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2 月 3 日坦克 500Hi4-Z 開啓預售,輿論分裂,一邊是祝賀,一邊是陰陽。爲 Hi4-Z 叫好的人覺得技術領先,大電池、長續航、功率分流、真低四,全面進化;而質疑 Hi4-Z 的人卻說,這不過是向市場妥協,走了别人的老路。
汽車行業從不缺争議,造車還是賺錢,這是魏建軍繞不開的命題。有人說他不會做生意,可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把 " 造車 " 看得比 " 生意 " 更重的人,更願意在技術和産品上下功夫,他始終是長城的 " 第一個消費者 "。
在外界眼中,長城似乎是一家與财務指标絕緣的企業,但實則不然。第三季度,長城單車收益超過 18 萬元,毛利率高達 20% 以上,僅次于理想和賽力斯。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講冷暖自知,而魏建軍卻在堅持 " 你們卷你們的,我做我的 "。
魏建軍爲何執意推出 Hi4-Z?是妥協還是堅持?有人問,坦克 500Hi4-Z 到底能給魏建軍或者長城帶來什麽?Hi4-Z 能否繼續主導市場?雖然長城的越野造詣早已深入人心,但疑慮從未消失,該如何打消疑慮?用先造車後賺錢的視角來看,答案可能就藏在魏建軍的造車思維方式裏。
從越野到泛越野的 " 早 " 與 " 晚 "
當坦克 500HI4-Z 核心技術信息公開的那一刻,很多人不理解,一個中大型硬派越野車爲什麽要做到 200 公裏的純電續航?
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長城内部有一個看似不成文的習慣—— " 高管評車會 "。這個會和其他企業的評審會完全不同,無論崗位職能,每位高管都必須對新産品或新技術發表意見。沒有旁觀者,也沒有舒适區,這種機制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在一次評車會上,技術團隊帶着信心慢慢地展示 Hi4-Z 最初的架構方案:130 公裏的純電續航。
4 年前,130 公裏純電續航的架構方案不隻是在 SUV、越野車中已經非常領先,甚至放眼所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都是非常頂尖的存在了,放在其他車企都是一個值得開慶功會的數據表現。然而,魏建軍聽完介紹後,隻是問了一句 "130 公裏夠遠嗎?" 這句拷問讓滿懷成就感的團隊頓時安靜,他接着說:" 不要隻看數字,要去看看用戶的真實需求。"
這場看似平靜的評車會,幾乎推翻了原有方案,重新制定純電續航的目标。通過大規模調研和對用戶的出行習慣詳細分析。他們發現:中國超大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爲 9.5 公裏,北京作爲全國最長也不過 11.6 公裏。如果按照每周 5 天通勤,外加一次 50 公裏的周末郊遊,用戶一周需要大約 150 公裏續航。與此同時,還總了 30 萬哈弗 SUV 用戶的真實數據,超過 80% 的人每周的用車裏程在 150~200 公裏之間。
也就是說,Hi4-Z 如果純電續航不足,用戶必然焦慮;但隻有滿足 " 每周一充 " 的需求,才能真正解決痛點,最終純電續航的 KPI 卡在 200 公裏,既解決了用戶在泛越野場景中的實際需求,也爲産品提供了一定的續航冗餘。
這個目标看似簡單,但從越野到泛越野邏輯已然不同,但實現起來卻是技術、資金和資源的全面挑戰。爲了保證技術的下進行和可靠性,長城投入 6.5 億元研發費用,派出 2300 人的團隊專攻底層技術,甚至又花 3.26 億建了新的生産線。
越野車要解決的是極限場景中的性能問題,技術上追求 " 萬無一失 ";但泛越野車面對的是城市通勤與戶外越野并存的複雜場景,技術上既要穩定可靠,也要舒适高效。換句話說, Hi4-Z 在城市裏的表現必須更進一步。魏建軍的要求是:" 簡單的事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極緻,難的事也要突破到底。" Hi4-Z 正是在這種邏輯下誕生的,既保留了越野車的硬核性能,又以 200 公裏的純電續航打消了用戶的充能焦慮。
如果隻爲了賺錢,130 公裏續航足以成爲市場的賣點,甚至用 Hi4-Z 或者 Hi4 一個技術走天下,如此做 6.5 億研發費用可以完全省下來,放到營銷或者整車設計,但魏建軍始終認爲,造車是一件難事,不能投機取巧。爲了驗證可靠性,開發團隊籌備 316 台試驗車,從 -40 ℃的漠河到 50 ℃的吐魯番,每一種極端工況都被反複驗證,累計行駛 600 萬公裏。在魏建軍看來,造車是一條獨木橋,任何不合格的産品都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
越野分級分的是出行安全的保障
在甯夏虎克之路,坦克品牌首次發布越野分級标準,基于動力傳動、駕駛表現、安全可靠性以及障礙通過能力四大維度,清晰地将産品劃分爲超強越野、強越野、泛越野和城市 SUV 四個等級。在坦克 500Hi4-Z 之前,坦克的所有車型均屬于 " 強越野 " 類别,而此次的坦克 500 Hi4-Z 則是唯一的 " 泛越野 " 産品。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款 " 泛越野 " 車型卻依舊憑借 " 出色 " 的越野能力赢得了 " 一定紅 " 的稱謂。因此很多人質疑 Hi4-Z 爲什麽被劃入 " 泛越野 ", 劃入 " 強越野 " 不是更合适嗎?甚至認爲越野分級毫無意義。在他們看來,電池大小不重要,電機和變速箱的匹配不重要,解耦四驅不重要,隻要能越野,其他無所謂。但真正越野的人都明白知道,這樣的态度,賭的可能是命。
越野不是 " 能幹就幹 ",是建立在技術性能的絕對可靠上的。而長城的越野分級也不是 " 炫技 ",而是用一整套标準将 " 什麽車能做什麽事 " 解釋清楚。舉個例子,在豁沙的場景下,如果電機突然失速,車輛可能瞬間失控,車頭紮入沙丘,甚至直接翻滾;無人區充電設施不足,饋電後無法脫困,隻能困在荒野中等待救援;沒有迪翁橋的脫困能力,在崎岖山路翻車的概率直線上升,懸崖邊的一次失誤,甚至可能是緻命的。
從産品力來看,坦克 500Hi4-Z 擁有首創五連杆迪翁橋、真 4L、前後鎖等越野配置,具備在複雜環境中通過的能力,但它的設計初心并不是爲了極限越野,而是要滿足更廣泛的泛越野需求。長城沒有爲了 " 好看 " 而拔高級别,劃入 " 泛越野 " 是爲了讓用戶清楚,這款車更适合在城市與輕越野之間切換,而不是盲目挑戰極限環境。坦克要做的,不是用豪華配置和技術堆砌迷惑用戶,而是用分級清晰地告訴消費者,什麽車能做什麽事,什麽車不能。
每一種交通工具的設計,都是對它自身能力與運行環境的深度匹配。電摩的動力和穩定性足以支撐高速行駛,而普通電動車在速度與車身穩定性上的欠缺,使其更适合低速便道。小噸位輪船的抗風浪能力不足以穿越無垠的海洋,而跨洋航行的巨輪需要依托穩定的結構與強勁的動力。4F 級以下的機場跑道長度、寬度、承載能力,決定了它們無法接納空中巨無霸 A380 安全降落。這些 " 不能 ",不是能力的否定,而是爲所有參與者的安全畫下了必要的紅線。
正因如此,不是所有車都能越野,不是所有車都适合你的場景。人們設計規則,不是爲了束縛創造力,而是爲了讓技術進步在安全的軌道上向前邁進。坦克的原則很清晰:不拿消費者的生命冒險,不讓産品超越自身的能力邊界。
Hi4-Z 爲什麽從坦克 500 開始?
坦克 500,始終是長城技術的集大成者。
2022 年,坦克 500 以 3.0T V6 發動機搭配 9AT 縱置變速箱橫空出世,證明大排量豪華不再是海外品牌的專屬。這套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動力系統,不僅讓性能媲美國際高端品牌,更徹底擊碎了 " 國産越野車不夠強 " 的固有印象。
到了新能源時代,坦克 500 依然走在最前列。Hi4-T 架構偏重燃油性能,在越野中的脫困能力遠超傳統插混技術。尤其是在泥濘、陡坡等極限環境下,Hi4-T 通過動力分流與能量管理,确保即使在高強度使用場景中,動力輸出依然可靠。作爲第一個用上 Hi4-T 的車型,讓電動化不再隻是城市場景的專屬,而是越野玩家探索世界的新選擇。
在 Hi4-T 夯實強越野矩陣後,坦克 500 進一步推出 Hi4-Z 架構。相比強調極限脫困能力的 Hi4-T,Hi4-Z 将新能源技術又一次突破。要在新能源時代造一輛越野車有多難?坦克 500 Hi4-Z 的答案是三大 " 全球領先 "。
1、全球最短縱置 3 擋混動專用變速器,爲 59kWh 的大電池騰出空間,讓它成爲全球續航最長的插混越野車,WLTC 工況下純電續航達到 201 公裏;
2、真 4L 模式與 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讓它成爲新能源泛越野車型中唯一能放大 20 倍扭矩的車型;
3、全球首創五連杆 + 迪翁橋結構,既提升了動态離地能力,又兼顧舒适性和操控性。
這些不是 " 堆配置 ",而是無論技術框架如何變化,長城讓新能源越野能力都是可見、可用、可靠。如果說 Hi4-T 讓強越野插上新能源翅膀,那麽 Hi4-Z 則讓新能源完美融入城市與泛越野場景。在此過程中,每一次都是坦克 500 用實力捍衛主場。
但坦克 500 的意義,不止于此。它用技術回答了一個長久以來困擾中國越野車的問題:我們,能不能做到世界最好?燃油時代,它用 3.0T+9AT 證明了 " 可以 ";新能源時代,先用 Hi4-T 描繪了 " 更強 ",再用 Hi4-Z 定義了 " 更好 "。可以說,坦克 500 是一面旗幟,代表了中國越野車在性能、技術、品質上的最高标準。
坦克 500 用持續的技術進化證明:越野車的未來,不止在于越野本身,更在于打破邊界。這就是爲什麽,還是坦克 500。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