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6 日晚 7 點,經過一系列免除孫東旭 CEO 職務、停職主播天權 3 個月、釋放被拉黑粉絲等一系列重大決定之後,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與董宇輝一同現身老俞閑話直播間,回應近期東方甄選 " 小作文 " 事件中網友關注的問題。
随後,# 俞敏洪董宇輝合體直播 #話題爆了,沖上熱搜第一。
俞敏洪在直播間中稱,董宇輝離開是誤傳," 我這兩天跟他溝通很順暢。"他很熱愛東方甄選,我們之間的溝通非常順暢。随後,董宇輝接話稱:" 我沒有接電話、見面,沒有說要離開過。" 董宇輝稱這兩天電話被打爆了,收到了很多微信,但都拒絕了。
俞敏洪還談到,罷免東方甄選 CEO 孫東旭與董宇輝無關,主要是管理不善。對于外界傳言東方甄選要二選一,俞敏洪表示,沒有這樣的事情。孫東旭不再擔任東方甄選 CEO,但也是新東方的創業者和管理者,會以自己的方式爲東方甄選繼續做自己的貢獻。
直播僅 2 分鍾入場人數超 10 萬,直播 60 分鍾後點贊超 8000 萬。俞敏洪還笑稱自己蹭了董宇輝的流量。
董宇輝:不會離開 俞敏洪:孫東旭被免與董宇輝無關
12 月 16 日晚,俞敏洪在微博預告," 今晚(12 月 16 日)7:10,我和宇輝一起,直播間見。"
直播開始後,本次 " 小作文事件 " 的當事人董宇輝,走進了俞敏洪的 " 老俞閑話 " 直播間,隻不過這次直播,不是給大家上課,更不是帶貨,而是和大家敞開心,和俞敏洪一起,向大家說出自己的心裏話。
首先,俞敏洪表示董宇輝這兩天一直在西安休假,有傳言他要離開,沒有這樣的事情。可能有人找,但他并沒有接受,沒有見面,電話也沒接。他從來沒有與任何人說過要離開東方甄選。他很熱愛東方甄選,我們之間的溝通非常順暢。
董宇輝表示,自己還會繼續留在東方甄選。董宇輝在直播間表示,外界的關注建議很多,傾聽但是會保留自己的觀點。自己更喜歡分享書籍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不會轉變成純粹的賣貨主播。" 我一直都不喜歡那個樣子,而且我從來都是建議大家冷靜理性地消費,消費會讓你生活快樂,但消費主義會讓你生活的痛苦,如果我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攫取資源,然後看着爆炸數字增長的一個銷售的話,我會不喜歡自己。"
董宇輝稱,他已經和俞敏洪溝通清楚,東方甄選今後也會更加側重書籍和文旅方面的推廣。
對于多家公司向自己抛出橄榄枝。董宇輝回應稱,這幾天自己拒絕了所有的邀請。原本是昨天回來,但是因爲大雪取消了,所以定在今天回來。
董宇輝表示,哪怕人生以後真的不工作了離開東方甄選,我也希望東方甄選好,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心血毀掉。如果自己的存在能爲東方甄選好,我就存在,如果我的存在不能讓東方甄選好,俞老師會給我調整。
董宇輝表示,日前的小作文事件,自己處理得不是很好,小編用賬号回複的事,本來事情很小,我的處理很幼稚不得體,與孫東旭的溝通中話不是很好。
在直播中,董宇輝還笑着調侃自己:" 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爲什麽這麽多人喜歡我。很多朋友越誇我越心虛,想不通,我從小到大一直從長相到身高被批評,我不完美。"
俞敏洪稱近期事件是自己的管理失誤。因爲自己 " 甩手掌櫃 " 導緻放權過多,而小孫(孫東旭)是雷厲風行、較爲果斷的人,出現了一些漏洞。正是管理上的重大失誤,導緻許多問題錯上加錯。
關于免去孫東旭職務的一事,俞敏洪表示:" 拿下(孫東旭)主要由于‘小編’越過管理層在東方甄選官方賬号上的發言,以及他在直播時不恰當的表達,包括提及董宇輝薪酬等侵犯個人隐私的行爲。" 而關于董宇輝在這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俞敏洪說:" 董宇輝在這件事情中是很被動的,其實和他沒有什麽太多關系。"
不過,俞敏洪也表示,孫東旭是新東方的創業者和管理者,會以自己的方式爲東方甄選繼續做自己的貢獻。他還稱,在宣布罷免孫東旭之前,董宇輝還來求過情。俞敏洪還說," 我相信董宇輝孫東旭能夠好好相處,在我的領導下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俞敏洪強調,東方甄選還會維持現有的團隊,隻是換了 CEO。
關于董宇輝的待遇問題,俞敏洪表示不是很方便說,但是從直播間的 " 談話 " 中,每經小編看出,俞敏洪非常欣賞董宇輝的能力,和董宇輝的關系也非常好,不過俞敏洪也表示,自己和董宇輝,包括和東方甄選,接下來并不是一帆風順,還有許多挑戰要去面對,有許多困難和沖突要去應對," 希望大家給我時間,把東方甄選恢複到原來那個讓大家共同開心的狀态 " 俞敏洪說道。
董宇輝表示:" 如果我要爲了錢就走,我去年就能走了,我拿到過不少報酬很高的 offer,但我沒去,我也不會去,因爲我工作隻是要快樂,關于待遇上的事情,大家放心,俞老師不會虧待我的,但這也不是我的第一追求,這幾天自己拒絕了所有的邀請。"
關于公司話語權一事,俞敏洪稱,未來董宇輝一定會有話語權,同時他也希望被罷免的孫東旭也可以建言獻策," 我也會聽取他的意見 "," 未來董宇輝想要做的事情,隻要我覺得合情合理,我一定會調動資源幫他實現 "
俞敏洪最後坦言,目前東方甄選陷入了一個混亂的狀态," 我覺得隻有我來當 CEO,才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俞敏洪說,原來的東方甄選平台對董宇輝 " 不公平 ",他希望未來和董宇輝、東方小孫(孫東旭)打造更好的平台,希望給董宇輝和其他主播更多發展空間。俞敏洪透露董宇輝下一步,正在策劃一起去國外直播," 我們要做一些有情懷的事兒,例如助農和文旅 "。
市值蒸發 75 億港元
東方甄選如何應對危機?
可以看到,在此前公司高管與核心主播的來回撕扯中,東方甄選成爲了最大的受害者。12 月 15 日,東方甄選股價下跌 5.58% 至 26.25 港元,總市值 266.44 億港元,較 12 月 8 日的市值下降逾兩成,蒸發 75 億港元。
在業内看來,這家公司的挑戰和危機才剛剛開始。海豚智庫創始人、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分析稱,俞敏洪不是保董宇輝而是保東方甄選,此次危機事件,孫東旭負直接管理責任。
資深公關專家臧中堂分析稱,明星直播向左,公司品牌向右,兩者必須有很好的銜接和過渡,真正的公司化和公司品牌對 " 明星公司 " 是挑戰,突破不了這一點公司走不遠。不過他也提到,外界都認爲董宇輝一直想走、會走,這是個人英雄主義文化在作怪。
中央财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則向記者分析稱,俞敏洪在改革開放早期順應國民 " 走出去 " 需求開啓了新東方的時代,這次能否順應國民以消費投票作爲情感化投射和表達的需求重塑自己核心競争力架構和激勵體系,我們拭目以待。而董宇輝雖借助這次全真試驗場驗證和提升了自身 IP 價值,還是要清醒區分開超級 IP 的能量場與本尊之間的關系,否則極易被流量反嗜。
" 一個企業層級的事件原本不至于成爲霸榜數日的國民話題,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太多人在董宇輝身上找到了共情式投影——一個出身寒微、長相也并不偶像的素人青年,靠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書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跟很多平凡人一樣觸手可摸的開篇,和後來逐步掙脫原生命運坐标系的破局。" 陳端表示。
在她看來,嚴格來說,超級 IP 并非真人本尊,而是一個大時代情緒在某個人身上投射之後借助現代傳播杠杆放大共情效應的産物,也因爲彙聚了更多人的想象和共情擁有了超越個體的能量場。帶着大衆共情能量的董宇輝 IP 與因爲 " 爹頭爹腦 " 發言大失人心的東方小孫一場對弈,結果不言而喻。
在俞敏洪的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一書中,追溯新東方創業曆程時,他曾提及骨幹員工與老闆之間的矛盾,他寫道:
" 我常常喜歡舉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廚效應。一個飯店,老闆花了很多錢進行裝修,但是他自己不會做菜,所以就請了一個大廚,由于這個大廚的水平特别高,所以顧客如雲。這時,大廚意識到,顧客來不是因爲老闆花了錢進行裝修,而是因爲自己做飯的水平太高了,這時他就會去跟老闆談,飯店的利潤要和他分成!大廚去找老闆談的時候,老闆其實已經很被動了。如果老闆聰明的話,他就必須主動跟大廚提出利潤分成的事。最後,如果大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說大廚本身就比較貪婪,那結果一定是大廚離開這個飯店,然後這個飯店也倒閉了。而大廚出去以後,也不一定能幹成飯店。因爲會做菜的人并不一定懂得經營,而會經營的又不一定懂得做菜,所以大廚和老闆之間存在矛盾效應。這在很多創業公司中都有反映。"
當年他的解決之道是," 如果你要開一個飯店自己又不會做菜,還想要大廚不‘造反’的話,那就得配 2~3 個大廚,讓大廚之間能互相制衡。"
說到底,還是利益的問題。老俞在書中很清醒:"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問題。不管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是組織與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 " 當年他總結出了一個教訓:" 當有一件事情你不能做的時候,一定要找幾個人同時幫你做。除非你相信自己已經給了這個人足夠的利益,并且這些利益能夠保證他一輩子都願意跟你一起幹。當然,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爲你一旦把事情做起來,就會有不同崗位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想要做成一件事,你必須把人才配置到位,并且不能讓人才最後把你所創立的事業翻過來,而是要讓大家共同獲利。這也是我在創業初期最深刻的感悟了。"
但眼下,東方甄選這個 " 飯店 " 裏,顯然找不出和董宇輝一樣分量的 " 大廚 ",老俞面對的是一次全新的管理挑戰,很有可能,當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風波最終塵埃落定時,俞敏洪會有更爲深刻的感悟。
" 創業維艱,平台與個體從來都是互相成就的關系,早期董俞、董孫的多次同框,多是爲了平台造勢,彼時是追求合力的,但現代流量經濟的生态化運作變現邏輯與傳統公司制治理和激勵體系之間張力逐步凸顯,情感因素越來越成爲後真相時代影響商業利益分配的力量,人随勢走,還是讓人不勝感慨。不能順應未來商業邏輯變革的主體,難免在時代的大浪淘沙中沉浮。東方甄選目前無論在流量、IP 抑或供應鏈層面都還沒有構建起真正屬于自己的核心競争力和護城河。" 陳端說。
記者 |趙雯琪 程鵬
編輯 |程鵬 劉雪梅 杜恒峰
校對 |劉小英
封面圖片來源:直播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