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分衆傳媒發布 2023 年年度報告及 2024 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 年,分衆實現營業收入 119.04 億元,同比增長 26.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48.27 億元;2024 年第一季度,分衆實現營業收入 27.3 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10.4 億元。
2023 年國内經濟企穩回升,進入溫和複蘇階段,國内廣告市場需求逐步回暖,行業整體同比呈現上升态勢。作爲規模領先的生活圈媒體平台,分衆在品牌傳播領域裏具有獨特的價值,獲得了越來越多品牌廣告主的認可;同時,公司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和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運營效率。
綜上,2023 年公司經營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經濟形勢,公司經營保持良好态勢,一季度業績穩步增長。
洞察消費趨勢 助力消費回暖
根據中國廣告協會《2023 年全球及中國戶外廣告市場報告》顯示,2023 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規模達到約 820.5 億元,同比增長約 11.01%。戶外廣告以其高可見性和廣泛的曝光觸達能力,呈現出了較好的複蘇态勢,領跑傳統線下廣告。
從廣告主結構來看,分衆财報顯示,日用消費品、娛樂及休閑和房産家居等廣告需求仍維持較高水平;其中,日用消費品類客戶占比持續穩健提升,達 52.8%,爲公司占比最大的行業。
招商證券傳媒首席分析師、TMT 大組聯席組長顧佳表示,日用消費品行業作爲分衆業績的基本盤,自 2017 年以來占比逐年提升;2023 年,分衆日用消費品客戶表現依舊突出,下半年以來,快消類、交通以及線下相關的行業客戶繼續保持上半年的良好增長态勢,快消行業韌性強勁。
分衆傳媒依托獨特的平台優勢與媒體價值,已成爲消費品牌傳播的核心陣地與消費趨勢的風向标。當前,中國社會正在經曆從 " 性價比 " 到 " 顔價比 " 再到 " 心價比 " 的消費躍遷,雖然面臨挑戰,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會改變,大量細分賽道的發展機會蘊藏于其中。
分衆憑借 " 高覆蓋、高質量、高影響 " 的平台優勢,持續以中心化媒體獨特的品牌引爆能力,全力服務經濟發展,助推消費市場回暖,不斷助力中國消費品牌在細分賽道中引爆新品牌,創造新需求;推動大品牌喚醒消費者需求,激發消費潛能與活力。
分衆平台持續湧現的各行業領域成功案例,也爲提振企業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報告顯示,2023 年,日用消費品類下的藥品和飲料類企業表現尤爲突出,同時頭部品牌投放總體而言仍相對穩定,存在持續曝光需求,引領市場回暖向好。
推動國牌崛起 打造新質生産力
分衆傳媒長期聚焦高質量發展,憑借 " 日覆蓋 4 億城市主流人群,在其必經的核心生活空間中高頻次、低幹擾有效觸達 " 的獨有媒體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品牌集中引爆能力,持續爲客戶提供更有效和精準的廣告投放。
分衆以助推國牌崛起爲企業使命,全力推動中國品牌以差異化代替同質化,以價值戰代替價格戰,以品牌驅動代替流量驅動,近年來湧現了波司登、飛鶴、君樂寶、妙可藍多、元氣森林、Ulike、德佑等大量成功案例。
品牌建設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體現,2023 年,分衆傳媒積極響應新質生産力發展号召,不斷深入推動客戶品牌建設,在存量博弈時代成爲新品引爆、場景觸發、渠道助攻、内容事件的強效放大器。分衆将專注于持續挖掘細分行業客戶,以更廣泛的覆蓋、更優質的産品服務更多行業品牌,助力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跨越,實現品牌勢能與銷售業績的全面高質量增長。
推進全球布局 彰顯中國力量
2017 年以來,分衆傳媒積極響應國家 " 一帶一路 " 的重大倡議,持續推進海外布局發展,目前媒體網絡已覆蓋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和日本等國的 95 個主要城市,并保持健康穩定的正向發展,部分市場已實現盈利。分衆傳媒不僅在全球媒體業應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難題的環境下,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更成功證明分衆模式在海外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可快速複制。
未來,分衆将持續推進全球市場業務布局,向世界輸出樓宇電梯媒體這一中國原創模式,構築起國牌出海基建者的角色,不斷助力中國品牌加速全球化進程,走向世界舞台,彰顯中國力量。
同時,在加快建設國内大循環背景下,分衆傳媒不斷推進媒體點位下沉,結合市場實際需求,積極有序展開包括三四線城市在内的優質資源點位的開發、合作,進一步優化媒體資源覆蓋的密度和結構。另一方面,面對 AI 技術對廣告媒體行業可能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分衆持續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營銷能力,以科技創新爲驅動,不斷嘗試和探索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擴大中小潛客的服務半徑,爲更多廣告客戶提供高質量賦能,提升服務效率,成爲産業化 AI 的先行者。
展望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源源不竭,分衆傳媒将堅持踐行企業公民責任,與不斷前進的社會共生、共創、共榮,诠釋行業标杆力量,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爲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