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手機廠商發布會普遍拖沓,這與各家産品線不斷延伸有關。
産品多,企業講故事無可厚非,可發布會越來越長,用戶看得也累,還有可能記不住重點。
相比之下,OPPO 要純粹一些,今年的首場發布會,就兩個産品:手機是 Find N5,智能手表是 Watch X2,時長也就一個小時十一分鍾。

一句話概括上述産品的記憶點,
1)Find N5:8.93 毫米厚,最薄折疊屏手機,還在輕薄基礎上加了電池容量—— 5600 毫安時,當然也接入了 DeepSeek,售價 8999 元起。
2)Watch X2:一個支持 5 天全功能續航,支持 60 秒快速健康檢測的個人智能助理,可以獨立手機打電話、收發微信,售價 2499 元起(國補之後 2124.15 元起)。
01 Find N5:8.93mm 超薄折疊
作爲 OPPO 的折疊屏産品線,Find N 系列經曆了 NN2N3 幾代産品。
N5 屬于 OPPO 的第四代折疊屏産品,也是市面上最薄的折疊屏産品,8.93mm ——刷新了折疊屏厚度紀錄。
在這之前,一些主要超薄折疊包括華爲 Mate X6,厚度是 9.85mm,榮耀 Magic V3,厚度爲 9.9mm。

對照上表,可以感受一下之前的幾款折疊屏,厚度都在 9mm 以上,且差距不算大。
Find N5 将折疊屏的厚度從 9mm,推到 8mm 這個水平,這 1mm 之差,大家可以從下面的圖視覺感受一下差異:

Find N5 展開後單屏厚度對比硬币的差異
注意看細節,單屏厚度如果再薄,Type-C 接口就沒地方放。
也就是說,短期内如果結構設計沒有重大變化,折疊屏手機的厚度極限可能就是 8mm-9mm 之間了。
當然,直接取消 Type-C 接口,全部上無線充和無線數據傳輸的概念設計,也不是不可以。
很多人問,不斷地減薄有什麽用啊?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輕,所謂輕、薄不分家—— 230g 左右的重量,不管是折疊,還是展開狀态,單手握持體驗都很不錯。
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做輕、做薄一直是行業趨勢。
從 OPPO 給的資料來看,Find N5 厚度降到 8.93mm,在上一代 N3 的基礎上,折疊和展開的厚度降幅都在 20% 以上,機身每一個隐藏點能做減薄的地方都減薄了,下面這組數據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有一句話比較形象:這裏摳一點,那裏摳一點,摳出來一個 " 三室一廳 "。
除了薄,超平整鏡面鑽石屏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個特點。
Find N5 搭載一塊 6.62 英寸,2616×1140 分辨率,峰值亮度 1600nit 的外屏,這個沒什麽好說的,對這款産品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塊 8.12 英寸 2480×2248 分辨率,峰值亮度 1400nit 的折疊屏。
它的尺寸和 iPad mini 基本接近,後者 8.3 英寸。
不過,比起大、亮度包括自适應調光方案,我覺得最重要是——超平整鏡面。

息屏狀态下折痕情況對比(因光線和視角略有差異),從左至右依次爲 Find N/Mate X6/MIX Fold4 /X Fold3 Pro/MagicV3
所謂的超平整,即無感折痕,它不僅是視覺上,也體現在觸覺上。
雖說息屏之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溝槽的視覺效果,但摸上去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大家都知道," 屏大即正義 ",折疊屏也是如此,但它有個痛點——維修貴,傷不起,内外屏一起換差不多 5000 元以上,如果不在保内這對用戶來說很痛苦。
我看 OPPO 官方給了一個保障服務,也就是碎屏險,1599 元,如果當年沒有碎屏換機,可以折算到下一年的費用裏去。

産品層面,對折疊屏保護,OPPO 的解決方案是超韌性玻璃内屏 + 超瓷晶玻璃外屏 + 中框 + 後蓋的組合拳:
●内屏:采用 UTG 超韌性玻璃 + 上下雙層保護膜 + 納米塗層疊層,提升内屏的抗沖擊性能
●外屏:采用晶盾超瓷晶玻璃,提升抗沖擊和防刮性能
●中框:航空合金鋁吸收掉了沖擊
●後蓋:複合纖維後蓋提升抗摔性能
OPPO 不僅刷新了折疊屏超薄的記錄,還想講一個 " 防水 " 故事。
Find N5 支持 IPX6、IPX8 和 IPX9 三個級别的防護,IPX6 和 IPX8 都屬于經常拿出來說的标準,但 IPX9 比較少,工業設備、航空航天可能會用到,把 IPX9 這個高溫高壓下的防水能力引入進來。
不能說這是 " 大炮打蚊子 ",但總覺得不是剛需——各位洗個溫泉,蒸桑拿也非得把手機帶進去嗎?
影像能力是 OPPO 的傳統藝能,之前這個能力主要在 Find X 上體現,現在 Find N5 直接複刻了 Find X8 的影像能力,包括智能識别運動參數的無影抓拍,哈蘇人像,超光影系統等等,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我覺得是——值得信賴。
如果再用一個詞,我覺得是——不容易,畢竟隻有 8.93mm 的厚度了,怎麽也得平衡鏡頭模組的凸起程度。

Find N3 和 Find N5 鏡頭模組凸起效果對比
Find N5 搭載了由 5000 萬像素的超光影廣角鏡頭、5000 萬像素的超感光潛望鏡頭和 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組成的後置超光影三攝模組。
這套超光影的概念最早在 Find X6 上提出,簡單來說将廣角、超廣角和長焦三顆攝像頭的硬件拉到主攝級别的感光和成像能力,支持全場景、全時段等不同環境下影像拍攝。
性能和續航這裏,Find N5 采用的是台積電 3nm 工藝的骁龍 8 至尊版 +5600 毫安時冰川電池組合。
其中,骁龍 8 至尊版比上一代骁龍 8 Gen 3 單核、GPU 性能提升都在 40% 以上,OPPO 還說這是目前首個搭載,并且也是唯一能買到的骁龍 8 至尊版折疊旗艦。
但我要說,要考慮折疊屏,骁龍 8 至尊版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接下來各家的旗艦産品都會陸陸續續采用,它不能形成絕對的差異化,隻是搶首發打了個時間差。
比起處理器,倒是這個 5600 毫安時的冰川電池更加搶眼球——相比 Find N3 的 4805 毫安時提升超過 16% 以上,支持 80W 超級閃充,還新加入了 50W 無線閃充。
作爲對比,Mate X6、Magic V3 這些産品的電池容量也都隻有 5100 毫安時左右。當然,這與代差也有關系,畢竟接下來 Mate X7、Magic V4,一樣也會加電池容量。
之所以給這麽大容量的電池,除了匹配骁龍 8 至尊版的功耗之外,更多還是爲了給折疊屏應用新場景——移動辦公準備的。
各位朋友,你想用折疊屏看劇、刷視頻?OPPO 時刻都爲你的工作操着心。

OPPO Find N5 遠程控制 Macbook 演示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硬件部分的變化,這次 OPPO 在 Find N5 上加入了 " 遠控電腦 " 對 Mac 平台的支持——直接在手機上遠程控制電腦。
還可以在遠控狀态下,進行分屏,将遠程電腦上的文件拖拽分享到手機或者其他應用當中。

OPPO Find 5 跨屏、跨應用文件互傳
跨屏遠程移動辦公體驗這個概念其實不錯,但存在兩個問題:
其一,現在大模型都在談 Agent,未來 Agent 可以實現很多遠程辦公自動化的能力,不排除未來 OPPO 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其二,如果你的公司安全策略嚴格,遠程控制可能會無法使用。
而說到 AI 能力的整合,過去一段時間,Color OS 整合了包括 AI 智慧文檔、全局搜索這些能力,并且以 " 小布語音助手 " 作爲一個集中交互的入口,這個體驗在 Find N5 這樣的折疊大屏,且又是突出移動辦公能力的産品上也得到了還原。
現在,OPPO 還在 Find N5 上首發了 AI 意圖搜索,算法加入了對文字、圖文和視頻等多種内容的識别,也支持跨應用數據整理,比如讓 AI 去幫你跨應用比價格,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省錢了。
而在海量的照片裏面,用一句相對模糊的提示詞,去精确的找到一張照片,截圖,就比如 " 幫我找一下身份證截圖 " 相比你手動去翻滾相冊,體驗天差地别。
當然,這個能力也不稀缺,谷歌、蘋果、OpenAI 都在做,國産廠商也都在補足優化,所以它也不能成爲核心的差異化能力。
最後就是,所有國産廠商都在接入的 DeepSeek,OPPO 也加入了這一個隊伍。
在小布助手當中,OPPO 接入了 DeepSeek R1 滿血版。發布會後,劉作虎是這樣評價 DeepSeek 的—— DeepSeek 的偉大之處在于,代表中國人以低成本的形式做到了 o1 的水平,并且短短一個春節假期就完成了全民 AI 教育。
最後的最後再說說版本和價格:三種顔色、三種存儲搭配。
存儲分爲 12GB+256GB,16GB+512GB 和 16GB+1TB(衛星版),顔色則分爲玉白、鍛黑、暮紫三種,價格 8999 元起,下面這張表格,大家直觀感受一下:

02 Watch X2:超長待機的健康助理
這一次和 OPPO Find N5 同台亮相的是 Watch X2 智能手表。
我們先說一下顔色和價格,大家先感受一下,然後再說它能幹什麽。
目前,官方提供了藍色、黑色和黃色三個版本,2499 元起,國補之後 2124.15 元起。

2000 元出頭的價格,OPPO Watch X2 的定位基本還停留在智能硬件層面,畢竟有些定位奢侈品的産品,價格已經超過 20000 元了。
作爲 Watch X 系列的第二款産品,X2 基本上和 X 的外觀保持了一緻,體現出家族的系列感。不過,Watch X 的銀灰色版本,這一代沒有提供。
材質方面,X2 和 Find N5 一樣主打钛合金表圈,也搭載了高端智能手表常用的藍寶石玻璃蓋闆。

Watch X2 钛合金表圈
硬件變化不多,芯片也還是骁龍 W5,同時搭載了多個高精度健康傳感器——包括心電圖電極,8 通道心率、16 通道血氧、腕溫傳感器等等。
而且,這些傳感器基本在上一代産品,在 OPPO Watch 4 Pro 這些運動定位的産品線上,也都是标配。

配備這麽多傳感器,OPPO 想在 Watch X2 主打健康的故事,所以還在繼續強化 "60 秒體檢 " 的概念。
概括地說,它的健康檢測覆蓋睡眠健康、心髒健康、身心健康三個大項以及各自包含的睡眠評分、鼾聲監測、血氧、心率、血壓、身心狀态等等十多項健康指标檢測。
用 OPPO 自己的話說,熬夜、應酬、加班等場景下,手表都會主動提醒體檢,60 秒就可以快速出一份檢測報告。
如果是非智能手表用戶,可能會問,我要一堆這個數據有什麽用?
Watch X2 内置的專業健康顧問這個産品的理念還是可以看一看的,它可以根據鼾聲提供風險評估,也可以出熬夜損害評估。
你想,這才是智能手表、智能硬件應有的延伸,用戶要一堆數據确實沒意義,要得應該是基于數據提供的專業報告和指引。

Watch X2 支持無感高血壓風險評估,爲用戶預測高血壓風險
另外,随着端側模型、雲端模型的接入,希望可以看到更加智能、專業和個性化的健康應用。
言歸正傳,智能手表的監測數據僅作爲個人參考使用,如指标異常或身體反應異常,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生診斷。
健康之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功能是獨立的 eSIM,國産旗艦智能手表基本都有。
智能手表 +eSIM 這個搭配可以滿足一些不方便帶手機的使用場景需求,比如跑步,這個時候借助一些内置應用,像微信、地圖、音樂等等, 就可以獲得很好的體驗。
否則,離開手機,智能手表就變成了手表。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Watch X2 配備了這麽多傳感器,全功能開啓可以維持 5 天的續航,輕智能續航 16 天(部分傳感器及部分默認設置),作爲對比,上一代 Watch X 的輕智能續航時間爲 12 天,Watch 4 Pro 的輕智能續航爲 12 天。
之所以把續航這個數據拉出來說,是因爲它真的太重要了。
有一些産品,它得一天一充,我不說名字你可能也知道它是誰,這樣的體驗就很不好。
而且,手表總是摘來摘去,數據監測也就缺少完整性。
關于三防這一點,OPPO 在 Find N5 上說了很多,但是在 Watch X2 沒怎麽提,反倒是這個場景還更重要。
舉個例子,平時遊泳、淋浴,你戴個普通的電子手表,完全不用擔心,但是戴個智能手表就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三防已經是各家智能手表的基本标配了,如果連三防都還要拿出來講一遍,那它的故事可就太頻繁了。
總結下來,Watch X2 有幾個看點,大家可以關注:全功能續航 5 天,内置獨立 eSIM,60 秒快速體檢 + 健康報告,最關鍵的是它隻有 2499 元。
03 結語:折疊屏厚度 " 卷到盡頭 ",AI 與硬件深入融合
結合 OPPO 的發布會來看,今年各家估計都要 " 卷 " 折疊屏厚度了,理論上應該還會看到不同描述維度上的 " 最薄折疊屏 "。
回過頭看折疊屏産品發展,其厚度從 15mm 的厚度,不斷地叠代進步,到現在進入 8mm 時代,也不過 3-4 年的時間,是行業的巨大進步。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廠商除了把厚度卷到 " 減不動 " 的程度,什麽時候可以把 " 大折疊 " 的價格再卷一卷——比起早期動辄 1.5 萬元、2 萬元要少很多,現在的 8999 元起的售價要便宜很多,但它依舊是一個很高的消費門檻。
如果說最薄折疊屏是硬件上的進步,那麽 AI 的深入融合這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趨勢,它将大幅度的幫助用戶提效。
就拿 "AI 意圖搜索 " 這個話題來說,這類産品國内外公司在過去的 2024 年都有過概念演示,相關産品幾乎把搜索體驗提升到一個難以量化的程度," 飛躍 " " 爆炸式 " "Amazing",總之用這類詞形容它對搜索效率的提升都不爲過。
這背後,是 AI 技術進步的體現,是算法對文字、圖像、視頻等等不同介質的内容擁有更好理解能力的體現。
今年春節之後,大大小小的軟硬件公司、産品都在接入 DeepSeek,這種趨勢在未來可能會更加明顯——好的大模型、AI 助手、解決方案,會在各種産品中出現,用以提升用戶體驗。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就是 AI 平權、技術平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