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用百年人生書寫的長詩,落下最後一個标點—— 11 月 30 日上午,葉嘉瑩先生的遺體告别儀式在天津市第一殡儀館舉行。
遺照上的葉嘉瑩,溫柔而純粹。哀樂低回,人們深情告别先生。
" 何當了卻人間事,從此餘生伴海雲 "
葉嘉瑩面容安詳地躺在紫色雛菊和白色百合中。一朵 " 蓮花 " 在她身上盛開。紅玫瑰作爲主花,擺成心形。
11 月 24 日,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
葉嘉瑩以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爲終身事業,始終堅持弘揚中華詩詞教育傳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十年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才,爲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傳承和發展作出貢獻。
葉嘉瑩先生遺體告别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上午 10 點,葉嘉瑩先生遺體告别儀式開始。葉嘉瑩的女兒、頭發花白的趙言慧靜靜地伫立一旁。
默哀畢,人們三鞠躬。有人抽泣,俯身叩首。人們依次将手中用紫色絲袋包好的蓮子,輕輕放在葉先生身側。紫色與蓮子,都是她生前的所愛。
華裔女孩張元昕,曾受葉先生詩教精神的感召,13 歲報考南開大學文學院,并被破格錄取。得知葉先生離世,她匆匆從就讀的美國哈佛大學趕來。放好蓮子,她與趙言慧相擁。
許多人是自發前來送别的。在南京工作的王炳洪帶了一本葉先生的書,一早坐火車到天津。" 是她帶我享受了詩詞之美。雖然她一直不知道有我這個學生,但我一直認她是我的老師。"
許多人自發地前來送别葉嘉瑩先生,有人帶着葉嘉瑩的書。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這些日子,許多中外高校、協會和學者、學生發來感人至深的唁電、唁函。
中華詩詞學會說:" 葉嘉瑩先生的逝世是中國文學界的重大損失。"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說:" 葉先生是詩詞的女兒,她的一生是屬于詩詞,也奉獻于詩詞的,是最純粹的一生。"
有網友回憶:"2011 年,坐了幾個小時火車來天津,聽了先生兩場講座。先生八十多歲了仍堅持站着演講,一講就是兩三個小時。"
" 隻爲一件事而來。" 葉嘉瑩生前曾這樣描述自己研詩、寫詩、傳詩的一生。
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說:" 中國古典詩詞的殿堂是她引我進入的。" 像他一樣,許多人都是随着葉嘉瑩的腳步,走進了詩詞的世界。
"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
" 葉先生最後的時光,一直有一種對生命有限的緊迫感。" 作爲嫡傳弟子,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張靜 20 多年來一直伴在葉嘉瑩身邊,直至最後時刻。
" 發現什麽好學生了嗎?"" 有誰寫出什麽好詩詞了嗎?" 這是葉先生在病床上問張靜最多的問題。
葉嘉瑩先生遺體告别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葉嘉瑩一生當了近 80 年的老師。既給大學生講課,也給幼兒園孩子教詩,帶中國學生領略詩人的生命心魂,也将詩詞之美傳播到國外課堂。
張靜說,最近幾個月葉先生身體更不如前,但哪怕勉力支撐,也要親自審校在《新華每日電訊》上連載的詩歌講稿," 字号到後來越放越大,可她看起來實在吃力,就讓照顧她的護工念。護工斷句不對的地方,她會等氣力好些時,認真地給護工講解 "。
她最後的課時,給了護工。護工說,她有幸上了許多堂寶貴的課。
11 月 30 日,人們在告别儀式現場瞻仰葉嘉瑩先生的遺體。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得知葉先生離世的消息,台灣著名導演陳傳興悲痛不已,買了最早的航班從台灣趕來。他拍攝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留下了葉先生 90 多歲時珍貴的生命片段,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響。
" 通過 3 年的拍攝,我們不斷地接近葉先生,像是看到一朵花的盛開。" 陳傳興說,葉先生住院時仍關心着影片在海外的傳播," 我相信随着時間推移,她将影響更多人。"
" 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 "
葉嘉瑩的百年人生,見證了國家從離亂到興盛的巨變,經曆了去國懷鄉、中年喪女的苦痛,曾經輾轉海外,最終回歸故鄉。她始終保持向上、往前、尋美的達觀。
" 她的生命不僅僅隻有詩詞。" 葉先生的學生、與她結緣半生的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陳洪說,先生興趣廣泛,從文化到曆史,從政治、經濟到物理," 她絕不是‘小閣樓上的人’。"
葉嘉瑩的博士生、研究助理闫曉铮也記得,葉先生與他探讨 " 量子力學 " 時的認真神情。
" 她富有真心與童心。" 陳洪說,葉先生曾喚一群人浩浩蕩蕩去南開大學校園中賞月,還集齊五位屬鼠的師生拍了一張 " 五鼠照 "。
葉嘉瑩生前照片。(資料照片)
葉嘉瑩生前曾說:" 我的蓮花總會凋落,我要把蓮子留下來。"
" 葉先生留下了 2000 多盤授課錄音帶、200 多盤錄像帶和 300 多盤光碟,以及大量文字稿。我們會不斷修複、整理,将先生的精神遺産弘揚好。" 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錫龍說。
張靜雖滿懷悲痛,前些天卻仍在上課。" 我想這是先生想看到的。"
許多南開大學的學生,在用另一種方式悼念他們的 " 燈塔 "。他們在各地參與葉先生十分關心的 " 詩教潤鄉土 " 活動,希望探索出一條促進詩詞文化在鄉村傳播的道路。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吟詩甚至要早于識字。葉先生說:" 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記者白佳麗、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