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寶璐
編輯 | 黃曉軍
來源 | 深氪新消費 [ ID:xinshangye2016 ]
封面圖 |Pixabay
在老廣們眼裏,最豪橫的食材不一定是海燕鮑翅,但一定是陳年老皮。
廣東嫁娶,陳皮作爲 " 頂級嫁妝 " 的排場,甚至蓋過黃金。
其中的硬通貨當屬 " 新會陳皮 ",新會這個嶺南小城,也依靠陳皮經濟突出重圍。2010 年,新會陳皮産業産值不到 1 億元,2016 年則就突破 50 億元,2022 年,新會陳皮全産業鏈總産值高達 190 億元。
其影響力也一路飙升,《2022 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報告》榜單上,新會陳皮在上千個入圍品牌中脫穎而出,位居 "2022 中國區域農業産業品牌影響力指數 " 榜單之首。
地位高過人參,叫價貴過黃金,人們爲何鍾情這張皮?
柑橘飄香
作爲廣東三寶之首,新會的陳皮早在百年前就被作爲主要産物之一廣泛種植,因其藥用價值獨特,産量又稀缺,因而價格長年盤踞高位。
" 陳皮價貴 " 的認知之所以深入人心,源自在物資匮乏的年代,陳皮甚至充當過 " 貨币 " 的角色。
上世紀中葉時期,每逢冬至前後,商販們收購陳皮,用錢還換不得,得用片糖、食用油、日用品等,數量對應陳皮的年份及品質,與種植戶們交易柑皮。" 柑皮換糖 " 的方式,在種植戶間廣爲流傳。按照彼時市價,需要五六兩的片糖,才能換得一兩柑皮,價格波動時,甚至需要一斤多的糖,一斤品質上乘的柑皮,最多可以換來 6 斤食用油,需求高峰還能夠換上 110 擔的稻谷。
因爲新會最初的柑橘種植十分雜亂,且不說沒有規模,甚至沒有規律可言。産量全靠農戶自家散種,每家用的種子都不一樣,每家種植方式也不一樣。而柑橘是一種生長非常敏感的作物,橘生淮南爲橘,生淮北爲枳,各家用自己的方法種橘,導緻生産出的每批柑橘都收成随機且不盡相同,直接影響到陳皮的産出量與品質。
上世紀 60 年代,爲了将靠天吃飯的産業穩定化,新會政府開始對柑橘原果進行品種選育,培育出了 " 大洞 05" 等優良的單枝新會柑,爲新會如今陳皮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品種基礎。
後來逢上改革開放,鄉村經濟改革也随之展開,農村開始實施分田到戶政策,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
當時的新會縣爲此在信用社專門設立了 " 柑橘款 ",用于刺激柑橘的規模化種植,1980 年至 1989 年短短十年間,新會柑的種植面積就從 1.6 萬畝猛增到近 14 萬畝,新會的種柑戶成了第一批富起來的群體。
就在新會依靠陳皮産業蒸蒸日上之時,毀滅性的打擊突然降臨。
由于制作陳皮實在掙錢,農戶對柑樹數量需求迫切,爲求增量,胡亂育苗的情況極爲普遍,而又因種植的速度過快,導緻了市場波動,柑果囤積後價格下跌,柑賤傷農又引得柑園棄管的現象逐漸嚴重,劣質柑苗泛濫新會,最終引起了 " 黃龍病 " 的爆發。
一種柑橘屬的傳染性植物病,使得新會的柑橘園大片樹死園毀,原本龐大的新會陳皮産業近乎遭遇滅頂之災,整個新會的核心産區甚至找不出一株可以繁殖的好樹來。
1996 年時,新會柑種的植面積驟減到隻有 0.07 多萬畝,這個時期的好陳皮,才是真正被捧到了比黃金還貴。直至 2003 年,新會才開始逐年恢複柑橘的種植面積,沉寂多年的陳皮産業得以重新延續。
新會陳皮被再次拉動産量的重要原因,來自柑普茶的熱銷。2011 年前後,随着柑普茶(小青柑、大紅柑等)作爲茶葉市場上的一個細分領域突然蹿紅,帶動了新會陳皮進入全國視野,短短兩年的時間裏,新會陳皮的年産值就翻了三倍,也讓大家認識到了一張小小的橘皮幹也能賣出天價的誇張。
價貴多李鬼
一個乍然成長的百億産業,加之技術性不高,分羹者自然魚貫而入,魚多了,水就渾。
消費者認知裏,陳皮之所以叫陳皮,自然是時間越長越好,時間長,成了大衆心中最重要的指标。爲了迎合大衆的審美,現今市面上的陳皮産品,最常被冠的關鍵詞就是 "30 年老陳皮 ",因消費者隻知道 30 年前的陳皮珍貴,卻不清楚爲什麽貴。
實際上往前倒推三十年,正逢新會柑橘染病減産,所以才珍貴,但以當時年産陳皮的體量,再減去多年間的銷售數量、庫存損耗,是根本支撐不起如今消費需求之下的市場的。
真正的 30 年老陳皮,早已鳳毛麟角。
且新會陳皮每年的上市時間固定,以廣東地帶爲主要銷售地,加上珠三角周邊城市和外地客商的長期穩定收購以及本土陳皮企業的收購,基本都是集中銷售,好處便是,每年新會流出去的陳皮數量基本是有迹可循的。
但自從陳皮生意火爆之後,尤其電商平台上各種年份的新會老陳皮卻源源不斷,甚至有越賣越多之勢。
事出反常必有妖,不懂行的普通消費者所買到的,不是工藝皮,就是外地柑所制作的陳皮。
按照正常流程,新會陳皮需要三年及以上的自然陳化才能稱爲可以入藥的正經陳皮,而工藝皮可以通過某些工藝人爲做舊。新皮 " 工藝 " 一段時間,就可以看起來像 10 年以上的老陳皮模樣。
而且陳皮的熱銷把新會的柑橘價格越擡越高,2009 年時鮮果的價格隻有 1.5 元 / 斤,到了 2011 年就達 4 元 / 斤左右,2019 年時新會的柑橘鮮果已經漲到了 10 元一斤,而一百斤的鮮果隻能出 4-5 斤陳皮,又反過來導緻陳皮的價格大漲。
但新會的大紅柑雖以新會爲原産地,但在廣西、福建、四川、雲南等也有種植,同樣的品種,價錢跟新會種植的比卻打到了地闆價。新會水果市場的廣西柑橘,批發價甚至可以低到 1 元一斤。
前文提到,柑橘是非常敏感的植物,在其他地方所種植出來的柑橘原果,雖跟在新會種植的果子相比,非專業人士僅靠肉眼幾乎不能分辨,制成陳皮之後則更加分辨不出,但由于種植環節不同,在味道上卻是天差地别。新會原果所制的陳皮,時間越久越清香,而廣西原果制出的皮卻是越陳越苦。
但實際上,把外地果子拉到新會陳化,已經是默認操作,畢竟新會核心産區的數量有限,買得越多,反倒價格越貴。
而 " 多出來的 " 這些老陳皮,果子是在新會批發的,陳化也是在新會制作的,發貨也是從新會發出的,一切看起來都順理成章。
隻可惜電商平台沒有買前試吃服務罷。
其實早在 2012 年,新會區政府就制定了《" 新會陳皮 " 地理标志證明商标管理實施細則》。明确規定了,凡生産經營并使用 " 新會陳皮 " 作爲産品名稱者,必須先向新會陳皮協會提出入會申請,審核批準後才能與協會簽訂《" 新會陳皮 " 地理标志證明商标許可使用合同》,從而購買證明商标标識,後續才能經營銷售正經的 " 新會陳皮 "。
根據去年的相關統計數據,新會陳皮協會的會員在 360 人左右,而僅在天眼查上所能查詢到的與 " 新會陳皮 " 相關的企業,就高達 7765 家。
按此比例計算,李鬼的數量遠遠多多李逵,不懂行的消費者在盲選中一次買對的幾率還不到 1/200,新會陳皮的水,遠比想象中的深。
投資陳皮多成 " 接盤俠 "
但凡價格跟時間挂鈎的東西,都容易被用來炒作,比如 "82 年的拉菲 "、飛天茅台等,陳皮也不例外。
自打陳皮随着柑普茶進入全國視野之後,有關陳皮的拍賣就開始多了起來,價格被不斷對敲拉高,且動辄全部完拍,輿論十足。
2013 年,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上,一份自稱 73 年曆史的老陳皮,被買家以 100 克 12.5 萬的天價拍下;2018 年,三塊 60 年的老陳皮,拍出 5 萬的價格;2020 年,55 年老陳皮,排到 200 萬一斤,比黃金還貴上十倍不止。
這些拍賣活動成功制造出了價格幻想和珍貴概念,拍出天價後就打開了陳皮價格的上漲限制。于此同時,大量有關陳皮投資的信息被搬進公衆視野,尤其年初是《狂飙》熱播期間,因帶動了陳皮銷量,不少博主開始在公衆平台結合狂飙劇情大談陳皮的收藏價值,爲陳皮的炒作造勢。
今年第一季度,原本屬于淡季的陳皮,銷量因此暴漲,有些地方甚至一度脫銷,然後開始上演不斷漲價後突然跌落谷底的劇情。
大多數陳皮投資者的入場,都是因爲看到價格快速上漲才跟進的。而實際上,價格的漲跌早就被囤積陳皮的炒家操控,炒家先放 20% 的貨量進入市場,再用 " 買家 " 的身份以高價回收,制造漲價與缺貨的假象。通過控制放貨間隔與數量,循環數次,陳皮的價格流向終端市場的環節中便一輪輪被加升,從而吸引更多的散戶追加資金跟進。當陳皮價的價格漲到炒家覺得差不多了的時候,便立馬抛盤走人,各級炒家輪流收錢退場,隻留下蒙在鼓裏的三級市場投資者成了接盤俠。
炒到了後期,陳皮甚至被期貨化,産品還未上市,炒家就開始炒作訂單,用訂單代替實物,用同樣的操盤方式,最後一地雞毛。
有關陳皮投資的訴訟,近年來在裁判文書網上數不勝數。
雖然 " 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 " 的說法深入人心,但陳皮投資到底與黃金、基金、股票等不同,既缺乏第三方機構的有效監管和約束機制,也沒有硬通性。
點柑成金,是屬于新會獨特的産業奇迹,更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命脈,不應成爲被炒客利用的人性生意。
* 以上圖片僅供參考,無商業性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參考文獻:
1. 我國農産品出口中的企業法務管理探讨——以新會陳皮産品爲例
2. 陳皮學堂 | 走進新會陳皮,探尋 TA 的前世今生(一)
3.《狂飙》帶動新會陳皮淡季旺銷 500 億産業前景引外地資本湧入 | 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