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科技新知,作者丨樟稻,編輯丨伊頁
" 大語言模型改變雲計算遊戲規則 ",李彥宏的這則斷言,愈發成爲雲計算行業的共識。
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這種新變化。一方面,大語言模型在訓練和推理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即算力。而這些需求催生了雲計算廠商爲模型訓練提供更強大、更高效的計算資源。
作爲佐證,投資機構 A16Z 認爲,生成式 AI 市場裏的大量資金,其實最終流向了基礎設施公司。
A16Z 估計,應用公司平均将約 20%-40% 的年收入,用于推理和定制化的微調。這部分通常直接支付給雲服務提供商,以獲取實例或支付給第三方模型提供商,而後者将大約一半的收入投入于雲基礎設施。據此有理由推測,生成式 AI 總營收的 10%-20% 将流向雲服務提供商。
不僅如此,A16Z 估算,許多擁有自家模型的初創公司已籌集到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大部分資金(在早期階段高達 80%-90%),通常會支付給雲服務提供商。這可是流向雲廠商的 " 一大筆錢 "。
另一方面,大語言模型的興起,讓許多複雜任務可以通過預訓練模型來解決。企業無需擁有龐大的技術團隊和資源,就能利用雲計算服務快速實現 AI 應用。
簡單來說,模型即服務(Model as a Service,MaaS)将成爲新的雲計算服務形式。企業可以通過 API 調用預訓練模型來滿足自身業務需求,而這降低了雲計算服務的使用門檻。
微軟是最典型的案例。眼下,Azure OpenAI 服務已經普遍可用,企業可以申請訪問包括 GPT-3.5、Codex 和 DALL・E 2 在内的人工智能模型。目前,已經使用 Azure OpenAI 的客戶有半導電視台、畢馬威、RPA 廠商 Moveworks 等等。
得益于上述新變化,國内雲計算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和活力,特别是在如今的低增長速度背景下,更加鼓舞人心。
此前,市場研究機構 IDC 在 2022 年底的預測報告中,将中國雲計算行業未來五年的平均增長速度下調了 10%。這是考慮到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影響,同時政企集成業務也在調整過程中。多方因素共同導緻了互聯網雲廠商普遍降低了業務預期。
從這個角度出發,便能理解爲何衆多雲服務廠商,如此熱衷于成爲國内大模型熱潮中的舵手。
" 賣鏟子 " 的火山引擎
當前,大模型成爲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在中國,至少有數十家企業和機構已經發布了大模型産品或公布了相關計劃。作爲互聯網領域的翹楚,字節跳動自然不會缺席這場 AI 競賽。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面對 ChatGPT 和背後的大模型機會,張一鳴選擇親自跟進。一位字節人士稱,張一鳴近期時常會和一些字節人士分享論文學習心得和對 ChatGPT 的思考。
據了解,字節今年初才開始組建專門的大模型團隊,但一把手的跟進也意味着諸多資源傾斜。果不其然,近日,在 BAT 先後展示自己在大模型産品領域的進展後,字節終于亮出了自己手中 " 另類 " 的牌。
字節跳動旗下雲服務平台火山引擎舉辦的 " 原動力大會 " 上,火山引擎總裁譚待表示,火山引擎不做大模型,而是服務客戶做好大模型,爲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 AI 應用。
進一步解讀,眼下國内很多科技公司投入到大模型建設中,火山引擎要做的就是爲大模型客戶提供高穩定性和高性價比的 AI 基礎設施。
曾經的北美淘金熱時期,尋找黃金的人們需要購買鏟子等必備工具,而出售這些商品的商人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在現代商業環境中," 賣鏟子 " 這一說法常常用于形容爲他人提供工具、服務或基礎設施的公司,而非直接參與某個行業的競争。火山引擎此次想做的便是在大模型熱潮中 " 賣鏟子 "。
後續的宣傳環節中,有兩個噱頭十分玩味。一是,火山引擎宣稱,中國的大模型領域,七成以上已是其客戶。面對媒體群訪,譚待解釋道,上述 " 七成 " 是火山引擎相關客戶與第三方機構統計的大模型企業數量之比,能獲得這麽多客戶是因爲機器學習平台解決了算力輔助的問題。
二是,爲了讓更多潛在客戶安心,譚待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火山引擎不做大模型。" 我們不急于推出一個隻有 30 分且隻能适用于本地部署的大模型,這不是最關鍵的,核心是賦能其他人做這件事情。"
這幾乎是公然叫嚣其他大模型參與者,特别是前不久剛剛放言 " 不用造輪子 " 的雲廠商們。
拿阿裏雲來說,此前的雲峰會上宣傳口徑是,阿裏雲希望幫助更多企業用上大模型,讓每家企業都能基于 " 通義千問 ",擁有具備自己行業能力的專屬大模型。換句話說,在阿裏巴巴提供的算力基礎設施、機器學習平台以及大模型服務的支持下,企業們不再需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 " 造輪子 ",或是陷入針對大模型通用能力的無謂競争。
百度也是同道中人。李彥宏認爲自家三月發布的文心一言距離 GPT 的差距大概在兩個月,并且認爲國内大模型創業已經基本沒有機會,大家也沒必要在大模型上重複造輪子。爲此,還引發了王小川的揶揄。
在阿裏、百度先後公布大模型策略後,火山引擎拿出更低的姿态,顯然是在丢掉時機優勢後,寄希望于彎道超車。畢竟,哪個創業者沒有成爲中國 OpenAI 的夢呢?
字節雲需要更多王小川
" 賣鏟子 " 商業模式的核心,是鼓吹更多淘金者加入。
曆史上,加州淘金熱期間,當地報紙發表了關于在若幹地點發現金子的文章,迅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一些商人和企業便利用淘金熱來推廣他們的産品和服務。例如,郵輪公司和鐵路公司爲了吸引更多的乘客,大肆宣傳推銷前往淘金地區的船票和車票。
放到此次大模型熱潮中,火山引擎想要靠 " 賣鏟子 " 發家緻富,自然需要站在 " 王小川們 " 這一邊。
爲此,火山引擎造了 " 多雲多模态 " 這個概念。譚待表示,在大模型及下遊應用發展推動下,無論傳統企業還是初創企業,對 AI 算力都有迫切需求,企業使用多家雲服務将成爲常态。同時,各行業有自己高質量的私有語料,大模型不會一家獨大,而是會在千行百業生長,形成多模型共生甚至協作的生态。" 未來将是‘多雲多模型’的時代。"
對于該論斷,王慧文(美團聯合創始人)、賈揚清(原阿裏技術副總裁)、周伯文(原京東高級副總裁)、李岩(快手前 MMU 負責人)、闫俊傑(原商湯科技副總裁)等創業者肯定贊同。
不過,這裏也還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其一,王小川等創業者一定會用火山引擎賣的 " 鏟子 " 嗎?
簡單來說,火山引擎主要是爲大模型客戶提供 AI 基礎設施,可以理解爲 AI 算力需求。而對于算力需求,王小川并沒有直言通過雲廠商來滿足。
此前在參訪中,王小川認爲中國可以購買的英偉達 A800 和 A100 芯片性能差距隻有 5%,目前不會成爲 " 卡脖子 " 的瓶頸,尤其對未來國産芯片有一定技術突破特别有信心。
簡單來說,對于王小川等創業者而言,是否 " 借道 " 雲廠商們猶未可知。
其二,火山引擎是否會堅守不涉及大模型的立場?
據《晚點 LatePost》披露,目前參與字節大模型的技術負責人有朱文佳、項亮、李航等,他們分屬字節多個部門。其中項亮、李航向火山引擎 BU 負責人楊震原彙報。
對于要不要做大模型,楊震源曾回應稱字節跳動對大模型也在做一些學習和研究,現在還沒有什麽結果,也沒有大模型産品落地時間表。從這裏來看,火山引擎并沒有宣傳中那樣堅定路線。畢竟不做大模型,直接意味着雲廠商少了模型及服務這條營收支線。
從這次整個宣傳動作來看,火山引擎延續了一直以來的策略。此前,作爲雲市場的後來者,火山引擎的目标是做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之外的 " 第四朵雲 "。
對此,多雲成爲火山引擎反複強調的一個宣傳點。RightScale 在 2019 年對全球企業用雲策略的調查顯示,超過 1000 人的大型企業中,選擇多雲部署的占比達到 84%,其中混合雲占比達到 58%。這種多雲策略,或是字節跳動擴大市場份額的轉機。
而這次,火山引擎在多雲的基礎上還加上了多模态。
不過,根據 IDC 最近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2 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 年上半年,阿裏雲、華爲雲、天翼雲、騰訊雲和 AWS 這五大雲廠商一直占據了 70% 以上的市場份額。火山引擎仍然處于名不見經傳的其他廠商(Others)之列。
顯然,在這個已經相對成熟的雲市場中,火山引擎想要突圍并不容易。後發者想要颠覆格局,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大模型熱潮可以看作機會窗口打開,但結局到底如何還要取決于字節團隊的深耕細作。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