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用車就找 SUV 大咖
當下可以說是整車廠跟供應商關系最爲敏感的時刻。每年歲末,車企通常都會跟供應商協商明年的零部件采購價。按照慣例,車企這時都會提降價需求,雙方一番拉鋸後才會簽合同。
而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由于内卷嚴重,汽車廠家大多要求供應商降價 10% 左右,大咖獨家了解到,某新造車企甚至臨時要求供應商降價 15%。這激起了供應商的抵觸。歲末一場大戰已經爆發,誰将成爲赢家呢?
每年零部件價格都要下調
這兩天網上傳出了一封有關比亞迪乘用車要求供應商降價的郵件,要求從 2025 年 1 月 1 日開始,供應商所供貨産品要降價 10%。
對此,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社交媒體回應稱: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我們基于規模化大量采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标,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
的确,每年這個時候,車企跟供應商都要就零部件采購價格來場拉鋸戰。車企爲了控制成本,往往都會壓價。除了比亞迪外,上汽大通也被媒體爆出已經發函給供應商,目标是降本 10%。
" 每個汽車品牌都有這個要求,這是年底常規操作。" 零部件供應商黃江告訴大咖,最近他們收到包括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在内車企的調價郵件,内容都是要求供應商在報價時主動調低價格,調價幅度都是 10% 左右。
就目前情況來看,今年零部件供應商的抵觸情緒比較大,不少廠家人員在社交平台發聲,表達對這種壓價的不滿。
(備注: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汽車價格戰過于激烈,零部件供應商受到的沖擊特别大。大咖獨家了解到,有的車企一年甚至要求供應商進行兩次比價,根據價格高低來分配訂單。有的車企臨時要求供應商下調價格。比如,某造車新勢力一款售價 10 多萬、上市即成爆款的新車爲了沖量,這個月抛開合同,突然要求供應商下調 15% 的價格。這對合作夥伴來說簡直是噩耗。
低價新車需要低成本供應鏈
當前汽車行業内卷嚴重,所有的車企都在卷技術、卷價格,大家都擔心下一步要 " 卷鋪蓋 "。
往年新車是車企的利潤奶牛,但現在車企也很難靠新車掙錢。很多新車在剛上市時利潤很薄、甚至虧本銷售,成爲爆款、擁有規模效應後才能掙錢。
在智界新 S7 上市時,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談到新車售價時就表示," 這是虧損的價格,希望産能規模提升後減少虧損 "。
從去年開始,新車低價上市已經成爲行業慣例,而且上市的時候還要贈送一堆實用的權益。無論是國産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不能免俗。
一款新車要定出有殺傷力、甚至低于友商的價格,需要車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擁有低成本供應鏈。
廠家除了壓縮自己的利潤、甚至是自己掏錢填價格窟窿外,還要求供應商也陪着 " 先苦後甜 "。大家聯手通過價格戰打造出爆款,新車上量後,接下來才有吃肉或者喝湯的機會。
但更加殘酷的現實是,有些車企在新車成爲爆款後,爲了保持競争優勢,還要求供應商繼續壓價格。就像上文提到的那家新造車企,在新車上量後,向供應商提出了降價 15% 的要求。
誰将成爲價格大戰的赢家?
國家統計局對單車經濟指标進行測算後發現,今年前 9 個月,國内汽車産業鏈的單車利潤已降至 1.6 萬元,其中 9 月僅爲 1.1 萬元,創了新低。而單車成本近年來不斷提高,已增加至 29.9 萬元,處于七年來的高位水平。
有些人可能覺得單車利潤 1.1 萬元并不少,實際上這是單車産業鏈的利潤,也就是包括整車、零部件的利潤總和。一款車通常由數萬個零部件組成,這是所有廠家的共同利潤。所以無論是車企還是供應商,大家的日子并不好過。
這兩年車企跟供應商之間多次進行博弈。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今年 4 月份就提到:" 現在大多數客戶跟我們談,要求都是降價 20%。"
而對于當前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價格大戰,零部件廠家會如何應對呢?" 降價是必然的選擇,但我們沒有辦法按車企的目标去降,隻能砍價!" 據黃江介紹,當前環境下,車企日子也不好過,供應商肯定得做出讓步,但又不能讓自己虧得活不下去。
大咖總結
當下汽車行業競争過于激烈、技術叠代非常快,無論是整車廠還是零部件供應商都在想辦法節約成本,很多利潤是省出來的,汽車廠家跟供應商的矛盾因此激化。而歲末由于協商供貨價引發的價格戰,最終應該還是會以供應商的讓步告終。但車企也赢得并不輕松。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應要求,文中黃江爲化名。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SUV 大咖》立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