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樣?比買五送一還劃算,白撿坦克
我們都知道,這兩年,随着自殺式無人機的泛濫,俄烏戰場上的坦克裝甲車輛生存率也越來越低,哪怕在坦克車頂堆滿幹擾器,也免不了被一發入魂的結局。
這種情況帶來的結果就是,如今俄烏上千公裏的戰線上,密密麻麻扔着各種亂七八糟的坦克裝甲車,不僅有俄制的坦克、裝甲車、防空導彈、自行火炮,甚至連北約豹 2A6 這種先進貨色都有。
幾乎所有人看到這一場面,都會産生一個念頭,這麽多坦克扔着太浪費了,要不去俄烏戰場去撿破爛收廢鐵?肯定能發财!
那麽,這個想法靠譜嗎?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點,從戰場回收被擊毀的坦克裝甲車輛,然後廢物利用,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世界各國都在做的事情。
其中,最先大規模實現坦克裝甲車輛回收的,就是蘇聯和德國。
蘇德戰場是二戰中最慘烈、傷亡最大的戰場,雙方數十萬噸的鋼鐵洪流在平原上激烈對撞,往往一個開火之間,就能讓一輛幾十噸的武器變成廢鐵。
于是,這些遺留在戰場上的坦克裝甲車輛,就成了蘇德必須考慮的問題。
說起來,無論是蘇聯還是德國,工業生産能力都不如美國,正常人能想到的處理廢棄坦克的方法,自然就是回收。
最先這麽玩的是德國,因爲德國因爲占了突然襲擊的先手優勢,所以手中的蘇聯廢棄坦克隻有少部分是被擊毀的,大部分其實都是因爲機械故障和缺乏油料而主動放棄的,甚至還有在倉庫裏被繳獲的。
也就是說,德軍手中的蘇聯坦克,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完好的。
那還說啥啊,直接拿來用呗!總比費勁生産再從後方運過來省事多了吧?
于是德軍就把大量完好的蘇聯坦克直接編入了自己的部隊,用于彌補因爲戰鬥和機械故障産生的裝甲車輛缺編。
比如古德裏安的第二裝甲集群,開戰時有五個裝甲師和三個半摩托化師,總共 850 輛坦克。但過了仨月,裝甲集群中已經有一小半蘇聯坦克了,特别是第 3 裝甲師和第 4 裝甲師,蘇聯坦克比例更高,BT-7 快速坦克因爲跑得快被作爲偵察坦克,T-34 中型坦克被作爲中堅力量使用,而 KV-1 重型坦克,則被作爲奠定勝局的關鍵力量。
▲德軍繳獲的 KV-1 坦克
至于那些被擊毀的蘇聯坦克,德國人也要廢物利用,不放棄任何一個工業品和零部件。
蘇聯坦克炮塔被擊毀了?沒關系,把炮塔拆下來,換上德國人的炮塔不就得了?于是我們就在戰場上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蘇德混血坦克裝甲車輛。
至于那些完全沒有修複價值的坦克,德國人也要把能用的零部件拆下來放進倉庫,作爲戰損的維修補充,實在沒有利用價值了,才拉去回爐做金屬回收。
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德國總共繳獲 25000 多輛的蘇聯裝甲車輛(包括完好和被擊毀的),其中有 4000 輛都被拿來再利用了。
蘇聯那邊呢?其實和德國也差不多。在戰争中,蘇軍同樣繳獲了不少德國坦克裝甲車輛,大部分會被塗上蘇軍紅星标志,直接參戰。
當然,因爲蘇聯坦克兵的野蠻操作和缺乏維護,這些德制坦克裝甲車輛很快就被消耗殆盡了。《鋼鐵雄心 IV》中就有一句台詞 " 德國新的豹式和虎式坦克可以被使用到他們自己抛錨爲止,不要嘗試修複,他們的引擎傳動和懸挂都很爛 ---- 蘇聯紅軍總軍械部 "。其實德國坦克沒那麽糟,隻是蘇軍不會修而已。
除此之外,蘇聯對那些不堪使用的德國坦克殘骸,也進行了回收煉鋼處理。在這一點上蘇聯人要比德國人更占優勢,因爲像庫爾斯克這樣殘骸密布的地區,距離蘇聯的工業區比較近,直接就能拉到哈爾科夫去煉鋼,不用像德國那樣,把坦克回爐都要拉一兩千公裏,還不夠費勁的呢。
所以論起回收效率來,蘇聯要遠超德國,這也是後期蘇聯坦克裝甲車輛産能爆發、而德國捉襟見肘的原因之一。
我們會發現,蘇德回收再利用廢棄坦克的方式,主要存在于戰争期間,這是出于提高戰時生産效率的需要。
但是在和平時期,一般就不這麽幹了,原因很簡單,不劃算。
很多人一想到廢棄坦克裝甲車輛,就想到要賣廢鐵回爐,但問題在于,賣廢鐵回爐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坦克的複合裝甲裏面并不是純鋼闆
坦克并不是一整塊金屬,而是無數個零件組裝而成,不同的零部件材料不同,有普通鋼,有鑄鐵,有高碳鋼,有低碳鋼,還有銅和鋁,就算要回爐,也要一點一點分解拆卸。
關鍵是,現在很多主戰坦克的裝甲并不是純鋼闆,而是添加了陶瓷、橡膠之類的複合裝甲,拆解起來十分麻煩,不能直接用來提煉,在人工成本上劃不來。
通常情況下,一瓶鋼瓶乙炔可以切割 4-6mm 厚度的鋼闆約爲 30-40 米左右,8-10mm 厚度的鋼闆約爲 15-20 米左右,20mm 以上厚度的鋼闆則需要更多的乙炔和更長時間的切割,可是現在坦克的裝甲起碼幾十毫米起步,哪那麽容易能切割下來?
再說了,現在廢舊鋼材,每噸價格一兩千左右,那麽一輛 59 坦克就算都賣了鋼材(事實上很大一部分買不上這個價),也不過 30 多噸,撐死了賣 6 萬塊錢!
爲了這 6 萬塊錢,你需要從戰場用拖車或者闆車把廢棄坦克拉到回收處理廠,然後用液氧乙炔進行切割,因爲裝甲厚,切割很慢,多一天都要多掏一天人工費!
運輸費、油錢、液氧錢、乙炔錢、工具折舊以及人工費,林林總總算下來,賣廢鐵那幾萬塊錢能包得住麽?
如果是那種集中退役和處理的大批廢舊坦克裝甲車輛,要想快速處理就必須增加人手,人工和切割費用更會飙升到天上!
所以,和平時期主流國家對廢舊坦克的處理,很少有回爐的,都是通過别的方式。
比如美國,在很多時候會直接把坦克油料放幹淨,然後扔進近海海岸 " 海葬 "。
坦克扔進大海後,就會慢慢附着一些微生物,然後進而吸引魚蝦等海洋生物前來栖息,海洋生物多了,生态系統就人爲地搭建了起來。所以這些坦克起的是一個人工珊瑚礁的作用。
當然,這也和美國财大氣粗不差錢有關系,與其萬裏迢迢運回國,還不如扔海裏方便。
而蘇聯 / 俄羅斯,則是能賣就賣,能賺一點是一點,不能賣就一股腦扔進坦克墳場封存,不僅省事省錢而且省時,有時還拆個零件用用,實在需要了,重新啓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近兩年,因爲俄烏戰場的損失,俄軍開始大量啓用坦克墳場中封存的 T-64BV 坦克,并将其送往俄羅斯西部戰線,數量達數百輛。甚至中間還摻雜着封存量更大的 T55 坦克,相比爲了幾輛坦克就要求爺爺告奶奶的烏克蘭來說,幾千輛封存坦克顯然是俄羅斯把戰争打到底的最大底氣。
無獨有偶,德國首都柏林西南 300 公裏外,也有一處 " 坦克墳場 ",承擔德國、奧地利、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退役坦克的處理工作。和俄羅斯不同的是這個坦克墳場是私營的,由著名的 HK 公司運營,退役處理收一筆錢,可用零部件供應賣一筆錢,一些方便拆解的高質量鋼材回爐給自家的槍廠造槍用省一筆錢,堪稱做生意的典範。
中國和俄羅斯的情況差不多,一部分進行現代化升級後賣掉,榨幹最後一點價值。一部分拿去做國防教育,捐贈給一些軍隊共建單位。還有一部分拿來做毀傷試驗,用于測試新式武器。
剩下的一些坦克,要麽進行封存,要麽就轉手賣給回收廠,讓他們慢慢去拆。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去俄烏前線撿垃圾收廢鐵,能發财嗎?
其實看完前面拆解坦克的性價比計算我們就會發現,這是個賠本買賣,賺的錢可能還不夠付運費、乙炔費和人工費的。
更關鍵的是,去烏克蘭撿垃圾收廢鐵非常危險。
比如,坦克裝甲車輛被遺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動力系統被毀壞,有的是被無人機擊毀着火,有的純粹就是機械故障被遺棄,這些坦克内部,非常可能留存有未爆的彈藥,甚至不排除已經解除了保險,你如果貿然進去,很可能會引爆這些彈藥,結果錢沒賺到,自己的小命卻丢了。
未爆彈的危險性,解放軍最有發言權,幾乎各個部隊在實彈演習的時候,最頭疼的不是打得準打不準,而是打完之後就會有一群戰術動作比解放軍還利索的群衆沖上去撿彈片賣廢鐵,如果隻撿彈片還沒什麽,但萬一碰上個未爆彈藥,絕對會出大事的。目前這種事情經過多年的安全教育和嚴格管理,才有所改善,但仍未杜絕。
更離譜的是,在現在滿天無人機的情況下,任何一方的無人機看到你在廢棄坦克上面進進出出,誰知道無人機操作手會不會突發奇想,給你扔下來一枚手榴彈?
而且,現在俄烏戰場的土地上,遍地都是地雷,當地老百姓連地都不敢去種了,你還敢去滿山野地去亂溜達找坦克?就算你找到了,在滿天無人機的情況下,誰願意幫你給運走?你又能通過什麽方式把坦克運回來呢?難道要用中歐班列嗎?
所以,如果以個人身份去烏克蘭撿垃圾賣廢鐵的話,完全不靠譜。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去撿垃圾收廢鐵不是一門好生意,讓我們把格局打開,誰說我們收了這些廢舊坦克要萬裏迢迢拉回中國拆解賣廢鐵了?完全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啊!
比如,我們可以在烏克蘭或者俄羅斯成立一家回收公司,也不用冒着地雷的危險去四處踅摸廢棄坦克,隻要發個廣告,高價回收廢棄坦克,隻要給的價錢夠,烏克蘭的農民分分鍾就想辦法給你拖過來。
至于回收的地點,最好放在出海口附近,比如烏克蘭的敖德薩以及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烏克蘭農民拉過來之後直接拉上船,畢竟海運運費遠遠低于陸運。
當然,在裝船運走之前,坦克上一些尚且完好的裝備,也可以拆下來賣錢,比如熱像儀、激光測距儀、車長周視鏡以及火控計算機等等,把這些東西賣給一些感興趣的國家沒準比你賣廢鐵還要賺錢。
然後你就可以裝船運走了,走上上百海裏,直接運到土耳其的萊拉船舶回收集團(就是拆英國海軍的 " 卓越 " 号航空母艦那個),這個集團有足夠的重型裝備,拆船都沒問題,更别說坦克裝甲車輛了。
土耳其和印度一樣,雖然造船水平不咋地,但拆船效率非常高,這些國家人工費用很低,拆坦克又沒啥技術含量,隻要上人就行,反正土耳其和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土耳其境内有大量叙利亞難民充當低層次勞動力)。甚至機械不夠都能用人力解決," 拆就完事了 "。
雖然這種拆解非常污染環境,但對土耳其和印度來說,創造就業人口,要比環保重要得多。
這樣一來,你不用冒太大危險,就能幫助俄烏實現 " 資源再利用 ",自己也能大賺一筆。
不過這種方式,需要在俄烏有龐大的政商關系網,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搞得定的!所以對烏克蘭撿破爛賣廢鐵的生意,咱們想想就行了,千萬不要去做哦!
不說了,軍武菌飛往烏克蘭的飛機要起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