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黃玉環
市集,是當下許多年輕人社交和娛樂的新場所。成本低、風險小的 " 趕集 " 擺攤,成爲許多人創業的選擇。攤主們會收集相關信息,奔走于各個市集之間,因爲收益可觀,出現了擺攤熱的情況。
不過," 趕集 " 擺攤也需謹慎。近期,有不少攤主向潮新聞 · 錢江晚報 " 記者幫 " 反映,稱自己在 " 趕集 " 時遭遇了套路。" 有人自稱市集招募方,精心設計宣傳海報,發布市集信息,在收取攤主押金後,以各種理由拖延市集的舉辦。"
背後情況究竟如何?潮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報道。
攤主交押金 " 趕集 "
沒想到遇上了套路
傅先生創業擺攤已經半年多,平常會通過社交媒體收集擺攤信息,挑選人氣好的地方 " 趕場 " 出攤。
小紅書上的招募廣告 受訪者供圖
上個月,他在小紅書上看到,有人發布蕭山瓜瀝文體體育館和臨平江南國際絲綢城 " 西瓜音樂節 " 的市集招募信息,時間爲 7 月 5 日 -7 月 9 日。考慮到自己那幾天剛好還沒有安排,他便私信聯系上了負責人劉某。
劉某稱本次市集 " 統一花式鐵藝搭建,場地規格齊全舒适 ",地點也是 " 每年必火區域,做過的都知道 "。如果想報名,要交 500 元押金,抽成爲 30%。
對方制作的宣傳海報 受訪者供圖
因爲此前也在線上報名參加過一些市集,傅先生并沒有多想,便向對方發來的支付寶收款碼,轉了 500 元押金,報名了瓜瀝文體體育館的市集。" 他說 7 月 4 日下午進場,晚上就可以營業,位置也發給我了。"
到了 7 月 3 日,劉某表示因爲商場大檢查,市集被叫停了,要轉至良渚生活廣場,時間也推遲到 7 月 18 日 -7 月 22 日。因爲間隔時間太長,傅先生決定退出,劉某表示會在 7 月 15 日讓公司财務安排退押金。
" 到了 7 月 15 日,我問他押金能退了嗎?他就不回消息了,到了晚上我又打電話問,他就說自己一直在忙,讓我給他一個賬号,忙完讓财務統一結算。"
随後,傅先生聯系劉某便比較困難了,不是電話不接,就是直接挂斷。又過了幾天,劉某稱公司财務出現了一點狀況,押金要緩一段時間才能退。
傅先生覺得不對勁,聯系上了其他幾位報名的攤主,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他們一起找到了江南國際絲綢城和瓜瀝文體體育館,一打聽才知道,商場沒有計劃舉行什麽 " 西瓜音樂節 ",負責人也根本不認識這個劉某。
" 我們可能上當了!" 幾位攤主聯合報了警,但由于涉案金額較小,沒有被立案," 警察說這是老賴行爲,要我們去起訴。"
雖然金額不多,但攤主們覺得咽不下這口氣,便到法院遞交了材料。" 我們有些攤主還是聾啞人,這些人真的太可恨了。" 傅先生說。
對方發布的招募信息 受訪者供圖
有類似遭遇的攤主不少
招募者都用了同一個套路 : 把責任推給 " 主辦方 "
和傅先生一樣,攤主胡小姐最近也有類似的遭遇。
8 月初,她在攤主集聚的信息分享群裏,看到宋某某發布了關于下沙銀泰的市集招募信息,時間爲 8 月 8 日至 22 日,共 15 天,她交了 800 元押金報了名。
報名後,胡小姐去現場考察了一番,發現該商場并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市集,便反複和宋某某确認市集的真實性。爲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宋某某給她發來了一張場地規劃圖,并稱:" 妹妹你放心,主辦方百分之百是可靠的,你要有事你找我 "。
胡女士和對方的聊天記錄 受訪者供圖
胡小姐留了個心眼,自己聯系上了下沙銀泰的官方人員,确認了商場并沒有進行市集招募。
" 即便是這樣,他還是言之鑿鑿地說市集是真的,在 8 月 6 日晚上還催我交擺攤的租金。" 胡小姐沒有同意,并在對方沒有如期舉行市集後,要求對方退還押金。
幾番拉扯後,宋某某聲稱自己也是受害者,錢都轉給了主辦方,對方是騙子,已将他拉黑。
胡小姐向宋某某要了所謂 " 主辦方負責人 " 的微信,并請求加對方爲好友,但對方一直沒有通過。
随後,胡小姐報了警,警方幫忙聯系了宋某某,跟對方講明了厲害,請他盡快退還押金。" 但一直到現在,他仍然以沒錢爲由,沒有退還押金。"
胡小姐說,這筆錢不算多,自己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讓她覺得氣憤的是,時至今日,宋某某依舊在一些攤主群裏,不時發布一些信息。她希望通過媒體曝光此類行爲,避免更多人上當。
宋某某依舊在一些攤主群裏 受訪者供圖
有攤主決定抗争到底
律師給出專業建議
8 月 19 日下午,針對傅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聯系上了劉某。
劉某表示,他隻是幫忙牽線的中間方,所有的費用全部交給 " 主辦方 " 了," 他還欠我 1 萬多塊錢還沒給我,你找我沒用 "。
至于 " 主辦方 " 的具體信息,劉某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不知道他們是什麽單位,反正是兩個人,然後現在也聯系不上。"
記者請劉某告知這兩人的微信号,對方答應會以短信形式發過來,便找借口挂斷了電話。記者再打電話過去,對方便不接了。截至發稿前,記者也沒有收到劉某發來的微信号。
傅先生說,他們到法院起訴後,調解員組織雙方進行了一次訴前調解,當時劉某也是這番說辭。巧合的是,劉某的說辭,和胡女士碰到的宋某某如出一轍。
" 這是不是他們爲了規避法律風險提前想好的說辭?" 傅先生感到疑惑。有些攤主報警後,聽說隻能去起訴,覺得太牽扯精力,且金額不大,幹脆就算了。但是,傅先生和其他幾位攤主,不想助長對方氣焰,更不想更多人被坑,準備抗争到底,現在已經在等法院開庭了。
記者在和多位關聯攤主溝通交流中發現,有人借市集招募的名義,通過多種渠道發布相關信息,分發宣傳海報。他們會在市集舉辦前,要求收取押金和租金。到了市集舉辦時間,往往不能如期舉辦,借口拖延,并稱 " 責任在主辦方 "。
攤主們在吃過虧後提醒同行,在報名市集時要提高警惕,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如果需要提前交押金,最好去線下簽訂書面協議。
對于這種行爲,攤主該如何維權呢?記者也咨詢了律師。
上海博和漢商(杭州)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名譽主任邵斌律師表示,這些所謂的招募者以虛構的事實,騙取他人财務,已經涉嫌詐騙。但是,詐騙罪的立案标準,是要個人被騙金額達到 3000 元以上," 他們收取的金額比較巧妙,所以公安機關立案有難度,但是從本質上來講,确實已經屬于一種詐騙。" 他建議,攤主們保留相關的聊天和打款記錄,後續通過訴訟的途徑,要求對方返還錢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