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讨論極其熱烈。
無論從影院擁擠程度還是影片平均水準來說,都堪稱久旱逢甘霖。
票房亮眼的幾部片各有優缺點,鮮花與吐槽齊飛。其中最風口浪尖的《無名》,直接出現了豆瓣評論區徹底炸鍋,隻能随機顯示短評的奇景↓
每位觀衆的偏好與預期不盡相同,對一部電影的看法會産生分歧本來很正常。
但《無名》所陷入的戰況顯然并不正常。
——我是兩極分化的分割線——
大年初一早上,首場放映還沒結束,豆瓣就湧入三四萬條影評,大量一星差評。據說彼時其他片子隻有幾百條評論……
△全篇複讀"爛"字的發洩比比皆是
上映第二天,短評數量已經沖破十五萬,幾乎倍殺同期票房冠軍。
不難猜到,粉黑大戰又在有組織有紀律輪流"發功"。
頂着鍋蓋把這現象點出來,一是出于作為觀衆的無奈。
試問誰不苦飯圈"隻有立場,沒有是非"風氣久矣?
電影是集體的藝術,僅僅出于對某個參與者的好惡,就随時随地組織大規模無腦捧踩,既不尊重其他演職人員,更嚴重擠占了普通觀衆的讨論空間。
二是出于對導演程耳的欣賞。
2016年底,他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羅曼蒂克消亡史》,被很多影迷評為"年度華語最佳"。
全面減産中的梁朝偉,就是看過這片後決定挑起《無名》大梁,他形容"我好像很少見到這樣的中國導演。"
時隔六年重返院線,程耳仍帶着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交出了一份颠覆我們對所謂"賀歲檔大片"刻闆印象的答卷。
小衆文藝和大衆商業沖突嗎?
程耳自己的态度很簡單:劃分商業或文藝這種甄别沒有價值,電影最終隻有好看的電影和不好看的電影。
如果隻因用了誰的愛豆誰的"對家",片子本身好看與否就不再重要,被粉粉黑黑隔空互毆占據視線,未免太荒謬也太可惜了些。
所以,圍觀了這場烏煙瘴氣的打分鬧劇後,八八決定加班聊聊《無名》。
希望能給到大家一點點有用的參考。
決定買票與否的判斷标準,不外乎看不看得懂?值不值得看?
前者是《無名》引發争議的焦點之一,雙方觀點都不難理解。
程耳熱衷非線性叙事,可以把這部電影結構想象為一副被打亂的拼圖,片段與片段之間的排列,不遵循時間順序及因果關系。
這是出于他個人的審美趣味,對習慣跟着故事主線走的那部分觀衆來說,拼圖成形以前,内心彈幕估計一堆問号:
為啥還沒講完這人在幹嘛就換台?這一幕不是已經演過了嗎?年份怎麼跳來跳去我記不住啊啊啊!
因此會産生部分"剪輯混亂"、"雲裡霧裡"的吐槽。
但所有困惑都會在影片後半部分豁然開朗。
需要觀衆給出的,其實隻是耐心和注意力。可以全程不斷捕捉各種細節伏筆,邊看邊猜走向順邏輯;也可以放松欣賞每塊"碎片",随着前後呼應環環相扣,自然而然把正序故事拼接出來。
總之,會有不适應這種叙事風格的情況,但看得進去就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
且二刷沖動強烈,理清重重反轉後,回頭細看迷霧中埋下的設計鋪墊,新鮮,耐嚼,爽感很難找到代餐。
——我是眼球升值的分割線——
不僅叙事結構保持特色,對于程耳鏡頭美學的期待也沒落空。兩個字,講究!
他鐘愛對稱構圖,置景追求極緻。之所以總讓細節控們爽到頭皮發麻,是因為自己就是劇組頭号"強迫症晚期"。
擅長通過視聽語言講故事,一滴血漬,一根領帶,一盤醉蝦……在他的鏡頭下流暢服務于叙事,經得起咂摸。他像作畫一樣拍片,把控目之所及的一切,目的是:把每個角落、每個細節、每個演員統一到這部電影的氛圍之下,成為嚴絲合縫的一個整體。"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希望掌控雨滴的方向。"
有網友調侃:程耳的電影連狗都飙演技!他拍日軍轟炸廣州,不見硝煙不聞槍炮,而是把視角由戰鬥機中耀武揚威的"羅斯福"轉到廢墟旁羸弱飄零的無名瘸腿犬。
看得出來,畫幅中處處是創作者審慎而克制的無聲表達。片中最具沖擊力的幾處運鏡剪輯,有技術更有内容。
就視聽享受這層面而言,别錯過上映期,在大銀幕上看《無名》顯然是最好的安排。手機電腦雖有反複拉進度條的滿足感,卻沒法百分百還原,一位"強迫症晚期"導演究竟能卷到啥地步!程耳拍上海,用實景、方言、食物細細密密壘起舊時代生活圖景,氛圍滿到有時簡直恍惚能聞見氣味。
拍香港,有個場景直接還原了香港街頭攝影大師何藩的作品,影院裡看到這幕時,忍不住驚豔地低聲吸氣。
△何藩《好久不見》
拍打戲,得先拿紙箱搭建出實景房間的格局,讓演員和武行一起在裡面進行長時間練習。正式開拍後,仍然會花十天來專注磨一場。涉及非常多的鏡頭數量,視角切換草蛇灰線。
拍食物,在攝影棚裡搭了個廚房,請專業廚師常駐現場不停地做菜。貫穿始終的拿破侖酥,為了保證奶油的狀态和酥的口感,每次出鏡必須要上海最好的糕點房新鮮出爐的。
△程耳很愛也很會拍吃
你不僅可以看懂,甚至還會看餓即便隻有一場戲幾句話的盥洗室,也堅持搭了整個房間。為的是:盡可能地給演員一個完整的環境,讓他們能夠進入到那個氛圍裡。
設備用上了"地表最強攝影機"阿萊65,連黃磊都是第一次見,感歎拍攝畫面精細到"暗下來以後又有不同層次的暗,暗裡面還有反差。"
和梁朝偉适配度極高,去到《無名》片場的采訪形容:當頂光從演員的頭上照下來,他臉上的大部分都藏于陰影之下,但隐隐約約,也能讀得到他的情緒。
——我是鮮活群像的分割線——
能和有質感有腔調的片子相輔相成,是演員的福氣。
梁朝偉,從眉梢到腳尖都在有意識地塑造人物、傳遞信息。有些稍縱即逝的微表情,在你把劇情串聯起來之前,甚至不會注意到,而一旦恍然大悟,再回想就爽得頭皮發麻。
他60歲了,已經很少接戲進組,表演狀态卻仍保持得極佳。
在片中全程說普通話,到現場永遠空着手不拿劇本,一頁紙都不會帶,無論多長的對白也爛熟于心。
導演說梁朝偉是自尊心非常強的演員,經驗和天賦極高,從不出錯。
一喊開始馬上進入狀态說台詞,不耽誤一秒,不浪費一幀,這是他經曆了漫長膠片時代養成的習慣。
沖梁朝偉去的話,找不到失望的理由。久違坐電影院看他在對的角色中魅力狂飙,就是一種享受。
女演員們在程耳鏡頭下美出新高度。
周迅以極少的對白,越過被打亂的叙事,眼波流轉間就填滿了人物。
她是内娛最适合表演愛情的女演員,可能沒有之一。
這條線占比很少卻至關重要,放其他戲裡,大概得把幾年前因後果全拍完,反複聚焦大開大合的激烈情感表達……
程耳加周迅加梁朝偉的組合,則一個長鏡頭足矣。
有網友看完《無名》後評價:周迅演愛人的一刻是最動人的,讓人相信這世界上真有愛情是至死不渝。
江疏影、張婧儀的民國扮相讓人眼前一亮,和影片的契合度也高于預期。
說白了,程耳是寫劇本時就明确每場戲需要什麼眼神什麼表情的那種導演,演員想跑太偏也難。
群像中有個驚喜是大鵬。拍攝時他甚至不敢問導演為什麼挑中他,而上映後觀衆反饋證明了導演的眼光。
程耳選角标準很玄,在沒法理解的人看來估計會覺得像鬧着玩。
拍《邊境風雲》找楊坤從歌手跨界演殺手,是因為幾次偶遇,總是看到他清早在路邊穿着風衣拎着皮箱等車,"身影冷酷而孤獨"。
拍《羅曼蒂克消亡史》,王傳君進組前忐忑叮囑導演别看自己以前的戲,程耳表示:很多演員之前的戲我都沒看過,也從不試鏡,就聊天。
他享受捕捉某種潛質,把演員拍出反差的樂趣,"可能是我個人的某種炫技"。
人氣偶像如王一博,重頭戲是面目猙獰的漫長纏鬥,高光是奸到出汁的陰笑挑釁。
程耳約"面試"是看到照片覺得他有點民國的感覺,給了他在打戲及語言能力方面發揮所長的空間。
王一博在片中有大量上海話和日語對白,看到有觀衆評價"口型對得上",其實都是他原聲,專門為這戲學的。
但你要說,導演懂戲會拍就能讓所有人呈現出同個水準的演技,當然也絕不可能。
拜托,那可是梁朝偉和周迅哎!
如果有得選,我等俗人甚至希望就怼着他倆的對手戲拍到天長地久
老實講,程耳依然擅長塑造精彩群像,但演技方面的參差不可回避。邊看影帝影後邊看王一博張婧儀,怎麼也說不出旗鼓相當吧?
這就看個人接受度了,以程耳對表演細節的把控之嚴苛,個别演員經驗有限,對整部電影的表達并無影響。
但如果你想看五個梁朝偉五個周迅飙戲,那肯定很難被滿足。
華麗陣容,對電影向來是把雙刃劍。
《無名》上映前,打出了"超級商業片"的字樣,這更多是基于《羅曼蒂克消亡史》市場表現不及預期的一種自我調侃↓
卻因此被部分網友怒噴為"挂羊頭賣狗肉"。
實際看下來,大概可以如此形容:頂着很賀歲檔的星光,拍出一部很不賀歲檔的大片。
預期偏差,作為場外因素直接影響到了影片口碑,這其實蠻讓人遺憾。
《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曾受困于此,因為懷疑觀衆對獨特結構複雜元素的接受度,宣傳隻能按慣例着力凸顯衆星雲集↓
後來制片人在采訪中說"程耳的電影自帶門檻,也許隻有10%的觀衆會喜歡。可最後卻發現,影片的宣傳并沒有抵達那10%的觀衆,甚至不及1%。"
上映一周,随着業内好評發酵,豆瓣、知乎上出現了大量的影評和解析,這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普通觀衆願意買票。
宣傳總監因此遺憾良久:如果能早點看到那些影評,明白電影在講什麼,可能會宣傳得更好。
而說回《無名》,用導演自己的話講,高能反轉、刺激諜戰等标簽固然吸睛,卻都不如介紹它為"關于無名者的史詩,那個年代的挽歌"來得準确。
片如其名,所有角色皆被定位為時代洪流下的某某。
獨特的叙事手段,既帶來争議,也充滿魅力。沉入"不知所雲"的碎片,跟着"不知姓名"的人物,如親曆者一般,充滿參與感地正視戰争的殘酷,探尋衆生的選擇。
比抽絲剝繭獲得爽感更強烈的震蕩,來自回味。
這注定是一部需要時間來檢驗的片子。
有人看到的是支離破碎,有人看出的是錯落有緻。兩種意見自然沖突,可有必要一言不合就追着互噴扣帽子嗎?
審美是一種能力,而偏好沒有高下之分。
《無名》上映後,GQ發布了一篇對于程耳的專訪,被頂到最高的網友評論如是說:
"保護程耳,其實是在保護電影生态的多樣性和多元化。"
曾幾何時,春節檔一度淪為爛片重災區,各種粗制濫造卻賺得盆滿缽滿的"巨制"大行其道。
那麼,還值得堅持市場反饋堪憂的個人表達嗎?
還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去摳各種隻有鐵杆影迷會在乎的細節嗎?
很多人糾結是否存在"觀影門檻"這回事,八八倒覺得,"拍片門檻"更值得關注。
這年頭,有多少從業者對電影藝術毫無追求,甚至連基本素養都欠缺就忙着逐夢演藝圈。
但凡捧出個票房密碼便一擁而上複制粘貼。搞得注重表達與審美倒成了異類,不懂"讨好觀衆"。
審美降級引發熱議,娛樂下沉逐漸跑偏,嚴肅的文藝作品市場越來越小。随着土味短視頻泛濫,"中國式審醜"淪為吐槽重災區。
某些大牌也跟風辣眼睛,還有人給強行找補,說是為了迎合大衆迎合中國市場???
老天爺,這真的不是一種污名化嗎……
誠然,"美盲"的存在背後是美育的缺失,這點上咱們确實任重道遠,但這并不意味着大衆審美就得和土或醜或糊弄劃等号。
從在圈子裡嶄露頭角開始,程耳就被勸說放棄追求電影結構上的講究,簡單粗暴按順序剪輯你好我好大家好。
《無名》上映前,能否收獲大衆審美的話題上了熱搜↓
而事實證明,從《邊境風雲》到《羅曼蒂克消亡史》再到《無名》,他的美學追求與強烈風格,和越來越多受衆實現了"雙向奔赴"。
大衆怎麼就不能喜歡精心構建考究嚴肅的美呢?
看到電影的藝術性成為主打賣點之一,很多觀衆都在讨論構圖,挖掘細節,是令人欣喜的變化。
但還是難免替導演捏把汗,他的風格本來就有人強烈喜歡有人難以适應,這回又卷入了粉黑鬥法節奏滿天飛……
祝福至少别因為争議就被否定所有優點吧。
給尊重觀衆專注創作的态度多些耐心,是這個浮躁時代下,我們以行動拒絕劣币驅逐良币的一小步。
當然,欣賞這片子的長處,也要允許指出不足的聲音。
閉眼捧上神壇或踩到地心都沒有意義,跳出飯圈思維和資本裹挾,健康的行業生态才能給更多有生命力的創作進步空間。
一枝獨秀不是春,好電影就該百花齊放,期盼屬于觀衆屬于國産片的春天不會太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