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八集《黑暗榮耀》,淩晨兩點半院長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
妍珍哪 ……
你進監獄了,我以後去哪裏看你歪嘴啊!
2023 年複仇爽劇天花闆已經出爐——
《黑暗榮耀》(有别的我以後再封)。
首先,不是一場夢(簡單拉踩一下前夫)。
其次,女主文東恩以暴制暴,手不沾血,就讓曾經霸淩自己的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僅憑這兩點,足以吊打《财閥家的小兒子》《頂樓》等一衆發癫劇。
當然,要說槽點也不是沒有——
金手指大開。
反派全員降智,但凡他們願意發個微信溝通一下,都不會讓文東恩報複得那麽順利。
瑪麗蘇光環晃眼。
一個随時可以買地租樓的富二代忠犬男主,甘願被文東恩當成棋子擺弄;一個初見便被文東恩吸引的财閥男二,抛棄理智越陷越深 ……
但,即便如此,《黑暗榮耀》依舊瑕不掩瑜,火到屠版熱搜。
它到底爲何爽得如此不講道理又淋漓盡緻?
今天我們來仔細唠唠。
校園暴力是一種廣泛存在,卻被長久忽略的罪惡。
《黑暗榮耀》又一次印證這一現實——
第二季播出前,導演安吉鎬被爆出曾經校園霸淩,給他人帶來 " 無法抹去的傷害 ",但直到劇集播完他才承認。
諷刺到家。
有經驗是吧 ……
國内類似事件也層出不窮。
互聯網上時不時爆出的視頻,記錄着施暴者猖狂的笑聲、受害者的絕望嘶吼。
現實的樁樁件件,讓人無法輕易對待校園暴力這個題材。
《黑暗榮耀》的成功之處,在于用整整一季去鋪墊文東恩複仇前的痛苦與蟄伏。
沒有弱化文東恩所受的傷害,更沒有忽略複仇所需付出的代價——
辍學去做女工,無數次撐不下去想要自殺,爲了省錢吃紫菜包飯吃到營養不良 ……
通過藝術加工,校園暴力的痛與恨切實地傳遞給屏幕前的每一個觀衆。
卷發棒燙人,就是一個極具戲劇張力的設定。
它的潛台詞是:我想傷害你,并不需要花費心思去找一件趁手的兇器,去制定一個周全的計劃。
随手抄起一件日常物品,就能傷害你的肉體、摧殘你的精神,輕而易舉。
這種痛與恨,是即時的。
需要文東恩在雪地裏翻滾,用飲鸩止渴的方式去止痛。
也是綿延的、長久的。
從視覺、嗅覺、觸覺,全方位籠罩着文東恩 18 歲以後的人生。
她再也穿不了短袖、短褲,再也不能聽見、嗅到烤肉 " 滋滋 " 的香氣。
她喪失了健康和尊嚴,被奪走作爲一個普通人正常生活的權利。
她的世界,因爲校園暴力破開了一個口子,而後徹底坍塌。
對于可憐的文東恩,這不是時間能治愈的傷痛。
對于冷漠的社會,《黑暗榮耀》更進一步,點出了校園暴力背後更深的結構性問題——
權勢傾軋、階級壁壘。
《寄生蟲》之後,韓國編劇對貧富差距的描寫愈見筆力。
《小小姐們》裏,女主 " 冬季大衣 " 的回答 " 諷刺 " 了窮人有限的想象力。
《黑暗榮耀》裏,一卷紫菜包飯分隔出了兩個階級。
河道英拒絕了文東恩遞來的紫菜包飯,原因是他不吃碳水含量太高的食物。
同樣是吃東西,一個爲了果腹,一個追求健康 ……
我們之所以覺得這種描述精準,是因爲它沒有用富人住别墅、窮人租房住這樣直白的對比。
窮人與富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的态度與視角的偏差,才更戳破真相——
窮人與富人根本沒有活在同一個世界。
就像從妍珍的世界觀出發,她自始至終沒覺得自己霸淩東恩是錯的。
她認爲東恩的悲哀本質源于她天生是個窮人,窮人被身爲富人的自己欺淩玩樂是活該。
編劇金恩淑說得很明白:
你不需要給妍珍找「爲什麽霸淩人」的理由。
妍珍就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中,
不用努力、不會道歉、随心所欲。
所以她的行爲是沒有理由的。
而 18 歲的東恩一直在通過她以爲有用的方式保護自己,反抗暴力。
她求助老師,老師說這是 " 同學打鬧 ";她訴諸法律,警察置之不理。
每一次她通過正當手段試圖保護自己時,都會遭到來自妍珍小團體乃至社會大集體的又一次傷害。
這一切在告訴文東恩,她被有錢有勢的樸妍珍欺負,是社會默認的一種 " 正确 " 秩序。
在學校這個貧富最容易發生交彙的地方,富人把窮人的世界碾碎。
這樣投告無門、申訴無處的狀态,精準命中了當下大衆反感憤怒卻無力改變的現狀。
蟄伏多年,帶着完美計劃歸來。
以暴制暴,是文東恩向活成社會精英的樸妍珍小團體報仇。
以下犯上,是文東恩代表的窮人階層對傲慢的富人階層的徹底反撲。
在題材上,《黑暗榮耀》就赢了兩次。
第一季度光是鋪墊,就留下不少爽得頭皮發麻的名場面。
很多觀衆在當時就表達了擔心——
調子起得那麽高,會不會爛尾?
而《黑暗榮耀》第二季的播出,竟然破除了韓劇爛尾的魔咒,扛住了觀衆的高期待。
這絕對要歸功于編劇金恩淑高級的文本技巧。
一個幕後小故事——
《黑暗榮耀》的創作靈感,源于金恩淑和女兒的一場對談。
上高二的女兒,有一天突然問金恩淑:
媽媽,是我把别人往死裏打讓你心痛,
還是我被别人往死裏打更讓你心痛呢?
不知道是不是受這段對話影響,《黑暗榮耀》中的幾對母女關系尤爲突出,且互爲對照。
有的母親,是捅向孩子的第一刀。
在東恩高中被霸淩時,她的母親收了妍珍一家的錢,開開心心地以監護人的身份簽字,害東恩被迫辍學。
在東恩考上老師後,她又被妍珍收買,以東恩的名義向學生家長索要紅包,導緻東恩丢了工作。
少見的母親形象,卻映射出并不鮮見的母女關系——嫉妒式的,吸血式的。
也有的母親,爲了孩子傾盡一切。
在沒能力時,大嬸一直擋在女兒善雅面前,忍受着丈夫的拳腳相向。
當她有機會讓女兒逃離原生家庭時,她願意放棄生命中 " 唯一的快樂源泉 ",讓善雅去活一種全新的人生。
母親對于一個女孩到底有多重要?
東恩開始複仇計劃後,唯一一次真正的情緒崩潰,不是因爲妍珍們的暴力嘲諷、不知悔改。
而是因爲媽媽在她面前烤肉,燒了她的房子。
她跪在地上嘶吼 " 謝謝你一如既往 ",而後,終于下定決心把媽媽送進精神病院。
而原生家庭同樣悲慘的善雅,卻在媽媽的保護下,成了一個能偶爾喘息歡笑、可以追星的小姑娘。
金恩淑的筆下,這種對比慘烈得令人心驚。
可見,她并不隻是在書寫一個爽燃的複仇故事,而願意多想一層、多埋一層,關于現實社會的其餘變量。
她的高明之處還在于:在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之外,不乏巧妙的表達與隐喻,留給觀衆解讀的空間。
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有一條草蛇灰線,早早就預示着結果。
尤其是反派五人組。
劇
透
預
警
!
全在俊,這個隻愛自己的色弱強奸犯,最後死于水泥池。
那是他終生都忌諱的灰色世界。
崔惠廷,色厲内荏的最佳典範。
落個聲帶受損的下場,再也不能扯着嗓子,狐假虎威。
李莎拉,這條線尤其精彩。
毒品、藝術、宗教等元素用在她身上毫不突兀,邏輯清晰而完整。
她出賣自己的藝術天賦,放縱自己的欲望,揮霍自己的生命,始終活得猶如一條吐信子的蛇。
最終,她在高潮中隕落,而圍觀者是她父親的信徒。
諷刺拉滿。
這些精巧的設計,把複仇的快感慢慢推至高潮,也沒有失卻解讀的趣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樸素道理,被講述得精彩而曲折。
看過《黑暗榮耀》便知,這麽一個血色故事,最震撼人心的不是暴力的狠辣和複仇的果決。
反而是那些,微小的溫柔的瞬間。
是工廠小妹看到東恩在走道裏學習時,脫下鞋子蹑手蹑腳走動的細節。
是大嬸開着車看見夕陽後的那一句感歎。
是房東婆婆寬慰東恩 " 上天也有犯錯的時候 ",握着她的手去進行一場破格的精神弑親。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人物,補全了東恩從未獲得的母愛。
她們因爲 " 到了春天再死 " 的約定産生了牽絆,給予對方第二次生命。
金恩淑在制作特輯裏把這些定義爲 " 神明駐足的瞬間 ":
文東恩的複仇,99% 是緊密的計劃,
剩下的 1% 是神明駐足的瞬間。
當 " 神明 " 現身,這個暗黑故事便有了溫暖明亮的底色。
我尤其喜歡的一幕,是裝神弄鬼的女巫師在跳大神途中,突然說出了隻有另一受害者尹素熙和妍珍之間才知道的對話。
猝然間,妍珍被吓得落荒而逃,而東恩驚愕地站在原地,她的眼神中,是滿滿的悲憫。
那一刻,她終于相信,這 20 年的漫漫長夜中,有人在默默陪伴她安眠。
沒有一味渲染惡的可怕,還強調了人的善意和生命力。
沒有底層互害,而是受傷害的人溫暖彼此。
這些抱團取暖的,大多是女人。
第二季結尾我也很喜歡:
男主周汝正的母親樸尚任出現,阻止東恩完成盛大複仇後充滿儀式感的告别。
她爲東恩找到了一個新的活下去的理由——以母親的身份向東恩請求,去拯救她還活在地獄裏的兒子周汝正。
看到這裏,我懸在半空中的心終于放下。
随着男主男二的人設越來越完美,周汝正和文東恩的感情線越來越甜膩 ……
我一直擔心,前來挽救東恩的會是周汝正。
那毫無疑問,《黑暗榮耀》又将落入俗套,變成一個王子拯救灰姑娘的愛情童話。
而由樸尚任開口,便成爲了兩個懇切的女人拯救痛苦的愛人 / 兒子的傳奇。
這樣的設定更有沖擊性和力量感——
兩個素未謀面的女人産生共情,結成盟友。
這個結局是金恩淑在瑪麗蘇 VS 女性自救的天平上,放上的最後一塊砝碼。
在金恩淑的克制下,《黑暗榮耀》沒有跑偏。
偶爾出現的 " 瑪麗蘇 " 光環,我願意接受。
反倒因此更欽佩這個早已憑偶像劇功成名就的大編劇。
在事業已達巅峰,在人生的後半場,依舊願意緊跟市場、聽取意見,去創作符合當下、反映現實的作品——
在我的作品中,以往都是男性角色主導故事。
現在,世界變了,獨立女性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我的下一部作品中,我将塑造一個不依賴财閥而獨立行動的女性。
快在評論區告訴院長——
你最愛《黑暗榮耀》的哪個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