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書堂》· 第 437 篇
内容來源 | 本文摘編自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小微企業經營筆記》,葉鐵橋著
責編 | 金木研
第 8180 篇深度好文:7100 字 | 17 分鍾閱讀
關注大企業經營的書籍車載鬥量,關注小微企業的卻不多。
這不應視爲理所當然,因爲,大企業雖然耀眼,絕對數量卻并不多,千萬家小微企業才是螞蟻雄兵。它們爲國家貢獻了 50% 的稅收、60% 以上的國内生産總值、70% 以上的技術創新、80% 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它們中的 99% 将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 " 小微 " 的身份,不可能成爲大企業,甚至求 " 中 " 而不得。
它們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不是改變世界,不是做大做強,而是活下去,下個月能交得起房租,發得了工資。
對小微企業的經營者來說,以大公司的案例來作參考,價值很有限。誰都知道,經營一家成千上萬人的企業,跟經營一家幾十上百人的企業完全不同,就像打戰指揮一支成千上萬人的軍隊,與指揮一支幾十上百人的軍隊完全是兩碼事一樣。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小微企業經營的實踐經驗和深刻洞察。
一、先追求成爲正常公司
很多創業者從創業開始第一天,就有一個想法——一定要創辦一家理想的公司。
這家公司最好是薪酬福利優厚,辦公環境一流,企業文化寬松,以人爲本,員工都熱愛這家公司,每天帶着興奮愉悅的心情來上班。
這樣理想的公司存在嗎?也許存在,但我沒見過。
對于絕大部分公司來說,從一出生就生存在艱難的環境中,但老闆不會這麽以爲,因爲這時候他是極度樂觀的,認爲自己創辦的必須是一家好公司。他就像那些自以爲口袋裏鼓鼓囊囊的人一樣,到處寫支票,以體現自己的慷慨與大方。
比如:有節假日,一定要比别人多放假;有團建,一定要去國外;有股權激勵,一定要免費發放。
還沒學會賺錢,就學會了窮大方。
創辦公司,首先應該追求做一家正常公司。
所謂正常公司,就是會嚴格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的各項規定,依法經營,按章辦事,行事有據,不瞎折騰,有營收能力、能正常運轉下去的公司。
爲什麽要追求成爲一家正常公司。先從我們團隊曾經寫過的一篇創業者的文章說起。這名創業者曾是一家著名媒體的高管,是個很有才華的媒體人和作家。他在創業後,他的同事這麽評價他——
剛創業時,他就決定廢除打卡制度。在他看來,記者和編輯都是 7*24h 在工作,身處一個傳播鏈條上,肯定每天都要幹活,沒必要用制度強行保障。有一天北京下大雨,他直接在群裏說:" 還沒出門的就不用來辦公室了,雨太大了。"
好幾個從原機構一起跟他創業的同事都說,他創業後并沒有什麽太大變化,同事們都很喜歡他——
" 他一點領導架子也沒有,也不是那種死闆的人,不會給你太多壓力,相處起來很舒心。"
" 他總是處在一種放松自在的狀态,好像對誰都無所謂,經常說,你輕松點吧,别這麽緊張。"
" 他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開會,每次開會才一會就說,那就這樣吧。"
" 他對一切都很挑剔,不是那種追求完美,但對事情的要求很高。如果你做不到,他也會很寬厚,不會逼你達到要求,但會讓你接收到他有期望的信号。"
" 他很調皮,從來不好好坐着,總是把腿翹在桌子上,或者盤旋在椅子上,有時候還蹲着。"
當時看了這篇文章,我的直覺是,這家公司恐怕辦不下去。果然沒多久,這家公司就沒了聲息,默默關張了。
直覺這麽準,原因無他,是因爲我知道,公司不是福利機構,不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做公司是需要帶着一個團隊,紮到市場裏去拼殺搏命。
" 成功背後無錦鯉,不死也得脫層皮 ",這件事情,既不從容,也不優雅,甚至毫無美感。
隻有優秀公司,才配談人性化。一家不優秀的公司,應該首先追求怎麽做一家正常公司,然後再見賢思齊。
首先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做到合規,再談公司能給予的個性化福利。當然,不是說正常公司就不要人性化,隻要狼性和奮鬥,而是不應該在沒有成爲正常公司之前,去追求非同尋常的人性化。
就像不能吃飽飯時,應該首先追求解決溫飽問題,再考慮别的。如果爲了面子上好看,一邊餓着肚子,一邊把蘿蔔雕花擺放成一盤菜,沒有任何意義。
即使像谷歌這樣的公司,在日子過得舒坦的時候,會允許員工每周拿出一天的工作時間來,做本職工作以外的項目。
但随着市場環境的改變,面對的競争加劇,谷歌把這樣的政策也取消了,地主家也大方不起來了。
管理學家德魯克說,企業的本質,即決定企業性質最重要的原則,是經濟績效。
他說:" 企業活動可能會産生大量非經濟成果:爲員工帶來幸福,對社區的福利和文化有所貢獻等,但是,如果未能創造經濟成果,就是管理的失敗。"
出色的福利源于出色的經營,否則就是窮顯擺,或者華而不實。無論是做什麽企業,取得紮紮實實的經營業績,讓員工分享經營成果,這遠比節假日多放一兩天假實惠得多。
況且,從員工的家屬來看,放假太早,真的會高興嗎,可能還會嘀咕:是不是公司的業務不太行?
從公司管理層的角度來說,可能心裏也明白,既然發不了多少年終獎,平時也沒啥休假機會,就幹脆過年多放幾天假吧!
在創業早期,我們也會追求團建去國外、給員工增加年假和其他額外福利,但在後來,我再修訂公司制度手冊時,把這些部分全部删掉了,改爲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來。
我在把這些修改的制度公示給全體員工時,寫到:調整的總原則是——在自組織、自管理的基礎上,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成爲一家标标準準地符合各種規範和要求的 " 正常公司 "。
二、盡量不融資,也不盲目擴張
大企業很難光靠自身的積累變大,它往往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在資本杠杆的加持下撬動更大的市場空間,從而讓自己成長壯大。
但大多數并無爆發式成長機會的小微企業,融了資反而會帶來麻煩。因爲投資方總希望公司能實現幾何級數增長,從而獲得超額回報,但很多企業囿于行業特性,缺乏幾何級增長的基因,也就是說,公司可能很多年、甚至整個生命周期都不會有質的變化。
如果拿到了融資,一方面會面臨投資方的壓力,另一方面,股權融資的成本,比借債還要昂貴。
我認識的一些做新媒體的創業者,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都獲得了融資機會,有的拿了融資,有的沒拿。還有的一開始拿了,又很快退回去了。
過了幾年看,那些拿了融資的,很多都會說 " 其實沒必要拿融資 ",因爲拿了融資可能反受其累,拿到融資後,往往會在投資人的壓力之下擴大規模,但營收卻不見得同步增長,市場下行時,投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了,而投資協議中往往藏着 " 機關 "。
比如有對賭條款、回購條款等,這幾年,我認識的創業者中,因此而倍感壓力甚至被投資方起訴後成爲失信被執行人(俗稱 " 老賴 ")的,并不鮮見。
我認識的一家新媒體公司,在拿到融資後,就由穩定的二三十人,半年内膨脹到了上百人,折騰了很多項目,都不成功,現金流快折騰沒了,公司回到了幾個人的狀态。而投資協議中的回購協議,讓他背上了上千萬元的隐形債務。
最明智的,是拿了又退回去了的,他們大多是活得最好的,也是應變市場能力最靈活的。
在很多行業裏,市場主體,以小微企業的形态存續可能就是最合理的。就像貓科動物,雖然有些能長成虎豹,但最常見的還是各種類型的小貓咪。
拿風險投資,意味着必須有成長虎豹的基因,但很多行業的特征,卻決定了企業不可能實現爆發式增長,如果拿了融資,很可能是禍不是福。
對于大多數小微企業來說,啓動成本并不高,業務開展後,也很快能獲得現金流,所以應該盡量不要拿融資,創始人自己籌備一筆啓動資金,能轉動起來就可以了。
即使拿了融資,也得事先清晰掌握風險所在,不要頭腦發熱盲目擴張,要在一開始就驗證自己掙錢的能力,尤其是在逆周期的形勢下。
如果看到自己賬上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覺得可以大手大腳地花,折騰來折騰去,很可能會在潮水退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正是那個在裸泳的人。
關鍵是,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并沒那麽成熟和健全,投資協議一般都會包括對賭和回購條款,發現自己在裸泳之後,面對的巨大财務壓力更爲可怕。
跟盲目融資和融資之後大手大腳一樣可怕的,是盲目擴張。
這些年," 第二曲線 " 這個詞成了熱詞,原因是市場在以極高的速度演化,大企業的産品和服務,很容易因科技和模式創新而老化,面臨淘汰,所以需要緊緊地盯着未來可能出現的大市場,尋找和創造出能讓公司能重煥生機的 " 第二曲線 "。
但小微企業需要注意的,恰恰是不要被所謂尋找 " 第二曲線 " 給忽悠了。
小微企業人力物力财力本就匮乏,如果不能做到絕對聚焦,還分出部分資源去尋找 " 第二曲線 ",很有可能造成兩手空空一無所獲的局面——主營業務因爲投入不夠而缺乏吸引力,新業務也因爲缺乏主營業務創造出來的強力支撐而中途夭折。
小微企業需要全力去做的是聚焦再聚焦,全力以赴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把能抓住的抓好才是關鍵。
但很多小微企業,總不甘心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四面出擊,結果什麽陣地也沒打下來,反而搭進去不少時間和精力,兜兜轉轉一大圈,又回到了起點,才發現手頭做的雖然沒那麽香,但至少商業模式被驗證過,是可以産生現金流的。
如果主業還不穩,就急于去打造第二曲線,公司更容易陷入危險境地,"no zuo nodie" 就是這個道理。天花闆不是那麽好捅破的,這一點一定要有清醒認識。
三、不一定需要合夥人
剛創業的時候,我的一個認知是,連合夥人都沒有,還叫創業嗎?但幾年之後,一個危機讓我産生了逆向思維:爲什麽一定要有合夥人?
有合夥人難道還有什麽壞處?還确實有,而且不少。
壞處一:創始人大多是第一次當創始人,合夥人也很可能是第一次當合夥人,大家都不成熟,也是臨時搭起的班子。
夫妻搭夥過日子,一開始不免磕磕碰碰,合夥做企業更是如此。何況合夥關系的契約穩定性還不如婚姻。在中國,離婚沒那麽常見,但合夥人轉身離開的屢見不鮮。
我認識的小微企業中,有兩個合夥人的,鬧分家的比例不會低于 50%,有三四個合夥人的,至少一個合夥人離開的比例幾乎是 100%。
這種離開,往往都發生在企業初創後的兩三年内,而合夥人的離開,也往往會對公司的業務、團隊的穩定性造成重大影響。
壞處二:創業初期,是需要一鼓作氣來打開局面的時候,有合夥人的公司,如果創始人做不到一言九鼎,勢必就會各有想法,但在初創階段,民主集中制确實不見得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因爲,對商業機會的洞察以及決心,就像真理一樣,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在初創公司經常就掌握在創始人手裏。
這個時候,創始人如果缺乏氣魄,爲了表現得有格局,溫良恭謙讓,事事征求意見,決斷不幹脆不果決,可能很快就會讓公司陷入到溫吞的狀态中去,從而失去戰鬥力,錯失打響品牌的窗口期。
壞處三:小微企業人數少,管理半徑小,很多小微企業一共才那麽幾個十幾個人,如果有合夥人,甚至還不止一兩個合夥人,人均管理的人數會少得可憐,創始人做個決定,還得多頭溝通,甚至動不動還需要涉及到跨部門協調。
沒有大公司的體量,卻先染上了大公司病。小微企業體量小決策快行動敏捷的優勢一點都發揮不出來,反而容易産生内耗。
壞處四:一個特别現實的情況是,合夥人也是公司成本最高的團隊成員。但小微企業的利潤規模和利潤率能不能容許存在那麽多高成本成員,這個也需要算算賬。
所以,合夥人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并不是 " 必需品 ",而是 " 珍稀品 "。如果你能找到這樣的合夥人,特别能幹,能獨當一面,穩定性也好,還能跟你形成互補,又能跟你一條心,你就應該特别珍惜。
四、不要既降薪又裁員
看稻盛和夫的自傳,裏面有這麽一段:
"1974 年初,石油危機造成訂單劇減,給公司帶來了嚴重的打擊,導緻業界大範圍的裁員和停職待工,而京都陶瓷也不得不實行減薪的措施。
但是我們公司高舉‘追求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幸福’的經營理念,創業以來,就有全公司團結一心同甘共苦的傳統。所以,我們的宣言是,整個公司同呼吸共命運,決不裁員。"
當時我覺得真了不起,但後來了解了一下,發現日本企業在 1970 年代基本都是實行終身雇傭制,在那個年代,幾乎所有日本遭遇石油危機的企業,都跟京都陶瓷的選擇一樣——不裁員。
但 2000 年以後,日本的終身雇傭制終于受到了沖擊,堅持這一雇傭方式的企業已經成了鳳毛麟角。而且,在技術發展、産業叠代如此劇烈的時代,企業要能夠活上三四十年,也很不容易。
這幾年來,因爲逆周期,裁員的消息不絕于耳,大家也慢慢習以爲常了。以前,裁員總容易被妖魔化,一旦哪家公司傳出裁員的消息,總覺得這家公司肯定要完了。
到了現在,大衆的理解度大幅提升,裁員就跟離職一樣,是企業經營管理中常見的現象。如果遇到經營困難,企業需要開源節流,降薪或裁員是非常常見的選擇。
對于降薪和裁員,都會影響團隊士氣,那管理者該怎麽選擇?
最不好的選擇當然是既裁員又降薪。除非公司遭遇極大的困難,非如此不可,否則盡量不要這麽做。我見過一家公司這麽做過,老闆說,既降薪又裁員後,士氣非常差,剩下的員工也紛紛選擇了離職。
兩者取其一的話,有的管理者可能會想,整體薪酬盤子減下來,不裁員,隻降薪如何?
看上去,降薪似乎沒有裁員動靜大,實際上,有可能反而是在 " 兩害相權取其重 ",原因在于:團隊裏有優秀成員和一般成員,如果怕裁員影響團隊,給大家普遍降薪,這對優秀成員不公平。
況且,普遍降薪的話,對優秀員工來說,薪酬很可能不再具備市場競争力,他們也有可能會選擇離開。而留下來的,是那些市場競争力不夠的員工。
所以,如果有得可選的話,甯可裁員,不要降薪。一般來說,團隊裏總會有冗員。大企業員工喜歡說," 我們公司砍掉一半的人,照樣能運轉良好,說不定還會更好。" 小微企業即使人手緊張,也總能找到冗餘的人員。
不但不能降薪,爲了鼓舞士氣,企業在有餘力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對現有員工加薪。這一方面是爲了鼓舞士氣,另一方面,員工減少了,意味着留下來的員工的工作量增加了,加薪也是應該的。
跟降薪比,裁員對被裁的員工就一定更壞嗎?
也不一定,很多時候,被裁員工在你們公司裏發揮不出價值,并不代表他們不優秀,也許隻是公司環境的原因導緻他們沒有發揮出來而已,強留着他們,實施降薪,隻會進一步降低他們的收益,耗費了他們的比較優勢。
隻要是依法裁員,企業給員工提供充分的保障,如果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内順利找到工作,還會因此多出來一筆收入。
裁員的時候,管理者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需要盡量照顧好員工的情緒,不要在有意無意間給他們貼上 " 失敗者 " 的标簽。事實上,絕大多數時候,裁員的責任,并不在被裁員工,而在公司。
我在第一次裁員的時候,就特别告訴被裁的員工,被裁不是因爲他們的問題,而是公司的問題。公司經過研判,認爲在這條業務線上的投入看不到希望和前景,需要當機立斷關閉業務線,并且解散業務線上的員工,同時承諾會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
對公司來說,裁員當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也不見得就一定會是壞事。
奈飛在規模還小的時候,就經曆過一次裁員,那是 2001 年的時候,互聯網經濟的泡沫破裂了,奈飛要由 120 人裁到 80 人,奈飛的創始人黑斯廷斯擔心公司的士氣會因此一落千丈,他在書裏寫到:
" 我敢斷言,一些員工離開之後,留下的人會因爲朋友、同事的離開而對公司産生質疑,會認爲公司對員工不管不顧。這一點勢必讓所有人心生不滿。更糟糕的是,留下來的人還必須完成離職者交接的工作,增加的工作量也會使他們倍感痛苦。現在資金已經很緊張了,士氣再持續低迷下去,我們還能撐得住嗎?"
然而,接下來的幾周,他驚訝地發現,公司的氛圍突然來了一個很大的轉變。" 雖然我們公司靠着削減成本才得以生存,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剛剛被迫離開,但剩下的員工卻個個充滿激情與活力,還頗有創意和想法。"
"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 80 名員工以前所未有的高漲情緒,圓滿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他們工作時間延長了,但所有人都激情滿滿。我們都感覺現在整個公司的員工都瘋狂地熱愛自己的工作。"
一方面,是因爲留下來的人變得更爲精幹,也更有鬥志了,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多并不見得更有效率,如果冗員較多,人浮于事,公司效率反而會降低。
最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裁員的時候,該付出的成本必須付出,要老老實實地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給予補償。
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小微企業創業者,咨詢我怎麽裁員才不會引起勞動仲裁,我說遵守了《勞動法》就不會,他驚訝地問:" 難道你們給 N+1?"
我也很驚訝:" 難道你們不給 N+1?" 他們果然沒給,後來也果然引發了勞資糾紛。
有些裁員是在公司瀕臨資金鏈斷裂時發生的,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已經沒錢補償被裁員工了,但員工有自己的合法權益,他們也需要生活,所以往往會選擇維權。
我的建議是,在公司條件尚好的時候,一定要留出一部分備用金,在什麽情況下都不得動用,以應對突發狀況和緊急狀況。即使公司經營不下去了,也能體面地安頓好員工和合作方。
五、結語
可能有人要說了,小微企業就那麽點人,還需要專門談經營管理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隻要是企業,就必然涉及經營管理。小微企業有員工,有客戶,有産品,有計劃,有流程……所有這些都需要經營管理。
不但要有,還極其重要,正如斯蒂芬 · 羅賓斯等在《組織行爲學》裏寫到的:" 管理上的好壞之分是盈利和虧損的差别,最終則是生存和倒閉的差别。"
在某種程度上,小微企業更需要有經營管理。大企業騰挪閃轉的空間大,小微企業卻容易 " 貧賤夫妻百事哀 "。
跟大企業比,小微企業很多方面都要更難——戰略、品牌、招人、留人、經營、培訓……抗風險能力也更差,幾乎很少有容錯空間。可能一次失誤,就會葬送整個公司。大企業經常死于 " 安樂 ",小企業則容易死于 " 憂患 "。
有人更通俗地歸納:小公司是難爲死的,大公司則是舒服死的。
尤其是在逆周期中,小微企業如果依然保持粗放的狀态,可能連活下去都很難。經濟下行的時候,大公司都卷得要死,小微企業隻會更卷。如果依然認爲小微企業不需要向管理要效益,那可能真的就哪裏都沒有效益了。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