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在 1950 年 10 月志願軍入朝作戰時,除了有 3 個獨立炮兵師參戰,各軍建制内也裝備有從山炮、重迫擊炮到中小口徑迫擊炮、步兵炮,甚至擲彈筒等一系列火力支援裝備。
其中各種類型的迫擊炮,因爲便于伴随步兵機動,發揮了巨大作用。
而我們在聊起當時(特指入朝作戰初期)志願軍裝備的迫擊炮時,也會發現 " 萬國造 " 的特征十分明顯,型号和口徑均十分龐雜。
這些迫擊炮的口徑及大緻的裝備級别分别爲:
第一:步兵團所屬的重迫擊炮連,主要裝備 100 毫米口徑迫擊炮、106.7 毫米口徑迫擊炮、120 毫米口徑迫擊炮、150 毫米口徑迫擊炮,一般的裝備數量爲 3 到 4 門;
第二:步兵營所屬的迫擊炮排,主要裝備 81 毫米口徑迫擊炮、82 毫米口徑迫擊炮,一般的裝備數量爲 3 門;
第三:步兵連所屬的迫擊炮排,主要裝備 60 毫米口徑迫擊炮,一般的裝備數量爲 3 門。
上述營、連兩級的迫擊炮,大家其實都很熟悉了,其中 60 毫米口徑迫擊炮就是通常說的六零炮,這種小口徑迫擊炮有美國原版的,也有國府兵工廠制造的,咱們自己的兵工廠也能制造。
在解放戰争及随後的抗美援朝戰争中,六零炮是我軍基層步兵分隊最爲常見的火力支援兵器,是當時步兵戰術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裝備。
而營級裝備的 81 毫米口徑迫擊炮多爲美國制造,82 毫米口徑迫擊炮多爲國造,也是非常常見的步兵支援裝備。
至于到步兵團所屬的重迫擊炮連,一些裝備可能就比較特殊了。
比如其中的 100 毫米口徑重迫擊炮,其實是山東的兵工廠制造的,主要裝備在第 9 兵團所屬的第 27 軍中,第 26 軍也有少量裝備,其他各軍則無裝備。
而 120 毫米和 150 毫米口徑迫擊炮多爲繳獲,少部分爲根據地兵工廠自制。具體在志願軍的裝備當中,主要以 120 毫米迫擊炮爲主,150 毫米口徑的隻有個别單位裝備。
最後的 106.7 毫米口徑迫擊炮最有意思了,它其實就是美國的 M2 式 4.2 英寸化學迫擊炮。
這種口徑的迫擊炮雖然名曰 " 化學迫擊炮 ",但其實多發射高爆彈和白磷彈,具有口徑大、射程遠、精度高的特點,是二戰中美軍的重要火力支援兵器,同時也在當時支援給了老蔣。
我軍将這種武器繳獲後,也編列使用,所以在解放戰争中便有作戰記錄。
在志願軍入朝作戰前,特意強化了原有各部的建制和裝備,其中在團級配置的重迫擊炮連中,就有此炮。
尤其是第 13 兵團的 4 個軍中,均有此炮的裝備。
衆所周知,第 13 兵團所屬的 4 個軍,都是原東北野戰軍 / 第四野戰軍的部隊,而且大多是我軍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
在遼沈戰役中,老蔣的重迫擊炮第 11 團全團覆滅,該團即全部裝備 M2 式 4.2 英寸迫擊炮。
所以這些裝備被繳獲後,便分散至各主力縱隊 / 軍中使用。
以志願軍第 40 軍爲例,該軍入朝前兵力達 48357 人,下屬各步兵團均配齊了重迫擊炮連。
據 1951 年初的統計,該軍裝備有 18 門美式重迫擊炮。
但是在這個時間點的統計,卻未必都是先前繳獲老蔣的武器,很可能還補充有一部分直接繳獲自美軍的重迫擊炮。
因爲在第 40 軍的作戰記錄中,早在第一次戰役中,便殲滅了美軍騎兵第 1 師所屬的一個重迫擊炮連。
此時的美軍中,重迫擊炮連已經成爲其步兵團的标準配置,不過美軍的編制很大,其一個重迫擊炮連足有 12 門 M2 式 4.2 英寸迫擊炮。
而且美軍當時的武備充實度很高,一個炮連除了 12 門炮作爲主武器外,還有 24 支 M1911 手槍、62 支加蘭德步槍、104 支卡賓槍、6 挺 12.7 毫米重機槍、4 具 M20 超級巴祖卡火箭筒。
可以說這一個所謂的炮連裏,還有一個重機槍連、一個步兵連、一個反坦克分隊的火力。
美軍的火力配置之所以這麽強,光靠人扛馬拉是不可能的,關鍵是配備了大量的車輛,計有 10 輛(0.25 噸)小吉普車及 10 輛 0.25 噸拖車、16 輛(0.75 噸)武器運輸車、4 輛 2.5 噸卡車及 20 輛 1 噸拖車。
所以我們當時說美軍是 " 武裝到了牙齒 ",意思也就是其火力配置着實很強。
而這樣的一個炮連,被第 40 軍第 120 師 358 團第 8 連殲滅,除了 12 門炮繳獲外,還繳了那 4 具超級巴祖卡和 28 輛車,除了斃傷美軍外另外生俘 30 餘人。
所以這些繳獲的美式重迫擊炮很可能也補充了第 40 軍各團下屬的炮連,而多餘的則上交統一分配。
在随後的戰鬥中,這些重迫擊炮作爲非常重要的火力支援兵器,将發揮出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