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一,
今天文章的标題,我思考了一個小時,一首歌單曲循環反複聽,直到心情徹底舒緩下來,也沒有找到好的标題。
文章其實寫起來就是這樣,選題難,取題難,反倒是寫起來是最輕松的。
二,
該怎麽寫這件事,其實是發生在某地的兩件事,如果單單分開一件事寫的話,可能就少了寫的欲望。
第一個是最高法通報的 6 起案件,其中貴有某小學校長受賄近千萬獲刑。
鍾某燕在擔任某市某實驗小學校長期間,爲他人在轉學,入學,分班及項目承接,工程款撥付等方面,受賄财物共計 949 萬,被判刑 11 年。
這個案件,翻看了大量的信息,一個很蹊跷的點是,全網,包括檢察日報正義網在通報這件事的時候,都沒有通報這是哪個城市。
案件的相關細節,包括判決什麽的,也沒有搜到。
但其實這種事很好搜的。隻是當時網傳的金額要比判決書多得多。(現在當然以法院判決爲準)
但即便是以法院的判決爲準,近千萬的貪腐,說實話,小學校長也算是不少了。是足以打破很多普通人認知的。
尤其是在分班這一項的受賄上,那麽是不是代表着家長花錢就可以将孩子送到好的班級,花錢就可以頂替其他孩子的名額進入這個在貴陽還算不錯的小學。如此的話,那麽這貪腐的背後,不知道多少孩子的公平被損害。
也所以,貪腐的背後,往往是無辜之人的利益遭受損失,個體的利益被這些腐敗分子賣給了别人。
這樣講的話,那麽再寫腐敗的新聞,一些認知不夠的人也就不要再評論說,和普通人沒關系,大家就是看熱鬧了。
三,
這件事其實很早我就有關注。當時關注的點,是這位女校長的榮譽。
譬如她是全國先進工作者;
貴陽網曾用大量贊美的筆墨來描述這位美麗的女校長!
在這篇報道上又可以看到,鍾海燕還是全國勞動模範。
到這裏,說實話,不好再評論了。
四,
延伸這篇文章的話,便是此時此刻在微博熱搜上的另一個發生在貴州的熱搜。大意是一個農村老人,放火将山燒了,而她燒山的目的僅僅是爲了撿拾礦泉水瓶子,因爲那些幹部群衆上山滅火的話,會留下大量的礦泉水瓶子。
在這則新聞的下面,有一位網友評論說:
這個老人這種腦回路的行爲自然不可取。
但也正是因爲這個老人撿礦泉水瓶的舉動,讓人突然想到原來貴州并不是富裕的省份。
但看一眼這樣一位小學女校長的 949 萬,又會讓人産生一種兩個世界的感覺。對,就是兩個世界。
五,
一直以來我比較喜歡狄更斯,寫霧都孤兒的那個作者。
在他的筆下有着對大量底層民生的描述,但在他的筆下有有着不同的大量很立體的分割。即,同一個城市,同一個人種,但卻有着不同的幸福與悲慘。
一如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撰寫的那句話:" 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都将直上天堂,我們都将直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