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貨運再添新玩家:
馭勢科技,帶着無人新能源輕卡K10,正式入場。
不僅應用場景廣、工作範圍大、運載能力強,而且足夠酷炫智能——
标配 L4 級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攝像頭、高精度 GPS、碰撞傳感器統統配齊,安全被擺在了最高位置。
無需安全員,真正把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這家成立 6 年的自動駕駛公司,在率先達成185 萬公裡的真無人商業運營裡程之後,用通用技術打通了又一新場景。
馭勢是誰?它憑什麼有這樣的底氣?又有着怎樣與衆不同的玩法?
我們接着往下看。
無人駕駛輕卡 K10
總的來說,K10 是一款通用型載貨平台,可以廣泛适用于制造業、畜牧業、倉儲物流等衆多行業。
這款無人車,基于生産物流中常用的标準藍牌輕卡打造而成,不僅能實現常規貨物運輸,同時也能滿足生化安全要求的密閉運輸。
動力和續航方面,K10 采用江鈴的純電底盤,動力強勁,空載通過最大爬坡度為 30%,還擁有與普通輕卡一樣的通過性。
在廠區工作,一次補能充電,不到 2 小時,就可以支撐全天的工作量。
值得注意的是,卡車的貨箱、貨欄還可以 " 因場景而變 ",根據你的實際需要選配不同形式,從而滿足各種類型貨物的運輸需求。
K10 從各個層面上都稱得上是一款智能車。
硬件層面,車身裝配有多種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高精度 GPS、碰撞傳感器等,結合軟硬件多重安全冗餘機制,目的是确保運行過程中時刻遵守 " 安全第一 " 的準則。
使用過程中,K10 可實現自動啟停、自動倒車,結合視覺導航、激光雷達導航、GPS 導航等多重技術,實現厘米精度定位的行駛和泊車,讓車輛精準保持在規劃路線上。
比如檢測到障礙物自動刹停:
路口檢測到行人,也能及時做出應對:
對道路上的來往車輛反應迅速,能及時避障:
除此之外,K10 還會通過自動控制刹車燈、轉向燈、近光燈等,照顧到周邊的交通主體。
在行駛過程中,K10 可按需自主控制車輛行駛速度,無人駕駛狀态行駛速度可達30 公裡 / 小時;當有驗車或者其他需求時,可随時切換成有人駕駛模式,開到80-100 公裡的時速。
與此同時,通過車載的 4G/5G 通訊模塊,系統可以方便地進行 OTA 自動升級,當完成第一輛車的部署後,後續其他車輛就能共享當地的高清地圖,随時加入車隊運營。
這台無人車配備的自動駕駛控制器和雲腦,會在電池低電量時自動報警提醒,接受後端控制台對車輛運行狀态的遠程實時監控,進行作業區域識别、多車協同、多車自動編隊,自動沖突解決等。
K10 不僅能單打獨鬥,還能與其他車高效協同合作,例如無人駕駛牽引車、無人叉車、AGV 等各種廠内自動化設備,K10 都能柔性化與之配合使用。
截至目前,這台無人駕駛輕卡 K10,已經順利通過各項測試,即将迎來交付。
AI 司機幫助實現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并非紙上談兵,馭勢這次铿锵有力給出 3 點理由。
首先是能夠彌補人力駕駛的缺陷和不足。
以往在人工駕駛的應用模式下,生産和運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駕駛員不規範操作、疲勞駕駛等人為過失,帶來巨大的安全生産風險。
同時,因為人的感官限制,即使再認真負責,因為受交通工具的尺寸影響,在運輸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多盲區,比如倒車時車廂的正後方,就會導緻一些不必要的生産事故。
相較而言,K10 能夠嚴格規範駕駛、遵守交規,也不會疲勞。
多傳感器遍布在車輛的各個角度,保證前後左右無盲區,停放、倒車全視角觀察,不需要指揮就能精準停靠、貼近月台,方便裝卸。
在行車過程中,K10 會自主檢測障礙物、自主避障,遇到周邊不規範交通行為,也能主動規避,及時停車或換道,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其次是能夠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開支。
随着社會不斷發展,卡車司機工資不斷增長,且淡旺季需求差異大——淡季閑置,旺季不足,節假日的加班工資高,都在經營成本上給企業主帶來了更多困擾。
有了 K10 之後,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人員開支可以得到極大縮減,并且AI 司機從不要求漲工資,淡季不開支,旺季不漲價,夜班、加班、節假日都沒有雙倍工資。
更值得一提的是,K10 這台無人輕卡采用了新能源底盤,充電行駛,且零排放。
按照每天 200 公裡的裡程計算,電費相比同檔柴油車的油耗每年能節省 5 萬元;而且車輛具備自動設備檢測、提示風險、預告檢修的能力,能夠節省一大筆人工檢測成本。
第三是能夠減少溝通成本,對車輛進行快速調度管理。
對于傳統載貨輕卡來說,在工作銜接方面,貨物裝載、車輛駕駛常常由不同團隊完成,因作業需溝通協調導緻的等待時間長,引起運力、貨物、人力閑置情況,影響了整體效率。
而且在指揮調度和生産管理上,以對講機實現車輛調度通常,缺點是無法直觀觀察作業環境,導緻态勢誤判,生産過程也難以記錄,無法有效跟蹤運輸作業,并通過信息系統進行精細化管理。
把 K10 納入車隊後,通過無縫對接無人叉車、AGV,得以實現全流程的無人裝卸運輸。
這樣一來,車輛調度可以由裝卸部門在系統中調整,從整體安排,不會誤判,從而最大程度減少運力、貨物、人力閑置和等待時間。
通過雲腦上的任務管理平台和車端的黑盒子,能夠實現生産運輸的數字化記錄,也方便企業的信息系統進行生産管理,用大數據分析,再進一步分析優化流程,完善生産、物流中的經營管理。
馭勢憑什麼?
人、錢、産品。
按照看好馭勢的人評價,或許要說「牛人」、「牛錢」和「牛産品」。
首先牛人,即團隊。
團隊由聯合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吳甘沙帶領,他 2000 年畢業于複旦大學,曾在英特爾任職 16 年,擔任中國研究院院⻓、首席工程師。
在英特爾工作期間,他發表了 10 多篇研究論文,擁有 22 項美國專利(其中包括 10 多項國際專利),以及正在申請的 14 項專利。
除此之外,馭勢核心管理團隊由多位學術界人工智能頂級專家,以及來自全球知名學府與企業的精英人才共同組成。
馭勢總部和研發中心設在北京,在上海嘉定和浙江嘉善還分别設有研發中心、研發試制和應用創新中心。
截至 2022 年 1 月,馭勢擁有超過 500 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團隊規模的80%,50% 以上團隊成員為博士和碩士學曆,擁有 30 多位資深總監;同時還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産權,持有近 700 項國内外專利。
其次,牛錢,即資本。
據不完整統計,馭勢自 2016 年成立以來,融資不少于 6 輪。
離現在最近的是去年 10 月,馭勢宣布完成數億元融資,由洪泰基金領投。
更早之前,2021 年 1 月,馭勢完成了累計金額超 10 億元人民币的融資,并獲得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戰略注資。
在 2020 年的 B 輪融資中,馭勢獲得了來自零部件供應商巨頭博世的戰略投資;同期參與投資的還有深創投、中金資本、廈門七匹狼節能環保基金、重慶兩江服務業基金等。
不斷被外界看好,本質上是因為馭勢有牛産品和好技術。
依托自主研發的 U-Drive 智能駕駛平台,馭勢在業務上已經形成可規模化部署的 L3-L4 級智能駕駛系統,可以滿足多場景、高級别的自動駕駛需求。
一個月前,馭勢提供給東風的廠區無人駕駛物流車,正式通過了驗收測試。
這台車通過全程自主導航、自主避障,能夠安全高效地将物料運送至指定地點卸貨,幫助廠區物流進一步實現智能化;甚至更早之前,馭勢還聯合東風研發了一款無人 Robotaxi,使用的是東風風神 E70 車型,在武漢開啟了試運行。
去年 9 月,馭勢發布了面向城市服務的 L4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UiBox,并在一年多的時間内,延伸出包括 UiBox 無人配送車、UiBox 無人零售車、UiBox 無人巡邏車、UiBox 無人清掃車等多款産品形态。
包括在烏魯木齊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大興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也随處可見馭勢無人車的身影,其中涵蓋了無人駕駛行李牽引車、無人駕駛擺渡車、以及無人巡邏車,大多 7x20 級别全天候運營。
如今伴随着無人駕駛輕卡 K10 的到來,馭勢正在将技術的觸角伸往更多角落。
馭勢的英文名是UISEE,現在正在展現:The future you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