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矮子裡面拔高個,但還是有點矮。
本文起自于幾位熱心讀者的情願。由于他們非常希望我們寫些關于《三體》動畫版的東西,故而讓我蹭起《三體》的熱度毫無心理負擔。雖然稍微有些晚,但涉及《三體》,請原諒我的一些謹慎,希望大家能看得開心。
有趣的是,那篇推文隻存在了幾個小時,就能積攢如此多的回複,大家對這部作品的執念讓我驚歎
2022 年的 12 月 10 日上午,相信有許多人都跟我一樣,早早地在各種不同的電子播放設備上,打開了 B 站,等待着那部注定會成為一時之話題的作品——《三體》動畫的播出。
《三體》在國内的影響力,無須我在此處贅述。大家隻需要看看《三體》動畫開播之後的一組數據,就能相當直觀地感受到這部作品的沖擊力,以及其一呼百應的地位:開播首日便已不可阻擋地沖上微博熱搜,B 站追番數以百萬級為單位瘋狂上漲,打破了 B 站最快播放破億的動畫紀錄,即使在播出後第五天的工作日的下午,也仍然有近兩萬人在觀看這部動畫。
毫不誇張地說,放在三十年前,這就是個能引起 " 萬人空巷 " 的現象級作品。
然而,與其極為火爆的關注度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相當一面倒的差評。
豆瓣評分隻有 7.0,與其涉及的兩部原著,評分相去甚遠。
在各大視頻平台與觀衆社群中,罵聲一片。就連作品的 " 大本營 "B 站,也不例外。
言辭激進的觀衆,更是直接使用了最近的熱梗,将《三體》稱之為 " 一坨答辯 ",贊同者也不在少數。
網傳,本次《三體》動畫光是純制作成本就已經超過了 1.5 億,是 B 站有史以來量級最大的動畫作品。據經濟媒體 " 驚蟄研究社 " 的報道,其成本大約為制作組 " 藝畫開天 " 前作《靈籠》的三倍,但在動畫開播後的首日,卻是 # 三體建模 醜 # 這個 Tag 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十分直觀地反映了觀衆對本作的看法。
在不喜本作的觀衆眼裡,《三體》動畫建模粗糙,角色的口型與配音時常錯位,人物表情動作僵硬得像是掉幀的電子遊戲作品,能看出經費的隻有羅輯那無名情人的飄逸長發。
這個角色大概是本作好評最無争議的部分
很多觀衆都驚訝于,本作質量整體而言甚至比不過一些十年前的 3A 電子遊戲 CG 演出,就連 2005 年推出的遊戲 CG 電影《最終幻想Ⅶ:聖子降臨》都能 " 暴殺 " 這部作品。
17 年的技術進步毫無體現
而最為 " 烏龍 " 的地方,則體現在《三體》動畫第一集初期,羅輯講課時伸出了一根有着四個指節的食指上。
這個畫面還被頂上了百度貼吧的熱榜
這個極為掉價的低級錯誤,讓不少觀衆都開始質疑制作組 " 藝畫開天 " 究竟在本作中投入了多少精力,甚至戲谑地将之反諷為 " 體現了‘三體’文明對國産動畫制作技術的封鎖 "。
而除了制作上的問題,更為讓觀衆與原著粉絲們不滿的地方,在于《三體》動畫對原著的改編,完全不符合他們的預期。
" 藝畫開天 " 略去了《三體》第一部的絕大部分内容,直接将開篇劇情放在了 " 古筝行動 " 這個人類與 " 三體 " 文明關系的轉折點上,借此快速地推進着劇情,引出了羅輯這位 " 黑暗森林法則 " 的提出者,将 " 面壁計劃 " 作為本作的核心内容。
被切割的審判者号
《三體》的第一部雖然是三部曲中格局最小,展開最為慢熱的一部,但對整體劇情而言,卻是最為重要的一部。正是這部作品以多方視角,借用略帶懸疑手法的表現形式,才将 " 三體人 " 的神秘與強大完全塑造了出來。而讀者也正是通過這 " 慢熱 " 的展開,才逐漸被溺斃于 " 智子 " 鎖死人類底層科技後,所帶來的恐慌與絕望之中。
羅輯的課堂是在解釋這一段
有了這些情緒上的渲染與背景上的鋪墊,後續故事中人類對抗 " 三體 " 文明時,無所不用其極的 " 堅壁清野 ",甚至極為諷刺的需要将全人類的希望,以 " 豪賭 " 的方式寄托于某個個體的不受限思維上,才有了完整且令人信服的理由。
說的就是你,面壁計劃
對這些重要内容的省略,毫無疑問地會給整部作品帶來巨大的觀看障礙。比如,為什麼會存在 "ETO" 這個組織?葉文潔這個具備良好修養的高級知識分子為什麼會選擇背叛人類這條道路?全都很難得到妥當的解釋。
葉文潔被塑造成恐怖老奶奶這件事,讓很多人都不甚滿意
即便開篇的兩集用了一些原創劇情,以及不提醒你都不知道可以點開的 " 注釋 ",來彌補信息不足所帶來的問題,但如果是對原著毫無了解的新觀衆,在看這兩集時還是難免陷入 " 不明覺厲,看個熱鬧 " 的狀态——哪怕是看原著的年代稍微久遠一些的觀衆,這個 " 障礙 " 也仍然不小。
這個 " 注 " 還得開彈幕功能才能看見
可以說,如果不是 " 原著黨 ",真的很難看懂這部《三體》動畫。
但如果你真的是 " 原著黨 ",也真的看懂了,可能會更生氣。
因為,本作對幾個重要角色的刻畫與原著有着相當大的出入,其程度相當于漫威電影宇宙與漫畫的差距。
原著中,前期的羅輯是位風流成性、視責任為無物的利己主義者,他最初身邊女人不斷,在工作上十分 " 投機 ",會因為天文學術界不好混而果斷改行去搞社會學," 宇宙社會學 " 一開始也隻是他借着 " 外星人研究熱 " 的東風搞出來騙經費的計劃。後期,因為 " 黑暗森林法則 " 的提出與 " 持劍者 " 的身份,讓他成為了逆轉地球與 " 三體人 " 戰争的英雄,他本人也在這個過程中有着相當大的性格轉變,這個前後反差所刻畫出的人物弧光與人格魅力,是羅輯這位角色受到讀者們廣泛喜愛的緣由。
當堂調戲女學生
動畫中,對這些都有一定的呈現,很多細節都将羅輯這位較為特殊的主角刻畫得十分 " 生動 " ——可問題在于," 藝畫開天 " 用力過猛了。羅輯的風流成性變成了巧言令色,甚至還帶些 " 油膩 ",其在第二集那漫長的追車戲中所表現出的卑躬屈膝、坐立不安,以及相當 " 跳梁小醜 " 的求救行為,更是令原著中史強對羅輯所說的 " 你是我見過最冷靜的人 " 這句話,像放屁一樣滑稽。
看到他在車窗上寫 " 救命 ",我也在喊 " 救命 "
這類與原著幾乎是在對着幹的人物塑造,還體現在其他的關鍵劇情人物上,比如丁儀。
雖然在太空粒子對撞機實驗中,丁儀展現出了一位科學家的大無畏,他以近乎 " 勇猛 " 的姿态堅持着人類對 " 智子 " 的最後一絲反抗,讓這個冰冷的實驗現場也有着波瀾壯闊的劇情演繹。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 " 出色 " 的演出完全是違背了丁儀在原著中的刻畫——他曾在《三體》原著中明确說過他反對 " 太空粒子對撞機計劃 ",并認為這 " 愚不可及 "。可在動畫中,他卻成了這一計劃最為堅定的執行者。這對原著讀者來說,是件相當啼笑皆非的事情。
《三體》原著片段
人物塑造 " 貨不對闆 ",閹割原著大部分的内容,制作粗糙,在改編作品中 , 這三個問題中存在任何一個,都會招緻鋪天蓋地的罵聲。而在《三體》動畫裡,它們全都出現了——那麼,它被《三體》的粉絲們形容成 " 一坨答辯 ",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據一些業内人士所說,《三體》動畫是 " 藝畫開天 " 工作人員寄予厚望的一部作品。而目前全網一面倒的差評,對制作組人員來說是出乎預料的——他們并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人不喜歡這部作品。
某種程度上,我能夠理解 " 藝畫開天 " 對此的訝異。《三體》動畫中的許多改編,在我看來,是他們出于讓這部作品變得更加 " 大衆化 " 而采取的策略——他們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讓這部作品變得 " 更好看 "。而如果抛開 " 三體 " 這個名稱,以國内近幾年的動畫制作水準為尺度,那麼《三體》動畫确實算得上是部相當不錯的劇集——這也是其在罵聲一片的前提下,仍然能在豆瓣上保持 "7.0" 這個不過不失的分數的原因。
本作的灰暗色調是許多觀衆吐槽的地方,放在原作的時間線上," 危機紀元 " 是個離當下我們所經曆的生活不那麼遠的時代。在這個紀元前期,不顧一切的重工業污染與人類社會的變遷,并沒有那麼明顯。
而 " 藝畫開天 " 卻把這個本應在未來才出現的場景塑造給提前了,其目的在于給觀衆一種強烈的壓抑印象,以塑造 " 三體人 " 的到來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機。
這是個出于壓縮劇本的考慮,讓整體場景叙事變得更連貫的選擇。由于後續立刻就要跟上 " 面壁計劃 " 的相關劇情,每個 " 面壁者 " 都會有自己的 " 大動作 ",這種改寫讓故事變得更連貫,我個人認為是個不過不失的決定。
而作品中對一些鏡頭的運用、配樂的選擇、以及内容編排上的決定,也存在着好的一方面。開頭的 " 古筝計劃 ",以納米絲整體切割 " 審判者号 ",将其中冰冷且無情的殺戮以直觀的方式展現在了觀衆眼前;" 智子 " 在 "ETO" 幸存者 " 墨子 " 視網膜上的信息傳遞,通過 " 墨子 " 出色的個人發揮與 " 智子 " 頗為 " 炫酷 " 的高維展開特效,也以一種相當高調的方式,宣告 "ETO" 這個組織重新登上舞台;第一集結尾與第二集開頭的追車大戲,更是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視覺沖擊力,給整部作品帶來了很好的爆米花效果。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 藝畫開天 " 想把《三體》動畫打造成一部全民作品的野心,他們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多地方都在為其作品的 " 商業化 " 氣質——緊張刺激的大場面、華麗的特效、恢宏的 " 科幻感 " ——所服務。
隻是,我能理解 " 藝畫開天 " 為何選擇了這個策略,但我認為 " 藝畫開天 " 做得并不到位——僅以這兩集所呈現出來的水準來看,其叙事結構上還有比較突出的問題。
重視大場面是很好用的抓住觀衆眼球的手法,緊張刺激的局勢确實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但《三體》動畫因為這些 " 大場面 ",明顯嚴重擠壓了故事的叙事空間。尤其是第二集的追車戲,除了羅輯的上蹿下跳與史強的冷靜豪邁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信息——要知道,這是此前 " 三體人 " 對羅輯下達誅殺令的劇情後續,卻并未推動任何的劇情發展。
這段幾分鐘的地鐵滾動,讓人贊歎 " 能量守恒 " 果然什麼都不是
甚至,這段劇情還存在着離譜的 BUG。明明在此前的誅殺令畫面中," 三體人 " 明确表示了 " 不要引起任何人 " 的注意,但 "ETO" 不僅在市内高架上搞出了連環車禍,弄斷了一輛地鐵造成數百人死傷,最後還想要在災難現場掏槍,簡直高調得不能再高調。另一邊,一言不發隻顧着帶羅輯逃命的史強,比他們還像是 " 地下組織 "。
他該不會因為右下角字太小,就當沒看見吧
而這一段前後矛盾,信息量極低,除了刺激得有些誇張的 " 大場面 ",足足有十二分鐘——這一集掐頭去尾也就二十多分鐘的内容,僅這一段就占了一半。而在這段劇情前,還有一段長達八分鐘的空間站 " 大場面 ",剩下的零碎時間,隻夠他們把 " 面壁計劃 " 的來由講一講了。而如此重要的、影響後續所有劇情發展的一個計劃,在幾句話間就敲定了,着實有些兒戲。
有種 SEELE 開會的既視感
這是我覺得《三體》動畫所暴露出來的最緻命的問題。他們想以更為 " 商業大片 " 的形式改編這部作品,卻無法通過這樣的形式,将原作複雜的信息以濃縮的方式呈現。而當他們依賴于幾句話帶過原作設定時,基本上還是在說着 " 你隻要看過書就能看懂這一段 " 的潛台詞。
到頭來," 藝畫開天 " 還是沒能把 " 大衆 " 路線堅持到底,反而徘徊在滿足新觀衆還是滿足原著黨的道路兩端。其不重視第一部原著,不關注劇本叙事,依賴于營造緊張感的運鏡與大場面,讓看不懂的路人觀衆感受到了 " 爽 ",讓看得懂的原著黨充滿了 " 不爽 " 與 " 不上不下 " 的尴尬境況,造就了其觀感上的矛盾與沖突。同時,得罪的是原著粉絲,以及一部分的講究的新人觀衆。
這種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的争吵,也會因此變得十分劇烈
改編在動畫界,從來都是件困難的事情,哪怕是漫畫改編,原作已經有了成熟的分鏡與畫面,仍然經常翻車。比如,前段時間的國民級 IP《電鋸人》,就被 MAPPA 做成了一部富有但平庸的動畫,更遑論《三體》這種用想象力構建出極為恢宏圖景的科幻小說改編了,更是會衆口難調。用本社太空棕熊老師的一句話來說:" 人類的大腦本就是當下最精密的計算機,面對《三體》這種作品,你可能永遠都無法還原出大家腦海裡的畫面。"
但既然 " 藝畫開天 " 接下來《三體》這個企劃,就必須直面其所帶來的風險。《三體》這部作品對國内讀者來說是有着極為特殊的意義的,它不僅僅是一部 " 神作 ",更是一部中國科幻的 " 高歌 "。
其以人類為中心,展現人類這一族群的無窮可能,傳達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以整個太空為舞台,開展一段轟轟烈烈的史詩歌劇的作品氣質,某種程度上複現了科幻小說最為輝煌的 " 黃金時代 " 的氣象。
圖源:B 站 @戴錦華講電影《< 三體 > 這部作品的文化地位和影響絕對不容小觑》
或許正是這種着墨于時代,放眼全人類的宏大格局,以及 " 人類至上 " 的 " 黃金精神 ",讓它得以突破固有的文化語境,在全球範圍内得到廣泛的關注與歡迎,并拿下讀者話語權極重的 " 雨果獎 "。
《三體》各語言版本封面
反觀國内,這部波瀾壯闊的作品,同樣有着劃時代的意義。
雖然在整體上,我們會将 " 科幻小說 " 歸類到大衆通俗讀物裡,但我們也必須承認," 科幻小說 " 在國内仍然是個較為小衆的愛好。
但《三體》的出現,完全突破了這個 " 小衆 " 愛好者圈子的限制,許多原本并非科幻題材讀者的人,都因為這部作品而領略到了 " 科幻 " 的魅力。
某種意義上,《三體》就是國内 " 年輕人的第一部科幻小說 "。其作品價值稱得上 " 偉大 ",其時代意義,更是被無數讀者擡得無比崇高。
故而,改編這樣一部作品,注定是如履薄冰的," 非神即屎 " 也毫不誇張。
" 藝畫開天 " 想要将其改編成一部能夠在更大範圍内被傳播的 " 商業化作品 ",盡管這當中可能還有投資方的幹涉,未必完全是他們的主意,但其想法與勇氣值得稱贊。
隻是,如果《三體》動畫的後續内容,仍然保持着前兩集所呈現出來的這種不上不下的态度,那麼其最後,恐怕隻能是被《三體》粉絲們開除 " 三體籍 "。
從其現在的評價遠遠不如《我的三體》這部同人作品上來看,這一天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