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恢複鮮活力!鮮杞原紅枸杞原漿,
每天一袋好處都有啥?
有外國人拍到中國太空飛機了?
2023 年 12 月 14 日,國防部發布了一條簡短電訊,标題是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 "。
當時的這條電訊的内容非常簡短,裏面提到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保密程度卻相當之高,關于其外形設計和具體任務等情報,網上幾乎找不到任何具體信息,吸引了一衆天文愛好者的關注和一通分析。
▲相關簡訊
由于沒有公開的編号和名稱,中國這架神秘的航天器因此被國外媒體稱爲 " 神龍 "。
有意思的是,原本計劃緊鄰着中國航天器後上天的美國軍方 X-37B 軌道試驗飛行器,由于天氣和不好對外講述的 " 技術原因 ",推遲了整整兩個星期,直到 12 月 28 号,才正式升空。
▲美國 X-37B,從外型看就是航天器加上機翼
而中國的神秘航天器在軌低調飛行了 200 多天後成功返回,大家連長什麽樣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具體飛行的啥,總之就是 " 過于先進,無法展示 "。
▲中國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想象圖
但近日一個爆料讓其在國内外航天圈再激起波瀾。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報道,一名來自奧地利的業餘天文愛好者舍夫班克聲稱拍攝到了 " 中國太空飛機 " 在近地軌道飛行的珍貴畫面。
報道稱,舍夫班克通過 14 英寸的天文望遠鏡和各種專業捕捉衛星動态畫面的設備,這才拍攝出了太空飛機的珍貴錄像。
▲外媒公布的圖像
盡管拍攝畫面經過了堆疊降噪和銳化最佳幀處理,但是最終呈現的物體依然很難推測出所謂太空飛機的具體外形,甚至僅僅從視頻信息來看,也難以判斷這就中國的航天器。
以至于國内航天愛好者們紛紛調侃道,美國人又胡說了,這分明 "UFO"。
中國的神秘 " 太空飛機 "
舍夫班克截取出了幾個能夠較爲完整、清晰反應太空飛機大緻外形的畫面,推測其飛行方向似乎與普通飛機一樣,機頭朝向飛行路線前方。
按照舍夫班克估計,太空飛機的整體長度大約是在 10 米,稍長于美國太空部隊運營的 X-37B。
機身尾端有兩扇展開類似太陽能闆狀的結構,但是在此前網上任何關于太空飛機的渲染圖中都沒有見到過類似太陽能闆的結構,因此也無法确定它們是否爲天線或其他部件。
此外,由于機身未被完全照亮和角度問題,這架太空飛機或可能還有其他尚未發現的特征。
也就是說,目前唯一能夠稍微确定僅僅隻有飛行器的長度。
▲舍夫班克截取的幾個畫面
事實上,這已經是中國第三次将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送入太空執行神秘任務。
2020 年 9 月 4 日,中國首次将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在軌 2 天後,成功返回預定着陸場。
2022 年 8 月 5 日,中國再次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 276 天後,成功返回。
僅從在軌時間來看,2020 年的首次飛行更像是一次簡短的技術驗證,爲下一次的發射和執行太空任務進行鋪墊和積累經驗。
而 2022 年的航天器的發射和在軌運行,顯然更加成熟,充足的在軌時間也方便技術人員利用航天器更好執行實現安排好的太空任務。
有意思的是,關于這兩次航天器的發射報告一樣的簡短,主打一個 " 嘴嚴 ",甚至在遣詞用句和格式上也幾乎一摸一樣,強調了兩次發射是目的是 " 爲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新華社的報道
自從中國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發射以來,美國的太空部隊一直試圖對航天器進行跟蹤監控,以獲取最新情報。
但目前爲止,依舊沒有任何可公開驗證的航天器圖像,至于在軌執行什麽任務,那就更無從知曉。
國外民間愛好者倒是陸續爆出了關于中國太空飛機的相關信息。
除了此次舍夫班克的觀察之外,之前更早的一則報道中稱,包括第二次飛行和正在進行的第三次飛行中,都觀測到 " 中國太空飛機 " 疑似多次進行了對同軌物體進行了捕獲 / 對接操作。
國外人士從相關記錄中推出,太空飛行器曾利用彈出的方式将目标物體送入同一軌道,這時飛行器先進行了規避機動,在經過一系列機動操作後,再靠近目标物體并與之會合,通過此類操作将有助于未來對近地軌道衛星進行檢索、修複和維護。
▲兩個移動的光點分别是飛行器和目标物體
目前這些信息都尚未得到公開驗證,但從軍方保密程度和資源投入力度,我國對于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計劃十分重視。
那爲什麽太空飛機這麽重要呢?
早期的太空飛機
關于航天器的命名,一直以來沒有統一的說法。從早先的航天飛機、太空飛機、空天飛機,到後來美國又推出所謂軌道試驗飛行器 X-37B,再到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加上翻譯的問題,命名體系比較混亂。
其中太空飛機,一般泛指被設計成用來飛入太空再回到地表的一種航天器,将航空飛行器與航天器的特色合而爲一。如果從廣義上講,上述的航天飛機、空天飛機還是軌道飛行器等航天器都可以包括進太空飛機的範疇。
1981 年 4 月,美國将世界上第一架太空飛機 -- 美國哥倫比亞号送入太空,拉開了人類太空飛機時代的曆史帷幕。
▲哥倫比亞号
在當時,要将一架太空飛機送入太空,需要航天器、兩枚固體助推火箭和外儲箱構成三大部分,這樣相似結構的太空飛機,美國先後一共制造了 5 架,分别命名爲挑戰者号、發現号、奮進号和亞特蘭蒂斯号。
" 哥倫比亞 " 号及後續系列太空飛機是航天器突破一次性使用慣例、進入可重複使用階段的重要标志和創新成果。
沒錯," 可重複性 " 就是太空飛機相較于其他航天器的最突出的一大優勢,試想下,如果人類進入太空,就像飛機往返于地面和天空一樣,其方便性可想而之。
同樣的," 可重複性 " 也意味着太空飛機相較于一次性使用航天器具備巨大的成本優勢。
以哥倫比亞号爲例,從 1981 年起,先後 28 次太空飛行記錄,繞行地球 4800 多圈,如果不是 2003 重返時解體爆炸,縫縫補補估計還能再戰幾年。
▲同樣失事淩空爆炸的挑戰者号
也正是可重複性的優勢,才會讓馬斯克的可重複使用巨型運載火箭星艦每次發射試驗都備受矚目。
除此之外,以哥倫比亞号爲代表的早期太空飛機的優勢還包括能載人,運載能力最大可達 30 噸,在軌運行的時間最長可達到 30 天。
這些優勢,使其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還可以順帶執行回收、修理衛星等任務。
問題來了,既然太空飛機優勢這麽大,那麽爲什麽美國再沒有再設計建造類似哥倫比亞号的太空飛機?
最大原因還是成本問題,美國早期啓動太空飛機計劃的一大動因在于降低往返太空成本。
但是,每架太空飛機有 3500 多個分系統、250 多萬個部件,發射和維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原本,美國政府計劃對航天飛機計劃的撥款爲 430 億美元(換算爲 2011 年的美元價格),每次發射費用預計爲 5400 萬美元。
但最終美國實際一共花銷了 1137 億美元,達到了計劃的 2 倍之多,根據 NASA 的統計,航天飛機的準備和發射平均成本更是達到了 7.75 億美元。
2011 年 7 月,亞特蘭蒂斯号告别國際空間站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5 架太空飛機,其中 2 架失事、3 架退役,宣布了美國第一代太空飛機的時代正式結束。
▲冷戰後,NASA 預算占美國财政預算比例遞減
次時代太空飛機
1996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 Future-X 計劃,該計劃分爲了兩個子計劃,其中的 " 探險者 " 計劃即成爲了 X-37 計劃。
幾經輾轉後,2004 年,NASA 認爲此項目不再符合其長期目标,因此将它交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進行開發,同時也成爲了機密項目。
X-37 至今可分爲三個版本,其中 X-37 是最原始的技術驗證機;X-37B 則是爲美軍研制的版本,也是美軍目前正在服役的主力太空飛機;而 X-37C 則是 X-37B 的載人版本發展方案,目前尚在研發中。
三個版本的太空飛機均爲可重複使用。
從發射方式看,早先的太空飛機(軌道飛行器)是挂載在火箭上,而 X-37B 則是置于火箭内部投放至太空。
體型上,X-37B 也是遠小于早先的航天飛機,是迄今爲止飛行過的最小、最輕的軌道太空飛機,爲了進一步壓縮準備和發射成本,舍棄了冗餘的設計和功能,将總重量控制在了 5 噸左右。
相比哥倫比亞号重量将近 60 噸的軌道飛行器,那真是小卡拉米了。相應的,X-37B 的載重也因此被極大壓縮,僅 250 公斤左右。
爲了将 X-37B 與上個時代的太空飛機區分開,美國官方将 X-37B 命名爲軌道試驗飛行器,專指上個時代的太空飛機核心部分即軌道飛行器,不包括助推火箭和外儲箱。
這樣一來,核心部分的飛行器可以由美軍方自主設計建造,而發射則可以委托商業火箭運輸企業來進行,以此降低發射費用。
2010 年 4 月 22 日,美軍第一架 X-37B 發射升空,到了 2023 年 12 月 28 日,X-37B 是第七次執行太空任務。
但同樣的,美軍很少對外透露 X-37B 的每次發射具體任務,至于宣稱能載人 X-37C,網上幾乎更是沒有任何公開信息。
▲ X-37B
在太空飛機 X-37B 剛出世之時,其軍事方面的戰略意義受到了廣泛關注和讨論。
一方面,太空飛機不僅可以在戰時向目标發射,還可以在和平時期進入近地軌道,太空目前可沒有領空的說法,不用擔心 " 侵犯他國領空 ",這意味着太空飛機可以不受限制保持随時待命狀态,在需要時 " 天降正義 "。一旦太空飛機進入大氣層,不低于 5 倍音速的巡航速度使其具備輕易撕開任何現役防空系統的能力。
另一方面,太空飛機還具有超強的機動部署能力,強大的先發優勢,敵人将難有防禦的充足時間。據推算,X-37B 從美國本土起飛,在 100 分鍾内即可到達地球的任何角落。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它還可以擔任起修複和回收己方衛星的工作,但同時也可以化身敵軍衛星的 " 獵手 "。X-37B 配備有 15 米長的遙控機械臂,這意味着它通過機動飛行靠攏敵軍衛星,将其破壞甚至直接捕獲,以此來影響敵軍的通信系統。
當然目前來看,X-37B 同時代的太空飛機載重有限,且缺乏靈活的變軌能力,在當前的戰争中,其決定戰局的能力尚未彰顯,更多的是承擔戰略威脅功能。
但是其未來的軍事潛力,任何國家都不會忽視。
目前,世界上隻有兩個國家研發出了新一代太空飛機,且成功發射至太空在軌執行任務。
沒錯,就是中國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