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還在 ICU 門口。"
在 3 月 13 日的小鵬春季發布會上,剛剛從北京返回廣州的何小鵬率先感受到了羊城的春意。同樣感受到暖意的還有小鵬汽車,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小鵬汽車累計銷量爲 60,803 輛,連續兩個月成爲交付量第一的新勢力。
面對第二個十年的有利開局,有媒體表示:" 小鵬用了一年時間,從 ICU 直接到了 KTV。" 但何小鵬可沒有那麽樂觀,他在發布會上回應稱,小鵬汽車還遠沒有達到 KTV 的狀态,五年内都很難實現這一目标,目前還在 ICU 門口。
提防花底藏刀。
三年前,正是因爲大意,被寄予厚望的全新車型 G9 在上市不到三十分鍾後,就讓小鵬汽車遭遇了迄今爲止最大的滑鐵盧,何小鵬不會忘記那是他創業以來最絕望的時刻。三年後,當中國汽車市場的混戰進一步加劇時,何小鵬拿什麽來應對?
刮骨療傷
G9 的 " 失敗 " 讓何小鵬開始全面反思,特别是随着王鳳英的加入,兩人協作開始徹底對小鵬汽車内部進行了 " 刮骨療傷 " 式的自我改革,在戰略、産品、管理、組織等多方面進行了全面變革。
同時得益于體系的重塑,小鵬汽車在供應鏈、設計、研發、制造等全流程領域,實現了降本增效,疊加小鵬 MONA M03 和小鵬 P7+ 兩款新車交付量的持續上升,而在技術優勢以及規模效應的賦能下,小鵬汽車的盈利能力開始不斷提升。
小鵬汽車 2024 年 Q3 财報顯示(Q4 和全年财報尚未公布),總營收達到 101 億元,同比增長 18.4%;三季度交付量爲 46,533 輛,同比增長 16.3%;毛利率進一步攀升至 15.3%,創曆史新高,較前年同期增長了 18 個百分點,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增長。

然而,向好局面的背後也并非可以高枕無憂。
小鵬汽車依舊未能扭虧爲盈,且第三季度的淨虧損環比擴大至 18.08 億元。雖然小鵬汽車車輛毛利率有了增長,但增長更多的是來自成本壓縮,而非單車售價的提升。
根據營收和銷量數據,粗略估算小鵬汽車第三季度單車均價爲 18.9 萬元。而其第一、第二季度的單車均價約爲 25.41 萬元、22.58 萬元,呈現環比下滑的趨勢,第三季度的降幅約爲 3.68 萬元。而第三季度單車售價下滑的原因在于低價車型 MONA M03 熱賣,其銷量在産品結構中達到了 21.49%。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行業中,極氪三季度單車均價 30 萬元,理想和蔚來的單車均價爲 27 萬元,均高于小鵬汽車。

除此之外,産能制約也成爲了小鵬汽車新的 " 緊箍咒 "。
小鵬已不止一次在産能問題上栽跟頭。此前小鵬 G6 在預售期内獲得了 3.5 萬輛訂單,但後續交付周期一度長達 16 周,導緻部分訂單流失。小鵬 X9 也有同樣的問題,上市當月交付 2,478 輛,次月便因産能不足導緻交付量 " 腰斬 " 至 1,448 輛,緻使 2 月小鵬汽車月銷環比下滑 45% 至 4,545 輛。
雖然 MONA M03 的熱銷帶動小鵬汽車銷量大漲,但受限于産能問題,車輛的交付也引緻不少客戶的不滿。

小鵬汽車财務副總裁 CharlesZhang 在 Q3 财報電話會表示,小鵬汽車在 MONAM03 以及小鵬 P7+ 這兩款車上有大量的積壓訂單,這些積壓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一季度。會上,小鵬汽車管理層表示,通過雙班生産計劃,目前小鵬汽車廣州和肇慶兩家工廠年産能約 20 萬 -30 萬輛,公司已規劃好 2026 年之前的生産計劃,并在與供應商合作以擴大産能。
但面對今年預計的 35 萬銷量,小鵬汽車的産能壓力将更爲嚴峻。
就在昨天的春季發布會上,何小鵬也再度對産能問題發聲,并讓消費者再耐心等待。同時小鵬汽車也将繼續通過增加班次提高設備利用率、引入智能化生産線提升自動化率、與供應商深化合作保障核心零部件供應等舉措,改變目前交付難的問題。
" 聽勸 " 的好處
進入 2024 年以來,國内汽車市場可以說競争異常激烈,除了各種價格戰外,車企特别是新勢力們主打一個 " 聽勸 ",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小鵬汽車也不例外。
何小鵬坦誠的說到,3 年前的小鵬是個 " 偏科生 ",過于側重技術,而綜合表現欠佳。曆經 3 年磨砺,才有了如今正努力實現全面發展的小鵬。此次發布的全新 G6 和 G9 正是小鵬汽車轉型成果的有力證明。

何小鵬直言," 這次大改款換代,我們主打一個‘聽勸’。"
作爲 " 聽勸 " 的典型代表,2025 款 G6 有 34% 一級總成件換新,81 項體驗更新升級,一共推出 3 款車型,分别是 CLTC 續航 725km 的超長續航 Max、625km 的長續航 Max、625km 的長續航 Max 科技版,全系标配小鵬圖靈 AI 智駕,無需單獨選裝和訂閱,價格爲 17.68 萬元~19.88 萬元。
全新小鵬 G9 更新升級了 66 項體驗,一共推出 3 款車型,分别是 CLTC 續航 680km 的超長續航四驅 Max 和 725km 的超長續航 Max,以及 625km 的長續航 Max 車型同樣标配小鵬圖靈 AI 智駕。價格方面,四驅超長續航 Max 版售價爲 27.88 萬元,超長續航 Max 爲 25.88 萬元,長續航 Max 爲 24.88 萬元。
" 我相信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何小鵬現場表示," 從 2025 款小鵬 G6 和 G9 開始,小鵬将引領行業進入全系 5C 超快充的時代,正式把過去 40 萬、50 萬級才使用的 5C,帶入到 20 萬、30 萬這個價格裏。" 據悉,2025 款小鵬 G6 與 2025 款小鵬 G9 均全系标配 5C 超充 AI 電池。

除此之外,2025 款全新 G6 和 G9 還展現出了更多 " 聽勸 " 後的強大産品力。
可以說,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的全面升級,有望助力小鵬汽車在競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突出重圍,但市場競争依舊殘酷。
例如小鵬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先發技術優勢(如 XNGP、端到端大模型)、産品叠代能力(高性價比車型矩陣)以及全球化布局,是其長久以來的标簽。但随着更多車企湧入智能化這一賽道,如何持續強化技術落地速度、成本控制能力,将成爲小鵬汽車未來的挑戰。
2025 年,小鵬汽車将進入強産品周期,計劃推出至少 4 款新車,以及在增程賽道上下注,但姗姗來遲的變道還有機會嗎?

有觀點分析稱,未來三到五年,純電産品的補能焦慮不能完全得以解決,也就是說增程、插混這類消除裏程焦慮的技術仍然有市場。并且考慮問界、零跑等也是在理想之後獲得成功,也就是說增程 + 産品力 + 營銷 + 渠道,小鵬依舊有機會虎口奪食。
加速推出新品的背後,何小鵬認爲未來三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将進入淘汰賽階段。" 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會達到 85% 以上;另一方面,AI 變革也會驅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走向下一個階段。" 而 AI 也将成爲小鵬手中最爲關鍵的突圍牌。
" 做技術人的春天正在徐徐道來。" 何小鵬在發布會上興奮的說到。看似小鵬汽車在刮骨療傷的三年後跨過 " 生死線 ",但能否在智能化技術紅利消退前完成規模化盈利,将決定其未來十年的行業站位。正如其内部改革口号 " 效率即生命 "。
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才剛剛開始。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