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 / 文 錢念秋 / 攝)155 處、868 個 " ✕ ",每一個 " ✕ " 下盡是同胞的血肉。因為描述侵華日軍暴行的文字,都被換做了 " ✕ " 字。△扉頁這本書名叫《活着今天Feier要和大家分享的是868個“✕”下盡是我同胞血肉,離開南京後這個日本人用未泯的良心寫下此書,歡迎閱讀~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 / 文 錢念秋 / 攝)155 處、868 個 " ✕ ",每一個 " ✕ " 下盡是同胞的血肉。因為描述侵華日軍暴行的文字,都被換做了 " ✕ " 字。
△扉頁
這本書名叫《活着的兵隊》,作者是日本作家石川達三,85 年前的寒冬,他先後前往上海、蘇州、南京等地,目睹了一樁樁暴虐的屠殺,用 11 天的時間寫下了這本紀實文學作品。
△首版中文譯本《活着的兵隊》
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民間抗日戰争博物館展出一本 1938 年 6 月在中國公開發行的首版《活着的兵隊》,該館館長吳先斌說:" 這本書是石川達三未泯的良心,也是我們現在研究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
△吳先斌翻看首版中譯本《活着的兵隊》
這本書在日本遭禁,卻于同年在中國發行
1937 年的 12 月,32 歲的石川達三作為日本《中央公論》的特派員随侵華日軍來到中國。那時的他前程似錦,年紀輕輕便已獲得日本文學界最有名、最權威的 " 芥川獎 "。他此行的目的,是日本政府需要一批鼓吹侵略戰争的文學家來美化侵略行為。
△書中關于句容被攻略的描述
經上海、蘇州、常州,1938 年 1 月 8 日,石川達三抵達南京。目睹侵華日軍一路燒殺淫掠和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樣出身于社會底層的石川達三對戰火中的貧民十分同情。
1938 年 2 月回國後,他僅用 11 天時間創作出紀實小說《活着的兵隊》,約 12 萬字,重點描寫了進攻南京并參與南京大屠殺的高島師團西澤聯隊倉田小隊中的伍長笠原、和尚片山、一等兵近藤等人的諸多暴行。
為了使作品能通過日本當局的審查,書中删去最後兩章,在 155 處用了 868 個 " ✕ " 來替代原有描述侵華日軍暴行的内容。
盡管如此,《活着的兵隊》在發行當天,仍遭日本當局封殺,7 萬多冊圖書被搜剿一空。石川達三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個月,緩期三年執行。
但是,這本書在正式公開發行前,已經有約 1000 冊直接寄給了訂閱者。僅剩無幾的《活着的兵隊》悄悄地傳到中國,翻譯家張十方率先譯出該書,于 1938 年 6 月在中國公開發行。
首譯者張十方在譯者自序中寫道:" 當我一想到每一個‘✕’下面都有我們同胞的血肉,我的悲憤便到了無法按捺的程度,血的債是得用血來償還的,願這篇血的記錄永遠地留在每一個人的心底。"
△各版中文譯本《活着的兵隊》
868 個 " ✕ " 下,盡是同胞的血肉
南京民間抗日戰争博物館館藏的,正是這一本 1938 年出版、由張十方翻譯的《活着的兵隊》。
書封是血紅的底色,四起的烽煙中,有一架轟炸機在天空盤旋。翻開泛黃的書頁,可以讀到作者極力克制的筆觸之下殘忍的曆史真相。
書中明确寫道,在挺進南京的途中,侵華日軍的軍事首腦部傳達了這樣的指令來," 由此向西,民衆間的抗日思想非常強固。因此,即使婦女小孩,也不能放松的,應當✕✕✕✕✕✕✕✕✕✕✕✕。" 盡管原文被作者部分隐去,但不難判斷這道軍令與屠殺婦女兒童有關。
△書中多處 " ✕ "
在攻打南京的過程中,侵華日軍伴着紫金山山頂的霜,于寒冷中緊擠着," 卧在滿是石塊的地上,他們真會頭痛,于是一手将中國兵的屍體拖過來,枕在它的肚上:‘啊,正好,正好。’ " 言語間盡是對生命的漠視。
不僅如此,金陵古迹也難逃一劫。占領中山陵的小林部隊," 把日章旗插上放置在平坦拜道的巨大的石馬的背上,再在門樓的石柱面,用血大書:‘十二月十日小林部隊占領。’ "
明孝陵亦被破壞," 立在外拜道邊的大石人的行列,具有默默而莊嚴的表情。在他們莊重威風的腰際,地雷轟隆地爆發了。"
南京城破後,滿城齑粉、屍橫遍野的景象亦被寫進書中。" 街上所謂的商店早已面目全非,洗劫之後瘡痍滿目,但凡你能稱得上大南京的物資早已經不存在了,它們要麼被搶走,要麼被翻攪的雜亂無章,不像樣了。要麼被付之一炬,成為瓦礫一堆。"
" 大街上仍有死屍,經了數日,變成瘀黑。" 而侵華日軍看到其中有一具,僅剩有一根骨頭的腳胫,纏着綁腿,竟還能戲谑地笑起來," 喂,近藤,這一個穿着鞋的呀,大概還想逃呢,哈哈哈!"
△書中關于下關的隐喻
對于侵華日軍在下關的累累罪行,書中亦有隐喻," 他們把手榴彈擲到揚子江中,一次可以弄到幾百條鯉魚。‘肥美的鯉魚啊!不知吃了幾個中國兵啦?’士兵們一面說笑一面作飯。"
書中還不止一次提到了慰安所," 為了日本軍人的需要,南京市内開設了兩個慰安所。"" 他們跑到酒保裡,飲了一瓶啤酒,于是再到南部的‘慰安所’裡去了。"
反抗與屠殺同在,展現中國人的抗戰精神
除了對侵華日軍暴行的描寫,《活着的兵隊》還記錄了中國人的反抗,書中第一個章節便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中國青年放了一把火,燒掉了被侵華日軍強占做總部的房子,被抓住後,青年說:" 我在自己家中放火,與别人無幹。"
△書中關于中國人反抗的描述
毫無疑問,這位青年被侵華日軍殘忍地殺害了," 一瞬間,青年的叫喊嘎然而止,田野複歸于柔靜的夕景中。頭沒有砍落,但傷口卻相當深。在他的身體橫倒下來之前,鮮血滔滔地流滿肩際。"
在臨近南京時,一場無聲的反抗也曾震懾侵華日軍。笠原伍長将 13 個俘虜綁成一串,準備就地處決,逐一殺掉。關于這段内容,原文使用了 30 多個 " ✕ "。比照着抗戰勝利後的完整版譯本,可還原出事情的大緻經過。
在飛行場盡頭小河的岸邊,笠原抽出刀,迫不及待地向第一個俘虜砍去,接着第二個、第三個。
" 這時,他發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号泣的聲音突然停止了,剩餘的都端坐在平坦的土地面,将兩手擱在膝上,閉着眼,垂着颚,默然不作一聲。這,不用說是頗為莊嚴的态度。"
這樣一來,笠原反倒覺得挫了銳氣,手倦無力了。他鼓了鼓勁,賭氣般地又砍了一個,馬上回過頭向戰友們說:" 後面,誰來砍?"
可沒有一個人敢接手,他們退後二十步,端起槍來向俘虜射擊,才算了結了這一難題。
1945 年抗戰勝利後,《活着的兵隊》得以按照完整的原稿在日本出版,中譯全本也于 1987 年、1994 年、2008 年先後三次翻譯出版。
這本書存在的意義,正如石川達三在序中所說:" 就是要将戰争的真實面目公布于社會,讓那些以勝利為榮的大後方深刻地反省。"
(編輯 吳嫣然)
關于868個“✕”下盡是我同胞血肉,離開南京後這個日本人用未泯的良心寫下此書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Fe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