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抗日戰争中,傅作義的第 35 軍是戰鬥力很強的一支部隊。
這支部隊最早在 1933 年長城抗戰時,就有過對日軍的作戰經驗,而且不落下風。在 1936 年時,又取得了著名的百靈廟大捷。
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第 35 軍所轄兵力爲 2 個旅 6 個團,先是在平綏線上與日寇激戰;随後又南下參加了忻口戰役,繼而再參加太原保衛戰。
在數次大戰中,第 35 軍自身的折損也非常嚴重,由于閻錫山對傅作義心存不滿,所以傅作義的第 35 軍在當時晉綏軍的中着實不算好過。
不過在 1938 年底,傅作義被任命爲第 8 戰區副司令長官,并負責綏遠軍政,就此終于得到了脫離閻錫山,重返綏遠的機會。
到 1939 年初,傅作義帶領 8 個步兵團、1 個炮兵團的兵力來到綏西,主導了當地的抗戰大局。
由于傅作義的帶兵出走與閻錫山搞得并不融洽,甚至有些部隊還是自發跟着傅作義脫離晉綏軍系統,因此在部隊番号上就有些沖突。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老蔣給傅作義部批準了新編第 31 師和新編第 32 師的番号,而第 35 軍原有第 101 師和第 211 旅。
随後在傅軍現有兵力的基礎上,結合新老 3 個步兵師的番号,最終整合成了新的第 35 軍,下轄完整建制的三個師,各師均轄 3 個步兵團,另外還有騎兵團和炮兵第 25 團。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在綏西的部隊建制不少,而且系統極爲繁雜,這些部隊在名義上也歸屬傅作義的指揮,但由于複雜因素的存在,傅作義所能倚重的主要還是第 35 軍,以及原先經營綏遠時發展起來的一些地方部隊。
在進行了初步的編制整理後,第 35 軍即在綏西開展了強化練兵,并籌備對日寇的作戰。
到 1939 年冬季,國軍第二期整訓基本完成,于是策劃實施冬季攻勢,其中重點在第二、第三、第五、第九戰區,其餘各戰區則進行不同程度的策應。
就傅作義所在的第八戰區來說,原本隻是承擔策應作戰任務,戰區所下達的命令也隻是稍攻擊一下日軍的外圍據點,意思意思就算了。
但傅作義認爲,這樣的作戰難以起到牽制日軍的目的,作戰計劃應該更大膽——直接進攻包頭。
包頭是當時平綏鐵路的終點,人口約有 8 萬,日軍在此駐防有騎兵集團司令部,以及騎兵第 1 旅團部分直屬隊、騎兵第 14 聯隊 2 個中隊,還有些雜系兵力,總計有上千人;同時包頭城内外還有僞蒙軍上千人。
這些日僞軍依托城市還打造有大量的碉堡工事,将包頭打造成了一個大型堡壘。
此外,在包頭的外圍,還有騎兵第 1 旅團主力分散配置于各大據點中,日寇整體的力量并不算弱。
而傅作義爲了攻擊包頭所能調動的兵力雖然不少,但主要還得靠第 35 軍,下面我們聊聊該軍進攻包頭的各部兵力構成。
按第八戰區包頭戰役戰鬥詳報所載,第 35 軍當時的編制構成爲:
騎兵團、新 31 師、新 32 師、第 101 師、炮兵第 25 團;各師、團的參戰兵力數分别爲:
騎兵團,兵力 415 人;
新 31 師,兵力 3788 人;
新 32 師,兵力 3164 人;
第 101 師,兵力 3721 人;
炮兵第 25 團,兵力 832 人。
上述各師、團,兵力合計爲 11920 人。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第 35 軍怎麽着也是第八戰區的主力王牌軍,怎麽參加大戰時,在編配了騎兵團和炮兵團的情況下,才隻有大約 12000 人?
要知道,在當時國軍正常的編制表狀态下,這也就比一個滿編師的兵額略多而已。
談這個情況,我們分幾個維度來看。
第一:參戰兵力不等于實有兵力;
在當時部隊的編制中,除了戰鬥兵外還有相應的輔助兵力;甚至戰鬥單位都未必在一次戰役中全部出動。
所以參戰兵力數,肯定要小于其實有兵力數。
第 35 軍當時參加包頭戰役,其實是将全數戰鬥兵力調來的,可以說其參戰兵力占到了實有兵力的絕大多數,但畢竟還會有些留守的勤雜單位。
不過考慮到這些留守兵力,其實有兵力可能也就一個師 4000 多人罷了,這也不符合當時的編制。
所以,這就牽涉到第二個維度:實有兵力不等于理想兵力。
傅作義的第 35 軍脫胎于晉綏軍系統,它的實際編成跟老蔣的部隊是不同的。
按晉綏軍的通常編制,其一個步兵團的滿編兵力隻有 1500 餘人,而實有兵力通常在 1300 到 1400 人之間。
全面抗戰後晉綏軍各部折損嚴重,雖然經過了緊急整補,但滿編狀态不理想。
所以傅作義在 1939 年初帶走的 8 個步兵團、1 個騎兵團,其實有兵力恐怕也不過萬人。
這些兵力帶到綏西後,距離年底的包頭戰役不到一年時間,因爲還要抽走一批骨幹加強地方部隊,加之綏西人力并不充沛,所以第 35 軍下屬各戰鬥團的兵力恢複到原晉綏軍步兵團的正常狀态,全師兵力約 4000 餘人就已經不錯。
因此,在 1939 年冬季第 35 軍進攻包頭時,這 12000 人看似不足額的兵力數,反倒已經是該軍比較滿額的狀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