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譚琪欣)4 月 21 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的《關于關閉無采購記錄藥品采購狀态的公示》顯示,将按照規定定期關閉無采購量的藥品,做失效處理。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公布的近一年内(2022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無采購量藥品 2423 個,其中涉及醫保支付範圍内的藥品 1813 個,不乏鹽酸二甲雙胍片、奧美拉唑鈉、頭孢他啶等多種臨床大品種常用藥。
被 " 失效處理 " 意味着什麽?4 月 23 日,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标采購事務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失效處理跟 " 撤網 " 差不多,意味着醫療機構 / 藥店無法再采購。" 如果近一年内醫院和定點藥店都沒有采購記錄,則醫院和定點藥店的采購權限都會被關閉,如果定點藥店有采購記錄,則僅是關閉醫療機構的采購權限。目前名單仍處于公示階段,如果有部分藥品确實有采購記錄的,可以憑借采購發票反饋。"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将被關閉采購資格的藥品中包括多款臨床常用、價格低廉的品種,如廉價降糖藥鹽酸二甲雙胍、胃腸用藥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心血管疾病用藥血塞通滴丸等,涉及上藥信誼藥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昆藥集團血塞通藥業等多家藥企。
藥品被失效處理後,會影響患者用藥嗎?" 失效處理的藥品本身就是因爲長時間醫療機構沒有采購記錄的藥品。對于臨床常用藥,醫療機構一般都有同個品種不同品牌的藥品儲備,不會對臨床使用造成影響。" 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标采購事務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查詢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藥品采購信息發現,以鹽酸二甲雙胍片爲例,近三個月内上海市範圍内有上百家醫療機構均陸續采購了鹽酸二甲雙胍片,采購的醫療機構以各區衛生中心爲主,藥品生産廠家爲北京京豐制藥集團有限公司,1 瓶(0.25 克 *100 片)的零售價在 2.94 元左右。
此外,被 " 失效處理 " 後的藥品也并不意味着永遠不能再在醫療機構使用。" 當有意向醫院想要采購時,可以遞交相應的采購資料,失效後的藥品重新挂網需再按照全面議價藥品重新申報一次,該意向醫院按需完成首采後,醫保編碼就可以面向全市挂網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