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26 日訊(編輯 牛占林)彼得 · 林奇是華爾街最傳奇的投資者之一,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爲全球最佳基金經理,但他也後悔近年來沒有買進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
這位前富達麥哲倫基金的管理人當地時間周二透露,他很希望自己沒有錯過蘋果的爆發式增長。
在 1977 年至 1990 年的 13 年時間裏,林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的資産規模由 2000 萬美元成長至 140 億美元,平均年回報率高達 29.2%。
林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蘋果的價值并不難理解。我的意思是,我是有多蠢啊?竟然錯過了它。"
他補充道,蘋果擁有 " 良好的資産負債表 ",我當時應該爲蘋果多做一些功課……這不是一家複雜的公司。
林奇講述了他的女兒當時花了 250 美元買了一個蘋果的 iPod,他回憶起自己當時認爲蘋果在這款産品上賺取了很高的利潤,但他并沒有因此而購買這隻股票。
現年 79 歲的林奇承認,巴菲特看到了蘋果的潛力,并利用了它。這位 " 奧馬哈先知 " 幾十年來一直回避科技股,聲稱科技股不在他的專業範圍之内。但巴菲特還是在 2016 年買入了蘋果股票,後來更是連續加倉,成爲了伯克希爾的頭号重倉股。
事實證明,重倉蘋果是巴菲特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賭注之一,短短幾年時間内,賬面回報就超過了 1000 億美元。巴菲特仍然認爲蘋果是一家消費品公司,因爲它擁有忠實的客戶群和強大的品牌效應。
近日,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不會出售蘋果股票。他稱,曾經出于稅務原因少量出售蘋果股票,那是 " 愚蠢的 "。
除了蘋果之外,林奇還對沒有投資芯片巨頭英偉達表示遺憾。英偉達美國是過去幾年半導體領域最大的赢家之一,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推動者。
在今年 ChatGPT 引發的人工智能狂潮中,幾乎沒有哪家科技公司能比英偉達的表現更加強勁,甚至是微軟或谷歌都不能。過去六個月,英偉達的股價已翻了一倍多,成爲同期标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佳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