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芬仙閣 Author 拆車道人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擊上方 芬仙閣 關注獲取!
沒有哪一次崩潰,比軸心國 " 南烏克蘭 " 集團軍群在羅馬尼亞秋季戰役,即 1944 年 8 月 20 日發起的 " 雅西 - 基什尼奧夫 " 進攻戰役裏,崩盤得更爲嚴重了。短短的 10 天裏,超過 35 萬德羅聯軍灰飛煙滅,大批身經百戰的野戰師化作塵土。而他們的對手兵鋒直抵巴爾幹和喀爾巴阡山——再也沒有力量阻止他們飲馬南歐了。
有說法認爲,軸心國的潰敗是機動預備隊太少,導緻無法封堵進入突破口的蘇軍坦克集群。這種論調是否正确?那麽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羅馬尼亞秋季戰役開始時,軸心國一方各機動師實力、位置及其面臨作戰對手——蘇軍的機動集群。
" 南烏克蘭 " 集團軍群共有 4 個、或說 3 個半機動師。它們分别是 "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 科瑟爾攻擊别動集群 "、第 10 裝甲擲彈兵師和第 13 裝甲師。這四支機動師的建制内共有 88 輛四号坦克、53 輛突擊炮和 9 輛三号或指揮坦克可用。
在不包括騎兵軍的情況下,蘇軍兩個烏克蘭方面軍共有 1 個集團軍和 4 個軍級機動單位;其中與軸心國機動師對陣(發生實際交火)的有坦克第 6 集團軍、坦克 18 軍、機械化 7 軍共 1008 輛戰車。另外兩個軍級機動集群——坦克 23 軍和近衛機械化 4 軍當面,沒有軸心國機動師。
雙方均未統計突擊炮旅、自行火炮團和近衛重坦克團等軍或集團軍直屬的獨立裝甲單位。蘇軍統計亦不包括騎兵軍建制内的 3 個坦克團和 1 個自行火炮團。
諷刺的是,在 8 月 19 日戰役開始前夜,整個 " 南烏克蘭 " 集團軍群最強的機動師不是德國人的,而是羅馬尼亞軍隊的 "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該部有52 輛長身管四号坦克和 33 輛突擊炮可投入戰鬥,實力超群跋扈。這個裝甲師被部署在防禦樞紐特古魯 - 弗魯莫斯以東 20 公裏,羅軍第 5 師背後。隸屬 " 沃爾勒 " 集團軍集群。正所謂"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這個裝甲師的戰鬥任務也是最艱苦繁重的:既要反擊蘇軍步兵師,也要迎戰克拉夫欽科上将麾下坦克第 6 集團軍的 551 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那麽 " 大羅馬尼亞 " 師能否勝任自己的職責,敬請參閱我社文章《》。
"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在 8 月 19 日的實力。
軸心國視角:"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與蘇軍坦克第 6 集團軍的戰鬥,8 月 20-21 日。
蘇維埃紅軍視角:坦克第 6 集團軍突破德羅機動師防禦。
" 科瑟爾特别機動攻擊集群 " ——确切地說是第 20 裝甲師殘部,被部署在 "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麾下。它實際上就是從白俄羅斯突圍成功後的第 20 裝甲師。在地獄般的博布魯伊斯克包圍圈戰鬥裏脫困後,第 20 裝甲師還有約 60% 的成員幸存。由于重武器損失慘重,部隊建制也凋零,該師被調到羅馬尼亞戰區 " 休整 ",順便指導 "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訓練工作。本以爲能輕輕松松放個假的第 20 裝甲師很快被卷入羅馬尼亞戰役中,并在師長科瑟爾的帶領下組建了 " 科瑟爾機動攻擊集群 "。尴尬的是,集群還被配屬給了自己的學生," 大羅馬尼亞 " 裝甲師。這個機動部隊的實力最爲誇張:三号和四号坦克各 1 輛,就這些。爲了增強其突擊性,集團軍群在開戰後又爲 " 科瑟爾機動攻擊集群 " 配屬了一些突擊炮,但這都不屬于其建制内單位。
" 科瑟爾别動集群 " ——即第 20 裝甲師殘部在 8 月 19 日的實力。
第 20 裝甲師殘部的另一個任務是訓練羅馬尼亞士兵操作德式火器。
第 10 裝甲擲彈師是另一支精銳機動部隊,該師隸屬于 " 杜米特斯庫 " 集團軍集群,集結在核心抵抗點雅西市東南。這一地段是軸心國部隊重點設防區,在一線陣地(雅西北 12 公裏)集結了三個師,包括羅馬尼亞 7 師、騎兵 5 師和德軍第 79 步兵;在城南林區構築了第二道防禦,羅馬尼亞第 3 師一部和第 102 山地旅堅守北林線;第 10 裝擲師作爲機動力量壓陣。然而可憐巴巴的第 10 裝擲師此時隻有20 輛突擊炮可用。在它的對面是大名鼎鼎的蘇軍頭号王牌:坦克第 18 軍,擁有整整 250 輛各類型戰車,其中 110 輛是 T-34/85 新型坦克,另有 44 輛 85-122mm 自行火炮。對于第 10 裝擲師,坦克 18 軍的優勢體現在各個方面。
第 10 裝甲擲彈兵師在 8 月 19 日的實力。
坦克 18 軍在 8 月 20 日的實力情況,注意其超過一半的坦克是 T-34/85。
螳臂當車:第 10 裝擲師對坦克 18 軍的側翼反突擊。
德國國防軍的老牌精銳第 13 裝甲師是一支經驗豐富、久經戰陣的機動部隊;然而在上半年抵達羅馬尼亞境内時這個部隊已經是殘破不堪,甚至一直到 8 月 19 日都沒能完全緩過神:該師報告僅有35 輛長身管四号可用,另有 8 輛指揮坦克。該師被部署在 " 杜米特斯庫 " 集團軍集群第 30 軍後方。雖然第 13 裝甲師的對手也并非集團軍而是軍級機動單位——機械化第 7 軍,但後者擁有 207 輛各類型戰車(包括 T-34/85 和 122-152mm 自行火炮),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對第 13 裝甲師形成碾壓。更苦的是,基本隻有三四十輛戰車,第 13 裝甲師還不能全部用于裝甲戰,而是要分兵一部去支援己方步兵并順道反擊蘇軍步兵。
第 13 裝甲師在 8 月 19 日的實力。
機械化第 7 軍在 8 月 20 日的戰車實力。
蘇軍視角裏敵坦克第 13 師(即第 13 裝甲師)與機械化 7 軍的 " 捉對厮殺 "。
德軍視角裏第 13 裝甲師的狀況:連續戰線不複存在,縱深和側翼到處都是橫沖直撞的敵坦克。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 芬仙閣 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