容,可以做到 " 一屏兩用 ",兩個人 " 各做各的 ",比如在一塊屏幕上,一人在看電影,一人在打字聊天。
繼續腦洞:如果把防窺膜
戴在人眼上呢?
讓我們腦洞大開,再來思考一種可能——
在手機屏幕上貼了一層膜,無論是防偷窺,還是三維顯示,其實是相當于給手機屏幕戴上了 " 一副眼鏡 ",而眼鏡原本可以戴在人眼上的,所以,如果把這個 " 防窺膜眼鏡 " 戴在人眼上,又會怎樣?
這裏閑要插播說一下光的偏振。光是一種電磁波,在同樣亮度,朝着同樣方向傳播時,還會朝不同方向振動,也就是偏振方向不同,而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在外表上看是無異的,經過專門檢測偏振光的偏振片時才會 " 現出原形 "。偏振片眼鏡就既可以用于三維顯示,也可以用于防偷窺。
我們平時在影院裏觀看的那種佩戴眼鏡的 3D 電影,像《阿凡達》《複仇者聯盟》《蜘蛛俠》就是采用這樣一種方式,屏幕顯示的畫面包含了兩個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比如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左眼畫面和右眼畫面分别用兩種光來顯示,而眼鏡上左右眼偏振鏡片分别會濾過對應方向的偏振光,這樣實現了雙目視差的三維顯示。
在防偷看的時候,手機屏幕上會顯示複合的圖像,既包含了一個方向偏振光所顯示的隐藏圖像,又包含另一個方向偏振光所顯示的噪聲幹擾。如果不戴專門眼鏡看,兩者混合結果就是 " 白花花 " 一片,而使用者戴上對應于第一個方向偏振光的偏振片眼鏡,隐藏的圖像就可以被 " 過濾 " 出來,照樣正常觀看手機屏幕,而周圍沒眼鏡的人想看也隻能 " 幹着急,幹瞪眼,沒辦法 "。當然這種防偷窺方式的缺陷在于,平時用個手機還要每次都戴上專門的眼鏡,實在不是很方便。
一個利用偏振光的隐藏圖像顯示裝置丨作者拍攝于深圳華強北博物館
其實,類似的原理也可以解釋不少 " 賭神 " 影片中透視麻将牌和撲克牌的絕技——偏振片通過隻讓專門方向的偏振光通過,可以提取出原本隐藏的圖案,在賭局中作弊。
圖丨電影《賭神》截圖
好了腦洞完畢,回到現實。
" 防屏幕被偷窺 " 的确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好在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相信要解決手機屏幕或其他屏幕内容隐私保護的問題,還會有其它很多巧妙的技術手段出現,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本人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時要留意四周哦。
作者:焦述銘
編輯:麥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