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後浪們,過年好啊。
放開後的第一個年,各位回家了嗎?想必大家正在忙着走親訪友吧,準備禮品,給長、晚輩包個大紅包,加上添置的新年好物,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不過辛苦了一年,無論是剛拿到手的年終獎,還是好不容易攢下的小金庫,不就是為了在年終歲尾之際好好犒勞自己嗎?
我們發現,疫情過後,年輕人的消費支出都愈發小心謹慎了。雖然也有頭熱下單的時刻,但每一筆錢都做到了物盡其用,生動演繹了什麼叫把錢花在刀刃上。最近「後浪研究所」發起了一次征集,共有百多位朋友和我們分享了消費記憶。
這一年裡,有人用 100 萬為自己安置了一個家;有人花了 8500 元送了自己一台微單,實現了自己的攝影夢;還有人帶父母去旅行,把最值的一筆錢花在了家人身上 ……
當然,也有朋友年終盤點時,才想起某一筆錢 " 花虧了 "。有人買了件球衣後如獲至寶,結果球員轉會了;也有人花 3000 塊算了八字,卻沒有得到任何有效信息,覺得自己 " 被坑了 "。
無論如何,每筆消費背後都向我們展示了年輕人的真實生活印迹。不管消費金額是多是少,是物超所值還是 " 得不償失 ",這份 2022 年的消費記憶都記錄着個人的成長故事,也反映着整個社會的集體記憶。
過去一年的賬單已經盤點完成,新年将至,真誠祝願大家 2023 年的每一筆錢都花得開心,花得值得,财源廣進,恭喜發财!
那些花得很值的錢 「以愛之名」
@苗苗
用 20000 元給孩子報名了機器人技術學習班。因為孩子發自内心喜歡,對他真正熱愛且有一定天分的東西投資是最值得的。希望能對他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有所幫助,即便不能,這一領域的知識也是先進的,能保證他不落後于時代。
@底層人民群衆
去年花 15000 請了個月嫂,寶寶和寶媽都交給了有經驗的人照顧,也學到了如何照顧寶寶。
@圖圖
8000 元用于帶父母旅行,也讓父母能更理解我的生活跟想法。父母在小縣城,不工作後幾乎沒有出去過。自己畢業後一直在大城市工作,久而久之會感受到溝通時有一定隔閡。舉個簡單例子,他們一直擔心外面餐廳的食物不健康,地溝油啥的。哪怕我每次跟他們解釋都無果,但帶他們出來旅遊後,我們每天都在外面吃飯,哪怕是快餐也都種類豐富、幹淨整潔,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觀念并不一定正确,甚至發出了 " 怪不得你不願下廚 " 的感歎。
@卡卡
研究生的最後一筆獎學金,給媽媽轉了 6666。
@大花
3500 元給媽媽買了套雅詩蘭黛護膚品。因為各種原因,我和我媽關系非常差(明明是單親家庭),不動手、不罵人全是靠人性在克制。2022 搬出來自己住,為了保持關系開始給家裡替換老舊家電(單純學其他北漂同事,沒得感情),漸漸的發現我媽其實沒我想的那麼 " 瘋癫 "。她生日時候送了這套護膚品,下班回去給她過了生日,進行了長達 3 小時的母女對話,再加上今年疫情知道了很多生離死别的事,也算從心理上對親情有了重新的審視。本來是今年最肉疼的支出,現在成了最劃算的一筆。
@佳佳
去年,我回了趟曾經支教的雲南,期間花了 2000 塊,三分之一的工資,換了三種交通工具耗時一天到達。但是看見孩子們留下的 " 心意 ",覺得一切都值了。
「我在變更好」
@檸檬綠
2170 元報了雅思,一次性考過,可以用來申請學校、找兼職了。原本我沒什麼特長,學習成績也一般般,找家教兼職都找不到。唯一的優點是英語好,但不是英語專業的再加上前兩年因為疫情連四六級都考不了,所以沒有任何憑證作為找兼職的敲門磚。最近出國交換,外國的朋友給我提供思路,所以把雅思考了,現在也能線上兼職掙點小錢了,明年申請研究生也不用手忙腳亂準備考試了,一舉兩得。
@阿漁
今年花的最值的一筆錢,給了媽媽。工作後攢了些錢,還了一半的國家助學貸款。加上這筆錢,研究生的學費一大半都是靠自己勤工儉學掙的,自立自強的感覺真好 ~
@FF
9600 元,進行了 4 個月的心理咨詢,現在還在繼續。算是幫助我找到了困惑很多年的問題的源頭吧。很長時間一直以為自己就是那種天生情感淡漠(親情友情也是)的人,所以總處于一種求而不得的狀态,比如認識新朋友,即使是真的很欣賞的人也極少産生想聯系對方的感覺,如果按我自己的聯系節奏,關系基本就斷了,所以有時會強迫自己去聯系對方,甚至制訂計劃。
去做心理咨詢其實還挺偶然的,而且和上面提到的事無關,但是意外的發現我所謂的 " 情感淡漠 " 似乎與原生家庭有關,而且關聯挺深的。但是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影響的,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解決!這讓我還挺開心的,也是覺得錢花的值的原因。2023 年還會繼續和咨詢師讨論這個問題,不是要怪誰、歸罪于什麼,隻是單純的解決問題而已。
「身體和心靈,在美麗的遠方」
@可愛的漂亮女人
2022 年花的最值得的錢是用 12000 元從北京飛貴陽往返了三次。收獲了一段不到四個月的 " 網戀 "。第一次去是找朋友,認識了他;第二次再見面之後聊了很久,在一起了;第三次見了分手後釋懷的一面。
但慶幸的是除了他,在貴陽我還見到了很好的朋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還放聲大哭摔得一身青紫(真的很解壓),這幾個月對我來說有得有失,但年輕的時候本來就應該活的灑脫且淋漓盡緻吧,2023 年我要活得灑脫點,沒什麼放不下。
@MoMo
旅遊一共花了大概 5 萬塊錢,年初春節去了一趟西班牙,年尾聖誕去了一趟日本。關了兩年多,也不能回國,難得在疫情期間旅遊,和好朋友們一起見識了不需要排隊的阿爾罕布拉宮,塞維利亞皇宮和米拉之家。年初正是 ormicron 最高峰的時候,從新加坡去西班牙的航班空空蕩蕩,每個人都可以橫躺一排睡覺~年底去日本的時候旅客就很多了。
「健康是福」
@墨冰
2022 年,剛好是新冠大家都陽的那段時間,看到一直有推送血氧儀和制氧機,就給家裡長輩買了制氧機,血氧儀。家裡老人也操勞了大半輩子,歲數也大了,晚年我們做小輩的也需要給他們一些我們能做到的關愛。我的奶奶之前一直有失眠,有了制氧機感覺入睡和整體睡眠質量有一點好轉。我感覺能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這筆錢花的就是值得的。
@建國
2022 最值的錢都上交給醫院了,全年先後确診了乳腺結節,卵巢囊腫,中耳炎,幽門螺旋杆菌感染,還因為實習的交接入職和開題答辯趕在一天而心悸,挂了醫院的急診 …… 前前後後得花了 3000 塊了,雖然每次繳費的時候心都在滴血,但還好都不是大病!2023 肯定能好!
@2023 紫薇星
婦女節第一針九價全款拿下,儀式感拉滿了就是說 。
@大彭
一萬多買了一份商業醫療險。從此不管是醫療資源還是費用,都徹底不操心了,緩解了醫療焦慮。
「為快樂買單」
@Grace
我買了兩件裙子,一件不到 100,一件大約 120。當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我就很困擾我的胳膊粗。22 年初夏開始健身,之後胳膊線條明顯了,買了吊帶裙獎勵自己,那是人生第一次自信的穿吊帶。這條裙子告誡我不要停止健身,現在不僅是為了身材去健身,還為了健康。我的飲食習慣也變得更健康。現在我的體脂下降,肌肉增加,看起來不臃腫了,耐力和力量也大大提高。
@Tyan
花了 3000 買了一隻貓,很可愛。它的出現改變了我生活的狀态,下班後也更有歸屬感。
@寜
3 年前,還在日本留學的我在唱片店買了張 80 年代的唱片,封面是一個小男孩坐在夜晚的海邊。起初我是買回來當裝飾品的,覺得小男孩的心境可能和我挺像的,都很孤獨。因為當時還在四處漂泊,擔心頻繁的搬家會不方便,也擔心會影響室友,就沒想過買個唱片機去放它。2022 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安定下來後,我用工資送了自己一台入門級的唱片機。每次聽唱片都莫名地有感覺,從打開唱片袋,摘下唱針蓋到實際播放出聲音整個環節都很浪漫,也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了。
@Karma
花了 100 元買了本《時代周刊》年度人物封面雜志。始自 2017 年,每年年末自己都會買來《時代周刊》這期特刊收藏,将其作為一年一度的辭舊儀式。以人物為呈現載體,這期雜志承載了每年度全球範圍内最具價值的事件,成為實體可感的具象化時間刻度。雖說是 " 辭舊 ",但很多年度性事件及其中的行動者産生的影響仍可感知。以至于讓人感覺沒有所謂辭舊迎新,未來不過是昨日的演化,時間的刻度并非一道道鴻溝。
@徐徐
2022 年花的最值的一筆錢,是重新辦了舞蹈卡,下班之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舞室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就好像生活找到了出口。
@Aurora
8500 左右,買了個微單相機 + 鏡頭。一直很喜歡拍照,很多美景手機拍不出來很遺憾,攢的工資終于有結餘夠買相機就剁手了。基本每周都會帶着相機出去溜達,也因為拍照好看拉近了和别人的距離。
@mp_real
我是塔圖姆的球迷,去年總決賽賽季,花 112 買了一張他的球星卡,有收藏價值的同時成本低于市場均價。
「在城市留下烙印」
@天天
買了個房子,200w+ 擁有一個溫馨的家,距離父母也更近了。
@最好小咪
2000 元買了一輛藍色的雅迪小電動車,這是我到濰坊之後買的第一個屬于我的東西,我騎着小電動車在濰坊到處轉,到處玩,我自己一個人,迎着風,很開心。不用上班不用上學,不用為生計發愁,隻要我想,我就可以騎着我的小車車去玩,還用它帶着我媽媽一起看夜景,那段時間無憂無慮,真的很開心。
啊呀,這錢花虧了
@奧斯定
血虧的就是為了某節目買了三個月騰訊會員,然後那個綜藝難看到崩盤約等于白買 ......
7200 的健身房私教課,在頻繁加班、疫情的沖擊下,被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課全上完了也沒個球用。
@朝樂門
我的棉服,一百多,顯得我像頭熊 ( ー_ー ) !!太醜了千萬别買!!!
@山雞
算八字花了三千!并沒有什麼細節的有效信息,後面覺得命數看常理,人即道。
@克裡斯
買了件球衣,然後球員轉會了。
@瓜
2022 年,在五線城市花了 4000 塊學車,結果考完科一就來上海工作了,如果想學一次車還要先坐飛機再坐高鐵回來(五線城市不通飛機),有時候買不到特價機票,往返就要 2000 塊。感覺自己應該再也沒機會學了 ……
@LLucky
去年過生日,看着年輕人總在家樓下滑陸沖闆,就也花 2000 塊大洋給自己買了個入門陸沖闆,結果滑了十天還沒學會怎麼加速,後來再也沒玩過。
@Dinah
讀了一個在職 MBA,有點貴,感覺有點虧,因為我也隻是想要一個研究生的 title 而已。
@以馬内利
因為住院休養一整個月一天班都沒上,公司拒絕給交社保,讓我自己負擔公司應該交的社保。
@J.W
報考公務員的考試報名費。即使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公務員這條路,但還是決定替爸媽去嘗試一下,也了了他們的心願,最後時間也花了精力也花了,沒上岸是真的,浪費了應屆生身份也是真的。
寫在最後: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的時代,萬事萬物總是圍繞着 " 錢 " 來展開。因為 " 掙得不易 ",所以 " 如何花好每一筆錢 " 總是一個需要常常思考的命題。
如社會學家讓 · 鮑德裡亞所說,我們消費的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欲望;消費的目的不是獲取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符号價值。
仔細回顧過去這一年的支出賬單,我們都在為了自己的興趣、熱愛和快樂的欲望花錢。那些購買瞬間,毫無疑問帶來了即時的快樂和無與倫比的體驗。無論這筆錢是為自己而花,為家人而花,還是用在了其他人身上,這份 " 值得 " 的感覺将始終延續在我們的記憶中。
再次回憶起那個充滿不确定性的、慌亂的 2022,也能想到有這樣一筆錢,花在了美妙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一筆值得的花費,也是我們漫長人生中,一個充滿意義的逗号。
逗号已經落下,在充滿期待的 2023 年,又會有哪些難忘的消費瞬間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後浪研究所 "(ID:youth36kr),作者:玉米、小彤,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