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開始前,我先給大家發個福利。
這次 B 站和天津博物館合作了年畫紅包封面跟非遺的楊柳青年畫結合,又有傳統文化底蘊又有年味兒 ~B 站年度大會員可搜索「年畫紅包封面」至站内領取。
你說你沒有大會員咋辦呢。沒關系,我也跟 B 站要了個粉絲福利大家試試看。
一共就 1000 份,搶完就沒了,大家可以點閱文原文的鏈接領取。
最近上網吃瓜看樂子,發現大家都在吐槽某部電視劇的男女主,既沒有職業道德,還對家人沒有責任感," 純純白眼狼 "。
很少見到這麽不讨喜歡的主角,于是出于好奇,我去了解了一下,發現劇情确實炸裂。
給不了解的朋友們簡單講講。
女主從小就被收養,一直被養父母視若己出。
養父母供她去國外留學學醫,回來就安排進三甲醫院工作,怕通勤辛苦在醫院附近買了房子,又配了車。平時的吃穿用度就别提了,也都是能滿足就滿足,沒委屈過她。
但女主總覺得在這個家過得太壓抑了。
吃飯隻能夾跟前的菜,生活隻能按部就班,一舉一動都有要求。自己喜歡木雕,但養母有潔癖看到她做木雕弄得一地渣都把東西都扔了。
她說不快樂、不自由,所以很向往男主帶她去抽煙、打架的生活,覺得自己是真的活着。
很被诟病的一段劇情是,女主向養母闡述自己的心路曆經,說男主前幾天來家裏爲她做了碗白粥,讓第一次體會到家的感覺。
别說是養母了,觀衆看了都要翻白眼——我們爲你付出這麽多,你卻隻記得那一碗粥?
到最後,女主爲了和男主在一起,甯願和家人決裂,還當面砸了全家福,是挺讓人寒心的。
有網友拿挖野菜的王寶钏來嘲諷女主戀愛腦,但人家王寶钏的野菜還是自己挖的呢?
女主的學業、事業、生活都離不開家庭的幫助,一邊享受既得利益,一邊唾棄爲你帶來利益的人,難怪這麽多人罵她 " 白眼狼 "。
但是,也有人對女主表示理解。
他們會覺得感情不是用利益就能衡量的東西,精神上的支持更加重要。
而養父母營造的生活環境太壓抑了,根本不适合有自我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人。
還爲這麽多人不能理解女主感到悲哀。
影視劇情投射出部分真實的家庭關系,讓一些人困惑,讓另一些人失望。其背後隐藏的是,父母和子女間始終存在且難以調和的矛盾。
隻不過,現實生活中的故事通常不會電視劇展示的那樣轟轟烈烈。它們往往以更細微的方式存在,引線或許是某些似乎并不起眼的小事。
前陣子看到一位網友吐槽自己父母。
起因是家裏搞裝修,拆掉全家窗戶後,父母決定去酒店住一晚,臨時過渡。
網友今年二十四歲,看樣子是常年不在家,聽說這事以後第一反應是——那我房間裏的東西丢了怎麽辦,它們可值錢了,我很喜歡。
父母說隻是一個晚上,問題不大,而且賊一般隻要現金,自家還是在三樓。
但這孩子始終感到很焦慮,一個勁說:
" 人還是要有個自己的房子。"
" 放在家裏的東西也沒人幫我心疼。"
然後,委屈越說越多:
" 你們隻想到自己,是不是沒想過我呢?"
" 我還沒從家裏搬出去,我的東西就不管了。"
" 你們隻考慮自己的東西怕不怕丢。"
原本起因是件小事,但發展到最後被上升到新的高度,成爲自己沒被平等對待的鐵證。
父母理解不了他的情緒,也輸出了一些情緒化的發言,翻起舊賬說對話裏隻有指責。
網友更繃不住了,覺得明明在冷靜地提出問題,想要讨論解決方案,卻被扣上這樣的帽子。
" 感覺很窒息,全身無力。"
對話的最後是父母發來的語音,和網友的 " 就這樣吧 "。情緒被消解在無奈中,散了。
但問題沒有解決,它隻是被逃避了。
這條微博的評論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人共情父母,歎息 " 生孩子不如生叉燒 "。
" 不心疼爸媽,反而心疼爸媽花錢給你買的東西 ",怎麽不是一種本末倒置。
" 恐家庭了,萬一将來生這樣的孩子。"
支持網友的人雖少但有,都說自己家庭也是這樣,沒人尊重自己,完全能和當事人共情。
" 爸媽不肯承認東西的價值,也無法解釋。"
" 他們覺得我生你養你,你就得什麽都聽我的。"
單就這件事而言,很難分出誰對誰錯。
從網友的立場來看,自己的需求總是被曲解、被忽視,沒有人在乎和關心。
而換成父母的視角,就是孩子隻想着自己的東西,卻一句話都沒有問過父母的感受。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導向的結果和情緒自然也大相徑庭,結果就是兩代人雞同鴨講,相互覺得對方不可理喻,根本不懂自己。
父母覺得自己提供得已經夠多了,而子女總覺得還有個缺口,是永遠無法被填滿的。
那可能就是貫穿在兩代人難以逾越的鴻溝。
如果缺口裏需要的是情感價值,是一些純粹的尊重或認可,那或許有機會改善。
但某些時候,讓子女不滿的是家庭本身。他們從根本上否定父母,完全瞧不起他們。
曾經刷到過一段聊天記錄,有人得意洋洋地發朋友圈,罵母親是不會思考的豬,說窮人就不配生孩子,自己生下來就是在 " 渡劫 "。
在這份長長的聊天記錄裏,他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對母親的态度極度惡劣。
聊天記錄很長,上下滑動可以查看
他嫌棄母親不會賺錢,但好像自己也沒幹過什麽正經賺錢的事,隻會變着法子找母親要錢。
還覺得這種把父母當 ATM 的行爲特别理所應當,完全是他們欠自己的。
他說家庭太窮,害自己沒辦法談戀愛,卻從來沒有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還怪女孩物質。
就連沒有朋友也是父母的錯,因爲那是父母沒有朋友,也沒有教過他怎麽交朋友。
這人和幾年前那位因爲 44 歐元的生活費和父親大吵一架的留學生,如出一轍。
因爲給自己的生活費不夠,就埋怨父親是個狂野的畜甥(生),浪費自己四年的寶貴青春。
還對母親人身攻擊。
對好心的 " 家人 " 毫不在意,覺得他們隻是在表演善意," 何不直接每個月打 1000 塊錢給我 "。
這些人自以爲很清醒,但實際隻是被情緒控制的機器。他們時常有着不切實際的妄想,覺得如果自己生在有錢人家,能過上多好的生活。
自己現在的失敗全都源于家庭的不幸。沒有朋友,是你們沒教過;性格不好,是過得壓抑;無法控制情緒,是你們對我要求太多。
反正自己一點錯都沒有,都是别人的問題。
他們認爲自己對父母提什麽要求都很正常,可是反過來,但凡父母對他們有一丁點的要求,他們都會覺得你怎麽敢這麽對我。
包括不少小孩,從小就陷入了這種思維模式。
地鐵站裏,就有十幾歲的男孩因爲母親不給自己玩手機,直接上手打人、掐脖子。
感恩并不存在在他們的字典裏,他們隻會覺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且遠遠不夠。
——既然自己出生時,沒有被征求過建議,那麽決定我的出生的你們,自然該爲一切負責。
最好能被自己敲骨吸髓,榨幹全部價值。
他們說父母不配當父母,那他們又配當兒女嗎?
無法否認家庭環境确實會影響到很多人。
那些習慣性甩鍋給父母的人,從來看不到自己的錯,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爲在很多傳統家庭的生态中," 自我 " 這個概念本就模糊。
但對某些父母來說,讓孩子吃飽穿暖,健康長大,還能讀書,已經耗費了全部的力氣,他們确實沒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更多的問題。
那些精神上的、情感上的東西,在一定意義上超出了他們的思考範疇。
如果要探究更深層次的原因,那或許得歸因于他們自己也是在相似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一個人該如何去提供自己沒有的東西呢?
所以當代家庭親子關系的背後,并不隻有觀念的鴻溝,還有更多時代背景造就的隔閡。
像這種情況,不一定要真的尋求到認可,各退一步,留出相處的空間反而是更好的。
對子女來說,就是兩個字——獨立。
既要經濟上的獨立,也要空間上的獨立。
前者很好理解。如果你沒有收入,依靠父母過日子,那自然隻能聽父母,自己賺錢自己花,才有底氣去表達我想要什麽、我能做什麽。
至于後者,其實就是保持各自獨立的空間。
我和父母關系最融洽的時候,就是我每次從外地剛回家的時候。因爲很久沒見,大家能夠非常平和地走在一起聊天,忽略很多問題。
等在家待超過三天以上,就會出現變化。
嫌我睡覺太晚、鋪被子的手法不對、洗水果的步驟有問題,甚至頭發掉得到處都是。
一旦距離被拉遠,問題就解決了。因爲大家不住在一起,相互沒有那麽多可以幹涉到的内容,你過你的,我過我的,矛盾自然不存在。
反過來,父母也一樣,應該讓子女學會獨立,而不是無底線地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
那種吃在家住在家,不賺一分錢,還天天對着父母指手畫腳的,最好能送出去打打工。
有些人,是需要吃些苦的。
前幾天剛好聽了個特戲劇化的故事。
一個男高中生讀不進書,自己偷偷離家出走,要出外面打工看世界,結果被介紹去了一個夜總會,就是會提供陪酒服務的那種。
本來這男孩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馬上就能賺到錢," 衣錦還鄉 ",結果沒想到一去就碰到有男顧客指名,還對他動手動腳。
結果當場就受不了了,火速跑路,乖乖回家,現在繼續回學校接着讀書去了。
我不是想贊美吃苦,但确實有些時候,得經曆過才能帶來成長,要不然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靠着聯翩的妄想過日子。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會改變。
子女或許會死性不改,家長也可能執迷不悟。
所以實在撐不下去的話,就遠離吧。
畢竟人生首先是自己的,如果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說什麽都毫無意義。
後台回複 " 投胎模拟器 "
我把投胎模拟器的地址回複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