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張曉宇
AI 技術浪潮席卷而來,越來越多的終端電子産品逐漸冠以 "AI" 标簽,當這股浪潮沖擊汽車行業時,也催生出一個全新的思考—— AI 大模型如何加速汽車的進化?
12 月 6 日,在北京市大興區舉辦的 2024T-EDGE 創新大會暨钛媒體财經年會上,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張曉宇發表了主題演講,從 AI 技術給汽車應用帶來新機會、新汽車如何進化以及未來的生态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張曉宇提出,AI 技術給汽車應用帶來新機會,而進入 AI 時代,規模化數據入口、大産業應用場景、系統産品定義成爲主機廠的天然優勢。
同時,AI 産業新發展也離不開汽車。因爲汽車是當今最大的具身智能應用載體,通過不斷跟物理世界互動消除幻覺,AI 技術才能最終走到 AGI。
他判斷,未來的汽車正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轉變,這個背後核心的驅動就是基于 AI,基于用戶使用場景識别以後的一些新的能力的拓展。但是這僅僅是開始,未來的汽車真的會成爲符合個人需求的情感伴侶,且汽車的規模經濟,一定會向平台經濟去拓展。
從 2023 年開始,中國的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持續地超越了國際品牌。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麽?
張曉宇指出,無論從能源還是性能,中國品牌對新技術的應用比例明顯高于國際品牌。智能低碳新技術的突破與創新讓汽車的内涵産生變化,其集中應用帶來更長久的産品力和用戶體驗提升。換句話說,新技術群正在持續引領形成正向循環,數智新發展正在引領汽車産業邁入新時代。
可以看到,從新能源、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空天地網絡、大數據,這麽多新技術讓汽車的内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說它變成了新型的移動空間、智能計算終端、數據采集體以及移動儲存單元。
張曉宇認爲," 實際上汽車開始從一個交通工具變成一個提供出行的産品和服務,成爲一種生态。"
從主機廠的層面來看,AI 技術給汽車應用帶來了新的機會。進入 AI 時代,規模化數據入口、大産業應用場景、系統産品定義成爲主機廠的天然優勢:以長安汽車爲例,有兩千萬的用戶基礎,每年新增的汽車是數百萬,每天的高密度的仿真場景有 20 多萬家,這個背後其實就是數據驅動背後帶來的高密度的高質量的數據。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因爲車是一個可移動的智能體,因此就有一個天然的優勢是可以把人的駕駛行爲通過人機共駕的過程,進行價值對齊,這樣就給整個訓練帶來了更好的一個機會。
張曉宇認爲,真正的未來智能背後就是三個全:全聯接,全計算,全時空,未來的汽車正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轉變。
在張曉宇看來,AI 産業新發展更離不開汽車。汽車是當今最大的具身智能應用載體,通過不斷跟物理世界互動消除幻覺,AI 技術才能最終走到 AGI。
他以長安啓源 E07 爲例,進一步解釋稱," 啓源 E07 就是基于軟件 AI 賦能的一個産品,今年 10 月份已經正式上市,實現的結果是形态可變、功能可變、軟件可變,通過整個的 AI 大模型和 AI 技術的應用,實現所有的硬件,軟件,場景以及系統自進化。"
張曉宇指出,AI 大模型加速新汽車進化,自動駕駛将成爲行業标配,座艙的時空價值與物數融合價值成爲核心驅動力。
毫無疑問,汽車從一個工具正在變成一個智能體,整個變化還有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但是最核心的是向 AI 汽車機器人轉變。
張曉宇表示,整個長安未來的汽車,将以三個目标來開發,就是基于數據、具有生命,能夠自我進化的新物種;智能 · 移動 · 生活空間;AI 汽車機器人。最終的目标是打造類人的大腦、超人的能力,實現替代我、超越我、取悅我、強化我的美好願景。
因此,AI EV 對系統架構、芯片提出了新的潛在需求:系統功能分工重構,功能模塊 Agent 化,逐漸向跨域融合、高安全、高算力、高帶寬、低延遲的方向演進。
通過整個架構的變化,整個系統的功能會進行全面的重構。過往說的座艙,智駕,車控,在新的條件下都已經向系統化和模塊化的 Agent 轉變,整個相應的通訊方式、安全、連接等,也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樣的,基于當前的這種計算架構的芯片,實際上也有本質性的變化,比如說對内存的帶寬要求,算力要求,接口類型,延遲要求都有了更高的變化。
張曉宇舉了一個場景的例子,有人想在駕駛的過程中拍張照,怎麽去操作?AI EV 接收到這個指令以後,有一個 VLA 模型進行語言理解、情景或意圖識别,通過多 Agent 的協同決策之後,再通過集成模塊給出行動指令。當然還有一個反饋,要讓人覺得它懂我,也讓人有一個主動交互的過程,這是它背後的一個邏輯。長安目前量産的啓源 E07 上,已經初步實現大部分主動交互,都是基于意圖的識别并主動地完成。
" 基于 AI,基于對用戶的場景識别以後的一些新的能力的拓展。但是我相信這隻是僅僅是開始,未來的汽車真的會形成符合個人需求的情感的伴侶。" 張曉宇說道。
新汽車的發展推動了新生态,張曉宇指出," 生态飛輪正加速向跨平台産業拓展 "。
以 AI+ 數據的閉環爲例,實際上産品又好又便宜的話,效率的提升帶來更高性價比,更多的用戶有更多的利用空間,進而有更好的個性化服務,更多的數據,再進行數據的反饋,再進行數據的打造,進而形成整個生态的閉環。
張曉宇認爲,在這個過程裏,非常重要的就是數據的呼應,軟件的呼應,算法的呼應,也是基于這個,汽車的規模經濟一定會向平台經濟去拓展。
實際上,長安汽車也在把汽車當作一個智能體,并且将智能體的能力進行一個橫向的拓展,且正在往這種海陸空一體化經濟,以及人形機器人的方向走。
此前在 2024 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宣布:" 長安不僅要造機器人,還要造飛行汽車,布局海陸空立體交通解決方案。在機器人領域,将開展類人機器人、汽車生态機器人等相關産業布局。" 并且公布了具體規劃:在 5 年内投入超 500 億元,2026 年前推出長安飛行汽車産品,2027 年前發布人形機器人産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韓敬娴,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