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陳莎莫
編 輯丨張偉賢
圖 源丨視覺中國
在和投資人重新簽訂協議後,萬達商管的上市對賭協議危機暫時解除。不過,曾馳援萬達的盧志強及其一手打造的 " 泛海系 " 卻沒有等來好消息。
*ST 泛海(泛海控股)近日公告稱,公司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經調查發現,泛海控股作爲上市公司已不具備重整可能,并申請北京市一中院終結泛海控股預重整程序。
預重整程序終止,疊加泛海控股今年第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産爲負值,使該公司股票面臨财務類強制退市風險,或加入退市房企陣營。
但嚴格意義上說,泛海控股已不算是房企。2020 年,其所屬行業分類由 " 房地産 " 變更爲 " 金融 ",那一年,來自房地産業的營收占比降至 15.19%。外界常說的 " 泛海系 ",也主要指金融闆塊。
早在 2014 年初,泛海控股就開啓了由單一房地産企業向涵蓋金融、房地産等業務的綜合性公司的轉型。此後,泛海在金融領域實施了一系列大膽投資。巅峰時期,泛海控股總資産超 2000 億元。
然而,正是這一轉型,爲泛海此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轉型
作爲 " 泛海系 " 的掌舵人,盧志強 1952 年出生于山東威海,1985 年 " 下海 " 創業。1998 年,盧志強旗下的光彩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借殼上市。此後,經過股權變更,公司股票簡稱從光彩建設變爲泛海建設。
房地産一度是泛海的主營業務。到 2013 年,泛海建設的房地産銷售收入爲人民币 58.44 億元,公司項目分布在北京、武漢、上海、深圳、杭州、青島、大連及美國洛杉矶等多個國内外城市。
2014 年初,泛海控股董事會作出企業戰略轉型發展的決策,由單一的房地産上市公司向涵蓋金融、房地産、戰略投資等業務的綜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轉型,公司名稱也變更爲泛海控股。
此後,泛海便開始不斷購入金融資産。
僅 2014 年,泛海便收購了民生證券約 73% 的股權(後來持股比例一度達 87.65%),發起成立民間投資平台公司中民投,并參與增資大股東旗下信托平台民生信托,間接持有 25% 股權。在香港市場,泛海控股則收購了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陸 71.36% 股權,即後來的中泛控股。
2015 年,泛海控股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時富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40.71% 股權,并以不多于 17.85 億元收購民安财産保險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進軍保險業。
2016 年,泛海又斥資 75 億元增持民生銀行,并投資設立民生金服控股、增資民生期貨等。
短短三年間,泛海已涉足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行業,金融闆塊初具雛形。
盧志強重返台前,也展現了泛海控股發力金融領域的決心。2014 年 1 月,盧志強的泛海建設董事長任職期滿,韓曉生接任,期限爲三年。但僅僅一年多後的 2015 年 5 月,盧志強重新當選董事長。同時,來自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背景的多名高管進入董事會。
新董事會對泛海控股的機構設置進行了調整,設立十一個職能管理部門及八個産業集團總部。其中,八大産業集團涵蓋互聯網金融、保險、證券、信托銀行、資本投資、電力、房地産開發和不動産投資管理。時值中國企業 " 出海 " 熱潮,泛海也加碼海外資産,陸續收購了美國洛杉矶、夏威夷等地的地産項目,及印尼電廠項目、美國通用金融公司(Genworth)、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等。
在此過程中,泛海減少了在國内房地産領域的新增投資。
從收入規模及構成看,泛海的轉型是成功的。2014 年,房地産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超 75%,金融證券業務占比則爲 20.4%。2017 年,金融闆塊營收首次超過房地産闆塊。到 2020 年,房地産業務營收占比已下降至 15.19%。
2014 年到 2020 年,泛海控股的營收規模從 80.8 億元增長至 140.6 億元。
踏空
" 奢侈 " 的收購行爲也伴随着高昂的代價。自 2014 年轉型以來,泛海控股的負債總額快速攀升,并在 2018 年底達到了 1836.7 億元。雖然當年泛海的資産規模超過 2000 億,但其資産負債率仍然保持在 80% 以上。
2017 年,泛海布局的房地産和金融業都面臨政策環境的變化。當年年初,房地産調控深化,市場交易随後降溫。同時,随着對各種金融亂象的打擊,嚴監管成爲金融領域的主題,并延續到 2018 年。
此時,泛海控股的資金狀況也出現問題。
受政策環境影響,2017 年泛海控股籌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減少 74.2%。到當年年末,泛海控股的短期負債(一年内到期)約爲 335 億元,公司現金流僅爲 180 億元。
禍不單行。踩雷武漢金凰珠寶 80 億元假黃金案,加劇了泛海的困難,也被認爲是公司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2020 年 5 月,民生信托收到武漢金凰珠寶質押黃金檢測結果,一樁 83 噸假黃金案由此揭開。金凰珠寶憑借這些表面鍍金、内部成分爲銅合金的假黃金共獲取了金融機構約 200 億元融資,其中民生信托涉及 40.74 億元。
在多方壓力下,民生信托及其他涉事信托機構對投資人進行墊資兌付,這也導緻泛海控股 2020 年度計提約 25.2 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占其利潤總額的比重達 56.1%。
疊加對海外部分項目及商譽計提減值準備、武漢房地産項目受疫情影響收入未達預期、彙兌損失,泛海控股于 2020 年由盈轉虧。
此外,民生信托還多次 " 踩坑 ",遭遇了 " 中建五局蘿蔔章事件 "、新華聯債券逾期、寶能信托違約等一系列事件。
除去踏空的因素外,泛海旗下的金融業務盈利能力并不理想。例如,2019 年至 2020 年,保險業務是其最大的營收來源,但該業務毛利率分别爲 1.59%、2.82%,遠低于其他業務闆塊。随後兩年,這一指标則爲負值。
2021 年初,泛海控股旗下的民生财富出現到期無法兌付的情況,宣告暴雷。
爲緩解資金壓力,泛海控股很早就開始出售資産進行回血。
2019 年初,泛海控股将 " 捂 " 了十幾年的北京泛海國際居住區 1 号地塊和上海董家渡項目出售給融創,彼時泛海稱,這标志着 " 公司地産業務去化進入實質性階段 "。但明眼人一望便知,回籠資金才是其更迫切的需求。
2021 年初,武漢的一宗項目被轉讓,總價爲 30.66 億元。此外,泛海控股還将浙江項目及多個海外項目出售。
金融資産也被出售。以被視爲 " 泛海旗下最優質金融資産 " 的民生證券爲例,由于對山東高速的 12.6 億元債務逾期未還,今年 3 月,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 34.71 億股股權上架法拍平台,起拍價約 58.65 億元,最終國聯集團以 91.05 億元拍下。疊加此前的主動出售行爲,截至今年 6 月底,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股份占比已降至 31.23%。
另外,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信托、民生銀行等金融資産股份也主動或被動地進行了出售。
代價
房地産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實施轉型後,泛海的金融業務就一直作爲地産業務的資金池而存在。2021 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雖然泛海的地産業務規模并不大,但仍然受到影響,并導緻關聯方的融資出現違約。
2022 年 4 月披露的一則訴訟信息,将泛海控股與民生信托之間的債券交易公之于衆。
作爲泛海控股信托計劃受托人,民生信托購買了 "20 泛控 01"、"20 泛海 01"、"20 泛海 02" 三筆債券的本金合計 19.844 億元。其中,"20 泛控 01" 僅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發行,另外兩筆爲私募債券。
由于 " 履行原因 ",民生信托要求泛海控股提前清償三筆債券本息并行使股權質押權,并要求中國泛海、盧志強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目前,訴訟進展爲 " 強制執行中 "。
民生銀行也牽涉其中。今年 1 月 20 日,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公告稱,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将泛海控股旗下的武漢中心大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及民生銀行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盧志強提起訴訟。
據民生銀行 2023 年半年報,截至 6 月底,其來自泛海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的貸款餘額爲 211.94 億元,是所有關聯方貸款中規模最大的。其中,上述兩家武漢公司共計 70.18 億元未按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
" 泛海确實有風險,民生銀行采取了加固債權以及壓降敞口的策略,對存量業務追加抵押物和擔保。" 民生銀行副行長袁桂軍在今年三月的業績會上表示。
10 月,北京金融法院判決武漢中央商務區公司償還貸款本金 30.46 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逾期罰息、複利等。
以上僅是泛海控股來自關聯方的部分訴訟,泛海控股還有大量來自非關聯方的訴訟。截至今年 11 月 28 日,除已披露過的訴訟、仲裁案件外,泛海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内累計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合計約 5.63 億元,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産(絕對值)的 10.30%。
泛海控股表示,受重大訴訟影響,控股子公司武漢公司、民生信托、亞太财險等公司的部分股權或其名下部分财産被法院采取凍結、查封等措施,公司資産安全面臨較大威脅。這些資産查封凍結,又進一步阻礙了泛海控股的資産出售計劃,自救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了死結。
2023 年 4 月,泛海控股被債權人獅王資産申請重整及預重整,後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啓動預重整,并指定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擔任泛海控股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12 月初,臨時管理人認爲泛海控股已不具備重整可能。據此,北京市一中院決定,終結泛海控股預重整。
分析人士認爲,這也基本宣告了泛海的終局,即可能面臨破産的命運。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泛海控股營收 65.6 億元,同比下降 26%,歸母淨利潤繼續爲負。這使得已經戴上 "*ST" 帽子的泛海控股面臨财務類強制退市風險。
據媒體報道," 泛海 " 這一名稱來自明朝心學家王陽明所作的七言絕句《泛海》;險夷原不滞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詩作展現了作者面臨艱難險阻時的從容。
面對此時的巨浪滔天,盧志強和泛海還能保持從容嗎?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趙鳳鈴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